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山杏实生苗的光合生理特性,有利于掌握山杏光合作用的特点及重要参数,对于山杏光合产量、抗旱性、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下山杏光合特性的可能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山杏育苗与嫁接技术,包括山杏种子采收、实生种子育苗、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山杏的嫁接与管理技术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丹 《河北农业》2024,(2):74-75
山杏喜光耐寒、耐沙埋,对水肥要求不高、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宜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树种,它对农民收入增长及区域环境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针对山杏栽培种植技术展开“全过程+全要素”的分析,旨在提高山杏产量及质量,为山杏种植农户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4.
尽管山杏具备耐贫瘠、耐风沙、抗寒、抗旱等优良特征,可其经济效益不够理想,通过育苗技术及嫁接优良杏种有助于其经济效益的提高。该文结合青海省海东市山杏种植情况,对山杏育苗技术、嫁接技术简要说明,其中涵盖育苗地选取、种子催芽、苗期管理、嫁接方式等,希望可为山杏育苗及嫁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山杏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采用苗圃地山杏苗期管理措施,进行繁育优质茁长的山杏苗木,供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山杏是蔷薇科,李属,是核果类落叶小乔木,在黄南州同仁县分布比较的广泛。山杏的品种十分的繁多,加上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等特征,在干旱陡峭的阳坡上都能生长,能有效的保持水分,防护山林,山杏的果仁还可以给地方带来经济价值。因此被视为山林防护中重要的经济树种。本文主要针对山杏的特点以及山杏造林的优势,就山杏直播造林及营林技术研究发表了一些浅显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山杏混交林花果期小气候特点及其对坐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混交林对山杏花果期低温冻害的影响,采用野外连续观测的方法,开展了山杏混交林花果期小气候特点及其对山杏坐果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杏刺槐混交林对山杏花果期小气候的改善作用优于山杏纯林,混交林内的白天气温及地温低于纯林,夜间气温高于纯林,空气相对湿度高于纯林,风速低于纯林。山杏花果期气温不稳定,经常出现大幅度降温现象,在2009年4月27日的大幅度降温过程中,山杏纯林温度降到-0.87℃,已低于临界冻害温度,而山杏混交林的夜间最低气温为0.52℃,高于临界冻害温度。混交林内山杏花期推迟2~3d,花果期冻害轻,发生的机率小,坐果率比纯林高10.2%。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西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特点,根据山杏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长结果习性,提出了山杏平茬更新技术,以期为辽西地区山杏栽培及提高结实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科技》2021,(1):39-40
<正>1山杏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山杏容器苗必须采用直播种子的办法进行培育,因为山杏苗木生长较快,第一年的山杏苗就能达到50 cm以上,根系较大,不适合在容器中培育,所以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山杏容器苗的培育。山杏的种子要选用本地的当年采的种子,本地的山杏种子适应性较强,要选择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山杏种子进行培育。选好种子以后,将山杏种子在冬季进行沙藏,这样可以将山杏较硬的外壳冻开,保证来年春天山杏种子能够顺利播种。2山杏种子的直播  相似文献   

10.
辽西半干旱地区山杏立地条件及经营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出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山杏生长发育和结实量的主导因子为坡向、坡位和上层厚度,结合辽西的具体情况,将山杏分布区立地条件划分为13个立地类型,且根据各立地类型特点为其设计了造林树种。同时对山杏经营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平茬进行更新复壮,对于解决目前辽西山杏树龄老化、树势衰弱、产量低的问题是一个有效途径;集流整地措施如水平梯田、反坡梯田、鱼鳞坑等可大幅度地提高山杏产量,不同整地措施有其最佳规格及适用条件;营造山杏混交林(如山杏油松混交林、山杏沙棘混交林等)、林间种草是提高山杏产量、改善森林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油脂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是鉴定山杏加工利用品质和区划优质山杏产地的重要依据。对采自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新疆、甘肃8个省(自治区)24个县的山杏油脂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1)不同产地山杏油脂含量呈现出以陕西安塞、麟游、志丹为中心向东西部递减的趋势,西部地区山杏油脂含量总体高于东部地区。其中,内蒙古克旗县山杏油脂含量最低,为36.10%,陕西麟游县山杏油脂含量最高,为50.40%; 2)不同产地山杏抗氧化活性值波动小,表现出随机分布现象。其中,河北平泉县山杏油抗氧化活性值最低,FRAP值为40.30,内蒙古林西县山杏抗氧化活性值最高,FRAP值为55.48; 3)不同品种山杏油脂含量差异显著,普通杏油脂含量高于西伯利亚杏;而抗氧化活性差异不显著; 4)综合考虑山杏油脂含量、抗氧化活性、品种、杏核物理特征以及林木生物学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山杏的产地划分为2类,即优质产地和一般产地。优质产地有15个,包括延庆、密云、平泉、隆化、霍城、朝阳、麟游、广灵、围场、志丹、镇原、林西、宁城、新源、巩留,其中新疆巩留为山杏最优产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县域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电泳谱带的差异,为山杏种内分类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测法,对黄土高原(陕西麟游和甘肃灵台、华池、庆城)山杏种质资源变异情况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形态类型典型的山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和SDS-PAGE电泳法对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谱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了37种山杏变异类型,其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山杏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态、稳定、谱带清晰,主要由41.1,39.0,34.6,22.7,22.0和21.7 ku 6种亚基组成,其余亚基数量丰富但含量较少。聚类分析表明,37种山杏类型可分为5个大类。【结论】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分类结果与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利用分类结果可对山杏品种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山杏可生产山杏油、杏仁蛋白、杏肉杏仁的经济价值进行挖掘,并且提出选择优良品种、建立良种基地、注意山杏林分密度等造林技术与方法,以求提高山杏产量,实现山杏种植的优产和增产,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自然生长的野生山杏和人工栽培的山杏叶片水势、细胞膜透性、光合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持续的干旱使山杏的叶片水势、光合速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且野生山杏降低幅度大于人工栽培的山杏。  相似文献   

15.
桃仁蜂转寄杏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朝阳市是全国四大山杏产区之一,山杏核年产量 250万kg、大扁杏核年产 5万kg,近几年又发展 T3.3万hm2的山杏及大扁杏,可产量徘徊不前。经观察发现系桃仁蜂(Eurytoma  maslovskiiNikolskaja)转寄主对山杏、大扁杏为害所致,该虫5月初寄生山杏、大扁杏,5月下旬寄生桃,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掌握其生活史,于1997~1999年分别在喀左县小城子乡五家村、凌源市松岭子乡洪洁沟和西五官乡西山、建平县青松岭林场和西北沟进行定点及室内笼养观察。1形态特征1.1卵 椭…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5,(2):14-14
一、山杏简介山杏(Amygdalussibirica)学名西伯利亚杏,落叶小乔木。喜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萌蘖能力强,生长快,容易繁殖,根系发达,素有“树有多高,根有多深”之说。因此,山杏具有较强的固沙作用和抗旱能力。通常1株山杏可自然萌生10~30株,造林3~4年后开始开花结实,5~6年后结实达到盛果期,可持续8~12年。一般一丛山杏可结果实2~5千克。山杏不仅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乡土树种,并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种仁可加工饮品,可制杏仁霜,可榨油,含油率为55.5%,皂化值286.1,碘值49.0,酸值17.5,可供制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山杏种下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山杏自然变异对苦杏仁脂肪油、精油含量的影响。【方法】在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选择立地条件相似的山杏产区,采用野外随机取样法,测算杏核的外部形态特征,据此将山杏分为不同的种下变异类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区及不同种下变异类型山杏杏核的形态特征、千粒质量、出仁率及杏仁含油量。【结果】不同产区杏核的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出仁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千粒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相邻两产区间苦杏仁含油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杏核外部形态特征划分出7个山杏种下变异类型,其在核长、核宽、核厚、核型指数、千粒质量、出仁率、含油量等方面均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山杏自然变异是造成相邻产区间杏核形态特征和苦杏仁含油量差异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脂肪油和精油含量,以类型2即长梭型杏核为最佳;陕西麟游为苦杏仁的最佳产区。  相似文献   

18.
山杏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类型区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提高山杏成活率和生长量的抗旱造林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集流整地、吸水剂沾根、覆膜覆草及幼林地少量施肥技术,均可显著提高山杏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其幅度为11.2%~32.2%和48.9%~80.9%,采用灌木混交和混草技术可明显提高山杏生长量与产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林分山杏灌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差异,为提高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和更好地配置林分结构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内蒙古赤峰市4种典型的山杏灌木林林分(天然山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林模式(CK)、山杏+苜蓿(Medicago sativa)模式(SM)、山杏嫁接大扁杏(Prunus armeniaca)模式(SD)、山杏+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mgolica Litv.)+草模式(SZC))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和浸水试验,调查枯落物的蓄积量,分析枯落物的持水能力与过程,并对枯落物持水量、失水速率与风干时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各林分枯落物蓄积量为0.7~2.84t/hm2,由小到大表现为山杏+苜蓿山杏+樟子松+草天然山杏林山杏嫁接大扁杏,且未分解层分解层;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表现为山杏+苜蓿(7.72t/hm2)山杏+樟子松+草(6.97t/hm2)天然山杏林(4.53t/hm2)山杏嫁接大扁杏(2.02t/hm2),有效持水率为山杏+苜蓿(217.87%)山杏+樟子松+草(214.32%)山杏嫁接大扁杏(197.76%)天然山杏林(181.60%);枯落物浸水风干试验表明,枯落物失水速率与风干时间符合对数函数关系。【结论】4种不同林分山杏灌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差异明显,其中山杏+苜蓿和山杏+樟子松+草的林分搭配枯落物持水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20.
赵云霞  郑志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25-11726,11729
[目的]筛选出山杏仁油的最优抗氧化剂及最适添加剂量。[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考察TBHQ、PG、VE、茶多酚对山杏仁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TBHQ和茶多酚的最适添加剂量分别为150、200mg/kg。[结论]TBHQ和茶多酚对山杏仁油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