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治壶瓶枣病害,提升、改善枣果品质和膳食营养元素,以壶瓶枣为对象,研究不同Ca(OH)_2浓度处理下,壶瓶枣枣果中3种膳食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Ca(OH)_2溶液对壶瓶枣果肉中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的提升作用明显,且随着溶液浓度的提升壶瓶枣果肉中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中等浓度Ca(OH)_2溶液对壶瓶枣果肉中总膳食纤维的提升作用明显,浓度过高或过低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枣不同品种和果实不同部位糖积累及相关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揭示不同的枣品种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不同部位糖积累特征及其与糖代谢相关的酶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枣果实糖积累理论提供依据。【方法】以3个枣品种壶瓶枣、婆婆枣、婆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测定不同发育时期枣果实果肩与果顶部位的蔗糖、果糖、葡萄糖、淀粉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3个枣品种果肩部位糖积累均早于果顶,且果肩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果顶(P0.05)。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壶瓶枣果实最早开始积累蔗糖,成熟时其含量为果糖和葡萄糖的3~4倍;其次是婆婆枣,其糖积累模式与壶瓶枣相似;婆枣果实糖积累发生最晚,其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远高于蔗糖。成熟时婆婆枣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壶瓶枣和婆枣(P0.01)。2)整个果实发育阶段,3个枣品种果实淀粉含量均较低(最高值为6.78 mg·g~(-1)FW),且果肩部位淀粉含量均低于果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基本与其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3)3个品种果肩与果顶部位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规律相似;在整个阶段,酸性转化酶(AI)活性始终高于中性转化酶(NI),果实发育前期较高活性的转化酶促进了蔗糖的分解;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变化与3个品种的蔗糖含量差异及变化趋势均相符;婆婆枣和壶瓶枣蔗糖合成酶的合成方向(SSs)活性分别极显著和显著的高于婆枣,3个品种蔗糖合成酶的分解方向(SSd)活性均较低,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壶瓶枣和婆婆枣为典型的蔗糖积累型果实,婆枣为己糖积累型果实;SPS是调控婆婆枣同时也是影响3个枣品种果实蔗糖积累的共同关键酶,可能也是引起不同枣品种果实糖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枣果实中蔗糖合成酶活性以合成方向为主,壶瓶枣果实糖积累受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调控,婆枣果实糖积累还受SSd调控。淀粉酶在3个品种枣果实淀粉积累过程中起着主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太谷县小白乡、明星镇、侯城乡等9个壶瓶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开展优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复选出的12株壶瓶枣优树在产地具有典型代表性。在丰产指标上,12株优树的冠幅产量达0.28 kg/m2,平均株产47.63 kg,表现出优良的丰产性状,其中,2号和11号的冠幅产量较高,均在0.5 kg/m2以上;在果实经济性状上,12株优树枣果的平均糖含量为28.11%,平均VC含量为462.86 mg/100 g,平均可食率为97.71%.对入选的12株壶瓶枣优树的10个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优树表现出显著的变异特征,这种变异将为优树的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10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析研究喷施不同外源钙剂与裂果的相关性,探讨外源钙剂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外源钙剂均可显著降低壶瓶枣的裂果率,显著提高壶瓶枣的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其中,以有机钙效果最好,平均裂果率比对照降低了64.4%,单果重、可食率、含糖量和Vc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9%,3.5%,23.4%,15.3%.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壶瓶枣枣果为对象,研究喷施不同浓度和不同次数CaCl2对枣果实时裂果率和吸水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枣果实时裂果率和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aCl2处理浓度较高时,枣果实时裂果率较低。一定浓度的CaCl2处理可减少枣果实吸水量,减少枣裂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壶瓶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壶瓶枣生长的生态环境,提高壶瓶枣的产量和品质,使壶瓶枣提早成熟、避免其雨季裂果,提高其经济效益,现从栽植时间、栽植方法、栽后管理,树体管理和肥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为壶瓶枣生产地区进行温室栽培提供指导,为枣农增收提供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4年生骏枣(Ziziphus jujube cv.Jun zao)为试验材料,探究6种不同程度摘心处理对其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等果实性状指标以及单果质量、单株坐果数、单株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的摘心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摘心处理对骏枣果实的纵径、横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对果形指数则没有显著性影响;对骏枣果肉厚度最大、单果质量最大的是处理1(即保留枣头基部1~3节枣吊极重摘心处理),分别为13.44 mm和21.82g,而单株坐果数和产量最大的是处理4(即枣头留3个枣拐摘心处理),分别达到192.53个和3 793.21g。  相似文献   

8.
引进省内外枣树20个品种,以民勤小枣作对照,进行各品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果实品质等因子的综合分析比较。通过5年的试验,筛选出适宜武威地区平原绿洲农业区栽培的晋枣、骏枣、小口枣、壶瓶枣、临泽小枣、敦煌大枣、民勤小枣、兰州圆枣、疙瘩枣、灰枣、灵宝圆枣等11个优良品种,为枣树栽培良种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外源钙肥对枣果实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钙营养元素对枣果实抗性及品质的影响,以8年生嫁接木枣为试材,就不同时期、不同次数喷施醋酸钙对枣果皮、果肉中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喷施醋酸钙能显著增加枣果实中钾、钙、铁、铜元素的含量,且钾元素含量的增加效果比钙元素显著,而锰元素含量反而减少。前时间段或后时间段喷钙后果皮中钾元素的含量较高,多次喷施后果皮中铁元素含量、果肉中钾元素含量均较高,而其他处理后果皮、果肉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引进成功的12个制干及干鲜兼用枣树品种4年生枣树及其枣果为试材,测定其树高、冠径、单株产量、单果质量、果核质量、可食率、含糖量、含酸量、糖酸比、Vc含量、微量元素铁含量、枣果口感、抗裂果性和抗病虫性等14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综合评价和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提取的前5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50%,前5个主因子可以作为评价引进枣品种适应性及枣果品质性状的综合指标。12个品种综合得分及优良度排序,从好到差依次是:骏枣、新郑灰枣、金昌一号、壶瓶枣、赞皇大枣、晋赞大枣、金谷大枣、灰枣、阜星大枣、新星枣、悠悠和新星无核。该结果与各品种在甘肃沿黄灌区引种栽培适应性及其枣果品质的感官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因子分析法在引种栽培适应性及其枣果品质的综合性状比较和优良品种选择中有较大的应用参考价值。在甘肃沿黄灌区栽培制干及干鲜兼用枣品种,推荐选择大果型的骏枣、壶瓶枣、金昌一号、金谷大枣和中果型的新郑灰枣。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棚栽台湾青枣果实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北方地区棚栽的5个台湾青枣品种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测量了这5个品种的单果重,果实的横径、纵径等主要经济性状,同时测定了果肉中的Vc含量、可溶性糖、总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果实形状和果实品质等方面分析讨论了棚栽台湾青枣不同品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无患子果实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果肉内含物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等性状发育进程呈现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特征;以果实生长发育时期为横轴(x),分别以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的均值为纵轴(y),构建的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表明,无患子果实生长各性状与果实发育时期高度相关,数学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对无患子果实脱落规律、果肉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皂苷含量变化规律等综合分析表明,10月下旬,无患子果实发育成熟,生长性状趋于稳定,果肉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峰值下降至相对较低水平,而果肉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提出该时期为无患子果实采摘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3.
壶瓶枣果实生长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枣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10年生密植壶瓶枣为试材,利用DD-S植物生长动态仪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对果园内各气象因子进行了同步检测,并分析了果实的生长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枣果实生长期内其纵横径与果形指数日均值的变化密切相关,两者均呈波浪形变化;果实膨大期枣果纵横径日变化曲线呈"N"型,成熟期枣果纵横径日变化曲线呈"V"型;果实生长期枣果受到的不同气象因子的影响都较大。  相似文献   

14.
选用不同IBA对壶瓶枣、酸枣、团枣和木枣进行了扦插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不同品种来说,壶瓶枣生根率最高;(2)不同浓度IBA对枣树扦插有显著影响,0.1%~0.5%对壶瓶枣绿枝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最高可达92%。酸枣、团枣、木枣3个品种在不同浓度下生根率均很低,说明这3个品种不适合绿枝扦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枣果实成熟期遇雨易开裂,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明确引起枣果实开裂的水分吸收主要途径,为进一步探明枣裂果机制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以易裂果的‘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通过染液示踪结合体视镜观测枣果实不同部位的吸水分布,确定枣果实可能的吸水途径;通过蜡封果实不同部位结合浸水处理,测定枣果实不同部位单位时间内吸水量的差异;利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观测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分析枣果实表面结构特征变化与吸水和裂果的关系。【结果】1)‘壶瓶枣’果实的果面、果梗和梗洼部位均可吸水,在易裂果的果实着色期3个部位的相对吸水量分别占51%~54%、31%~40%和9%~18%。2)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面气孔木栓化形成皮孔,部分皮孔形成微裂隙,果面吸水量成倍增加;水分可以通过开放的皮孔和微裂隙进入果实,吸水途径包括共质体途径吸水和质外体途径吸水。3)自然降雨形成的裂果和浸水试验中的裂果上均普遍观察到宏观裂纹经过2个以上的果点连接成线、交叉裂口的交叉点为果点所在位置,证明枣果实表面气孔是引起果实宏观开裂的诱因。【结论】枣果面气孔在果实成熟进程中形成的皮孔和微裂隙是果实吸水的主要部位,也是枣果实吸水开裂的诱因;果实表面同时存在水分进入果实内部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选优法,对复选出的12株太谷壶瓶枣优树的丰产性状和果实经济性状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株优良单株的评选顺序为:11号2号3号7号8号12号5号6号4号9号10号1号,其中,11号和2号树为最佳优良单株,综合评价指数(B)0.9,可供优先繁殖和推广;其余各株B0.6,也具有较佳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灵武长枣两种光泽度果实,即高光泽度果实(S果)和低光泽度果实(R果)的光泽度及外形特征性状关系的差异,为灵武长枣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采集6、9和12 a生灵武长枣的两种光泽度果实(S/R果)作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泽度、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果实硬度、果皮厚、果肉厚、核纵横径、单核质量、可食率和含仁率等果实外形特征性状,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3个树龄的R果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果皮厚、核纵横径、含仁率均极显著大于S果的(P <0.01),其中6、9和12 a生灵武长枣R果的含仁率分别是S果的28.04、15.49、14.99倍,并且R果的光泽度极显著小于S果的(P <0.01),仅为S果的63.1%~67.1%,R果的果肉厚、单核质量均显著大于S果的(P <0.05);12 a生的R果的可食率最小,且9、12 a生的均显著小于同年份的S果的可食率;2)不同树龄灵武长枣,于高光泽度果实(S果)而言:在光泽度、单果质量、果实横纵径、果实硬度、果肉厚、核纵径、单核质量、可食率在树龄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于低光...  相似文献   

18.
对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野生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omikta(Maxim.﹠Rupr.) Maxim.]资源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植株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以果实和1年生枝的形态差异较为明显。果实性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幅度,变异系数在7.26%~27.04%,以平均单果质量和Vc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狗枣猕猴桃果实单果质量的频度分布大体上呈正态分布,单果质量平均值在3.0~3.5 g出现的频度最高。不同地区野生狗枣猕猴桃果实在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等性状方面差异均显著,以磨刀石、三道关、牡丹峰和方正地区的果实单果质量较大,营养成分含量较高,综合表现较优;迎春和清河地区的综合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结合电镜扫描分析法,从果实白熟期到果实成熟期,对壶瓶枣果皮细胞解剖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枣果的逐渐成熟,果皮细胞层数和细胞大小均由大变小,果皮表面蜡质层随着果实的成熟龟裂变多并加深;果皮细胞内大部分细胞器消失,内含物降解,细胞木栓化和空泡化现象严重,但细胞壁仍然保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时期鲜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变化,为后期开发枣酒等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鲜枣的3个时期(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的功能性物质cAMP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板枣、壶瓶枣、木枣3个枣品种中木枣的环磷酸腺苷含量最高;白熟、半红、全红3个时期中白熟期环磷酸腺苷含量最高。可以选择合适的采摘时期提取有效成分,以加工后续功能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