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校长,业余养蜂30年。2000年退休后,养蜂兴趣仍然不减,我只养3~6群蜂,不仅经济上有补贴,还陶冶了情操。我从1986年开始订阅《中国养蜂》,退休后,我又重读这20年的《中国养蜂》,把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剪贴做为老师,用来指导我在养蜂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1,62(8)
我是一位业余养蜂者,从上初中开始学习养蜂。那时,我们村庄有200余户,近百家养蜂,到现在只有我一人还养有近40群,中间间断了14年,因参加工作太忙。20世纪90年代后,孩子们相继毕业,家里无经济底子,又想到了养蜂。给亲朋好友送点蜂蜜土特产是片心意,又得到了满意的回报。他们便成了我的好顾客,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一位业余养蜂爱好者,1995年5月在自家附近收了一箱中蜂。我平时读些养蜂资料,学习了养蜂知识。两年后,又收了12群蜂,加上繁殖的蜂群,很快达到17箱中蜂,收益也不错。1999年秋季,由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定地业余养蜂爱好者,3年前有幸认识了一位80岁高龄甘肃养蜂的鲁师傅.2016年农历四月,我家飞来一群中蜂,收捕后在传统竹编圆桶里养殖,经鲁师傅和多位养蜂师傅的精心指点,分出来的蜜蜂由传统养殖改成新法养殖.2016年1群蜂,2017年5群,2018年10群,2019年17群,收入可观.为感谢技术指导的鲁师傅,油菜花结束和鲁师傅来川养蜂时,我都去帮忙运蜂装卸蜂箱.我看装卸蜂箱的人们很辛苦,便想出一个既简单又省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养蜂脱贫共同致富记我的父亲─—陈思明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父亲结识了一位来自江南的杨师傅,通过杨师傅的引导,我父亲毅然走上了养蜂之路。当年秋季,花了三百元钱买了两箱蜜蜂,现已达40箱。对一个初学养蜂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三年来,我父亲把所有的...  相似文献   

6.
书刊知识不可少我业余养蜂8年,可只是一位新读者。以前不知有养蜂专业刊物,养蜂跟着当地老养蜂师傅学着干,有比较大的问题就去问师傅,大家商量解决,实际上对不少管理问题,是对是错,我们心中并没有十分把握。后来得知我地石师傅在邮局长期订阅《蜜蜂杂志》,我便向...  相似文献   

7.
甜蜜的事业     
<正>一提起养蜂,多数人会意识到这是甜蜜的事业。甜,不单单是蜂蜜甜,重要的是养蜂事业甜。我爱养蜂,更热爱养蜂事业。养蜂是我的职业爱好,养蜂是我一生的追求,养蜂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事养蜂和养蜂研究已近60年,近几十年来又从事养蜂教学。历任河南省养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洛阳市养蜂协会理事长。退休后又参加洛阳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民革党员,曾任两届县政协委员。职称副教授。我1957年参加教育工作,当年21岁,1958年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退休干部,年已古稀,休闲无事。2003年冬一位养蜂者住我村放蜂,我每天总到放蜂地观望,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听他介绍养蜂经验和好处,从此引起了我的兴趣和爱好。我决心通过养蜂欢度晚年,就这样我买了3群蜂,随即订阅《中国养蜂》,通过精心管理,蜂群安全越冬,第2年立春,进入春繁阶段,不幸蜜蜂全染上了白垩病,经反复多次交替用药喷治,方控制病势,这种蜂病,治疗起来真让人头痛。我从《中国养蜂》上看到,中国农科院蜜蜂所育种中心培育出的抗病优种王“美意”出售,  相似文献   

9.
逆流博击获殊荣《双王夺高产,群产185公斤》一文发表后,我被黑龙江省养蜂学会授予黑龙江省“蜂蜜生产最高典型”和“科学养蜂先进典型”称号。哈尔滨市科协,市农业局授予我哈尔滨市“养蜂大王”三连冠之后,1995年黑龙江省科协、省农牧渔业厅又授予我1995年...  相似文献   

10.
陶冶情操,养蜂、工作两不误──我的养蜂道路我爱蜜蜂,是因为它勤劳、勇敢、无私、无畏。1970年我读初中时,收养了一群飞到我家树上的蜜蜂,从此便深深地迷上了它。不会养就仿效着一位养蜂的木工师傅做。蜂群居然发展到了5群而且42常旺盛。蜜装满后如何取蜜?割...  相似文献   

11.
业余养蜂乐趣多我是一名普通工人,因家庭多灾多难,又体弱多病,债台高筑,经常是每月工资扣除医药费后所剩无几,记得有一次工资仅剩三角钱,交了当月工会费后,再没有钱交党费,在我三十年的党龄中留下了遗憾的一个月(没有交纳党费)。在困难之际,1981年本厂一位...  相似文献   

12.
杂志帮我走出了困境我是70年代初跟父亲学养蜂的。由于没有理论知识,缺乏养蜂技术,年年越冬死蜂,年年买蜂,连年亏损,造成家庭经济危机,所以养蜂中断了。1983年农村实行承包制,我又开始养蜂,但经济效益很差,蜂群发展也不理想,总找不出原因来。1990年在...  相似文献   

13.
坚持庭院养蜂十五年──同老年养蜂爱好者谈体会辽宁建平县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122400)叶俊(续第5期)一年之中,养蜂人最担心是蜂群越冬,我也是一样。自我养蜂第2年开始,曾先后在越冬期全部死蜂3次、被烧两次,又死又伤的次数则更多,真可谓教训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14.
我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名养蜂户。从小就酷爱小蜜蜂 ,但由于家庭困难辍学回家务农。先后养过兔、养过鸡、种过果树 ,但都未使我摆脱贫困。那年秋天 ,我到本村的养蜂员陈大伯家玩 ,发现陈大伯桌上有几本《中国养蜂》 ,随手拿起来翻看。《中国养蜂》丰富的内容 ,使我大开眼界。既有读者论坛 ,又有初学者园地 ;既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失败的教训 ;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行业信息 ,简直是一位蜂学老师 ,真恨自己与《中国养蜂》见面相晚。此后 ,我便订阅《中国养蜂》 ,买来数群蜂 ,开始了我的养蜂生涯。最初 ,我没有一点养蜂经验 ,一遇到问题就翻阅《中…  相似文献   

15.
杨德华 《蜜蜂杂志》2009,29(12):44-44
养蜂是我一生的爱好,从业余养蜂到辞掉工作专业养蜂,几十年来蜜蜂与我结下不解之缘。常年转战南北,追花夺蜜,历经风雨,饱受冰霜,尝尽酸甜苦辣,也领悟到养蜂带来的各种生活乐趣和丰收喜悦。好多事都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了,惟独令我心酸而又庆幸的一件事,至今难忘,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吉林蜜蜂育种场三次邮王感人心我是一个初学养蜂者,1995年7月10日收到贵场给我邮来的种王,因我初学养蜂没有经验,介绍种王失败了。我把失败的原因如实告诉了种蜂场,没想到7月25日又收到了吉林蜜蜂育种场的一只种王,因我养蜂心切,诱王后多次开箱察看蜂王,...  相似文献   

17.
问:我在湖北省枣阳市清潭镇租房养蜂,转眼在此养蜂已有十多年。近期有一位养蜂人在离我租房养蜂的地方50m处购了一套房,他说我影响他养蜂,要我立即搬迁,否则就要怎么怎么。我该怎么办?这位养蜂人有权令我搬走吗?如果我非搬走不可,我可向这位养蜂人要求赔偿搬迁场地所受的损失吗?我的房东可向他提出赔减少房屋出租费的损失吗?  相似文献   

18.
<正>(续《蜜蜂杂志》 2023年第10期)李龙标老师:您好!我是湖南永州市邵阳一老翁,客居东安县。2010年一位养蜂的朋友送我一箱中蜂,养着养着竟然爱上了它们。从此,也就开始了我的养蜂之路。开始养蜂那几年,用意标箱养中蜂,根本不懂养蜂技术,仅凭一本早年的《养蜂手册》自己摸索着。  相似文献   

19.
养蜂经验教训三则一则:喷过农药的喷雾器绝不能在蜂场上使用今年8月4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当地一位姓高的初学养蜂者给我打来电话:“我的蜂子死得太多太多了!箱内箱外都有,这是咋回事?又昨办?”语气急促而惊恐。高某给我介绍说,他昨晚从我处拿去一只好蜂王后就用...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养蜂战线上的一个老兵,从事养蜂工作迄今已有50年。在这漫长的50年里,总结起来有3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自1974年开始在虎林县土产公司蜂场做了7年养蜂员;第二阶段是1980年被调到县农业科当了养蜂技术员。当我正在为发展全县养蜂生产出力的时候,我的蜂彩人生道路上又有了创建蜂业企业的第三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