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燕 《河南农业》2016,(17):122-123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卓洋乡积极响应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按照古田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建设卓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带动农民增收为主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示范推广工作力度,加速成果转化推广、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增值,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就卓洋乡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及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浅析,可供周边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2.
"Y两优900"系通过国家审定的超级稻组合。宁德市种子管理站于2013年引进且在古田县作中稻栽培,表现为高产稳产、米质优、适应性广、抗性较强。为促进该品种在古田县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在古田县作中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脐橙种植是古田县主要农业经济支柱之一,根据脐橙的生物学特性,对古田县种植脐橙的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脐橙生长发育的气象灾害,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4.
"D-古优1号"是福建省古田县研发的本地长裙竹荪品种,具有产量高、易种植等特点。为促进该菌株的推广应用,结合其在黄田镇后坪村的种植经验,总结了相关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工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干制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福建省古田县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标准气候统计资料,以及14个区域自动站建站以来的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根据气候资源的小网格分析方法,建立古田县水蜜桃种植气候区划因子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模型,以GIS为技术支撑,对古田县种植水蜜桃的最适宜区域、适宜区域、次适宜区域和不适宜区域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古田县水蜜桃种植的气候适宜性主要在中部和东南部,适宜区域和最适宜区域占古田县土地面积的90%。  相似文献   

6.
2013年引进甬优15号在古田县作中稻种植,总结该品种2014-2016年在古田县示范推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信息文摘     
<正>古田推广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今年3月份,古田县平湖镇新舫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的水稻全自动播种机下田投入运作,这标志着古田县水稻种植首次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近年来,古田县许多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改变了农民的传统耕作方式,节约了劳动成  相似文献   

8.
为选择出适合当地农户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2012年福建古田县大甲乡开展了优质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甬优9号"、"Y两优302"、"泸优5648"、"深两优5814"、"特优航2号"、"特优627"、"宜优99"7个水稻新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均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搞好古田县黄田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2003年引进大果型西瓜“金龙绿霸”在古田县黄田镇上溪村淋洋尾大田进行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胡祖林户主种植了801 m2,平均每667 m2产量3 860 kg,产值4 120元;2004年,在该村推广地膜覆盖栽培3·4  相似文献   

10.
阐述湖景蜜露水蜜桃在古田县的引种表现,并从施足基肥、合理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甬优1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甬优15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甬优15在古田县作一季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屏南县地处高山区,平均海拔830米.近年来,从古田县引进银耳新品种TR01,在城关、甘棠、棠口等地进行试种成功,目前已形成几千万袋的种植规模,且呈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古田县黄田镇于2006年引进西瓜新品种"千岛花皇"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种植面积23亩,亩产量达3675公斤。2007年和2008年黄田镇"千岛花皇"西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5公顷、65公顷,每亩产量均在3650公斤以上。地膜覆盖栽培是西瓜的一种早熟栽培方式,比露地栽培提前7—10天采收上市,产量增加5%—1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柰是福建省名、特、优水果之一,具有肉厚、核小、汁多、味佳的特点.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在我省古田县、浦城县、永泰县、光泽县和福州市等地大量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年底,中国食用菌行业博览会在河南省西峡县举行,会上,古田县与庆元县、西峡县等11个县被授予"全国优秀食用菌出口基地县"称号。福建省古田县是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目前有从事食用菌科研的民营机构30多家、专业制菌场100多家、专业人员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以来,古田县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在谋求突破农业农村发展"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点、面、量和模式创新等多个层面取得积极成效。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破解发展瓶颈古田县高度重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组织制订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和试点管理办法,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  相似文献   

17.
柰是福建省名、特、优水果之一,具有肉厚、核小、汁多、味佳的特点。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在我省古田县、浦城县、永泰县、光泽县和福州市等地大量推广种植。长汀县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全县油柰种植面积1533多hm^2。近年,随着柰园老化,虫害发生、蔓延加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18.
两优37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用152S与R17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2006年引入古田县城西小面积试种,2007年在城西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均表现省肥易种、适应性广、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米质优、高产稳产等特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全县已累计推广种植71.5hm^2。  相似文献   

19.
竹荪是我国的珍贵特产,素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之称.过去一直野生,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栽培竹荪成功,开始商品化生产.江山市于1999年引进试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面积达120hm2左右,目前本市竹荪栽培已有多种成功的种植模式,如棉地套种、林地套种、春大豆、夏大豆套种等.从2002年开始,江山市种子公司结合浙江省粮油种子工程特色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在江山市长台镇檀亭村进行了竹荪/夏大豆高效种植模式的试种示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探索出了该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兰枫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05-105,107
选择9个超级稻组合在中稻上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观察记载,筛选出适宜古田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较抗病的组合,其中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组合依次为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Ⅱ优12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