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灵台县对11个冬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运旱115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5 974.51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562.22 kg/hm~2,增产率10.39%,适合在灵台县推广种植。京冬17折合产量5 719.64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增产307.35 kg/hm~2,增产率5.68%,适合灵台县高肥力地块种植。百旱207、甘冬sp折合产量分别为5 472.26、5 457.27 kg/hm~2,较对照品种陇原935分别增产1.11%、0.83%,适合灵台县中高肥力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 我所育成的冬小麦奎冬3号是新疆“八五”期间主要推广品种之一,1991年在南北疆种植面积已达4.67×10~4hm~2。农七师1990年种植536.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135.9hm~2单产7 500kg/hm~2以上;1991年种植1003hm~2,平均单产6000kg/hm~2以上,其中257.8hm~2单产超7 500kg/hm~2,其增产潜力很大。现将我们对其培育和推广过程中掌握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于下,供各种植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2因素4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探究天水市麦积区干旱山地小麦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冬小麦宽幅匀播处理10行距26 cm、播种量225 kg/hm~2,产量为6 520.5 kg/hm~2最高,主要性状比其他处理均优。建议在肥力好的地块可选行距为26 cm、播种量225 kg/hm~2的种植密度,在肥力低下的地块可选行距为26 cm、播种量187.5 kg/hm~2的种植密度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不同冬小麦品种产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济宁地区种植的冬小麦品种,本研究以13个中、强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济宁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推广的高产品种有4个,需要继续试种的中高产品种有6个。大面积推广品种获得高产的适宜穗数济麦22和济南17宜控制在675万穗/hm~2左右,山农28和泰麦1918宜控制在750万穗/hm~2左右;6个试种品种济麦23、济麦44、徐麦1108、泰山27、泰农33和济麦229的穗数应控制在600万~675万穗/hm~2之间。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是裕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4.7万hm~2左右,2016年种植面积4.5万hm~2,主要种植区域在裕民县山前平原河灌区。近年来,在山前平原河灌区大面积实施采用滴灌技术,对冬小麦产量的提升发挥了主导作用。2016年通过建立冬小麦滴灌栽培技术示范,获得520 kg/666.7m~2的高产,效益达525元/666.7m~2。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粉碎后替代地膜覆盖小麦种植带,可抑制水分蒸发,具有保墒功效。为了探索小麦种植的最佳秸秆覆盖量,进行了冬小麦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秸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量为4 500 kg/hm~2时产量最高;由建立的函数方程得出秸秆覆盖量为2 569.5 kg/hm~2时,可获得高产。综合考虑庄浪县的实际情况,冬小麦种植秸秆覆盖量以3 000~4 5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和总产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北方居民的主要口粮,在我国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区,很多地方的小麦单产达到了600kg/667m2以上,其中济麦“22”品种能达到700kg/667m2。小麦高产除了跟品种有关以外,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相似文献   

8.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播种期、基本苗、氮肥施用量为试验因子,以10500 kg/hm~2的产量为目标函数,在鲁南区进行山农20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集成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超高产以播期和N肥施用量为主要限制因素,次要限制因素为基本苗。明确了冬小麦单产1050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量、播种期和合理的N肥施用量为主要指标的栽培技术模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冬小麦单产指标10500 kg/hm~2以上要求的农艺措施指标:在选用优质多抗高产小麦山农20等多穗型品种、实行宽幅精播的基础上,冬小麦播种期在10月8日~12日,基本苗180万/hm~2,氮肥施用量270~450 kg/h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旱塬区冬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鉴110性状表现好,产量构成优,产量最高,为3 725.2 kg/hm~2,与其他冬小麦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较西峰27号(CK)增产1 303.4 kg/hm~2、增幅53.8%;其次是陇育5号较较西峰27号(CK)增产661.7 kg/hm~2、增幅27.3%,可在旱塬区推广种植陇鉴110,且搭配陇育5号、陇育8号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矮秆冬小麦新品种津农4号,由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中心育成,组合为农大3338/京冬6号。2001—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6591kg/hm2,比对照增产5.8%。2003年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北方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915kg/hm2,比对照增产5.6%,居第一位。试验证明,津农4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宜在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新疆等北部冬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在平凉市崆峒区对12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种对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普冰151、陇育8号、陇鉴110、中麦175、陇育5号折合产量依次为5 251.5 kg/hm~2、5 203.5 kg/hm~2、5 155.5 kg/hm~2、5 109 kg/hm~2、5 034 kg/hm~2,分别较陇育4号(CK)增产9%、8%、7%、6.1%、4.5%,5个品种性状表现好,适宜在崆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利用陇东旱塬区冬小麦收获后夏闲期的耕地资源和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开展夏绿肥品种筛选试验。通过性状观察及田间生物量测定,从7个引进品种中筛选出饲油2号和陇黄3号2个品种,在9月底生物量鲜重分别达到19 362.0 kg/hm~2、14 140.7 kg/hm~2。第2年对初选出的2个绿肥品种进一步开展试验,并研究粉碎还田对后茬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油2号和陇黄3号至翻压还田时分别进入初花期和结荚期,折合地上生物量鲜重分别为29 644.3 kg/hm~2、14 000.7 kg/hm~2,干重分别为2 587.1 kg/hm~2和3 827.8 kg/hm~2。后茬小麦铜麦6号株高、穗长、穗粒数、有效穗数和千粒重较未种植绿肥对照均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4~2.2 cm、1.6 cm、0.1~1.7粒、1.2万~2.5万穗/亩和0.7~1.4 g。绿肥粉碎还田可使后茬冬小麦产量较对照显著增加5.71%~8.13%,其中饲油2号还田处理下冬小麦产量最高,为7 254.8 kg/hm~2,增产效果更明显。饲油2号和陇黄3号是适宜陇东旱塬区夏闲期种植的绿肥资源,可为后茬冬小麦生长提供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华北平原冬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高产种植模式,以泰科麦33和山农29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冬小麦生育期进行大田试验。试验以常规施肥沟灌处理为对照(F1),设置F2、F3、F4水肥一体化3个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株高和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225kg/hm~2有利于增加春季冬小麦最大分蘖数及株高。同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225 kg/hm~2提高了泰科麦33的穗数和穗粒数和山农29的穗数和千粒重,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优质小麦品种石农952是以石新733为母本、藁优941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4~2015年冀中南小麦品种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959.0 kg/hm~2,10个试点全部增产;籽粒容重782.1 g/L,蛋白质含量(干基)14.58%,面团稳定时间≥13.7 min。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16年5月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在低热河谷地区种植的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20份木薯品种进行了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kg/hm~2)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元/hm~2)不同,其中SC16的鲜薯产量(59 913.17 kg/hm~2)为供试样品中最高,SC16的经济效益(34 749.64元/hm~2)为供试品种中最高。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十堰地区青贮饲料生产发展和服务养殖产业,通过引进青贮玉米品种雅玉青贮8号,从种植密度和追肥量2个方面研究其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雅玉青贮8号在十堰市适宜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在施足底肥条件下,追肥量为苗肥150kg/hm~2、穗肥300kg/hm~2时,生物产量最高,为67 041.8kg/hm~2。  相似文献   

17.
Y两优9918水稻留蓄再生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Y两优9918在耒阳市小水镇四都村作"一季稻+再生稻"示范种植,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分蘖力强,群体整齐,抽穗整齐,穗大粒多,产量高,经测产,头季稻产量达8 430 kg/hm~2,再生稻产量达2 295 kg/hm~2,2季合计产量为10 725 kg/hm~2。本文总结了Y两优9918作再生稻栽培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康乐县和临夏县对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的12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康乐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4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44.36%;兰天26号、97-31-12折合产量分别为6 133.3、5 833.3 kg/hm~2,较对照品种C4分别增产38.35%、31.58%;临夏试点各参试冬小麦品种(系)的折合产量以LD5-02-30最高,为6 500.0 kg/hm~2,较对照品种C4增产95.00%;3-28、临农7230折合产量分别为5 733.3、5 6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分别C4增产72.00%、68.00%。在2个试点均表现好的冬小麦品种(系)有LD05-02-30、兰天26号、97-31-12、3-28、临农7230,这5个冬小麦品种(系)表现丰产,抗逆、抗病性强,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临夏州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能够适宜环县种植的高产优质甜荞品种,引进5个甜荞品种,在环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甜荞品种在环县甜荞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榆荞4号折合产量1 553 kg/hm~2,较对照美国甜荞(折合产量1 277 kg/hm~2)增产21.61%;西农9976折合产量1 477 kg/hm~2,较对照美国甜荞增产15.66%;宁荞1号折合产量1 437 kg/hm~2,较对照美国甜荞增产12.53%。以上3个品种较对照美国甜荞增产均超过10%,建议在环县甜荞主产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桂西南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7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品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的穗部性状影响不同,正大999的穗粗、穗行数和玉美头105的穗长、穗粗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它穗部性状受密度的影响较小。正大999在种植密度为6.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8125.00kg/hm~2;正大619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较高,达8305.00kg/hm~2;玉美头105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435.00kg/hm~2。【结论】综合产量及成本因素,平展型大穗品种正大999、中穗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6.60万株/hm~2、5.40万株/hm~2和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