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基因组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随着蜜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快速高效地提取适合于实验操作的蜜蜂基因组DNA成为各项研究的基础.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提取蜜蜂基因组DNA的方法,可满足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蜜蜂幼虫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蜂王浆3,5,10天幼虫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试验采用孵化同一只蜂王产的卵,孵化后获同日龄24只幼虫。第1组12只蜜蜂幼虫向工蜂方向发育,共饲喂蜂王浆3 d,然后第3天、第5天、第10天随机取3只幼虫;第2组12只蜜蜂幼虫向蜂王方向发育,整个试验过程均饲喂新鲜蜂王浆,然后第3,5,10天随机取3只幼虫,此次共18只进入试验组。按上述时间点取材,提取各组幼虫头部DN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NA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向工蜂方向发育的蜜蜂幼虫第5天5-甲基脱氧胞苷(5-me C)的含量明显上升,但第10天明显下降;而向蜂王方向发育的蜜蜂幼虫第5天5-me C的含量虽有明显上升,但显著低于工蜂,而且甲基化程度继续增加至第10天,5-me C的含量略高于工蜂,但差异不显著。可见向工蜂方向发育的幼虫先出现高甲基化然后在第5天出现去甲基化的现象,向蜂王方向发育的幼虫则一直处于高甲基化过程。说明相同空间条件下,饲喂不同时间蜂王浆蜜蜂幼虫间总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2002年选择浙江平湖5家蜂场任取25群蜂的工蜂蛹样品.经检测,有20群蜂的工蜂蛹样品出现清晰的DNA特异基因标记--W316bp,即为阳性.为探讨该蜂种的遗传稳定性以及与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间的相关性,2003年4月又从7家蜂场任取30群蜂的工蜂蛹样品,进行再测定,得出其中28个样品出现清晰的DNA特异基因标记--W316bp,即为阳性.说明王浆高产基因频率稳定,并且生产性能与经济性状日臻稳定.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集蒙古马新鲜粪便样品,采用酚-氯仿抽提法和2种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进行样品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通过DNA浓度和纯度的测定,并将其作为模板扩增细菌16S rDNA V3区特异性片段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更适合蒙古马粪便中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均能用于PCR扩增的模板,其中B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数量较多,且纯度高,更适合用于提取蒙古马肠道微生物细菌基因组DNA及后续的蒙古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病毒多角体提取方法,对BmNPV和PcrNPV的多角体进行了提取,提取出的多角体分别用光学和电子扫描两种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拍照.同时从提取出的BmNPV多角体中提取其基因组DNA并电泳检测.发现DNA纯度较好.结果表明,可以用此方法大量制备病毒多角体.  相似文献   

6.
1978年7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别给两批未交配的幼年蜂王注射低浓度的秋水仙碱水溶液。两批蜂王中各有一只在注射后的第5天和第12天开始产未受精卵,并且在开始3天和开始5天内所产的未受精卵中,培育出了工蜂(雌性蜜蜂)共18只。这些工蜂的体色有明显的分离现象,说明这些工蜂的一部分十分可能是发生自经过减数分裂的单倍体卵细胞。试验获得的工蜂,多数是从和雄蜂蛹房一样的、房盖突起的蛹房中羽化的。除了这一点很是异常之外,在体格和形态上都和一般正常的工蜂无异。这篇报告叙述了1978年度的试验过程和结果,简要地讨论了有关蜜蜂性别成因的基因组合问题,并且提出了在蜜蜂育种技术上采用单倍体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绿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试验比较,寻找一种提取效果最好的绿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经DNA浓度检测与电泳结果分析表明,Collines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可应用于绿蝇的基因组DNA提取.  相似文献   

8.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蜜蜂微粒子病,是一种寄生于成年蜂中肠上皮细胞里的微孢子虫,即蜂微粒子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工蜂、蜂王和雄蜂均可感染,但卵、幼虫、蛹是不会感染的。由于孢子虫寄生在蜜蜂体内以其体液为营养,进行发育繁殖而破坏其正常生理机能,导致蜂体衰弱,工蜂患病后寿命缩短1/3左右,染病的蜂王寿命只能维持2~4个月。患病蜂群的群势下降,对生产影响较大。该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以春季和  相似文献   

9.
采用4种常规DNA提取方法提取瑞氏木霉基因组DNA.结果表明EDTA-SDS法和冷冻研磨CTAB法更适合此真菌DNA的提取,试剂盒提取的总DNA纯度和浓度比较高,但是价格昂贵,冷冻研磨SDS法提取的DNA浓度不高,不适合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1):2090-2094
采用透析膜培养法结合DNA柱式提取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同时利用第2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基因组概况。结果显示:透析膜培养结合DNA柱式提取法所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及浓度均能达到测序标准;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基因组约为37.6 Mb,GC含量为44.95%,基因组杂合度较低。结果表明:透析膜培养法结合柱式法提取其基因组DNA的方法简便可行,为丝状真菌DNA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基因组survey分析为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绘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