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日黄河故道,如今麦海绿洲。这句话是对河南省延津县3000多年历史的概括。曾经的延津人民,饱受风沙、盐碱、决堤的苦难;如今的延津正在"产业兴城、科技兴县"战略中昂首阔步前行,特别是延津小麦的种植与发展更是闻名全国。"麦香延津""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中国第一麦品质甲天下"等,或许是对延津近年来在小麦生产和产业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
正延津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0万hm2,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县。2011年,新乡市提出了整合资源,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将延津小麦打造为"中国第一麦"的战略目标。延津引领新乡,率先示范,顶层设计目标清晰,全县上下贯彻落实,已建成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加工基地。一、延津县打造"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正延津县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2019年6月份批准创建的全国第四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延津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导产业,规划区域面积4.98万hm~2。延津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构建优质小麦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贫困户出台帮扶补贴政策,探索产业扶贫带贫长效机制,让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分享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利益,解决好小农户经营与大市场需求的矛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正>"原黄牌"原阳大米是河南省第一个绿色食品,"延津胡萝卜"在河南第一个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新乡小麦"是我国第一个以强筋小麦为登记内容的小麦产品……说起河南新乡"三品一标"的发展,先后获得的3项全国第一和17项全省第一,就让人兴奋不已。新乡市农业局调研员刘咸民告诉记者,从2002年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至今,新乡市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简称"三品一标"),作为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的核心工作,实现了农产品认证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品牌不断涌现,农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的局面,为新乡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延津县不断巩固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强化科技支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科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和指导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探索建立"公司+协会+基地+农户"和"订单+现货和期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1延津县小麦的生产概况1.1延津县农业基本情况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地处中国黄淮海小麦优势区核心区,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秋季以  相似文献   

6.
正走进河南省延津县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疫情得到控制,此时春意正浓,小麦正值拔节抽穗期,病虫害防治也进入关键时期。相较于往常农民们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延津现代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内却是一片静谧,只见灌溉设施自行运转喷洒,偶尔有无人机轰鸣往返。方兴未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开启延津小麦产业发展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新乡地处中原,占尽天时地利,政通人和,农业发达。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100万亩,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新乡小麦"闻名全国,走向世界。2008年,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品牌农业"发展战略,率先在河南全省开始了"品牌农业"探索与实践;2011年,又提出了"整合资源,组建新乡小麦产业集团,将新  相似文献   

8.
<正>1基本情况延津县地处豫北黄河故道,辖4镇6乡3个办事处,339个行政村(居委会),52万人,区域面积886平方公里,常年小麦种植100万亩。延津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全国小麦全产业链产销衔接试点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牌创建示范区。目前,全县339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其中,清产核查经营性资产1.0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8.3亿元,资源性资产90.8万亩!2主要做法2.1点对点抓好"四个环节"一夯实清产核资基础。出台了《延津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  相似文献   

9.
"优质小麦在河南,强筋小麦看新乡"。小麦一直是新乡市优势农作物,20世纪中叶,新乡小麦就以其优良的品质与河北石家庄、山东烟台的小麦一起齐名全国。21世纪初,农业部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新乡市均处于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带的核心区。近几年,新乡市委、市政府更是立足合理利用当地小麦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新乡小麦区域化布局,着力打造"中国第一麦"。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延津县是一个农业县,一直致力于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建设。近年来,当地通过建立八大体系,先后建成无公害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4万公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公顷,有机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1 333.33公顷,从源头上确保了小麦食品安全。1.建立健全综合协调组织管理体系。延津县政府成立了"延津县创建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工商、财政、环保、质检、发改委、科技局及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统一协调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同时,各基地明确  相似文献   

11.
七连增,八连增,九连增……全国粮食连年增产支撑着我们的发展,然而务农有效益吗?吃亏吗?得实惠吗?10年后收入能倍增吗?这些问题让关注三农的人们时时牵挂。河南省延津县这个产粮大县的喜忧提醒我们:只有让农民种地不吃亏,得实惠,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中央加大财政投入,地方出台配套措施,支农力度空前加大。但农民也有苦衷:种地也就"裹得住"温饱,要"有效益""能致富",制约与难题还不少。记者走基层,在河南延津蹲点调研,所见所闻喜中有忧。延津县,豫北一个普通的农业小  相似文献   

12.
<正>河南省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中部,辖12个乡镇,面积886平方公里,人口51万,耕地96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延津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目前,延津县已初步形成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纽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延津,隶属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黄河故道,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且大气、水土未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各种农作物生产,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盛产小麦、棉花、花生、胡萝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日前,首届新乡小麦产业博览会在延津县文体中心开幕,这是国内首个以小麦为主题的博览会。本届博览会向外界推介了30多个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展出近200种以小麦为原料的各色食品、饮品,来自全国的50多名专家学者和103个涉麦企业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5.
小麦施用惠满丰增产效果及原因分析颜佩珊职承禄江圣助郭青峰郝中原董学周冯荣诚李光远靳丕烈赵继福张艳凤范宋学(新乡市惠满丰推广服务中心,新乡453002)1995~1996年,在获嘉县、辉县市、封丘县、原阳县、延津县共设15个试点,对惠满丰在小麦上的施用...  相似文献   

16.
豫花7号麦垅套种高产栽培技术贺松林买兴普买继军(延津县小店镇农技站,延津453242)1996年,延津示范种植豫花7号,因其高产、优质、抗病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为进一步探讨豫花7号高产潜力,1997年在河南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面积高产攻关。收...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留守老人和妇女成为种地主力,农业"后继无人"在各地相当普遍,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青壮年回归农村需要理由,土地谁来种的难题亟待破解,本文试图通过以下三问探寻路径。为什么离开土地老人成主力难觅新农民河南延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这里的优质麦种子辐射大半个中国。皮肤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司寨乡平陵村农民张文明刚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延津县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民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民心工程”,坚守让居民吃上放心瓜菜粮油、肉蛋奶鱼的底线,创新农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机制,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建成了3万hm^2绿色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国酒茅台集团0.13万hm^2有机小麦原料基地,大大提升了延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7年3月,延津县被原农业部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19.
延津县胡萝卜原产于延津县小潭乡小吴村一带,是河南省地方名、优、特产品。它以缨小、个大、甜脆、体美、丰产、耐寒而著称。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胡萝卜种植产业,独特的历史积淀又塑造出了不同的胡萝卜文化。在我国众多的胡萝卜栽培品种中,延津胡萝卜独具特色,享誉国内外。据《中国民间故事·延津县卷》记述明朝万历年间延津县胡萝卜还曾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相似文献   

20.
用飞机防治小麦吸浆虫,在国内尚属初次。1956年在中央农业部领导之下,结合华中农科所、河南农业厅、河南农学院、新乡专署及辉县人委会农林科的力量,在辉县、新乡二县交界处进行50,825亩大面积防治工作,效果很好。工作结束后,除由辉县吸浆虫工作组写成“河南省新乡专署1956年飞机防治小麦吸浆虫工作总结”外,兹将其中一部——受粉量和药效的检查,发表出来,以供今后各地使用飞机治虫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