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1提高产仔数的措施1.1增加母猪排卵数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另外,给母猪一次注射750~1 500 IU的孕马血清,并配合使用500~1 000 I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  相似文献   

2.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要求猪的繁殖过程能更多地受到人为的控制,以便更方便的组织生产。达到同期发情、集中配种、妊娠期统一管理、同期分娩、仔猪交叉寄养、同期出栏等目的。集约化养猪场的繁殖控制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1同期发情1.1青年母猪的同期发情1.1.1未进入初情期的青年母猪的发情同期化——促性腺激素+PGF2a法:每4-6头青年母猪为一群进行群养,根据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同期发情配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19头青年母猪和425头经产母猪进行同期发情配种试验。青年母猪每天1次饲喂20 mg孕酮(Al-trenogest),连续饲喂18 d。最后一次饲喂Altrenogest 24 h后,每头青年母猪肌注1000 IU马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eCG处理80 h后每头猪肌注50μ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RH)。LRH注射24 h后进行第1次人工授精,16 ̄17h后进行第2次人工授精。经产母猪断奶24h后肌注1000IU eCG。其他的处理同青年母猪。母猪配种30d后用超声波进行妊娠诊断。结果表明:青年母猪和经产母猪的妊娠率分别为83.2%和8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江涛 《猪业科学》2011,28(1):118-118
1促性腺激素1.1后备母猪预防:6~7月龄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第1次发情时不要配种,一般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治疗:超过8月龄母猪还未发情,应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IU,一般注射后2~4d即可发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开展肉牛杂交改良工作,研究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对肉牛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探索适宜推广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激素药物组合,组合Ⅰ(PMSG+FSH)、组合Ⅱ(PMSG+FSH+PG)、组合Ⅲ(PMSG+PG),分别进行1次和2次注射,配合使用PMSG(促性腺激素),通过FSH(促卵泡素)、肌肉注射前列腺素(PG)溶解黄体、FSH(促卵泡素)和前列腺素(PG)联合使用3种方法进行母牛同期发情处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3种不同激素药物组合,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率2次注射优于1次注射,受胎率组合Ⅱ>组合Ⅰ>组合Ⅲ,组合Ⅲ(PMSG+PG)2次注射效果最佳。研究表明,配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可以增强发情同期化和提高发情,更好地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提高其受胎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从配种次数、配种时间以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3个方面对后备母猪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将后备母猪随机分成6组:(1)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猪自然发情、配种;(2)简式定时输精组:使用烯丙孕素性周期同步化后母猪自然发情配种;(3)传统定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后,经过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戈那瑞林处理使得卵泡发育和排卵同步化,无需查情,固定时间输精;(4)两点式查情定时输精组:在传统定时输精的基础上增加了注射促排卵药物时和配种后24 h 2个查情、配种时间点;(5)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后,母猪发情时注射戈那瑞林促排卵,实时输精;(6)诱导发情实时输精组:母猪性周期和卵泡发育同步化处理后,实时输精。使用B超监测各组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评价不同程序对母猪发情时间、排卵集中度、卵泡囊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简式定时输精组相比,注射外源促性腺激素改变了卵泡生长速度和排卵时间,缩短了最后一次饲喂烯丙孕素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但是并没有改变发情-排卵间隔时间和排卵前卵泡大小。诱导发情促排实时输精组母猪妊娠率(93.52%vs 76.85%)和分娩率(8...  相似文献   

7.
1促性腺激素类的应用后备母猪:6-7月龄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第1次发情时不要配种,一般在第3个发情期配种。超过8月龄母猪还未发情,应肌肉注射绒毛膜促腺激性素2000IU,一般注射后2-4天即可发情配种。经产母猪:断奶当天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能使母猪正常发情。断奶后超过15天母猪还未发情,  相似文献   

8.
1 诱发初情期 母猪性成熟前4~8星期,采用外源促性腺激素结合公猪的接触促使青年母猪提前到达初情期,从而达到早配种、早利用的目的.具体方法是给母猪注射750~1 500国际单位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72小时后注射500~1 000国际单位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同时与成熟公猪隔圈饲养,促使母猪发情.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体况和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绵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试验将体况良好的60只母羊随机分为A、B两组,体况差的120只母羊随机分为C、D两组,A、C组注射400 IU PMSG,B、D组注射330 IU PMSG。结果表明:肌肉注射400 IU PMSG的母羊发情率优于肌肉注射330 IU PMSG(P<0.05),且体况良好的母羊发情率优于体况差的母羊(P<0.05)。说明母羊体况严重影响同期发情的效果,合理应用生殖激素可以提高绵羊的同期发情率。  相似文献   

10.
诱导青年母猪初情期及同期发情后单次输精的研究东德海德勒等(1977年)取初情期前的母猪560头,在其190日龄,进行激素处理,以诱导母猪性成熟。在258—259日龄时,从中取同期发情青年母猪352头,分别在发情开始后30、35或40小时输精1次,并将其每窝产仔数与情期输精两次者作一比较。本试验共采用14种不同激素处理和输精安排。观察受胎率、输精后30天平均黄体数及胚胎数。结果表明,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烯丙孕素、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C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D-Phe6-LHRH在促使诊断为未孕的高胎龄母猪同步发情同步排卵以使其重返预定的人工授精方案中的作用,特进行了一项现场研究。试验选用531头在人工授精后第21~35天期间经超声波检查确诊为未孕的母猪,并随机分入3个试验组:⑴试验Ⅰ组(EGⅠ):每头母猪按16mg/d的剂量连续15d口服烯丙孕素以阻止滤泡的生长,停服24h后肌肉注射1000IU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刺激卵泡生长,78~80h后再肌肉注射50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诱导排卵;⑵试验Ⅱ组(EGⅡ):除将烯丙孕素的剂量由16mg改为20mg和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剂量由1000IU改为800IU以外,其它与试验Ⅰ组相似;⑶试验Ⅲ组(EGⅢ):除用5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Phe6-LHRH替代500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诱导排卵外,其它均与试验Ⅱ组相似。试验母猪分别在注射eCG/D-Phe6-LHRH后16h和40h各进行一次人工授精,并利用超声波扫描仪检查卵巢情况以确诊激素处理是否获得成功。记录母猪的受孕率、分娩率、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并与同步发情首次配种的母猪比较。试验母猪在激素处理前卵巢结构各不相同,烯丙孕素的两种口服剂量都能使80%以上的母猪卵巢卵泡生长得到阻止,不过口服16mg/d的烯丙孕素会提高多囊卵巢变性的发生率。4%~18%的母猪经烯丙孕素处理后其卵巢中仍存在黄体,大多数母猪在2次人工授精之间或第2次人工授精之后排卵(P<0.05)。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D-Phe6-LHRH的母猪排卵往往早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母猪。被诊断为未怀孕的母猪受孕率和分娩率比初次交配母猪低25%(P<0.05)。在诊断为未孕的母猪中,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D-Phe6-LHRH的母猪受孕率较高(P<0.05),但在总产仔数和活产仔数上各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总之,给诊断为未孕的母猪口服20mg烯丙孕素,然后肌注800IU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50μ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Phe6-LHRH是诱使其同步发情和同步排卵的最佳方法,至于母猪口服烯丙孕素的时间是否一个较长的18d间隔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置阴道栓和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药物,诱发263只健康无病的适龄母羊发情,再用人工授精技术使其受精,对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应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后对提高母羊的情期受胎率和发情的同期化程度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应用4种激素制剂己烯雌酚、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猪宝灵分别对青年母猪进行了诱导发情研究。结果表明:后两种激素制剂的诱导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明显优于前两种制剂,且可以明显提高青年母猪的窝产仔数及活仔数。使用适宜剂量的HCG提高青年母猪的诱导发情效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PMSG对夏季波杂山羊诱导发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炔诺酮阴道栓结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诱导发情方案对江淮地区波杂山羊进行夏季诱导发情处理,比较了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波杂山羊的发情效果,测定了处理羊外周血液雌二醇和孕酮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5IU和8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时波杂山羊的诱导发情率为100%,显著高于10、12、15IU/kg剂量组的72.22%、71.43%和77.78%,(P<0.05);不同剂量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羊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剂量为8IU/kg时发情羊的受胎率最高(68.75%);处理羊外周血液雌二醇浓度在发情日达到峰值(119.85pg/mL±1.63pg/mL);孕酮在植栓第10天浓度比较高(0.69ng/mL±0.1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基础水平,撤栓后在发情配种时浓度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的基础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进行定时人工授精的过程中 ,需要较多数量同期发情的母牛。同期发情处理是指用某些激素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的过程 ,使之在预定的时间内发情 ,以便进行规模化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在应用药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 ,有两种类型的方法 ,一类是延长黄体期的孕酮法 ;另一类是缩短黄体期的前列腺素法 (PG法 )。虽然这两种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已有应用 ,但同期发情的效果都不尽人意。近年来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及其类似物对家畜的同期发情作用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并具有操作方便、发情率高等特点。本文就GnRH类似物和P…  相似文献   

16.
对注射外源生殖激素对后备母猪、断奶母猪生殖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选择9月龄健康纯种大白和长白母猪,分析外源生殖激素(或者激素组合)对母猪发情及产仔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注射800IU和10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均能显著提高后备母猪受孕率;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800IU+HCG400IU可显著提高大白纯种母猪的发情、受孕及产仔率;使用氯前列烯醇(PG)或者与PMSG、HCG组合使用,在发情率和受孕率、产仔数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效果。研究指出注射外源生殖激素的方法可以有效调控母猪的生殖能力,诱发后备母猪和断奶乏情母猪发情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超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37-37
1提高产仔数的措施1.1增加母猪排卵数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另外,给母猪一次注射750~1500IU的孕马血清(PMSG),并配合使用500~1000I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1.2适时配种,提高排出卵的受精率由于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的差异,因而在确定配种时间时,应灵活掌握。从品种来看,我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时间较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2d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的第3~4d配种;杂种…  相似文献   

18.
同期发情又称同步发情,通过利用某些外源激素处理,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牛在预定的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计划地合理组织配种。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外源性激素(PMSG孕马血清、FSH促卵泡素、CI—DR孕酮栓+PG)在诱导发情方面的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对卵巢静止(无黄体、无滤泡)、无生殖道疾病的高产奶牛用促性腺激素PMSG、FSH和CIDR三种处理方法进行诱导发情,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力,研究利用氯前列烯醇(PGc)结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水牛群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不同PGc浓度、不同药物组合、不同年龄和不同品种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PGc对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0.6 mg的PGc注射量为宜。注射80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PGc 0.6 mg试验组的水牛同期发情率优于500 IU PMSG+PGc 0.6 mg试验组,但低于GnRH+PGc+GnRH试验组的水牛同期发情率,且差异显著(P0.05)。GnRH+PGc+GnRH法可促进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水牛同期发情效果,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采用GnRH+PGc+GnRH法可促进水牛的同期发情,进而提高水牛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综合应用烯丙孕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对某商品猪场8~9月龄的400头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进行同期发情试验,以进一步研究外源激素产品对后备母猪同期发情和繁殖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烯丙孕素+低剂量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组合配种利用率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