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平台穴盘育秧、中小苗移栽是六十八团主要栽培模式,近年青枯、立枯病发病严重,经常发生整床死苗,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降低青枯立枯发病率,利用两年的时间,从改进农业生产措施、加强化学防治体系入手,通过提高地温、控制水分、加强通风和防病,改善育秧小环境,培育壮苗,摸索出高台穴盘育秧模式,将该病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实现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 水稻育苗方式、育苗技术是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过去的水育秧在生产中被淘汰,进而取之的是开闭式育苗、高台育苗和庭院床土调制剂育苗,特别是床土调制剂旱育苗,在短短的两年生产试验、实践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它可使大地育苗向  相似文献   

3.
<正> 我县水稻生产正向着“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方向迈进,然而我们的育秧方法却“不过关”。常因稻苗发病而不能保证适期移栽。近年来推广的各类型的旱育苗(包括旱田地育苗,园田地育苗,本田高台育苗,开闭式旱育苗等),都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为培育壮秧起过重要作用。但均  相似文献   

4.
以岗优188和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了泥质法露天育秧、营养土露天育秧和营养土工厂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秧方式对供试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并无明显影响;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茎基宽最高,但秧苗叶面积最小,营养土工厂育秧所育秧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明显高于泥质法露天育秧;泥质法露天育秧所育秧苗根数最多,但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以营养土露天育秧最高;产量方面,2个供试品种均以泥质法露天育秧最高,其次是营养土露天育秧,营养土工厂育秧最低,泥质法露天育秧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其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丰两优1号为材料,对比研究了规格化育秧和大田泥浆育秧两种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泥浆育秧的秧苗素质好于规格化育秧,但秧苗插前均匀度合格率低于规格化育秧;规格化育秧栽插质量高于大田泥浆育秧,表现为其伤秧率和漏秧率明显低于大田泥浆育秧,均匀度合格率和作业效率高于大田泥浆育秧;产量方面,规格化育秧的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大田泥浆育秧,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规格化育秧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大田泥浆育秧。  相似文献   

6.
随着胜利模式在前进农场全面推广和应用 ,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前进农场七队从 1 986年开始种植水稻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 2 0 0 0年已发展到 1 3 3万hm2 。 1 998年我队水稻亩产突破千斤大关。具体操作方法是 :1 实行高台育秧首先要做到“两秋、三常年” ,即秋整地、秋做床、常年固定苗床地、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培养床土制造有机肥。苗床地秋天做粗床 ,建高台比地面高出 3 0cm ,好处是翌年苗床不下沉。今年普通育苗的苗床地普遍出现返浆及水稻白尖现象。虽采取了补救的方法 ,把床全部打开 ,晴天晒 1~ 2d缓苗 ,但秧苗素质仍…  相似文献   

7.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基质育秧和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台湾香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盘基质育秧、可降解盘基质育秧、不可降解盘基质育秧、常规盘营养土育秧、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不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6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可降解盘基质育秧相对于其他育秧方式,秧苗生长速度快,茎基部肥大,叶片较长较宽,秧苗素质好;大田期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 一、研究情况概要盘育秧是使水稻育秧达到规格化的新技术。从实现插秧机械化的经验表明,没有育秧的规格化就不能实现插秧机械化。因此,规格化育秧是保证机插秧至关重要的前提措施。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7,(6):30-33
以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设置旱育秧、旱育水寄育秧和湿润育秧等3种育秧方式处理,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生育期、分蘖动态、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产量旱育秧>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其中旱育秧为10.29 t/hm~2,较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分别增产3.63%和8.66%;旱育秧的有效穗数较旱育水寄育秧和湿润育秧分别提高15.79%和29.41%,群体颖花量分别提高16.39%和30.51%,结实率和千粒重也略有增加。与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相比,旱育秧水稻返青快、够苗期提前,抽穗期干物质重分别提高了4.10%和13.93%。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麻育秧膜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麻育秧膜育秧具有保持土壤水分、阻止肥料流失、保温、抗病能力强;根系盘结好、起秧不伤根;能够提高机械插秧作业效率和质量;增产增收,绿色环保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机插水稻秧田期水分管理条件下床土培肥、移栽秧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育秧比湿润育秧发根力强,发根数多;湿润育秧比控水育秧成苗率高,秧苗植株高;控水育秧条件下机插秧秧龄弹性可放宽到4.5叶期,但要控制苗的高度;控水、适量增加施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2010年以来南通市水稻集中育秧发展情况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种粮大户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是最主要的育秧主体;硬盘、基质、机械播种育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存在"没有固定的育秧基地,育秧技术不规范,发展动力不够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出台扶持政策,创新投入渠道,树立示范典型"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士国 《北方水稻》2013,(5):26-27,30
针对承德稻区水稻育秧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承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该地区育秧技术进行试验探索,集成了"水稻双无育秧法",结果表明,双无育秧法秧苗期温湿度容易控制,基本保持在20℃左右,适合秧苗生长;基质透气、透水性强,不携带各类病菌,避免了土传病菌的侵害;水稻秧苗根系发达,根须比常规育秧多一倍,根粗、根壮,比常规育苗根长2~3 cm;水稻苗期立枯、青枯、黄化病没有发生,秧苗株型合理、根系发达、带孽率高、插秧后缓苗快;比常规育秧增产3%~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机插水稻秧田期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水育秧比湿润育秧发根力强,发根数多,湿润育秧比控水育秧成苗率高,秧苗植株高;控水育秧条件下机插秧秧龄弹性可放宽到4.5叶期,但要控制苗的高度;控水、适量增加施肥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适宜于四川盆地麦(油)茬机插稻的配套育秧技术,以冈优725为材料,研究了秧板处理和育秧方式对机插杂交稻秧苗生长、产量及育秧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耕实底双膜育秧处理秧苗矮,根系活力强,单株根数多,用水量少,有利于提高秧龄弹性,适合于机插长秧龄育秧;从育秧成本和产量分析,少耕实底软盘育秧处理育秧成本最低,产量较高,具有节本增效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关键技术研究 A、育秧技术: 育秧是保证机械插秧顺利实施和提高插秧质量的先决条件。适于机械插秧的低成本育秧法,是把开闭式旱育秧和软盘嵌合起来,从而达到育秧规格的新方法,也是开闭式育秧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机械插秧对秧苗要求高,需要育成无病,整齐、单株干重达30~35毫克、3.5片叶、根系健壮、盘根后成为毯状秧片的中秧。成功的育秧方法,具有四个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广适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钵苗育秧和毯苗育秧2种育秧方式以及4种播种量处理,研究不同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无论是钵苗育秧还是毯苗育秧,各秧苗素质指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同一播种量条件下,钵苗育秧处理的株高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钵苗育秧处理出苗率在S4播种量(8粒/孔)时显著低于毯苗育秧处理(86.0 g/盘),其他播种量下无显著差异。2种育秧方式的叶龄和茎基宽在S1播种量(2粒/孔或21.5 g/盘)时差异不显著,在其他播种量时钵苗育秧处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育秧处理。2种育秧方式的根长、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地下部干物质量仅在低播种量时差异显著;同一播种量下2种育秧方式间的根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以来淮安市不断优化提升水稻育插秧生产装备和作业水平,推动水稻机械育插秧进一步提档升级。全市育秧面积3.5万亩,其中集中育秧秧田面积1.9万亩,占比达54%。工厂化育秧大力推广。在淮安区、金湖县、洪泽县、清江浦区等地,工厂化育秧得到大力推广,金湖县塔集镇金源农机合作社的工厂化集中育秧基地育秧400亩,完成4万亩大田栽插;淮安柴米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引进1条日本硬盘生产流水线,在淮阴、盱眙等地投资建立了多个育秧中心,  相似文献   

19.
水稻应用“三省”育秧纸育苗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县进行水稻应用"三省"育秧纸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省"育秧纸育秧秧苗素质好,抗逆性较强;水稻秧苗移栽后缓苗期短;可解决取土难和破坏植被的问题;可以实现提早育苗;能够解决育苗成本高、运秧用工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连作晚稻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作晚稻机插要取得成功育秧是难点。为明确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连作晚稻盘育秧苗素质、栽后水稻植株长势及成熟期产量的影响,以武育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进行了不同育秧基质育秧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国瑞"无土基质所育秧苗素质好,根系发达,机插后植伤轻,能使武育粳7号提早返青分蘖,改善群体茎蘖质量;相比营养土育秧和田泥育秧,用"国瑞"无土基质育秧机插水稻有效穗数增加8.97%、19.65%,每穗总粒数增加6.29%、11.68%,最终理论产量提高14.53%、27.25%,实际产量提高13.60%、26.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