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湿地之韵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发祥地,被科学家誉为“自然之’臣”、“生命摇篮”、“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湿地是地球水陆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态环境,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资源保护有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展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开发建设.因此,要做好湿地资源的保护工作,就要系统地分析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的保护途径,最终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强大的经济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功能,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固定二氧化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美丽中国的重要元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载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如果我们翻开人类发展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风吹稻香的水田、池塘,氤氲丰饶的“生命的摇篮”赋予大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5.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人类和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我国湿地生态公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以其重要的功能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人类及多种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为齐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湿地总面积约3848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潮湿季风大陆性气候,历史上曾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生态破  相似文献   

7.
宋新梅 《中国林业》2010,(16):33-33
<正>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的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抢救性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湿地保护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灾、控制污染、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尕海湿地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2000年加入中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同时,湿地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以昌源河湿地为例,探讨了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这个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减贫”,突出体现湿地在消除贫困、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人们通常都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同时,湿地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湿地在我们身边,并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湿地约为3620万…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被称作湿地。湿地被形象的比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我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4%,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13,(11):1-1
湿地被比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宝贵自然资源。加强湿地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改善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恢复与保护相应对策,对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湿地保护现状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本之一.阐述了湿地的概念、功能和在我国的湿地资源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湿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湿地、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具有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也是人类生产休闲的场所:湿地又被喻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湿地的保护管理影响到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它与森林、农田并列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 ,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与人类有着息息相关的依存关系。本文在简要介绍湿地作用的基础上 ,分析了河南省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和问题 ,并提出了河南省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湿地之韵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而且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生物资源丰富,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为8.6%,却蕴藏着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
  我们翻开世界历史,就会发现许多文化、文明圣地发源于湿地。人类的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记录了人类逐渐发展进步的过程。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尼罗河孕育了非洲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两河文明,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湿地成为众多人类文明的开端,为人类的发展保存了许多重要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将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充分考虑石臼湖湿地的实际情况,从湿地生态特征,功能整合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共选取24项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的生态特征(湿地土壤、植被、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物质生产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水调节及水质净化功能等)进行了逐项具体分析与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对数模型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恢复的对策及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作为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因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之称。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功能。湿地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但由于近几年来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湿地出现资源减少、功能退化的状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