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秦皇岛的旅游资源,详细分析了包括昌黎黄金海岸、北戴河海滨湿地、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秦文化、长城文化、孤竹文化、海滨文化的人文旅游资源。将秦皇岛旅游业发展现状总结为网上宣传不足、环境恶化、地质资源利用不足,就此提出秦皇岛旅游业建设的构想,强调加大宣传、打造独特主流旅游品牌、开发亲民旅游线路、加强环境保护、改善旅游季节性差异、社区参与。旨在将秦皇岛打造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中山市是拥有85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文化旅游基础。在当前中山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充分、文化的阐释和解释不够、文化传承被动、文化遗产所有权和文化旅游参与权存在利益冲突等问题,结合中山文化旅游绝大部分中山文化遗产认知程度低、人们更喜欢显性文化和最为关注景区特色等特点,提出了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促进城市节事的品牌化、发挥生态旅游优势、加强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发挥信息平台作用等五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城市森林公园旅游解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构建一个基于旅游规划与管理过程的旅游解说系统,并指出其中旅游解说使命、旅游解说愿景、旅游解说内容与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4要素构建目标。分析了南京紫金山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现存的主要问题,建议从加强公园森林生态资源解说、建立森林公园环境解说、全面解说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旅游设施解说、优化生态旅游管理解说、完善旅游解说支持保障等6方面构建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旅游解说。  相似文献   

5.
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5个气象站点所观测的2012年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气温垂直递减率和拉普拉斯压高方程等分析了浙江省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时间上,按照12个月的气候特征差异,将气候旅游资源划分为3种类型即山地休疗型(4-6月和9-10月)、避暑消夏型(7-8月)和冰雪运动型(11-3月);空间上,3类气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窑头山、天目山,西北部清凉峰和西南部大明山、青山殿等区域。最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叠加分类综合评价了临安市山地气候旅游资源状况:海拔621 m以下不适宜3类山地旅游活动开展,海拔621~800 m适合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开展;海拔800~975 m适合春秋季山地休疗活动且南坡向也可进行冬季冰雪(人工)旅游活动,海拔975 m及以上即能满足多种气候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是文化这个大类中的一个分支。旅游的文化属性,最有力的证据是旅游史。旅游文化包括旅游文化设施、旅游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文化度、旅游设施的文化度、旅游服务的文化素养、旅游文化服务等等。城市旅游是目前旅游业和旅游学界研究的热点,因为城市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最重要的空间场所,也是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我国许多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而言,能够综合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无疑是旅游者的首选地,也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点,所以具有浓郁传统地方特色的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了城市旅游景观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艺术,它既是一种文化,又是容纳其他文化的场所,其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都具有典型性与独特性。在现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化生活要求愈来愈广泛,并迅速提高,促进旅游普及,并使旅游成“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园林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3):448-448
浙江林学院与临安市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建现代生态城市。2009年4月14日,双方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同时成立共建现代生态城市战略合作促进委员会。今后将以"和谐社区和校园建设、城乡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科技和创业创新、基础教育和人才培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五大领域为重点,扎实推进合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入手,概括出合肥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通过与国内其它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依托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条件,重点发挥“名人文化游”、“科教娱乐游”两大精品和安徽旅游中心城市的三大优势,实现全而振兴合肥旅游产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非遗文化作为新疆宝贵的文化资源,将其独特魅力与乡村旅游进行融合,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创新,是推动新疆乡村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当前新疆非遗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选择与乡村旅游特色不协调、不契合,缺乏全局性规划;非遗文化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存在旅游类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文化类品牌塑造;缺乏高素质人才、旅游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将从新疆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入手,探索构建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创立"乡村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康玲  李权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772-5773
在归纳旅游地吸引力概念、构成以及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襄樊市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文化、区位与交通、经济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等旅游吸引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襄樊市旅游吸引力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生态旅游的基本原理,在分析白鹿岛旅游度假区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确定了白鹿岛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并对度假区的总体布局,景观分区,景点设置、旅游线路设计及环境容量进行了合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2.
生态观光区的形象定位和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态观光区的开发和建设已成为我国生态旅游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观光区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基本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市场需求,特别是在争取旅游客源市场比较激烈的今天,生态观光区开发建设更需要研究其形象策划和传播策略,具体包括形象的定位及其口号设计,人-地感知形象和人-人感知形象的设计,形象传播的具体方法与技巧等.以浙江省台州市凉溪农业生态观光区为个案作了具体探讨.参8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场地现状分析,以营造乡野气息浓郁的田园风光为规划目标,将场地划分为田园风情观光园、农耕文化展示园、高新农业示范园和农事生活体验园。结合每个区的主题,在区内布置安排景点,建设休闲娱乐、风景游览、观光采摘、会议度假、品种展示、农业生产、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生态观光庄园。  相似文献   

14.
以成都三圣乡为例,进行了基于客体感知的生态乡村游憩地评价,结果表明,游憩者选择生态乡村游憩地最重要的动机是休闲和放松身心,同时游憩动机还体现游憩者效益最大化原则;游憩者感知偏好最强烈的吸引力因素是环境品质;满意度感知影响购买意愿;游憩者对生态乡村型游憩地的游憩活动参与性和多样性要求更高,游憩活动缺乏常构成不满意因素.以...  相似文献   

15.
游憩观光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森林、珍稀动物和多民族民俗风情等集中而多样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价值。正确地评估其游憩价值,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调查问卷、游憩费用法对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计算出2009年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游憩价值为70.305万元,忽略计算时未考虑因素及存在误差,可分析出该自然保护区具有较高的游憩价值。考虑到游憩价值将随时间、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旅游政策、旅游规划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等因素影响,笔者建议管理者通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宣传提高保护区知名度等手段提升莲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加强建设郊野公园,郊野公园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位于杭州南部生态带的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为例,分析了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以及功能价值,说明杭州发展郊野公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休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农业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带来了机遇,本文从合理利用休用农业资源的角度,就橄榄坝农场胶园休闲度假区的发展规划,从构思依据、规划定位、空间布局和项目设置等方面谈谈创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金华仙源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仙源湖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提出了仙源湖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开发原则及其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市动物园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方法,对郑州市动物园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客源市场等特点开展现状分析,旨在为郑州市动物园未来的综合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其更好地发挥现代城市动物园在保护、科研、教育、游憩4个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余登利  冉景丞  刘绍飞  彭灼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01-6603,6638
对茂兰生物圈保护区内的尧古布依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村寨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村民对旅游开发致富的愿望强烈。与此同时,指出村寨现存主要问题在于建筑破损严重,村寨环境状况较差,文化传承人员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尧古民族村寨开发的总体定位,探讨了其旅游产品开发的构想与布局。强调应依托茂兰生物圈保护区自然风光,以"远古布依,民俗之源"为主题,以"一廊四区"为总体布局,最终实现村寨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