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2006中国乡村游”的政府决策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武汉荒僻区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来探讨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旅游国际化发展存在旅游信息分散化、智慧旅游服务不全、多语种旅游门户网站缺乏、景区英文标识普及率低的问题。针对以上不足,乡村旅游地社区应该利用其人口规模与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多方合作打造特色主题村庄、开展文化教育、建立旅游产品网络,并运用组合营销向国际社会推广中国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乡村旅游IP,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并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拉动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而日本是乡村旅游的强国并且是起源地之一。通过对两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石家庄市乡村旅游资源内容较为丰富、种类十分齐全、区位优势明显,内环京津、外环绕渤海、交通通信发展便捷、旅游消费群体集中,具有非常广阔的乡村旅游市场空间。2006年在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特别是在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旅游宣传主题"2006中国乡村游"和2007年发起的"和谐城乡游"后,石家庄市农民参与积极性有较大提高,石家庄市乡村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在21世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倾向于聚集在美丽的环境和美丽的乡村。虽然中国的乡村旅游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但中国的乡村旅游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乡村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在中国发展火热,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如今已有了质的飞跃,受到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相比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在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与实践的基础上,剖析国内乡村旅游产生的问题,并对国外乡村旅游优秀管理经营模式予以总结归纳,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从而促进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如何整合农户、乡村旅游企业、政府等多方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立足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条件,对机构在国外一些国家乡村旅游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叙述,以爱尔兰与法国作为对比,对国外一体化乡村旅游机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并以此来探究中国一体化乡村旅游机构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发展空间广阔。作为替代经济方式之一的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张掖发展迅速。作者通过对张掖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张掖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农村地区快速发展,为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为视角,阐述了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的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与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化发展的途径,以期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的旅游活动,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乡村旅游业刚刚起步,依托于迅速发展的国内旅游市场,其增长态势良好,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服务意识薄弱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综合了发达国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历史与特点,总结其成功经验,借此探讨中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孙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26-2127,2320
从网络媒介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探讨,回顾了网络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利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应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得出乡村旅游对网络继续应用与开拓创新的渠道:加强乡村旅游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合理利用乡村元素,开发新的网络游戏;开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实施多元营销。  相似文献   

1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存互促关系。以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现状及乡村旅游发展条件为依据,探讨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提出应以生态文明村建设成果为基础,注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发展、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等多重功能发挥,通过提高居民主体意识、制定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保护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等,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向传统农业延伸的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阿克陶县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受季节性影响明显,旅游人才缺乏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促进阿克陶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乡村旅游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杨威  赵宁曦  周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70-1087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和乡村旅游区。从旅游摄影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了探讨。初步分析了摄影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摄影的乡村旅游景观类别;乡村旅游摄影的功能;乡村旅游摄影与乡村景观意境。并分析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观察与思考成果的重要性。同时从乡村旅游摄影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开发与规划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火热,旅游市场不断壮大。但乡村旅游区在发展与管理的过程中依然缺乏对游客的深入理解,缺少对旅游市场的细致分析。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乡村旅游区为案例,分析乡村旅游区游客的旅游动机,主要包括领略田园风光、缓解压力、远离城市喧嚣、体验当地文化等,基于游客的主要出游动机从旅游环境、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三个方面提出可行性的乡村旅游发展建议,以期对乡村旅游区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云  郭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92-5293
农业观光游是在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中融入生态旅游功能的一种旅游模式。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2006~2008,农业观光游在邯郸市发展已取得初步收益,并日益成为邯郸市旅游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邯郸市发展农业观光游,有助于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化,利于农业由从传统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的综合功能发展,利于推进旅游开发深度,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笔者将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划分为西部生态型农业观光旅游区、中部都市型农业观光旅游区、东部经济型农业观光旅游区,对区域范围、典型功能定位、主要发展模式及开展项目都作了明确分析,希望可确定邯郸市农业观光游的合理发展模式,明晰其发展脉络,为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开发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北京山区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同时,带动整个山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但目前山区旅游过分偏重自然生态观光和农业旅游,乡村工业尚未受足够的重视,其与旅游的结合还有待于学界、政府和企业等多方的研究与关注。以乡村工业旅游为切入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山区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与策略。强调乡村工业旅游区别于一般工业旅游的特点,并提出乡村工业旅游亦属于乡村旅游范畴,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系统进行整体开发与经营。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协会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实现多元化,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保持了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较短,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即通过管理体制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经营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加强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等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体验经济转向和旅游消费升级背景下,乡村旅游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乡村旅游体验方式、拓增体验维度、优化体验流程、提升体验效果成为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立足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游客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多感官维度为视角,结合典型案例,重构乡村旅游资源的多感官体验价值体系,构建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模型。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体验的多感官路径为依托乡村的自然风光、建筑风格和乡土人文等视觉资源,自然音律和人文音律构成的听觉资源,清新空气和乡村气息的嗅觉资源,绿色食品和多样饮食的味觉资源,自然、农事和工艺体验等触觉资源,遵循市场的乡村休闲、乡村研学、深度体验和健康养生等诉求,开发旅游六要素多感官体验产品支撑体系和载体,鼓励利益相关者的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推动乡村旅游体验情境创新设计,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品质化和深度化消费体验需求。因此,提出乡村旅游多感官体验的游览、娱乐、餐饮、住宿、购物和交通等产品开发,以及管理者、开发者和体验者三方利益相关者体验价值共创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对我国乡村旅游地品牌化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乡村旅游地品牌化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地品牌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了乡村旅游地品牌化突围的基本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品牌化经营的意识不足、顶层设计缺失、发展思路不清、发展能力不高等是目前我国众多乡村旅游地品牌化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认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定位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以传播为要务,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管理为关键”是乡村旅游地实现品牌化突围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