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足类是我国海洋中重要的渔业资源;但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沿海化工产业,导致海洋环境破坏,头足类种质资源急剧减少,头足类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本文就头足类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方面的研究做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头足类繁育、人工养殖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鲟人工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鲟人工养殖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鲟人工养殖也面临的机会——养殖雌性鲟成鱼,加工鱼子酱,并简要介绍鱼子酱的价值及其加工工艺,为我国鲟人工养殖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头足类是海洋中极其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人们对头足类的研究和规模化养殖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向纵深方向发展,头足类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该文主要针对我国头足类的养殖地位、生活习性、繁殖习性、繁育和养殖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了我国海域头足类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其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4.
头足类的乌贼、章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动物,其中部分种类已成为富有潜力的水产养殖对象.目前头足类的人工养殖主要依赖于天然饵料,配合饲料的开发一直未取得重要突破.文章综述了头足类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对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需求,以及配合饲料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养殖头足类配合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永年县畜牧业发展较早,传统落后的养殖模式制约了永年县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蛋鸡养殖业存在着禽舍的自然通风、人工喂料、人工拣蛋、人工清粪和依靠外界自然环境等问题。随着近几年养鸡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蛋鸡养殖业已经成为高投入高风险产业,为了降低养殖风险,改善养殖环境,实现蛋鸡养殖高效益,北郑  相似文献   

6.
生态养殖产业链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生态养殖的兴起原因、产业优势及人工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作了全面阐述,指出生态养殖产业化条件已经成熟。运用人工生物链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充分利用废物,化害为利,推动环保产业发展;能以最低的生产成本,建立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较好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水养殖业的高效发展得益于其行政管理措施的有效统筹、财政资金投入的雄厚支持、科研网络体系的强劲支撑、配套产业体系的有力保障和产业协会组织的协同配合。现阶段中国海水养殖业若要实现高效发展,应积极借鉴美国海水养殖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养殖生态管理模式,完善海水养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强化海水养殖科技支撑作用,重视海水养殖技术创新及实践推广工作;加快海水养殖产业合作组织建设,提升海水养殖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完善海水养殖配套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海水养殖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挪威海水养殖业的高效发展依赖于其制订了相对全面的海水养殖法律法规、重视海水养殖种苗培育与养殖技术研究、积极推广大型深水网箱自动化养殖模式、实行严格的海水养殖过程管理和充分发挥海水养殖相关协会组织的功能作用。未来中国海水养殖资源开发工作应积极借鉴挪威海水养殖经验,一要尽快建立蓝色基本农田制度,完善海水养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二要加强海水养殖技术创新研究工作,加大海水养殖科技推广力度;三要加快离岸海水养殖资源开发工作,支持海水养殖配套产业发展;四要加快海水养殖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养殖海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淡水鱼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淡水鱼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产业体系发展高度,在加工企业、养殖协会、养殖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促进水产养殖业与加工业同步发展;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我国淡水鱼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淡水鱼加工中存在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产品增质、渔民增收、产业变绿、水域生态优化”的政策目标,应用定性与案例分析法,从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养殖面积、养殖结构出发,阐述了质量安全问题,以大水面、池塘养殖以及“稻鱼共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为例,剖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养殖收入不断增加,但水体环境和产品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以典型的淡水养殖模式为例,分析了未来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1)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2)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