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稻鳅共作对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推广应用稻鳅共作种养模式。[方法]开展大棚盆栽试验,观察稻鳅共作和水稻单作2种处理对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相比于水稻单作,稻鳅共作可使土壤的pH趋于中性,减缓土壤有机质的下降,增加碱解氮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对于磷、钾元素的吸收,使水稻长势变好。稻鳅共作显著影响水稻生长,水稻分蘖率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涨幅很大。[结论]稻鳅共作种养模式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稻虾共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采用Pearson(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探讨稻虾田中土壤有机碳与土壤肥力、土壤酶活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低C/N饲料投喂组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P<0.05)下降。稻虾共作条件下,土壤全磷、脲酶与有机碳呈显著(P<0.05)正相关,土壤有机质、纤维素酶与有机碳分别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负相关。土壤铵氮与有机质呈显著(P<0.05)负相关,土壤纤维素酶与有机质呈显著(P<0.05)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覆膜旱作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常规水作栽培法作对照,对覆膜早作栽培条件下稻田土壤肥力变化和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早作稻田土壤容重有所下降,总孔隙度增加显著;阳离子交换量提高,团值下降明显;土壤有机质矿化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下降,碱解氮和速效钾显著增加,速效磷略有提高;覆膜早作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虾稻共生作为一种新型复合种养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小龙虾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且生产效益可观。本文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稻田质量要求、稻田的田间工程实施、小龙虾防逃设施、药物清池等方面,分析了稻虾共作必备的稻田技术要求;从水稻品种选择、适期播栽、科学施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提出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水稻栽培技术;从种苗投放、水质管理、水草移栽、饲料投喂、捕捞原则等五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环节。最后客观地分析了稻田养殖小龙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旨在为响水县今后规模发展稻田养殖小龙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稻田小龙虾养殖模式可分为虾稻轮作和虾稻共作.其中虾稻轮作由于技术要求低及易于推广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与虾稻共作模式相比.虾稻轮作模式由于少一茬小龙虾的养殖.且出产的水稻品质一般.所以经济效益要比虾稻共作模式低.因此.研究和推广虾稻共作技术对于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红鳌螯虾作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发展前景广阔。研究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对今后合理调控稻虾共作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优化施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水稻单作和水稻-红鳌螯虾共作2种模式,研究2种模式对稻田土壤养分、碳库动态变化,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单种模式相比,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了24.16%和48.10%;土壤的硝态氮、速效钾、易氧化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00%、16.40%、3.93%、16.59%和52.80%。稻米产量和品质方面,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的水稻实际产量有所降低,但是可以降低稻米垩白度,稻米品质整体优于水稻单作模式。综上所述,水稻-红鳌螯虾共作模式可以增加稻田土壤氨态氮和速效磷含量,降低稻田活性碳库含量,降低稻米垩白度,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8.
"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技术包括稻田准备、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其中,稻虾田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筑高田埂、预设进排水管、泡田消毒等;小龙虾养殖要求水草覆盖面积为30%~50%,放养密度为75 000尾/hm~2,合理投喂饲料,加强水体管理;水稻种植要求选用优质高抗的早熟水稻品种,控制化肥用量,不施化学农药,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盐城地区的土壤、气候、耕作制度等因素,进行绿色高效虾稻共作模式技术试验、研究,并进行组装。总结出了盐城地区“虾稻共作”绿色高效种养模式生产技术要点,包括选择与改造稻田、准备放养、放养虾苗、小龙虾生产管理、栽培水稻、起捕小龙虾、产业化前景等一系列生产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为盐城地区及我国相似生态区推广应用“虾稻共作”生产模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置不同播期搭配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进而改变稻前土壤淹水时长,探讨稻虾共作模式下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状态,并采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模式中,改变水稻播种时间,稻田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土壤活性还原性物质、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均会随着淹水时间延长而增加,特别是Fe2+含量增长达显著水平。水稻种植能明显改善耕作层土壤还原性状态,并降低土壤Fe2+含量,水稻收获后,3个模式Fe2+含量趋于一致,彼此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播种时间的推后,水稻产值逐渐降低,稻虾共作成本增加,小龙虾产值大幅提高,稻虾共作模式综合产值上升,但稻虾综合产值上升空间随播期延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四大植烟区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省4个植烟区(攀枝花、广元、宜宾、泸州)的土壤样本进行养分测定,选取了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p H、速效钾、碱解氮、全氮、全磷和全钾8项评价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隶属度函数模型确定各评价因子隶属度值,进而根据加乘法原理计算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最后根据各样地IFI得分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结果表明,攀枝花和广元植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含量都偏低,泸州植烟区除碱解氮外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都适中,适宜烟草生长,土壤肥力较高。四川省4个植烟区土壤肥力可分为Ⅰ级(较高),Ⅱ级(中等),Ⅲ级(较低),Ⅳ级(低)四个等级。4个植烟区土壤肥力质量排名为泸州广元宜宾攀枝花。  相似文献   

12.
屠伟杰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71-73,84
对北仑区各乡镇(街道)土壤样品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北仑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速效养分有效磷总体过量,区域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全区土壤酸化程度严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普遍偏低,保肥能力差。同时,笔者提出了实施酸性土壤改良,降低土壤酸化程度;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轮作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不同林地植被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不同林型提高程度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各项指标均以阔叶林高于针叶林;阔叶林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高于针叶林;总体来看,阔叶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较针叶林显著。(2)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可改善土壤发育条件,减弱土壤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碳酸钙含量,在此方面针叶林的作用比阔叶林明显。  相似文献   

14.
羊粪还田对巨峰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通过合理施用羊粪提高葡萄园土壤肥力,降低羊粪中氮、铁、铜等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以充分腐熟羊粪为基肥,设施入羊粪基肥20、40、60、80、100t/hm~2等5个处理,以不施羊粪基肥为对照(CK),研究羊粪还田对巨峰葡萄园土壤含水量、土壤p H值以及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施羊粪基肥的CK相比,羊粪还田处理可提高葡萄园土壤含水量,且随着施肥量增加土壤深层土壤蓄水能力增加;羊粪还田可降低葡萄园土壤pH值;羊粪还田条件下不同土层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羊粪施肥量均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在不同土层中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各土层在施入100t/hm~2羊粪时土壤阳离子交换值(CEC)达最大,0~15、15~30、30~45cm土层的CEC分别为15.62、14.70、12.25cmol/kg。  相似文献   

15.
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及其与土壤酸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氮、磷、钾与土壤酸度的影响,采集吉林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培养场的土壤,并测定长期施肥土壤的养分含量及p H、交换性H+、交换性酸等指标,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长期定位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与酸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物料的添加对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缓效钾的影响较大,而对土壤全钾含量影响不大。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与土壤交换性H+和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性显著,随着氮素的增加土壤交换性H+减少,阳离子交换量有所增加;土壤全磷与土壤酸度不相关;土壤中缓效钾与土壤交换性酸、土壤p H相关性显著,土壤缓效钾对土壤酸度的影响大,全钾的影响相对较小。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与土壤酸度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施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超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超高产稻田土壤肥力的增产潜力,对贵州省近几年获得超高产田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养分状况、酸碱反应、土壤质地结构等对超高产稻田肥力指标进行描述,侧重土壤肥力角度分析了超高产田块高产稳产的原因。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块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有机质48.95 mg/kg、全氮2.52 mg/kg、碱解氮193.80 mg/kg、速效磷23.75 mg/kg、速效钾142.87 mg/kg,耕层容重0.96 g/cm3,总孔隙度61.86%,土壤质地以粘壤为主。土壤养分缓冲性能好,生产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季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湖北省水稻产区酸性水稻土基本理化性状和水稻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的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对土壤的pH均有提高,提高值最高达0.29;土壤硅铝率提高0.23;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有一定影响,增加幅度最高达1.90 cmol(+)/kg;对水稻结实率提高幅度达5.56%,千粒重增加0.73 g;对土壤容重及耕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等影响不大。表明在酸性较重土壤中施用含硅、钙土壤调酸剂可以改善土壤酸性、硅铝率和提高阳离子交换量,对土壤结构和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对水稻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