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6种具有对小麦赤霉病有防治作用的杀菌剂进行试验,比较不同药剂的防效和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院10%苯甲·多抗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59.7%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为80.93%~81.36%,是小麦赤霉病防治首选药剂,使小麦增产22.29%~25.07%,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69.55%、76.67%,为小麦赤霉病防治补充药剂。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好的药剂,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扬花初期喷施,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35%戊唑·福美双悬浮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5%以上,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其他药剂可作为轮换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筛选出适合飞防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对多种药剂进行了飞防药效试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200克/升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均在89%以上,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次之,40%多菌灵悬浮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最差。因此,在小麦抽穗扬花防治关键期,使用含氟唑菌酰羟胺、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成分的产品施药2次,可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4.
选取6种常用杀菌剂、2种防治器械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0%肟菌·戊唑醇、40%咪铜·氟环唑、15%丙硫唑·戊唑醇、40%戊唑·咪鲜胺、0.3%四霉素对小麦赤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上6种药剂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对口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与传统电动喷雾器相近,在小麦赤霉病等病虫害防治中可适当代替喷雾器。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戊唑·噻霉酮水乳剂75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达84.48%,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作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的主药剂进行推广。防治小麦赤霉病要坚持在小麦扬花达5%~10%时喷第1遍药,5~6 d后立即喷第2遍药。  相似文献   

6.
小麦赤霉病防治试验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杰 《河南农业》2016,(30):47-49
在试验土壤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对豫农98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防治试验,研究了40%多.福.酮可湿性粉剂600 g/hm2不同施药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偏高,阴雨寡照天气,第1次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到扬花5%时,第2次在扬花始盛期施药防治效果较佳。小麦赤霉病施药防治要"看天、看苗、看地",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麦赤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剂防治仍是当今防治赤霉病的重要手段。2016年进行了新型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研究表明:供试9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0%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30%戊·福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1 500 m L/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为理想,病指防效在88%以上,明显好于多·酮的防效,因此可以在小麦生产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对口药剂,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戊唑·咪鲜胺EW40 m L/667m2、50%多·硫SC150 m L/667 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两种药剂可交替使用,以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大丰市于2012年进行了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 g/667 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优异,建议小麦赤霉病一般发生年份使用59.7%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30 g/667 m2,大流行年份可适当提高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为巩固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继续控制小麦赤霉病为害,在2017年小麦灌浆初期进行了3种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较重的情况下,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7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最好,药后18 d的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和病粒率防效仍可达46.20%、60.58%和69.95%,说明在小麦灌浆初期采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施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杀菌剂,特开展了3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 m~2施用42%咪鲜·甲硫灵WP7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每667 m~2施用42%咪鲜·甲硫灵WP 60 g和75%戊唑醇·百菌清WP6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每667 m~2施用40%多·酮WP 100 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阜南县小麦穗期主要病害,严重发生年份可造成小麦减产30%以上。为筛选控制其发生流行与为害的有效药剂,进行了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申嗪霉素悬浮剂120ml/666.7m2处理区药后20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为85.7%,明显高于对照药剂防治效果。1%申嗪霉素悬浮剂是防治小麦赤霉病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麦赤霉病在定远县藕塘镇发生严重的现状,进行30%戊唑·福美双防治小麦赤霉病示范试验,结果表明30%戊唑·福美双WP 1 35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对小麦生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且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许光文  胡为侦  王良吉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1):120-121,131
[目的]筛选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高效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常用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使用技术及效果。[结果]9种药剂在试验条件下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750 mL/hm~2 48%氰烯·戊唑醇SC的防病效果最好。[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特进行了4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8%氰烯·戊唑醇SC和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小麦生产中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不同含量多·酮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及验证新型杀菌剂30%戊唑·福美双对小麦赤霉病的控病效果,特进行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结果表明,多·酮类复配剂对小麦赤霉病仍有较好防效,但由于多·酮类复配剂在海安县已使用多年,对赤霉病的抗性上升较快;而30%戊唑·福美双140g/667m2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为52.05%,与50%喜果宝90g/667m2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3年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戊唑醇用量的逐级增加,赤霉病病情指数逐渐减小,病害发生逐渐减轻,药剂防治效果逐级显著。与对照相比,喷施240g/hm2戊唑醇或喷施90 g/hm2戊唑醇与375 g/hm2多菌灵的混合药剂可分别使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降低60.84%和67.09%,病穗率降低34.32%和35.61%,产量增加3.19%和5.70%,说明戊唑醇对赤霉病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农药品种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2011—2012年,笔者进行了戊唑醇等4种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白粉病、叶锈病效果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防治赤霉病同时兼治白粉病、叶锈病的有效药剂。一、处理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1处理43%戊唑醇悬浮剂20g/667m2;2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品种,改善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因大量使用多菌灵而造成的抗药性问题,特进行了6种药剂及不同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于小麦扬花初期施用27%戊唑·噻霉酮EW 450 mL/hm~2或48%氰烯·戊唑醇SC 800 mL/hm~21次,8 d后再施药1次,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因此,建议在小麦生产中,用这2种药剂替代多菌灵或与多菌灵交替使用,以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