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组于2021年10月11—15日和11月8—12日对柳江及其支流龙江、洛清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结果显示,本次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的鱼类有54种,隶属于3目12科45属。其中鲤形目为绝对优势类群,包含39种鱼类,占本次调查鱼类总数的72.22%。本文对柳江鱼类资源现状、外来入侵物种情况及资源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曲靖市多依河鱼类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6年,是以保护鱼类濒危物种种群及栖息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对该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依河鱼类保护区有鱼类4目9科34属36种,并对保护和利用多依河鱼类种质资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鱼类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合理保护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对黄河下游的鱼类组成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发现鱼类27种,其中鲤形目19种,鲈形目4种,鲇形目2种,鲻形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黄河下游鱼类群落结构以小型化、低经济价值鱼类为主,而重要经济鱼类较少。郑州花园口段鲤在渔获物中比例较高,可能是近年来开展增殖放流的结果。造成鱼类资源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水库调水调沙、水温偏低和酷渔滥捕。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下游鱼类资源,应采取调水调沙对鱼类影响专题研究、全面调查鱼类资源现状、优化鱼类生境和放流技术、推广适度休渔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参考《广西淡水鱼类志》和《广西中北部森林溪流淡水鱼类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等文献,对桑江鱼类进行整理汇总,同时结合近几年野外实地调查,确定桑江分布有鱼类4目13科91种,并对保护桑江鱼类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长宁河鱼类组成现状,为该流域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对长宁河鱼类进行捕捞收集及访问调查。在3个采样河段共采集鱼类标本482尾,经鉴定为41种,隶属于4目9科,在标本数量上,鲤科鱼中鲫最多,占总数的13.48%。结合访问调查,长宁河历史上共有鱼类47种,隶属于4目11科。长宁河鱼类以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为主,同时发现了一种长宁河的入侵鱼类物种,经鉴定为河川沙塘鳢。结合长宁河鱼类资源现状,提出了打击非法捕捞、增殖放流、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宣传4个方面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林芝地区鱼类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9~10月对林芝地区主要是林芝县、波密县和察隅县的鱼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515号18种,隶属2目3科12属.其区系组成以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复合体为主,裂腹鱼类为优势类群,这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鱼类组成特点相一致,属典型的高原鱼类区系.根据资源现状与保护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保护黄河洽川段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于2012-2013年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对洽川段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段水生植物有42种,隶属26科36属,挺水植物中的芦苇、香蒲、莲是主要植物种群;漂浮植物中的浮萍类次之,而沉水植物群落匮乏、品种稀少;鱼类共采捕到39种,隶属5目13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1.54%。洽川段鱼类占黄河水系鱼类种类的26.72%,新增鱼类有8种,主要是近年来沿黄两岸养殖引进的新品种。结果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目前坡岗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组成,于2017年和2018年2次对保护区鱼类进行了野外调查,共整理出鱼类73种(亚种),隶属于6目17科5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72种(亚种),降河洄游1种,原著鱼类62种,外来11种(亚种)。与之前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新增鱼类25种(亚种)。综合分析表明,保护区鱼类物种数较高,区系成分复杂,起源古老,生态类群多样,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保护价值,但人为干扰影响较大,加强其鱼类资源的保护,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物种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松花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于2010年5-10月,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农贸市场调查、标本采集等形式对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鱼类69种,隶属于2纲8目18科,占黑龙江省鱼类种类的63.9%,其中鲤科鱼类的种数最多,计有35种,占50.7%,多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次为鳅科,计有7种,占10.2%;鲑科和鲿科各4种,各占5.8%,其他鱼类14科19种,占27.5%。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松花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笔者于2010年5—10月,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农贸市场调查、标本采集等形式对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发现鱼类69种,隶属于2纲8目18科,占黑龙江省鱼类种类的63.9%,其中鲤科鱼类的种数最多,计有35种,占50.7%,多为重要的经济鱼类;其次为鳅科,计有7种,占10.2%;鲑科和鲿科各4种,各占5.8%,其他鱼类14科19种,占27.5%。调查结果显示,松花江干流嫩江至同江段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3-2015年普洱市开展了土著野生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经对调查资料整理和实物标本鉴定,普洱市共记录土著鱼类158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共107种,占总种数的67.7%;鲇形目40种,占总种数的25.3%;鲈形目5种,占总种数的3.2%;鳗鲡目、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3%。调查发现,普洱市列入国家珍稀和保护物种的土著鱼类有16种,经济鱼类10余种,需要得到保护和利用,否则渔业资源将会进一步枯竭,甚至有物种灭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7年周年的鱼类调查监测数据,菜子湖目前共有鱼类60种,隶属于8目14科41属。与历史记录相比,菜子湖山溪河流性和江湖洄游性鱼类的数量及其占比均有明显的减少和降低。为了有效保护菜子湖的鱼类多样性,本文提出了4个基本策略:制定鱼类资源保护政策法规,严格渔政执法;整治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加强湖泊管理;科学监测环境和鱼类资源状况,对湖泊进行实时预警;开展湖泊自然的生态和水文修复,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地面水与地下水及鱼类资源丰富.为了解保护区鱼类各类组成,采用渔具捕捉法、访问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调查了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种类共有66种,隶属于3目11科46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鱼类的生态类型包括江河型、山区急流型和洞穴型等.保护区鱼类动物区系属于华南区系,鱼类的特有程度高,中国特有种类23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4.
洮儿河是内蒙古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近年来该流域的渔业产量锐减,野生鱼类逐渐减少.为保护该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及全面了解鱼类资源的自然和经济特性,于2011年~ 2012年利用渔获物、刺网和地笼采捕的方法并结合市场调查,对洮儿河流域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到洮儿河鱼类的种和亚种共74种,分属于8目16科,其中鲤科46种,占62.2%.区系组成分归6个区系类群,其中属于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鱼类26种,占35.1%;该河具有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和北极淡水区系复合体鱼类,显示了该河鱼类的特殊性.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该河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决策及进行合理渔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淡水鱼类资源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行环保部山东省生物多样性评价试点工作,对山东内陆水系的淡水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和采集,共采集到:野生鱼类153种,分别隶属于15个目31个科,其中鲤形目2科79种,占51.6%,在山东淡水鱼资源中占优势。对所调查的120个县级单元内淡水鱼类分布的区域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曲靖市牛栏江鱼类保护区建于2006年,是以保护国家濒危物种种群及栖息生态系统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驯养、增殖于一体的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牛栏江鱼类保护区有鱼类4目14科42属52种。其中土著鱼类39种,特有鱼类8种,外来鱼种14种。有云南省重点保护鱼类1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2种。分析介绍牛栏江保护区鱼类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利用和修复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鱼类的保护愈发受到重视。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上海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发展定位为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岛河网密布,鱼类资源众多,而违规捕捞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崇明岛鱼类资源。鱼类多样性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评估崇明岛内鱼类资源、揭示鱼类多样性对崇明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结合环境DNA技术与传统捕捞手段探究崇明岛内河鱼类多样性。于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崇明岛内河设置了24个采样位点,每个季度进行了1次采样调查。共检出13个目级阶元的78种鱼类,其中鲤形目最多,约占44%。基于捕获鱼类样本计算的全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08,基于环境DNA数据计算的全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为2.96,表明崇明岛具有较丰富的鱼类多样性。两种方法计检测出共同的优势种为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似鳊 Pseudobrama simoni,、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子陵吻虾虎鱼 Rhinogobius giurinus、大鳍鱊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表明崇明岛内河鱼类群落结构由淡水鱼类主导。主坐标分析和PERMANOVA检验结果显示东-西部群落鱼类组成存在差异(R2=0.1012,P=0.0276)。研究结果亦表明环境DNA技术可以作为传统鱼类资源调查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本研究为崇明岛内河鱼类资源现存状况、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陈媛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21-6724,6727
为了解黄河干流禹门口至三门峡河段渔业资源现状,于2012年5~9月对此河段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河段鱼类种群数量较小,鱼类资源下降严重,渔获物组成趋于小型化。鱼类区系组成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分布不均匀;通过分析该河段鱼类资源量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该河段鱼类资源保护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充分了解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资源特征。经近年来对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实地采集调查,结合雅鲁藏布江流域多年的鱼类调查名录,对该江域土著鱼类组成、分布区系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资源特征,对其现有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显示:雅鲁藏布江流域土著鱼类共42种,隶属于3目5科20属,在种类组成上主要以裂腹鱼亚科鱼类、条鳅亚科鱼类和鮡科鱼类为主;区系组成较为单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资源特征方面,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的主要食料基础为水中昆虫和藻类,但也随着土著鱼类生境不同在食性种类上有所变化,表明其食性具有可塑性。雅鲁藏布江土著鱼类在繁殖策略上也有其各自独特性。在种群数量变动上,资源价值利用较强的土著鱼类种群有下降的趋势,但绝大部分土著鱼类种群仍处于原始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金志民  杨春文  刘铸  李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89-1290,1316
2007年3月~2009年7月,利用网捕、专访周边农户、贸易调查、市场走访、标本采集等形式对牡丹江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鱼类37种,隶属于6目13科,其中,主要经济鱼类14种,占被调查鱼类的37.83%。调查结果表明,牡丹江的鱼类资源有减少的趋势,部分名优鱼类濒临灭绝。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