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解决阜南县蔬菜大棚因施肥、灌溉不科学等造成的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问题,于2018年6—11月进行了大棚秋延辣椒施用硝基复合肥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老菜园施用15-5-22硝基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可减轻辣椒疫病等危害,且增产显著;与施用等量不含硝态氮的15-5-22普通复合肥作基肥相比,辣椒死苗率降低2.48个百分点,增产9.48个百分点;与菜农习惯施肥(施用15-15-15普通三元复合肥750kg/hm~2作基肥)相比,降低死苗率4.23个百分点,增产16.66个百分点,增产鲜辣椒3746.85kg/hm~2;同时对改良老菜园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菜田施肥现状与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西安市菜田施肥及土壤养分现状,按不同种植年限,调查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肥料施用情况,并采集0~20cm土样进行土壤养分、pH及盐分分析。结果表明,露地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327.0kg/hm~2、P_2O_5186.0kg/hm~2、K_2O 138.0kg/hm~2,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适宜。大棚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68.5kg/hm~2、P_2O_5 544.5kg/hm~2、K_2O 496.5kg/hm~2,日光温室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83.5kg/hm~2、P_2O_5 684.0kg/hm~2、K_2O 724.5kg/hm~2,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严重超量,特别是磷肥最为严重。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氮、磷、钾肥施用量有明显提高趋势,而大棚与日光温室蔬菜化肥施用量与种植年限长短关系不大;菜田有机质质量分数均属于较低水平,应加大有机肥投入;露地蔬菜土壤养分质量分数适中,设施蔬菜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属于偏高水平,这与施肥现状调查中设施蔬菜过量施用化肥的结果相一致;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质量分数超过露地蔬菜的2.2~2.3倍,盐分质量分数超过露地蔬菜的2.2~3.3倍,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已形成潜在不良影响。今后应严格控制化肥的施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结构、用量与比例,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种肥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 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肥料施用后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羊粪、生物有机肥、矿源腐植酸钾和酸化土壤调理剂为供试肥料,研究其对设施菜地退化土壤pH值、EC值、碱解氮含量,以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羊粪5 000、10 000 kg/hm~2,土壤pH值比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0.58和0.81,土壤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提高43.0%和78.2%,羊粪施用量增加1倍可显著提升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71和0.81;施用矿源腐植酸钾3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99和1.00,土壤EC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仅施用矿源腐植酸钾对土壤基本性质无显著影响。施用羊粪的第1茬小白菜产量提高33.7%和11.6%,硝酸盐含量降低23.4%和8.3%;施用“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使小白菜Vc含量提高66.6%和105.1%,但施用量增加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提升效果。在种植第2茬小白菜时,4种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设施菜地底肥施用羊粪或“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用量以羊粪5 000 kg/hm~2或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4.
江苏宜兴地区典型菜地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宜兴市典型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采样,并做土壤养分均衡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且耕层(0~25 cm)酸化程度大于亚耕层(25~50 cm),大棚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都显著高于露地蔬菜地土壤,两种栽培模式下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都有在表层过量累积趋势,且大棚蔬菜地较露地蔬菜地土壤更明显,而速效钾在露地蔬菜地土壤的积累较大棚蔬菜地更明显.大棚和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硫、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及有效锌、有效硼等都处较丰水平,而土壤有效硅含量较低,增施硅肥可能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对大棚蔬菜进行盐分分析表明:10个点的蔬菜大棚土壤已达到中盐土盐渍化水平,其中盐分大于1.0 g/kg小于2.0 g/kg的占50%,盐分接近3.0 g/kg的比例为40%,对应的土壤电导率也呈相同趋势,且所测定土壤盐分含量与硝态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表明重施氮肥造成的硝态氮积累是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农户养分资源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评价了2013—2014年陕西省6个县(区)设施蔬菜施肥调查数据。结果表明,设施蔬菜总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分别为829、554、619 kg/hm~2。根据合理施肥指标,西红柿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34.8%、67.4%、58.7%,黄瓜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47.8%、60.5%、52.5%,辣椒氮、磷、钾过量比例分别为65.0%、70.0%、55.0%。西红柿、黄瓜、辣椒土壤氮素盈余量分别为179、277、229 kg/hm~2,土壤磷素盈余量分别为464、569、378 kg/hm~2,土壤钾素盈余量分别为307、278、257 kg/hm~2。陕西省设施蔬菜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养分投入比例失调、过量施肥、有机肥比例偏低,平衡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是今后设施蔬菜施肥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崇信县辣椒最佳施肥量、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数据和辣椒氮肥施用总量及产量之间的关系,采用辣椒2+X肥料效应试验,修正和完善辣椒优化施氮技术。结果表明:在塑料大棚内种植辣椒,施有机肥在75 000 kg/hm~2的基础上,配施尿素57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9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经济效益也更好,对农户施肥决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化肥搭配使用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微生物菌肥(枯草孢杆菌50亿/mL)900 kg/hm~2、尿素540.0kg/hm~2、磷酸二铵270.0 kg/hm~2、硫酸钾38.7 kg/hm~2时,辣椒产量最高,为22 853.2 kg/hm~2,较施尿素900.0 kg/hm~2、磷酸二铵450.0 kg/hm~2、硫酸钾64.5 kg/hm~2时增产3 006.8 kg/hm~2,增产率15.15%,增收5 183.2元/hm~2。说明在辣椒生产中,单施化肥或单使有机肥+生物肥,都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有机肥、微生物肥和化肥合理配比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新型有机肥对连作老菜园土壤的改良作用以及对蔬菜产量的影响,开展了大棚秋延后辣椒施用新型有机肥效果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该新型有机肥3t替代15-5-22硝基复合肥600kg/hm2,较对照死苗率降低3.5个百分点,鲜辣椒增产8.58个百分点,同时,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该新型有机肥对酸化和盐渍化的老菜园土壤有一定的修复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光碳肥料对大棚辣椒的保苗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基施光碳基肥750~1500kg/hm~2,并于辣椒活棵后至盛果期叶面喷施碳核肥2~3次,每次用1500mL/hm~2左右加水225kg均匀喷施,辣椒的成苗率、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达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缓释尿素对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理化性质及辣椒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陇椒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普通尿素(释放期0d)和缓释尿素(释放期90和180d)与施氮量(450kg/hm~2、400kg/hm~2、350kg/hm~2、300kg/hm~2)双因素交互试验.【结果】在同一施氮水平,释放期为180d的缓释尿素(D180)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其中处理A3B3(释放期180d、施氮量350kg/hm~2)为最优处理,产量最高,达14 540.1kg/hm~2,分别比普通尿素U和缓释尿素D90处理增产146.6%和52.1%;施氮量超过400kg/hm~2,辣椒减产明显;缓释尿素D180可使辣椒土壤保持较高数量的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和硝化细菌,分别比普通尿素U增加了2.6倍、6.3倍和29.2倍;在辣椒幼苗期、旺盛生长期和开花坐果期,缓释尿素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和土壤EC值存在极显著的影响.【结论】缓释尿素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辣椒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及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其中释放期180d、施氮量350kg/hm~2处理有利于提高辣椒产量及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11.
互助县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互助县典型农业区26个种植黄瓜、番茄和辣椒的农户进行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农户缺乏施用有机肥意识,设施蔬菜栽培以施用化学肥料为主。互助县设施蔬菜区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分别达597、4 644、779 kg/hm~2,土壤养分投入过大,磷肥尤为突出,低钾和不施钾的现象严重。每季黄瓜、番茄、辣椒N∶P_2O_5∶K_2O平均为1∶1.51∶0.19,养分比例失衡,养分结构不合理。施入土壤的养分中,磷素养分存在大量盈余,平均盈余量为1 231 kg/hm~2;其次为氮,平均值为885 kg/hm~2。黄瓜和辣椒设施土壤氮、磷盈余较大,对其少量补充氮、磷养分将能满足下季蔬菜的需求,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酸化是耕地退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制约土壤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在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上连续2季种植蔬菜的小区试验,研究"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pH值、CEC、硅铝率及蔬菜产量和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以提升土壤pH值、CEC和硅铝率,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2季连续施用"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750~3 000 kg/hm~2时,可使土壤pH值提升0.15~0.70个单位、CEC最高提高0.7 cmol/kg、硅铝率增加0.04~0.20,蔬菜产量增加3.78%~12.48%,"宜施壮"旱田土壤调理剂可提高蔬菜整齐度,促进萝卜伸长膨大、白菜增高增粗,白菜结球更加紧实。其较为经济合理的用量为1 500~2 250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钾肥对辣椒品质及镉吸收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镉污染土壤中施用钾肥对辣椒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钾肥处理对辣椒生长状态和辣椒不同部位对镉吸收累积的效果。辣椒通过移栽定植后追肥施入3种钾肥(硫酸钾、液体硅钾肥、磷酸二氢钾),分别测定辣椒根茎叶的镉含量,探讨3种钾肥对污染土壤pH及辣椒吸收土壤镉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辣椒茎对镉的富集系数均大于0.7,对重金属镉富集能力较强;辣椒根和果实对镉的富集系数均小于0.7,对重金属镉富集能力较弱。在土壤肥力相同,且施用尿素1.17 kg/hm~2,复合肥3.33 kg/hm~2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在开花坐果期叶面喷施硫酸钾0.67 kg/hm~2,液体硅钾肥1.33 mL/hm~2为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可增加土壤EC、提高土壤pH值,减少土壤中的镉含量6.7%,提高辣椒产量41.5%,提高辣椒根、茎对镉的吸收能力,降低辣椒果实中的镉含量,增加辣椒中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提高辣椒辣度,改善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4.
张泽清 《农技服务》2009,26(1):45-45
通过在蔬菜作物上施用苏州葛林美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校验其肥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苏州葛林美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使辣椒株高、茎粗、单果重增加。增收辣椒2 070 kg/hm~2,净增收入5 802元/hm~2。  相似文献   

15.
钾肥对蔬菜生长及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探明大棚小白菜合适施钾量,通过在主推配方基础上增减钾肥用量处理,研究钾肥用量对大棚小白菜产量构成、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大棚种植的小白菜,在主推配方(K_2O 75 kg/hm~2)的基础上减钾20%、40%或增钾20%3个处理的小白菜产量无显著降低,但是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减钾20%处理土壤速效钾水平无显著变化,减钾40%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增钾20%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减钾20%、40%2处理的钾肥投入和吸收失衡,不能满足持续生产需求,其钾素亏缺分别达32.8、53.1 kg/hm~2。因此,根据小白菜生长期需求设立的主推配方施钾量(K_2O 75 kg/hm~2)可以满足当季小白菜生产需求,但考虑钾肥投入和吸收的平衡,在主推配方的基础上增施20%的钾肥(90 kg K_2O/hm~2),可维持土壤速效钾水平,满足小白菜可持续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与酵母复合物对高山辣椒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生物菌剂克服高山蔬菜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芽孢杆菌与酵母复合物(Bacillus and Yeast Complex,BYC)对高山地区栽培辣椒丰椒4号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土壤中BYC施用量越大,施用效果越佳。BYC施用量为15~45 kg/hm~2时,辣椒的株高、茎粗和产量与对照(不施用BYC)相比显著增加。用BYC处理土壤,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而且还能够改善土壤化学性状。其中,采用45 kg/hm~2BYC处理土壤效果最佳,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1%、12.3%、16.4%、14.2%和13.2%,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田间施用BYC能够明显促进高山辣椒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克服高山蔬菜连作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面上蔬菜大棚土壤板结、酸化现象突出的问题,在甜瓜上进行了昊嘉源有机肥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比空白对照小区,其土壤孔隙度增加32.8%,有机质含量提高了5.8 g/kg,甜瓜增产741.7 kg/亩,增产幅度达43.3%。  相似文献   

18.
<正>辣椒又名番椒、辣角、辣茄、菜椒、青椒、秦椒等,属茄科辣椒属植物。北方地区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肥沃,适于辣椒等蔬菜生长。1.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前茬没种过辣椒、白菜、茄子、西红柿、土豆的地块作苗床。苗床面积是大田面积的1%。在播种前灌足底水,黄茬时施腐熟优质粗肥45t/hm~2(或腐熟的鸡粪7 500kg/hm~2)、尿素22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2 250kg/hm~2。肥料撒匀后浅翻15 cm,耙细耙平,做宽幅高畦,有利于提早播种、定植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钙镁磷肥对元胡种植区土壤酸化的阻控作用,通过连续两年的钙镁磷肥田间定位试验,以上元观镇当地元胡种植户施肥习惯为对照(CK),研究分析了在氮、钾肥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钙、镁、磷肥750 kg/hm~2、1 500 kg/hm~2和2 250 kg/hm~2,对土壤pH、交换性酸、阳离子交换量(CEC)、交换性盐基离子以及土壤基本肥力水平的影响。通过测算投入、产出效益,结果表明:施用钙镁磷肥能显著提升土壤pH水平,较(CK)处理提升0.27~0.31个单位,T100、T150两个处理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总量和交换性氢含量,对降低交换性铝有一定作用。施用钙镁磷肥较(CK)处理能显著提升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阻控土壤酸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但当施用量达到2 250 kg/hm~2时,种植元胡的新增纯收益会有所下降,伴随产生土壤中磷素过量的问题,会有造成磷素流失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因此在汉中元胡种植区土壤酸化改良中推荐钙镁磷肥施用量750~1 500 kg/hm~2。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典型保护地蔬菜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调查了定州市和永年县蔬菜大棚和拱棚施肥情况 ,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结果表明 ,蔬菜土壤硝态氮含量定州市平均比永年县高出 1 3 3~ 38 9mg/kg。表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 ,定州市变化幅度 60~ 2 0 0mg/kg ,平均 94 2 5mg/kg ,永年县变化幅度为43 0~ 64 7mg/kg之间 ,平均 5 5 4mg/kg。保护地蔬菜土壤 0~ 1 0 0cm土层积累了大量的硝态氮。其中定州市蔬菜大棚土壤 1m土层内硝态氮含量平均为 80 7 0 6kg/hm2 ,永年县平均为430 32kg/hm2 ,均高于大田作物。容易造成土壤硝态氮积累和淋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