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清心 《中国林业》2011,(19):40-40
江西省兴国县是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老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大部分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品种繁杂,树龄老化,年平均产油量不足2.5公斤。为了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兴国县在大力发展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的同时,着重抓低产油茶林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3-2015年连续对浙江省2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重点县(市、区)的低产改造林和良种新造林的油茶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省油茶种植总面积16.6万hm~2,其中新造良种面积4.3万hm~2;低产林主要分布在丽水和衢州,约占总面积的80%。新造良种油茶林优势明显,6~8年生每公顷产量已超过低产改造林,经济效益也更加可观;不同地区油茶产量不同,青田县油茶产量最高。对油茶产量与立地条件各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产量与坡度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271,Sig=0.009),进一步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坡度与因变量产量的线性关系的非标准化回归方程为:Y(产量)=340.61-5.299X(坡度)。提出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扩大油茶良种栽培面积,增加油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环宇  侯娥 《国土绿化》2009,(10):52-52
10月12日,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的农民正在喜滋滋的采摘油茶果。永丰县现有油茶林486万亩,为全国19个油茶生产重点县之一。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永丰县实行油茶低产林改造与新造高产油茶林同步推进,产量翻番增长。预计今年油茶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多年来都是广西三江县致力了发展的农业项目,希望有效改变原有地产油茶林的生态环境,并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油茶林树体结构,结合高产技术保证当地油茶高产稳产。主要围绕三江县地区的油茶低产林改造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对改造后油茶林为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余天然次生油茶林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占全市油茶林面积54.9%的次生茶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严重制约了其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其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改造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茶低改模式——“带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更新"顾名思义就是在低产油茶林改造中,通过按照一定的砍伐带宽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对保留带加强抚育管护发挥边际效应,待新造林带进入初产期,再将保留带更新改造,达到分批次改良品种的目的,逐步实现良种化。常德市鼎城区现有油茶林面积3万公顷,其中树龄老化、年产油低至3公斤左右的林分约占总面积40%,亟需品种改良。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同时兼顾群众对眼前既得利益的顾虑,解决一次性全垦新造成本太高与新造后3-5年群众吃油难的问题,鼎城区对“带状更新”这一油茶林改造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在对四川省荣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县油茶低产林成因、改造措施、改造效果,最后提出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为该县油茶产业发展和低产林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科物种,在我国经济林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较高的地位。近年来,油茶种植面积在不断的扩展中,推动了我国产业发展。在浙江省青田地区,油茶种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全县共有油茶林29.39万亩,其中老油茶林的种植数量为21.4万亩,占全省的最大比重,在油茶低产林改造实施上,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基于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更加深入的对油茶林进行改革,进一步促进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提升,提升油茶林产量,改变油茶林低产问题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油茶林产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7年对湖南省25个油茶林样地的产量状况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油茶自然低产林平均产果量只有2 382 kg/hm~2,油茶低产林经改造后产量提高2.01倍,4年平均产果量达到了4 788 kg/hm~2。油茶林采用良种+良法,造林第四年产果量1 249.5 kg/hm~2,第五年产果量3 075 kg/hm~2,第六年产果量5 497.5kg/hm~2,盛产期产果量9 757.5 kg/hm~2。油茶花期,油茶花芽分化与油脂转换高峰期的气候条件对油茶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油茶盛产期良种林,由于其产量高,对水、养分等需求量大,更容易受花期低温阴雨、高温干旱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油茶功能与建宁县目前油茶林低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比较分析了改造前后的油茶经济效益,希望对林农改造低产油茶林、增加经济收入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茶成林通过采用树形改造,减少主枝、回缩修剪、控制竞争、以及改造徒长枝增加结果枝等措施,拉开角度,改善了光照条件,增强了树势,扩大了结果之和,使低产油茶林获得了高产,高产油茶林更加高产的良好增产效果、三年平均低产林产量增长了167.4%,高产林产量增长了62.8%,通过修剪油茶树的高度降低,树冠缩小,冠幅紧凑,茶林整洁,病虫害减轻,给管理带来了方便,同时,生产成本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江西省永新县把生态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选项,突出抓好生态产业,以油菜、楠木、竹木花卉"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全县林农致富项目上的"领头羊"。全县争取多个林业投资项目,其中有:现代农业油茶项目(油茶新造)1.2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0.6万亩,共投资520万元;珍贵树种培育项目(纯楠)0.2万亩;长江防护林项目(杉楠混交)2.32万亩,投资796万元;  相似文献   

13.
油茶产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我国发展油茶的7个关系。①发挥自然能力与采用人工措施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利用和发挥自然力发展油茶产业;②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高质量地数量扩张",又好又快"地发展油茶产业;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三大效益综合的自然属性;④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关系。研究要"深入",推广要"浅出";⑤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的关系。以提高油茶产品的规格和附加值来推动油茶资源的培育;⑥用地和养地的关系。养好地才能使油茶林经营可持续,只有林地地力维护好,才能保持油茶林的高产、稳产、高效;⑦新建油茶林与改造低产林的关系。要对油茶低产林进行分类,利用已有科技成果,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稳妥地推进低产林改造。7个问题的相对两面是发展油茶产业的必然关系,因地制宜的处理好7个关系,是在发展油茶产业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幼林低产改造、成林低产改造及老残林低产改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油茶低产的问题,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太湖县抓住国家倡导发展油茶的良机,新造与改造一齐抓,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现全县油茶林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初步形成油茶产业化发展链条。该县确立了今后十年主抓油茶产业的思路,制订了《太湖县油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县政府从2007起每年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广西油茶低产林改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已于 1 994年消灭宜林荒山 ,今后林业的中心工作之一是 ,如何进行低产林改造 ,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值此问题 ,笔者对油茶低产林改造事宜谈点看法。1 广西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意义  油茶是广西大宗经济林 ,也是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林 ,据调查 ,广西有油茶林面积 40多万 hm2 ,占全国油茶林面积的 1 0 %多 ,茶油产量约占全区食用油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长期来 ,由于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 ,多数地方只是广种薄收 ,经营保守粗放 ,品种混杂 ,且多数为 5 0年代所营造 ,林木老化 ,单产低 ,平均每公顷产茶油徘徊在 5 0~ 80 kg之间 ,按目前市场价计 ,…  相似文献   

17.
凌云县采取常规技术综合改造、嫁接换冠改造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技术措施,努力实施油茶眠产林改造项目。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面积21018.5亩,占任务的100.09%。 凌云县有油茶林17.5万亩,是广西的油茶基地县之一。油茶在该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93年,凌云县被列入全国油茶低产林改造第二期项目实施县,下达任务为21万亩(含第一期新增任务6000亩)。为此,该县成立了油茶低产林  相似文献   

18.
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低产林改造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国鑫 《经济林研究》2010,28(2):114-117
为了加快潮汕地区油茶低产林的改造,对潮汕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地区油茶林低产的成因,并提出低产改造的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衡东县现有油茶林50666公顷,其中老油茶林29666公顷。从2010年至2022年,衡东县连续13年入围湖南产油大县,并获中央财政资金奖励,油茶产业是该县的优势产业。其一,产业基础良好。衡东县油茶栽培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国家第一批油茶示范基地县、国家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2008年以来累计完成新造油茶林2.1万公顷,老油茶林垦复1.4万公顷,低产林改造1800公顷。油茶种植面积在衡阳市排第三,油茶籽产量为5.96万吨,位列全省县级第四,衡阳市第二。  相似文献   

20.
<正>不可否认,湖南油茶产业已步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湖南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由此分析道:目前,湖南油茶正处于量的扩张后的质的提升期,大面积种植推开后的管护加强期,原料供给不足和加工产能不断增扩的对接期。只有把这些环节处理好了,才能实现油茶产业的蝶变。近7年来,湖南新造高产油茶林17.67万公顷,低产林高标准垦复改造35.23万公顷。这些大面积铺开的油茶林都需加强后期管护。"要想油茶多结果,勤除草多施肥;一年不施肥除草,油茶没有柴草长得好;二年不施肥除草,油茶柴草窝中找;三年不施肥除草,油茶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