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指出了目前各省市都在风景园林工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生态风景园林的综合效益,而植物的生态效益在植物配置中又起着决定性作用。从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和植物配置的生态效益的研究进展等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逐步融入乡村景观。从具体设计建设实践活动中可以看出,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还能够促进城市与乡村地区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了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分析了融入对策以及规划设计的必要性,为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的整合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鉴于目前国内风景园林实践中城市与乡镇植物景观建设趋同的不良现状,以捞刀河长沙县段为例,基于对场地的踏勘与分析提出其植物景观的构建原则.在规划层面上应针对场地进行主题分段并搭织生态网络,设计层面上则应关注典型立面、节点以及主题分段下的植物配置模式的确立,从而展现乡容述说乡愁.  相似文献   

4.
《广东园林》2020,42(5):72-75
广东园林杂志海外风景园林思想专栏的首篇访谈有幸请到了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系前系主任,同时也是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提出者与主要倡导者的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教授。星球城市化与景观都市主义都是以城市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瓦尔德海姆作为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研究者,对星球化议题同样有着深刻的见解。本次访谈集中探讨了星球化与在地性的并存性及其关系、风景园林学科自身折射出的社会不公平性、景观都市主义者的身份与责任、多学科协作中风景园林的角色与潜力,以及学科内核从生态规划往设计文化转向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化中起着重要的特殊功能。运用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从仙桃城市绿地景观现状和景观格局2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仙桃城市绿地景观发展模式和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6.
谋求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绿化已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和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以其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等特殊功能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生态环境是否优良基础在于城市植物景观,植物景观是环境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空间与场所,最重要的是植物生态建设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 植物景观的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又要掌握其观赏特性,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还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和四周环境的协调,这样才能充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低碳生态环境要求,将深度学习下的人工神经网络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中,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性提供依据。根据生态城市下风景园林设计理论,着重分析生态城市和低碳园林的具体内涵和重要性,进而分析人工神经网络与风景园林设计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模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进行模型训练数据集的收集,运用AutoCAD形成植物配置图层。随机选取陕西西安地区的10个公园进行植被种类与使用频率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的使用频率越低,植物的种类越多。对于规定种植面积的乔木种植,系统生成的乔木坐标点会控制在种植范围内,最终输出的植物图层都不相同,有乔木、地被以及灌木。获得的植物配置三维效果图可以清晰看到乔灌木和地被的配置情况,说明人工神经网络植物配置模型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山东省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区的种植条件,提出了东一路水系景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场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地考虑了搭配植物种类、构建生态植物景观多样性、突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展现东营市向低碳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山东省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区的种植条件,提出了东一路水系景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场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地考虑了搭配植物种类、构建生态植物景观多样性、突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展现东营市向低碳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和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探索生态、文化、景观等理念的现实显现.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结合人文内涵设计、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等方法,营建具有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1.
以霍林郭勒市的霍林河露天煤矿为例,探讨应用仿生设计和生态设计的手段,将矿山废弃地转变成为生态、美丽、有地域特色的风景园林空间,解决霍林郭勒的城市和绿化用地之间的问题,以期为矿山废弃地的景观再生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意义,就严寒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园林规划中景观格局设计、植物的选取、园林构景技术以及冰雪主题建设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风景园林类专业生态教育分析与课程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风景园林类专业得到快速发展。面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学已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主要支撑,风景园林类专业的生态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国内现行的教学体制下,如何将生态教育落在实处以及根据风景园林类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地设置生态类课程和教学内容是急需重视与思考的问题。该文首先阐述了城市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类专业教育生态化是必然的选择,然后比较分析了国内外风景园林类专业生态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对园林生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涛 《林产工业》2023,(6):97-98
<正>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2021年会与2022年会合并举办,称作“2021—2022年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大会”。会议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和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主办,于2022年4月24日—27日在济南市举办,大会以“风景园林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公园城市的规划、居民绿色生活的建设、城市与乡村的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城市风景名胜与自然保护区规划、风景园林设计创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绿色生态规划设计、智慧园林研究、风景园林文化传承等,其中重点揭示了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文艺开放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城市生态公园在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凸显出越发重要的作用。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例,从利用植物进行水质净化、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遵循最小成本法则、自然式植物配置和以府河为导向的景观格局等方面探讨了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  相似文献   

16.
西宁市成为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后,就在积极探索青藏高原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将海绵理念融合与风景园林建设的各个领域,通过“治山、理水、融城”的总体技术路线,践行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使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景观有了明显的改善,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杰 《山西林业》2005,(1):24-25
植物造景,是针对于在园林建设中以园林建筑物、雕塑、假山、喷泉等非生态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园林建设方向。植物造景的提出使得植物不再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要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创造生态园林,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太原市提出了用3年-5年时间达到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愿本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以西方工业化发展进程为背景,探讨景观生态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审美变革。在后工业时代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风景园林领域生态思想发展和演进所形成的理论和概念逐渐融合了生态和美学、精英艺术和大众审美的二元对立,并促进了更具生态性和审美价值的创新景观实践项目的探索。文中分析评论的生态启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先锋艺术案例表明,社会需要多学科合作来强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景观表现和审美体验促进公众的生态意识。文章提出中国风景园林界应打破学科藩篱,加强多学科合作,建立更具生态意识的景观审美标准,通过民主参与园林和环境艺术实践促使公众成为更具生态意识和知识的环境公民。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以资源换增长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使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但是随之产生的城市环境恶化、资源瓶颈制约又影响着城市化进程,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道路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回顾风景园林规划历程,了解了城市呈现朝生态化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性,分析了存在的自然生境缺失、景观格局破碎、乡土植物研发不足以及忽视延续性和生态效益的设计等问题,探讨了城市森林对城市园林景观、社会和生态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的景观展现方法,为缓解城市化与人类需求的矛盾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中梳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筑都市主义强调建筑决定城市的形态,忽视了城市的自然和生态过程;景观都市主义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景观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生态都市主义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转变;景观生态都市主义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生态学的融合。重点剖析了拉·维莱特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和高线项目3个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