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欣妍 《绿色科技》2020,(5):112-113
试验采用竹柏5年生大苗在杉木林冠下进行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Ⅱ级、Ⅲ级、Ⅳ级)造林效果的比较,根据造林3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竹柏造林保存率、胸径、高度、冠幅、分枝数5项指标均以Ⅱ级最高,平均造林保存率达92.6%,平均胸径达2.89 cm,平均高达270.1 cm,平均冠幅达175.6 cm,平均分枝数达44.4条;5项生长量指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Ⅱ级﹥Ⅲ级﹥Ⅳ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杉木、厚朴实生苗进行了不同坡向(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造林比较试验,对试验地12年生的杉木、厚朴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杉木、厚朴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均以阴坡和半阴坡较高,其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分别达11.8cm、10.2cm,平均树高分别达9.2m、8.7m;厚朴的平均胸径分别达9.1cm、8.2cm,平均树高分别达7.5m、6.6m。总蓄积量以阴坡最高,总蓄积量达137.475m3/hm2,分别比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提高41.3%、130.4%、304.7%;坡向对杉木、厚朴的造林保存株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年生格氏栲无纺布营养袋苗进行了格氏栲与杉木行状混交造林试验,比较了不同坡向、坡位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坡位对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极为显著,阴坡和下坡的格氏栲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最高,其中:阴坡格氏栲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冠幅分别达94.4%、1.07 cm、82.5 cm、56.1 cm,下坡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地径、平均高、平均冠幅分别88.0%、1.06 cm、82.0 cm、55.7 cm。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用黄花倒水莲2年生组织培养移植苗在阔叶树林冠下不同坡向和坡位进行种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黄花倒水莲保存率、地径、高度、根茎总质量4项指标均以半阴坡最高,平均保存率达83.0%、平均地径达2.09 cm、平均高达121.3 cm、平均根茎总干质量达820.52 kg/hm~2;不同坡位的黄花倒水莲保存率、地径、高度、根茎总质量4项指标均以下坡最高,平均保存率达82.8%、平均地径达2.08 cm、平均高达121.9 cm、平均根茎总干质量达824.88 kg/hm~2;黄花倒水莲4项指标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半阴坡﹥阴坡﹥阳坡,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5.
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不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高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6.
从刺槐造林的坡向和土壤质地入手,研究了不同坡向和土壤质地对刺槐根系生长量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阳坡、半阴坡向和壤土质地有利于刺槐生长量的提高,而阴坡虽然土壤含水量较高,但生长量最低。在刺槐造林选择坡向时,应选择阳坡、半阴坡和壤土质地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7.
闽楠阔叶树林冠下造林幼树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闽楠容器苗在阔叶树林冠下进行不同郁闭度(0.2~0.4、0.4~0.6、0.6~0.8)、不同坡向(阳坡、半阳坡、阴坡)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郁闭度0.2~0.4、0.4~0.6、0.6~0.8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2%、90.6%、90.1%,保存率分别达86.1%、86.5%、86.2%;不同郁闭度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郁闭度0.4~0.6最高,分别达1.38㎝、1.32m。不同坡向对闽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影响不显著,阳坡、半阳坡、阴坡的当年造林成活率分别达90.1%、90.6%、90.0%,保存率分别达85.9%、86.4%、86.0%。不同坡向对闽楠幼树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平均地径、平均树高生长量均以半阳坡最高,分别达1.39㎝、1.31m。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期分枝成株野核桃冠幅及胸径、树高对其影响程度,为建立更佳冠幅预测模型及目标树经营提供理论依据,达到优化森林经营管理措施的目的。【方法】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分枝成株野核桃生长进程中幼苗期、小树期、中龄期、老龄期的胸径、树高与冠幅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1)分枝成株野核桃的胸径在中龄期前生长缓慢,中龄期后生长较快,阳坡(3.6 cm·a-1)平均生长速率大于阴坡(3.3 cm·a-1);树高、冠幅在中龄期前生长较快,中龄期后生长缓慢,阳坡平均树高、冠幅生长速率(0.7、0.3 m·a-1)小于阴坡(0.9、0.4 m·a-1)。2)阳坡和阴坡分枝成株野核桃的胸径、树高、冠幅均随发育期增大而增大,同一坡向不同发育期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差异显著(P <0.05)。3)阳坡和阴坡同一发育期分枝成株野核桃冠幅级组成结构相似,幼苗期、小树期、中龄期、老龄期的冠幅均分别集中分布于0.1~0.5、0.1~2.0、2.0~4.5、3.0~4.0 m。4)阳坡分枝成株野核桃的胸径仅在...  相似文献   

9.
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开展不同坡向和坡位毛竹杉木混交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坡向以阴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和立竹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9 cm、13.3 m、2160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5.1 cm、11.1 m、285株.hm-2、208.531 m3.hm-2;毛竹、杉木的生长量和立竹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坡位以下坡的毛竹、杉木生长量最大,毛竹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和立竹量分别达10.7 cm、13.2 m、2152株.hm-2;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保存株数、间伐材+立竹蓄积量分别达16.6 cm、11.2m、270株.hm-2、209.211 m3.hm-2;毛竹、杉木生长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清流国有林场杉木与岗梅混交造林成效的调查,对岗梅的初期生长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对岗梅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立地质量等级、坡位对岗梅地径、树高、分枝数量和冠幅影响显著,岗梅更适宜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下坡生长。不同坡向对岗梅生长的影响在初期主要表现在分枝数量和冠幅的差异,地径、树高差异不大,阳坡岗梅的平均分枝数比阴坡和半阴坡多,冠幅较大,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影响闽楠生长的关键因子,提高闽楠造林成效,对不同地形条件下闽楠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坡位方面,闽楠在冠幅、枝下高、最大分枝基径、树高、胸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和平均胸径年生长量指标上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其中,树高、胸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和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在不同坡位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坡向方面,林龄4.5年的闽楠,在平均胸径指标上,东北坡向为4.78cm,东南坡向为4.77cm,均极显著高于西北坡向的3.55cm;在平均树高指标上,西北坡6.23m,东北坡6.19m,均显著低于东南坡向的6.70m;冠幅生长的情况与胸径较为相似,东北坡向的闽楠在冠幅生长上略高于东南坡向,明显大于西北坡向的1.51m;枝下高则是西北坡向(1.79m)大于东南坡向(1.69m)和东北坡向(1.28m)。在地形方面,在平均树高指标上,山谷极显著高于山脊;其他指标在两种地形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火炬松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的全面调查,分析不同坡向和坡位对火炬松与马尾松生长量的影响及其树种生长规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质量等级和相同经营措施条件下,坡向以半阳坡的火炬松和马尾松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57.521 m3/hm2,阳坡次之,阴坡最小;坡位以下坡的火炬松和马尾松生长量最大,林分总蓄积量达170.795 m3/hm2,中坡次之,上坡最小。火炬松的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达0.97 cm,比马尾松高出6.4%,平均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56 m,低于马尾松10.8%,平均单株材积连年生长量达0.135 2 m3,略高于马尾松0.6%。因而,火炬松适宜当地造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坡向13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结果表明:阳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1~13年生均大于阴坡;阴坡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材积数量成熟期早于阳坡;而阳坡的树高数量成熟早于阴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5.
对引种杂交马褂木纯林、二代杉木纯林的不同坡位、坡向的生长因子进行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杂交马褂木在下坡生长量高于中坡、上坡;阳坡生长量最大,半阴坡次之,阴坡生长量最小,各坡位、坡向马褂木的生长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杂交马褂木人工幼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始终高于杉木纯林,9年生杂交马褂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8.4%、14.0%和81.3%,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工针叶纯林成熟林分主伐择伐后,对20株/亩(A)、30株/亩(B)、40株/亩(C)3种不同保存密度林冠下采用赤皮青冈与米槠2年生无纺布营养袋苗造林效果对比,造林2年的生长量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保存密度林下套种的赤皮青冈与米槠造林成活率、地径、高度、冠幅4项指标均以A最高,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6.4%,赤皮青冈平均地径达2.21 cm,平均高达177.7 cm,平均冠幅达106.0 cm;米槠平均地径达2.07 cm,平均高达224.6 cm,平均冠幅达133.6 cm; 4项指标大小次序为A>B>C。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不同坡向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对杉木和厚朴在生长高度、胸径、保存株数以及蓄积量等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体表现为,阴坡地区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更适合杉木和厚朴的生长,相比于半阳坡和阳坡地区的杉木和厚朴在生长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其次为半阴坡地区,也是适合杉木和厚朴生长的主要场所。针对杉木厚朴在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等不同坡向的混交造林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坡向下杉木厚朴混交造林在胸径、树高、存株、蓄积量方面的变化,从而比较了不同坡向对杉木厚朴混交造林成长效果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坡向核桃长势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陕西榆林市山地不同坡向核桃长势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无灌溉条件下,栽植核桃应首选半阴坡、阴坡,其地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6cm和1.24cm,生长速度快于半阳坡和阳坡。  相似文献   

19.
调查建宁县采用人促天然更新拟赤杨不同坡向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坡向对拟赤杨林生长有明显影响。阳坡、半阳坡比阴坡、半阴坡生长更好。封育15 a形成的天然次生林中阳坡、半阳坡的拟赤杨平均胸径分别为19.7 cm和17.4 cm,平均树高分别为18.8 m和18.1 m,林分蓄积量分别为276.688 0 m~3/hm~2和205.976 0 m~3/hm~2,达到速生丰产林指标。建议在建宁县可以采用人促天然更新培育拟赤杨工业原料林或食用菌专用林,并优先选择阳坡或半阳坡的林地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黄甜竹的山地造林试验,对不同造林季节、坡位的造林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时间和坡位对黄甜竹生长的影响极为显著,不同造林时间对黄甜竹的平均出笋率、平均胸径生长量、平均竹高生长量3项指标高低影响表现为:2月﹥6月,而6月的造林成活率要高于2月造林,春季造林能提早郁闭成林。不同坡位对黄甜竹的平均成活率、平均出笋率、平均胸径生长量、平均竹高生长量这4项指标高低影响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的造林效果显著好于中上坡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