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绕林业部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山市林业局通过实施"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林政扶贫、挂钩扶贫"等精准扶贫措施全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发力凸显"四新"。生态扶贫迈出了新步伐2017年,全市完成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67.29万亩,补偿资金5263万元,其中涉及贫困资金3855万元,补偿资金已全部下拨到责任单位或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2.
正承德既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承德的优势在生态,农民脱贫致富的潜力也在生态。围绕"脱贫摘帽、全面小康、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总体要求,承德市因地制宜,认真谋划,精准对接,着力实施造林绿化、经济林、森林旅游、生态产品、生态护林等五大"生态扶贫"工程,全力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助力农民脱贫致富。实施造林绿化攻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以来,承德市围绕"两河六路四区"布局,确定  相似文献   

3.
正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龙陵县林业局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推手,坚持扶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户一策、宜林则林"的思路,重点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退耕还林项目、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及石斛、核桃、胡蜂等林业生态产业(项目)为依托,推行"生态+林产业+贫困户"生态经济兼容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省林业厅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生态扶贫工作,将国土绿化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加大对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力度。计划到2020年,全省贫困县招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达到3.7万人,贫困县完成营造林任务600万亩,贫困地区林业总产值力争达到700亿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8年我省的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等林业项目资金多向省内的贫困县倾斜,在国家和省  相似文献   

5.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强绿色惠民,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精准造林工程,像抓精准脱贫一样,打一场生态建设攻坚战,通过集中攻坚、集中突破,有效增加国土绿量,提升造林质量成效,再造美丽宁夏新优势。规划精准。"十三五"时期,实施精准造林,全面打赢生态建设攻坚战,有必要发挥规划在精准造林中的先导引领作用,通过科学谋划,精准规划,做到思路明  相似文献   

6.
产业扶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定的重要扶贫路径,是"五个一批"中重要的一环,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为有效、最为直接的一项措施,也是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实现长远脱贫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乌兰察布市林草部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两补偿、两带动"的方式,不断加强林草生态扶贫工作,特别是结合特色经济林建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及林草产业加工等方面,积极带动村集体经济"清零达标"及贫困户脱贫增收.  相似文献   

7.
"五个一批"工程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其中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林业部门的重要工作。一年多来,林业部门挖掘林业扶贫潜力,探索林业精准脱贫路径,统筹扶贫与生态保护"共赢"。其中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具体措施。建始县按照国家、省、州林业局的要求,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让生活在生态脆弱地区、搬不走的、有劳动能力的且已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就地转化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取得了一些成效,形成了一些工作机制,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了林业力量。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场精准扶贫作为生态扶贫的主要阵地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做好生态治理是国有林场精准扶贫的两项重点工作。以甘州区国有林场生态扶贫为例,对国有林场开展林业生态精准扶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党中央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2012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不断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依托京津风沙源、退耕还林、公益林补偿等项目,全面落实各项生态治理工程,着力改善沙区及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把生态扶贫融入各项生态治理工程中,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确保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稳定增加。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过程中,多伦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坚持防沙治沙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改造低产低效林和发展林沙产业,着力打造经济生态复合型林业,逐步走出一条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目前,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0%来自林业。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山西省12个县26家合作社为例,运用IPA分析法测算和比较贫困户感知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所提供服务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研究发现,贫困户对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服务的实际感知满意度普遍低于重要性期望,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优势区广泛优质的技术服务、工程质量责任制、保证苗木成活、保证造林质量、基本工资+绩效奖励模式这5项服...  相似文献   

11.
谈涛 《绿色天府》2020,(3):48-49
为真正做到“脱贫不返贫,扶上马送一程”的帮扶目标真正把生态建设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会理县太平国有林场在会理县林草局的统一安排下,深入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采取实地踏查和召开“帮扶专题座谈会”的方式,就帮扶村的“两不愁三保障”“产业发展”等方面明确帮扶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大力实施以“1+X”林业产业脱贫攻坚,结合生态建设扶贫工作实际,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积极开展林业产业精准扶贫,助推绿色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2.
<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后,干部驻村帮扶基本覆盖所有贫困村。通过多年扶贫开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到2020年要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因此,扶贫攻坚只有找准致贫根源,因地因人施策,整合资源群策群力,精准扶贫,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才能取得成效。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蔚县林业局按照"创新机制、造管同步、精准经营、激发活力"的原则,积极探索产业基地扶贫、产业园区扶贫、技术服务扶贫、生态护林扶贫、生态旅游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等脱贫致富新路径,使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推进了贫困地区生态富民和产业脱贫。到2017年底,全县21个乡镇的465个贫困户通过林业生态扶贫基本脱贫,林业生态扶贫为全县5922多贫困人口找到了稳定脱贫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2020,(1):141-141,143
话题直击-脱贫攻坚围绕精准扶贫开展“生态扶贫路径机制研究”“脱贫攻坚一线林草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内生动力研究”等多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大问题调研,成果发布在《决策参考》《工人日报》情况参考等内参上,其中“脱贫攻坚一线林草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研究”获得林业政研会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2017年至今,编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林业生态扶贫案例选》《林业精准扶贫手册》《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扶贫案例汇编》。  相似文献   

15.
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是推动生态建设与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互促双赢的重大举措,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安排,天全县林业局高度重视,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规范指导、引导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依法建立、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6.
贵州现有贫困人口280万,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就有3个,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之一。贵州省各级林业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林业自身优势和特点,全力参与贵州脱贫攻坚工作,林业生态脱贫取得阶段性成效。贵州具有丰富的森林物种资源,大力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实施林业生态建设脱贫、实施生态管护脱贫、发展林业产业脱贫、强化林业科技脱贫,对推进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生态脱贫一批和贵州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3月3日,独山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生态脱贫捷报传来,国家林草局扶贫人员欣喜异常。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独山县已三十余载,围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着力推进生态扶贫,在独山县取得了"独字"脱贫效果和惠民成果。国土绿化扶贫"独木成林"。林业生态建设内涵丰富,国土绿化助力精准扶贫大有可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鼓励贫困户加入造林专合社,通过参与造林获得劳务收入增收脱贫。剑阁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及时出台县级实施意见和评议办法,积极培育造林专合社,整合并落实造林项目,推进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同轨同向同步。截至12月,全县培育造林专合社27家,落实造林任务7330亩,带动1115名贫困人员脱贫。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鼓励贫困户加入造林专合社,通过参与造林获得劳务收入增收脱贫。剑阁县认真贯彻意见精神,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及时出台县级实施意见和评议办法,积极培育造林专合社,整合并落实造林项目,推进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同轨同向同步。截至12月,全县培育造林专合社27家,落实造林任务7330亩,带动1115名贫困人员脱贫。  相似文献   

20.
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重大举措。和田是全疆脱贫攻坚任务最为艰巨、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生态环境严酷,特色产业建设乏力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和田地区要在5年内摘掉超过70万人的贫困帽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全地区如期实现小康,考验着每一个参与和田扶贫人对于"精准"的把握和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