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肉牛高品质养殖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肉牛良种覆盖率较低 当前国内肉牛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肉牛良种覆盖率较低的现象,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当地黄牛以及杂交品种为主,无形之中就会影响着肉牛的生长增殖速度以及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 1.2 肉牛饲养方式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采取的还是家庭式分散饲养方式为主,集约化饲养为辅的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并不能满足国内的牛肉需求量.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肉牛饲养也没有明确规范的饲养方法,长此以往,只有影响到肉牛养殖的品质以及产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饲养杂交肉牛已成为固原农家的传统产业,广大农户响应政府的号召,利用本地:靖牛与“西门达尔”和“利木赞”等冷配进行杂交改良,发展杂交肉牛生产势头很好。然而,良种需要良法才能产生明显的杂交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户仍采用粗放的饲养管理方法来饲养杂交肉牛。对此,笔者认真总结各地的养牛经验,提出养好杂交肉牛的技术要点,供养牛户掌握。  相似文献   

3.
试验根据当地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依据饲草料供给条件,结合实际配制了科学饲养肉牛日粮配方。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拟通过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采食量和日增重效果的对比分析,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增重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当地引进肉牛冻精品种和改良当地黄牛提供依据,同时为当地养殖户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适宜的育肥杂交肉牛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江 《兽医导刊》2020,(8):246-24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加快,养殖行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杂交肉牛,大多数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非常高,其中对肉牛的饲养和育肥技术非常重视。通常情况下,杂交肉牛需要育肥3~6个月,通过育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经济效益,一般能够增加800~1000元的收益。因此,为了提高杂交肉牛的养殖质量,本文针对杂交肉牛的饲养与育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杂交肉牛具有生长发育速度快、产肉量大、饲料转化效率高等优势,成为我国肉牛养殖的主要饲养品种。但由于我国养殖户的专业素养偏低、养殖规模较小、养殖标准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综述杂交肉牛高效养殖的一些饲养管理技术,包括饲料供给、日常管理、育肥技术、疫病防控等,以期能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杂交肉牛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肉牛业生产正掀起一个质量和规模发展的新高潮,不仅牛肉产量在持续增长,消费量和价格也稳中有升,这将刺激农民饲养肉牛的积极性.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和饲草料条件不同,养牛业基础与水平及社会化和畜牧业服务体系和产品销售渠道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农牧民在选择饲养肉牛品种、类型或进行杂交选择公牛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肉牛业生产社会化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肉牛养殖品种、杂交组合,能起到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肉牛育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肉牛育肥是肉牛养殖的核心。近些年,国内肉牛业发展迅速,市场对优质牛肉具有较大的需求量。为了提高当前肉牛育肥水平,现将肉牛饲养管理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旨在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增加肉牛饲养效益。1肉牛选择待育肥肉牛在品种方面,应选择以当地母牛和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安格斯、利木赞、西门塔尔等)的杂交改良牛,最为理想的当属"三元"杂交的待育肥肉牛;年龄应在12~24月龄,性别方面通常选择公牛,亦可选择去势公牛或符合育肥  相似文献   

8.
肉牛养殖越来越注重肉牛的优质切块率及其产量,消费者的需求已由量向质转变,从而使肉牛生产朝优质、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本文针对贵州省丰富的饲草资源,并在建设生态型畜牧业大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贵州省发展养牛业的资源优势,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在花溪磊庄牧业基地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饲喂技术饲养西本杂交肉公牛10头,每天补饲精料2kg,饲养60d,日增重达1.06Kg,为提高肉牛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促进贵州肉牛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提高肉牛的肥育技术,不仅可提高牛肉产量,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肉牛业生产正掀起一个质量和规模发展的新高潮,牛肉产量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预测,2004年我国的牛肉消费量和牛肉价格仍将稳中有升,这将促进农民饲养肉牛(尤其是杂交牛)的积极性。各地农牧民在选择饲养肉牛的品种、类型或选择杂交公牛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资源、肉牛业生产社会化基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工草场和青贮饲料育肥杂交肉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草场和青贮饲料,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杂交一代肉牛50头。结果肉牛平均日增重0.615kg,每头牛年增重224kg。通过试验,探索到了一些低成本育肥杂交肉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黄牛改良现状:杂交肉用犊牛饲养分散、数量少、管理粗放、缺少补饲等,导致犊牛生长阶段的发育受阻,育肥效果差,肉牛优良性能表现不充分,从而给黄牛改良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阻碍肉牛产业化发展进程。本文就此提出杂交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肉牛饲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们国肉牛产业的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不同品种的杂交肉牛肥育进行研究,通过试验来对肉牛的品质进行试验,进而阐述营养水平对不同品种杂交肉牛肥育效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冷配输精为主的肉牛杂交改良技术和饲料加工技术,分别总结母牛、犊牛和育肥期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肉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肉牛品种选择、杂交改良、科学饲养及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高档肉牛生产繁育基地的建立,旨在给行业生产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多数农民用传统的饲养方式饲养杂交改良牛,没有体现出杂交改良牛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等特点。通过培训、科学饲养杂交改良犊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逐步提高了农民对杂交改良犊牛的饲养技术,使杂交改良犊牛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促进了肉牛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用西本杂公牛10头、安本杂公牛11头,随机分成3组,进行了30 d对比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用紫花苕Vicia atyopurpurea代替肉牛育肥精料78%的豆粕,杂交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243.8 g(P<0.01),饲料风干物质报酬降低0.24 kg,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0.15元/kg;试验2组用紫花苕草粉全部代替肉牛育肥精料中的豆粕,杂交肉牛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43.3 g(P>0.05),饲料利用率降低3%,增重消耗饲料成本提高0.05元/kg.从而认为,紫花苕草粉可以代替杂交肉牛育肥精料78%的豆粕;但在杂交犊牛精料中应保证3%~5%的豆粕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广大农牧区自推广黄牛杂交改良技术以来,肉牛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改良肉牛较当地黄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限体品质高,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养牛成本,养牛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具备高产基因型的杂交犊牛如果仍然采用原始的粗放型饲养管理办法,其杂交优势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改良犊牛刚生下时像父亲,长来长去却像母亲”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加强改良肉牛的培育,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是非常重要的。1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胎儿是通过母体得到营养,妊娠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先天品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用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与永登本地牛进行杂交,通过分析比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探索适宜永登本地饲养的肉牛杂交生产组合。推广利用优势杂交组合,开展舍饲集约化育肥养殖,提高广大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促进本地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五、提高肉牛肥育效益的途径 1.饲养杂交改良牛。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用肉用或乳肉兼用性能好的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杂交一代的肥育效果好,不经杂交的本地黄牛肥育效果差,平均日增重低。黑白花、西门塔尔等大型品种与本地黄牛杂交  相似文献   

20.
我市杂交肉牛育肥生产中,育肥期长短很不一致。实践体会到,育肥肉牛过早或过迟出栏,对于育肥肉牛的生产经济效益及肉品质都带来不良影响。为加强本市肉牛生产规范化管理,1991年进行肉牛生产配技术研究。通过饲养育肥试验,对杂交肉牛的育肥期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1 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