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蔗新品种引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地果蔗主栽品种黑皮果蔗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闽引黄皮果蔗、大田雪蔗和同安果蔗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引黄皮果蔗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外观品质好、高产稳产、甜度适中、口感好等特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30、50、70Gy3种等级的60Co射线对果蔗种芽进行辐射处理,使果蔗后期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植株变矮、茎变细、锤度降低、丛条数变少、生势变差,并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影响程度随之加大。4个果蔗品种对60Co辐射敏感性不一,罗汉蔗>白玉蜜蔗>黑皮果蔗>温岭果蔗;从辐射后代中筛选出21个单系,平均入选率为9.86%,其中以温岭果蔗30Gy辐射处理的入选率最高,达25%。  相似文献   

3.
果蔗主要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 6个果蔗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大部分果蔗品种是甘蔗属热带种 (SaccharumofficinarumL .) ,其株形直立 ,蔗茎粗大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2n=80 ,叶片酯酶同工酶的变异不大 ;少部分果蔗品种是杂交选育的品种。不同果蔗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产量及品质有较大的差异。夏植“黑皮果蔗”的有效茎数及产量与下种量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文末介绍了若干优良果蔗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龙黑果蔗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新罗区苏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拔地拉'芽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果蔗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闵认糖2014001。该品种梢株高大、群体整齐;大茎实心,圆筒形,节间较长、水裂较少,蔗茎颜色曝光后为紫黑色,披厚蜡粉;芽三角形,过生长带,芽沟浅;蔗皮薄、蔗肉脆、蔗汁清甜、口感好。平均株高315.3厘米、亩有效茎3104条、茎粗3.65厘米、单茎重3.38公斤。经农业部甘蔗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相似文献   

5.
以玉林果蔗主栽品种拔地拉(俗称黑皮果蔗)为对照,对引进的桂果蔗1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果蔗1号生长速度较快,后期生长无缩尾现象,蔗株高大直立,上中下茎径粗细均匀,适中节间长度占比较高,特短节出现频率较低(特短节仍保持圆筒形),且高产稳产;与对照品种相比,3个试验点蔗茎的平均产量增产11.73%,其中商品蔗产量增产18.08%,商品蔗率增高5.30个百分点,种植经济效益达195 868.4元/hm~2,比对照增收27.90%。这表明桂果蔗1号适宜在玉林市蔗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正"李梅蜜蔗"是由河北省李梅蜜蔗研发中心利用我国传统果蔗经人工选育而成的甘蔗芽变新品种。它是北方蜜蔗品种,与南方黑皮甘蔗的差异很大,属特早熟、特耐寒、特高产、特高糖的高效益经济作物,从华北平原到云贵高原,凡适合种小麦、玉米、油菜、水稻的地块,只要具备中等以上的肥水条  相似文献   

7.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糖价不断下跌,种植糖蔗效益差,蔗农种植果蔗的势头强劲。攀西蔗区河谷坝地已鲜有糖蔗生产,代之以10000亩以上的果蔗生产,产品远销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品种主要有拔地拉、华南54-11、罗汉蔗等,而拔地拉的种植面积占60%以上,深受广大蔗农的喜爱。1拔地拉的特征特性拔地拉在二十世纪曾是毛里求斯、留尼汪岛、昆士兰及夏威夷等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品种,后来逐渐被淘汰。作为果蔗品种,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省有较大面积栽培,俗称黑皮蔗。其特点为大茎,节间短,圆筒形,黑紫色,有明显白色的蜡粉带,芽圆形,叶片阔,叶鞘毛…  相似文献   

8.
桂果蔗1号商品性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果蔗1号与对照品种拔地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桂果蔗1号商品蔗产量118.65 t/hm2,比拔地拉高8.91%;田间蔗汁锤度15.3%,比拔地拉低0.1个百分点。(2)平均节间长度桂果蔗1号10.12 cm,比拔地拉长1.56 cm。其中,商品性较高的节间长度(8.0~13.9 cm)节数,桂果蔗1号占85.22%、拔地拉70.01%;(3)蔗径上中下大小差异,桂果蔗1号中部蔗茎比下部只大0.003 cm,增粗0.08%,比上部大0.251 cm,增粗7.27%;而拔地拉中部蔗茎比下部大0.067 cm,增粗1.80%,比上部大0.464 cm,增粗13.92%。因此得出结论:桂果蔗1号形态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外观商品性等方面优于拔地拉,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可在我国华南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种植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以闽引黄皮果蔗、龙黑果蔗为试验材料,黑皮果蔗和大田雪蔗为对照品种,在三明市大田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引黄皮果蔗、龙黑果蔗均表现较好的综合性状,适应性强;闽引黄皮果蔗每667m2产量9715kg,与对照大田雪蔗相当,比对照黑皮果蔗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龙黑果蔗蔗糖分含量15.90%,比两对照增糖效果达极显著水平;试验期间,闽引黄皮果蔗、龙黑果蔗均未发现病虫害发生。闽引黄皮果蔗综合表现更好,可进一步推广种植;龙黑果蔗可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蔗区果蔗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也日渐增多,除主栽品种黑皮果蔗(Badila)外,还有地方果蔗品种如同安果蔗、大田雪蔗和引进的广西白玉蔗、广东黄皮蔗,迎合了不同消费的需要。其中,广东黄皮蔗是个优质、高产的果蔗良种,具有皮薄、汁多、清甜、口感好的优点,深受消费的喜欢。目前,在福建仙游、莆田、长泰3地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且在局部地区有取代黑皮果蔗的趋势。本就广东黄皮蔗的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1 形态特征 "冀蔗一号”属鲜食型果蔗.在北方为1年生高肥四碳植物(长江以南地区可作越冬蔗或须根蔗栽培).皮色紫红,叶片互生,一叶一节,单株总叶18~24片. 该蔗种较南方蔗株高大挺拔,生长势强,一般株高2.5~~3.0m,最高达3.2m以上.单芽茎分蘖7~10个,一般每亩栽二芽段茎1800株左右.每株选留壮蘖4~~5根,高肥田可留6根,确保亩有效茎8000~10000根.最高有效茎1.5~1.9m.茎粗4.5~6cm,单茎重2~3kg,增幅高于南蔗3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所2003年从省甘蔗所引进脱毒"雪蔗"在城关乡上坊村和沙溪乡梓口坊村进行试种,获得成功. 1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青皮果蔗.于3月初下种,至11月底收获,整个生长期为270d."雪蔗"蔗根发达,分蘖力强,驻扎根可长至8~10个节间;蔗茎基部粗2.5cm、上部3.5cm,茎高245cm;节间为细腰形,长度可达12.8cm,茎上蜡粉白色;蔗芽尖三角形,淡红色,芽沟明显;蔗叶青色,长142cm、宽5.3cm.蔗茎基部锤度20%,尾部18.2%,锤度比91%,口感风味好.据两地试种观察,无花叶病,蔗茎不易裂,但较易倒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甘蔗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尤其是黑皮果蔗,不仅能满足城乡人民的需要,还能以鲜蔗、蔗汁罐头等畅销港澳和国外市场。优质果蔗的标准是: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茎形粗大、平直、上下粗细均匀、节长度适当,节平净,茎色鲜且有光泽。要想种出优质的甘蔗,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东南各省征集的地方果蔗筛选出产量较高的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温领果蔗和广东雷州果蔗的产量最高,糖分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亦很高,但影响果蔗品质的纤维含量较高,尚缺松脆感。福建同安果蔗、马鞍果蔗的纤维较少,蔗茎松脆,风味醇厚,是上品,但产量略低,糖分及游离氨基酸含量较低些。国外引进的黑皮果蔗产量,含糖分都较高,但因纤维分较高,蔗肉的香脆感较差。  相似文献   

15.
“红脆蜜”果蔗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与种植效益。1.优良农艺性状:该品种质地松脆,皮红有蜡粉,商品性极强,清甜如蜜,纤维细少,口感酥甜,含糖量达16.5%,具备了水果蔗的特点,故名为“红脆蜜”果蔗。其优良特性稳定,耐旱、耐涝、耐寒、抗病,茎粗4~5厘米可食部分达2米以上,节间长达15~20厘米,分蘖多,宿根性强,具有一次下种,三年受益的基本特性。可延迟到气温0~5℃时砍收,667平方米(1亩产量超5000公斤。该品种的成功培育,给北沿地区果蔗种植爱好者带来了机遇和财富,还可缓解南蔗北运的矛盾。2.投资概算:667平方米需种蔗芽2000个,每个种芽1元,计2…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和巢式PCR技术对6个新引进果蔗品种黔蔗08-1497,黔糖5号,云南红皮,广东黄皮,黔蔗08-688,黔糖3号和广东主栽果蔗品种黑皮果蔗(Badila)进行宿根矮化病菌检测,并对其中广东黄皮、云南红皮、黔糖3号及黑皮果蔗(Badila)的巢式PCR第二轮扩增产物(编号依次为Lxx-Gd-gz1、Lxx-Gd-gz2、Lxx-Gd-gz3及Lxx-Gd-gz4)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PCR检测,仅黔蔗08-688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20%(1/5),其余6个果蔗品种的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均为0%;巢式PCR检测,黔蔗08-1497及黔糖5号宿根矮化病菌检出率为0%,广东黄皮检出率为75%;云南红皮、黔蔗08-688、黔糖3号及黑皮果蔗(Badila)检出率均为100%。Lxx-Gd-gz1、Lxx-Gd-gz2、Lxx-Gd-gz3及Lxx-Gd-gz4基因组相应区段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100%,均与巴西、澳大利亚、美国路易斯安娜州、中国云南、中国福建及广东湛江株系核苷酸序列同源率均为99%。表明该病菌遗传稳定性极高,变异极小。  相似文献   

17.
祝洁 《河南农业》2010,(7):45-46
一、品种选择 北方甘蔗多以鲜食为主。在选用品种时应选择果蔗或果糖兼用品种,且应具备抗旱、抗寒、早熟、高糖等特点。在大田种植中可以选用“冀蔗1号”、“黑皮果蔗”等品种,也可直接从广东、广西等地调运且适宜本地种植的蔗种。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选择 北方甘蔗多以鲜食为主,在选用品种时应选择果蔗或果糖兼用品种,且应具备抗旱、抗寒、早熟、高糖等特点.在大田种植中可以选用"冀蔗1号"、"黑皮果蔗"等品种,也可直接从广东、广西等地调运且适宜本地种植的蔗种.  相似文献   

19.
<正> “北国红”红皮果蔗是北方蔗王李梅继“冀蔗一号”,果糖兼用蔗“甜梦2000”之后筛选培育出的又一新型果蔗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特早熟,特高糖,分蘖力强,且上糖均匀。极易脱叶,自然转色,自然封顶;抗逆性强。 1 品种特征:中至中大茎品种、平均茎径3.0cm以上,最大茎径在5cm左右;植株高大,株主2.5~3.0m;节间为圆筒形,节  相似文献   

20.
果蔗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蔗在我国广东、福建多有种植.皮呈紫黑色,茎组织疏松、水分多、含糖量高、适口性好,俗称"黑皮蔗"、"水果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