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黑粉病是杂交制种稻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危害谷粒,结实粒数减少,一般发病田块减产5%~10%,收获时病谷破裂散出的黑粉粘附在健谷表面,影响种子质量,降低产值。为寻求防治粒黑粉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减轻粒黑粉病的危害,提高杂交制种稻的经济效益,我们于2007年对新型高效复配杀菌剂丙环唑·苯醚甲环唑进行了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小区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9-1992年采用控制性试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研究了稻粒黑粉病发生与水秀授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已授粉后,制种稻粒黑粉病病粒率和侵染率随侵染时间的推迟而下降。授粉受精和病菌侵染基本同步时才能形成病粒。自花授粉对稻粒黑粉病有防御机制。病粒率,侵染率与恢复系花粉量呈负相关。不育系外露柱头增加的健粒数约为病粒的10倍。制种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粒黑粉病是杂交制种稻上的主要病害,直接危害谷粒,结实粒数减少,一般发病田块减产5%~10%,收获时病谷破裂散出的黑粉粘附在健谷表面,影响种子质量,降低产值。为寻求防治粒黑粉病的理想药剂,探讨其防治技术,有效减轻  相似文献   

4.
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李安祥,李慈厚,丁克信,严国红(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盐城224000)粒黑粉病在杂交稻制种区发生普遍而严重。这与菌源量大、不育系高度感病、异交结实、开颖时间长、花往外庄率高、破口抽@期使用赤霉素,以及盛花期常遇阴雨高湿天气等...  相似文献   

5.
两优培九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亲本的特性、气候、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两优培九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原因 ,并提出了以杀灭菌源、定向栽培、正确喷施“92 0”和加大药剂防治力度等措施 ,来降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粒黑粉病在湖南省普遍发生,一般病穗率为30~70%,严重达100%;病粒率通常为10%左右,重病田可超过30%,造成杂交稻制种大幅度减产,而且种子质量降低,千粒重和发芽率下降,严重阻碍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不多,也没有专门用于防治此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70年代后期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稻粒黑粉病[Neovossia horrida(Tak)]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尤以杂交稻制种田危害更甚。一般年份病粒率为10~20%,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与品质。我们于1989~1991年对杂交水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一、病害的侵染来源 1.种子带菌:稻粒黑粉病粒后期吸水膨胀破裂,散出黑粉(病菌孢子),随风、雨或  相似文献   

8.
稻粒黑粉病已成为杂交制种及不育系繁殖的一个重要病害。它对产量影响的直接原因是减少了单穗实粒重,增加了病粒率。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的损失率应低于病粒率,每穗病粒数的多少对千粒重和结实率的影响不大。模拟为害发病率(X)与损失率(Y)的关系,可建立江农ⅡA/HR1004和汕A/桂33的损失预测方程分别为Y_1=-0.1036+1.0211X,Y_2=-0.0335+1.0528X。结合目前防治费用、产品价格和防治效果,本文估算了不同产量水平的允许损失率,并提出目前的防治指标为3%~5%。  相似文献   

9.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田不育系上发生为害严重,成为限制繁殖、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对其药剂防治是目前诸多措施中最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同时其增产效果常和防病效果不相称,甚至可出现防病不增产或防病减产的情形,从而挫伤生产部门和制种农户用药剂  相似文献   

10.
稻粒黑粉病防治主要采取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策略。合理掌控肥水施用和花期调控技术,会减少病菌入侵的机率。稻粒黑粉病的防治关键期在破口前和盛花期,要坚持在割叶前结合治虫用粉锈宁药剂,依据实践,推荐使用爱苗、嘉润代替灭黑一号,既防病又增产。  相似文献   

11.
杂交制种的不育系是异交结实的,其开花习性与父本差异较大,母本授粉后,颖壳关闭较迟,这给稻粒黑粉病小孢子侵入提供了有利机会.因此,制种田的稻粒黑粉病发病较重,一般损失10%,重者达20%~30%.目前此病已成为杂交稻高产优质制种的一大威胁.为减轻该病危害,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97年选用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杂交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抽穗扬花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于7~8月份高温多湿,容易发生稻粒黑粉病.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源以厚垣孢子越冬,主要从带病的种子侵染.近年来,它对我县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笔者在实践中对该病的防治探索了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曾被列为我省的植物检疫对象,由于种子、稻谷及稻草的频繁调运,使水稻粒黑粉病成为了一种传播速度快、极易造成较大为害的新发病害。由于水稻粒黑粉病既降低水稻产量,还因为病粒上的黑粉粘在未发病种子谷壳表面,使谷壳颜色发  相似文献   

14.
在稻田面积较小的山区,每个农户只需几公斤甚至更少的稻种。如何让农民将少量的稻种催好芽?一、箩筐盛种催芽法1.浸种杂交水稻浸种前,先用黄泥水等进行选种,剔除空秕粒、裂壳粒及黑粉病病粒,然后用清水充分冲洗稻种。最后将洗净的稻种放入清水中浸种并结合进行消毒。浸种时间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的原因分析,提出其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6.
用三唑酮防治稻粒黑粉病,通过不同的防治适期、不同的浓度及打药次数的防效比较,确定了最佳的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制种田母本始穗期和抽穗期,用20%三唑酮EC1200ml/hm2或15%三唑酮WPl200 g/hm2防治稻粒黑粉病的效果在90%以上,重发年份,齐穗期扬花期还需再防治一次.  相似文献   

17.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是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粒率为5%左右,重病年达25%以上,造成制种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制种质量。就其发病规律及诱发该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制种田母本粒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杂交水稻母本粒黑粉病病原苗的越冬,发病条件及防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在室内需7个月的休眠期方能萌发,存活期2a;在室外需6个月休眠期,存活期1a。  相似文献   

19.
鲜食大豆鲜子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江苏省6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的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标准荚个数百分率、单株荚重、每千克标准荚数、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百粒重、出仁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花荚期花叶病病指、鲜荚产量13个主要性状与鲜子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子产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单株荚重标准荚个数百分率标准荚重量百分率鲜荚产量出仁率单株荚数主茎节数株高每千克标准荚数分枝数花荚期花叶病病指初花期花叶病病指鲜百粒重。  相似文献   

20.
稻粒黑粉病(又称稻粒黑穗病、墨黑穗病、腥黑穗病)是水稻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一般发病较轻,每穗上的病粒数从1—2粒到3—5粒不等,10粒以上的情况极少见,也有偶尔剧烈暴发的,1953年四川万县大发生,病穗率达55%,病粒率达27%。1978年我区大发生,其为害程度是罕见的。特别是杂交稻制种田病害更为严重,个别地方造成毁灭性灾害。为了摸清稻粒黑粉病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