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氯虫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邻氨基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证。初步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1μg/mL时,部分化合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致死率均超过90%,高于先导化合物氯虫苯甲酰胺。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剂防治水稻大螟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水胺.三唑磷30%乳油、稻丰散50%乳油是防治水稻大螟的理想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10mL/667m2杀虫效果达100%,保苗效果达96.8%;水胺.三唑磷30%乳油100mL/667m2杀虫效果为95.5%,保苗效果为91.7%;稻丰散50%乳油150mL/667m2杀虫效果为92.5%,保苗效果为91.4%。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阿维.丙溴磷25.5%乳油、稻散.毒死蜱45%乳油是取代氟虫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1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期长达15d,杀虫效果达98.7%、保叶效果达91.1%,显著优于氟虫腈。阿维.丙溴磷25.5%乳油80mL/667m2、稻散.毒死蜱45%乳油12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药效期为10d,杀虫效果达95%以上,与氟虫腈相当;保叶效果达90%以上,显著优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4.
氯虫苯甲酰胺(康宽)是美国杜邦公司新开发的全新成分、全新杀虫机理杀虫剂,其杀虫谱广,持效性好。为了验证其对二化螟的防效及安全性,2009年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世界性重要害虫,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严重抗性。已经明确小菜蛾CYP6BG1的过量表达与其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相关。本文进一步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了小菜蛾CYP6BG1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蛋白,并检测Sf9细胞表达CYP6BG1蛋白后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变化及氯虫苯甲酰胺经CYP6BG1蛋白代谢后对小菜蛾幼虫毒力的变化。结果显示:Sf9细胞中与CPR共表达的CYP6BG1具有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活性,且细胞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将表达的蛋白与不同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孵育24 h后,对3龄小菜蛾幼虫致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间接表明CYP6BG1能够降解氯虫苯甲酰胺,从而增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比较了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溴虫腈对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研究分析了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连续处理和间断处理对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以及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小菜蛾与敏感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可提高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溴虫腈对其表达量均无影响;0.05和0.01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均可使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增加;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抗性的小菜蛾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是敏感小菜蛾的5.79倍。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氯虫苯甲酰胺的作用机理,并可能为筛选作用于鱼尼丁受体的新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3龄幼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亚致死浓度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小菜蛾4龄龄期和蛹期明显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单雌产卵量明显降低。另外蛹重也明显低于对照。这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新化合物氟氧虫酰胺(ZJ3757)的杀虫活性,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的毒力,得其LC50值分别为0.088、0.905和0.095 mg/L,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的杀虫毒力相当。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氟氧虫酰胺悬浮剂(SC)在有效成分15 g/hm2剂量下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菜青虫Pieris rapae药后7 d的防效分别达88.41%、92.72%、82.07%和98.39%,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当,高于或相当于氟虫双酰胺、茚虫威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的防效。可考虑将氟氧虫酰胺用于蔬菜上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菜青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有效防控水稻螟虫的杀虫剂,选择多种药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水稻螟虫的防效较高,控害率为93.16%~97.34%,杀虫效果为96.28%~98.97%。  相似文献   

10.
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达县应用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及推广情况,与应用常用农药进行防治进行了综合效益对比分析,总结了氯虫苯甲酰胺的试验防治效果.提出了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主要害虫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苏云金杆菌WP、10%吡丙醚·高效氯氰菊酯ME、20%抑食肼WP、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和35%氯虫苯甲酰胺WG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药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g/667 m~2和35%氯虫苯甲酰胺WG 6g/667 m~2施药后7d的防治效果大于90%,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药剂大面积推广,添加R71杀虫桶混增效助剂可以提高化学农药的活性,增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防治水稻害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氯虫苯甲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新开发的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为了验证其防效及安全性,我站在黄冈市黄州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处理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盆栽防效分别为78.15%、80.26%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效分别为83.87%、86.27%和88.37%;高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4.
昆虫体内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在昆虫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试验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一条新的黏虫P450基因,经国际委员会命名为CYP9A134(登录号为MT990973)。该序列全长为1801 bp,开放序列长度为1596 bp,编码531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61.42 kDa,等电点为4.90。在黏虫幼虫阶段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和20%氯虫苯甲酰胺诱导时该基因表达量会有不同程度上升,最高的可分别达对照组的2.6倍和6.5倍。RNA干扰后,该基因表达量最低下降了70%,以上2种杀虫剂LD30杀虫效果分别提高了13%和25%;在黏虫成虫阶段用20%氯虫苯甲酰胺LD30诱导时,该基因表达量最高可达7.8倍。RNA干扰后,该基因表达量最低下降了61%,LD30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杀虫效果提高26%。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在杀虫剂诱导的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联合应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FW-05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评价其是否对小菜蛾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对菌株HFW-05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菌丝生长和胞外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最明显。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与HFW-05混用均可明显提高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杀虫速度。氯虫苯甲酰胺最低设定浓度10×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理论LT50均低于1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LT50分别为2.4、2.2和1.2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没有影响HFW-05对小菜蛾的僵虫率。表明白僵菌HFW-05与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联合应用,在保证白僵菌侵染作用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是防治小菜蛾的一项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猛  王凯  刘峰  慕卫 《植物保护学报》2014,41(3):360-366
为比较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的作用差异,采用浸卵法、浸叶法、饲喂毒营养液法等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害虫的卵、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无杀卵作用,但能降低初孵幼虫存活率。溴氰虫酰胺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5和0.13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2.8、2.7和5.1倍。溴氰虫酰胺对3种害虫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11、0.09和0.22 mg/L,相对毒力分别是氯虫苯甲酰胺的3.9、3.8和2.7倍。溴氰虫酰胺在亚致死浓度0.10、0.05和0.14 mg/L的剂量下分别对甜菜夜蛾、玉米螟和小地老虎3龄幼虫表现出较强的拒食作用,处理48 h后达到最高,拒食率分别为85.58%、81.91%和86.11%。药剂处理试虫虫体皱缩,体节缩短,体重增加率明显低于对照处理。表明溴氰虫酰胺对3种鳞翅目害虫的毒力作用比氯虫苯甲酰胺好,可作为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药品。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开发新的杀虫化合物,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2-甲基-3-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卤化生成5-氯-3-甲基-2-氨基苯甲酸;再与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甲酸进行缩合反应,生成6-氯-2-(3-溴-1-(3-氯吡啶-2-吡啶基)-1H-吡唑-5-基)-8-甲基-4H-3,1-苯并噁嗪-4-酮;最后引入苯丙氨酸片段并经环化反应,分别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23 个新化合物( 4 和 5 ),其中化合物 4 为含苯丙氨酸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化合物 5 为由化合物4环化生成的含1H-茚-1-酮片段的氯虫苯甲酰胺类似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的表征及确证。初步室内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多数目标化合物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其中14个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黏虫Mythinma separata的致死率为100%,化合物 5k ( 1H-茚-1-酮片段中取代基为羟基 ) 在4和0.8 mg/L下的致死率分别为90%和70%,其LC50值为0.55 mg/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 5k 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也是作用于鱼尼汀受体(RyR),但与靶标结合的氨基酸残基不同,这种差异可能对黏虫的抗药性治理研究有益。  相似文献   

19.
食诱剂可以同时引诱棉铃虫雌、雄成虫,对其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明显。在撒施应用中,氯虫苯甲酰胺常被用作棉铃虫食诱剂的伴施杀虫剂,现阶段推荐使用浓度为0.5 μL/mL。本文测定了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同时评估了其田间防治效果。在室内,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0.125、0.0625 μL/mL的食诱剂对棉铃虫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5.81%、67.01%和60.24%。以氯虫苯甲酰胺浓度0.25、0.125 μL/mL的食诱剂饲喂棉铃虫雌成虫,其存活个体的繁殖系数较未取食杀虫剂的对照组分别下降95.39%和91.61%。在田间罩笼中,提供相同数量的棉铃虫成虫,无论是仅雌成虫取食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 μL/mL的食诱剂,还是雌、雄成虫均进行取食,田间落卵量较未取食氯虫苯甲酰胺的对照组平均下降73.56%,后代幼虫发生量平均减少75.55%。因此,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及其后代种群有明显控制作用,为棉铃虫食诱剂撒施中伴施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减量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湖北植保》2009,(4):76-76
福戈(VIRTAKO)40%水分散粒剂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具有壮苗作用的水稻全面杀虫剂,由20%氯虫苯甲酰胺加20%噻虫嗪复配而成。有强胃毒作用和弱触杀作用,内吸传导性强,耐雨水冲刷,杀虫谱广,可高效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象甲等多种害虫,更兼有壮苗效果,建立起全新的杀虫标准,为水稻种植专业农户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