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马铃薯夏播掰芽留种技术杨孝楫周长武柯斧(陕西省安康地区农科所725021)杨敦沛(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农技推广站725504)秦巴中高山区马铃薯与玉米间套作能否亩产上吨粮,主要制约因素是马铃薯单产低。而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无优质种薯。用夏播带芽直播,占地...  相似文献   

2.
芽苗移栽以前仅作为棉花移苗补缺的一项辅助性措施。我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把芽苗移栽运用于大田生产,是解决直播棉田缺苗、补种、重播以及盐碱地难立苗的新套套。广大干部群众已在生产斗争实践中,推广了这项措施,1975年全县芽苗移栽面积已达1800亩。1970年大庙公社上山大队第三生产队,利用苗床育成芽苗,首次移栽到大田,试栽了7亩,单产皮棉181斤,比直播棉田每亩增产29斤,解决了部分群众怕大面积移栽失败的阻力。以后育苗面积逐年扩大,1974年第三生产队的42亩棉田中,芽苗移栽25亩,  相似文献   

3.
杨小康 《种子》1994,(5):67-68
杂稻制种单产是一个本征性灰色系统,通过对状态变量花遍U1、亩基本苗U2,施纯氮量U3和中间变量亩有效稳X2的灰色生成,就得到了单产X2的灰色生成,就得到了单产X1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就可以对天柱县杂稻制种单产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甘蔗是利用茎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多年种植后易受病源物的反复侵染而感染花叶病、宿根矮化病等顽固病害.造成蔗茎节间短小,单产低,并逐年每况愈下.经济效益也比种植健康种苗低许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单产增长规律及预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单产发展规律及其对总产的贡献,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预测了到2000年我国粮食单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坚持走“科技兴团、科技兴农”之路,大力推行农业节水技术。2004年该团投入500万元,发展节水农业,在3万亩滴灌的基础上,新增自压软管滴灌2万余亩,单产籽棉创历史新高。种植9.2亩棉花皮棉单产153.36kg,籽棉总产3818万千克,其中十四连李振旗种植了42亩棉花,运用了软管滴灌新技术,皮棉单产217kg,刷新了北疆片区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棉花赘芽和边心对源库活性的调节作用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简化整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郑州市惠济区黄河滩地,选用鲁棉研28号品种,设计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3个处理,以不去赘芽不打边心为对照(CK),调查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棉花源库大小及活性、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与CK相比,去赘芽和打边心的3个处理在棉花生育后期可以维持较高LAI(Leaf area index)和干物质积累量,库/源比较高;在棉花生育中期,叶"源"中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和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较高,ABA(Abscisic acid)含量较低;从铃"库"来看,伏前桃和伏桃的棉籽中IAA含量和SOD活性较高,ABA含量较低,而伏前桃和伏桃的纤维表现正好与棉籽相反;去赘芽、打边心和去赘芽+打边心处理的皮棉单产分别提高4.43%、5.17%和9.31%,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去边心对产量的效应大于去赘芽,且两者具有累加效应;去赘芽和打边心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打边心能稳定增加纯收入,但去赘芽减收,去赘芽+打边心增效不够稳定。【结论】棉花去赘芽和打边心总体上能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源库活性,可以增产但不显著,效益也不够理想。因此,在棉花规模化生产时,可以采用简化整枝,即不去赘芽、不打边心。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对白菜子叶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基因型对白菜子叶培养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不定芽再生率和平均每子叶生芽数差异极大,在被检索的123个大白菜和20个小白菜品种中,芽再生率为0-97.5%,平均每子味生芽数为1.0-10.7个。17个大白菜和5个小白菜品种的不定芽再生率在80%以上。芽再生率与品种起源地、结球类型及熟性无相关。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业资源状况决定了要实现农业的大幅增产必须主要依靠提升单产。使用良种是提升单产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目前在作物单产提高过程中,良种的生产潜力和产量水平尚未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对良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广良种必须要配套良法,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实现农业的大幅增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了品种、6-苄氨基嘌呤、外植体大小及硝酸银对黄瓜直接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直接不定芽数量诱导存在显著差异,但长度诱导无显著差异;6-苄氨基嘌呤对直接不定芽数量和长度的诱导作用显著,其中4.0mg/L为数量诱导适宜浓度,其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达到最高,分别为100.0%和11.1,0.5mg/L为长度诱导适宜浓度,其平均芽长12.0mm;外植体的大小对直接不定芽数量和长度均具显著影响,随着子叶的增大诱导直接不定芽的数量和长度增加,其中单片完整子叶为最适宜大小,其出芽率、每外植体出芽数和平均芽长分别达到100%、6.7和17.1mm;硝酸银也对直接不定芽数量诱导影响显著,其中2.0mg/L为适宜浓度,出芽率和每外植体出芽数分别达到97.2%和4.2,但对芽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玉米、小麦、绿豆和豌豆种子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4种植物根和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进不同植物根和芽生长的NAA最适浓度不同,且根比芽敏感,同时验证了生长素类似物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芽谷干种有氧催芽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庭云  贾美银 《种子》1995,(1):54-55
为了科学地利用芽谷种子,对杂交稻芽谷种子的浸种催芽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干种有氧催芽法能提高芽谷种子的发芽率,其发芽率可提高10-30个百分点,能接近种子的最高发芽水平。为购买芽谷种子的农户提供了科学的摧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在花生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花生单产有了很大提高,2002年单产达到2986.2kg/hm^2,是世界平均单产的216.09%,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在育种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重庆地区早实核桃采穗圃营建及高效管理提供参考,以早实核桃‘渝城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定植密度(1 m×2 m、2 m×2 m、2 m×3 m、3 m×4 m)和4种修剪强度(长放、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对核桃枝条生长和穗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有显著影响,且修剪强度的影响大于定植密度,两者交互作用对枝长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影响。从定植密度上看,有效枝数、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随密度降低而增加,在2 m×3 m和3 m×4 m密度下的有效枝数及有效芽数显著优于其他处理。从修剪强度上看,随着修剪强度增加有效枝数显著减少,而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增加,其中重短截的枝条质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综合来看,在16个处理中,2 m×3 m结合重短截处理的枝粗、枝长和有效芽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单产有效芽数较高,是兼顾了枝条质量和穗芽产量的最佳处理。定植密度和修剪强度对于重庆地区早实核桃‘渝城1号’采穗母树枝条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营建采穗圃的适宜定植密度为株行距2 m×3 m,适宜的修剪强度为休眠期重短截。  相似文献   

15.
胚芽鞘长度作为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王玮  邹琦 《作物学报》1997,23(4):459-467
20%PEG-6000(w/v)作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7个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萌发期的芽鞘长、芽长、根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芽鞘长、芽长、根长差异显著,以芽鞘长与抗旱性符合最好。芽鞘长与渗透调节能力关系密切。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筛选程序”。用此程序对11 3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旱鉴定和系统聚类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随着收集到的8个商品辣椒品种的子叶外植体在PD培养基上形成芽丛,转移到PE培养基上伸长为具2-3个节的茎芽,茎芽在PR培养基上生根,得到了再生植株。芽分化率达100%,移栽成活率100%。多植体切除芽后回到PD培养基上的反复操作可重复诱导芽的分化,提高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17.
韩德志 《中国种业》2017,(12):25-27
摘要:春旱、夏涝、低温寡照等灾害性气候严重制约农业生产,遭遇恶劣气候条件直接影响黑河市地方农业生产,粮食单产较低,粮食品质较差,严重影响农民卖粮与整体收入。但位于黑河市境内的北安、九三农垦分局所属农场近些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以气象灾害频发的2016年为例,各种作物的单产均高于黑河市属农村产量,其中小麦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2.97%,水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20.74%,玉米单产比市属平均高111.74%,大豆单产比市属平均高78.30%,薯类单产比市属平均高44.75%。为此,我们对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破解制约地方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促进黑河市地方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徐富贤  洪松 《作物学报》1997,23(3):311-317
1991-1993年以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促芽肥与杂交中稻再生力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促芽肥不能提高到2、倒3节位活芽率,可提高倒4、5位活芽率。促芽肥对再生力的效果与母茎 鞘干物质重有关,当母茎鞘干物质过大或过小时,促芽肥的作用极小。  相似文献   

19.
韩宝瑜 《茶业通报》1996,18(2):36-38
绿盲蝽刺害的春茶芽及芽上刺害点空间格局和抽样技术研究韩宝瑜(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230036)绿盲蝽(Lygussp)刺吸危害春茶嫩芽,芽头被刺害之后在芽面上呈红褐枯死斑点(本文称“刺害点”),随着芽叶的伸展刺害点逐渐在叶面上形成不规则的孔洞和破烂,即...  相似文献   

20.
玉米品种SC-704纯度可采用幼苗稀酸增色鉴定法,也称芽鞘鉴定法对其进行杂交率的测定。禾谷类作物芽鞘的颜色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可分为绿色和紫色两大类,紫色的深浅亦不同,可根据这一特征,区分不同品种。SC-704母本芽鞘为绿色,杂交种芽鞘为紫红色,在酸性和800Lx以上光照条件下,芽鞘呈现紫红色且幼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