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苜蓿害虫天敌种类及其田间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和鉴定,明确了宁夏苜蓿害虫天敌种类和优势种群,初步研究了优势种群瓢虫、草蛉、捕食蝽及蜘蛛的田间消长规律,并对主要害虫蚜虫、蓟马与其天敌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为今后苜蓿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桑树害虫天敌名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防治用叶植物——桑树的害虫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本世纪以来,以祝汝佐先生为先躯,很多桑保工作者对桑树害虫天敌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收集了丰富的天敌资源,为保护利用繁殖天敌奠定了基础。为此,为了满足桑树害虫综合治理的需要,作者在多年研究桑树害虫天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孙骊珠  罗兰  孙娟  韩萌  袁忠林 《草地学报》2016,24(5):1087-1093
本文对青岛地区苜蓿(Medicago sativa)田节肢动物群落种类、优势种田间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优势种群的田间动态规律,对主要害虫与优势天敌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苜蓿田有节肢动物13目49科91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蓟马(thrips)、蚜虫(aphids)、盲蝽(mirids)、苜蓿斑螟(Salebria semirubella)等,主要天敌有瓢虫(ladybirds)、食蚜蝇(syrphids)、寄生蜂(parasitic wasps)、草蛉(lacewings)、蜘蛛(spiders)等。蚜虫每年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5月中旬和10月下旬;蓟马在田间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7月上旬和10月上旬;苜蓿斑螟有1个高峰期是在9月下旬;盲蝽有3个高峰,分别是7月中旬、8月上旬和9月下旬。瓢虫类在田间有2个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和10月中旬;寄生蜂类有2个主要高峰期,分别是4月中旬和5月下旬;食蚜蝇类有3个高峰,分别是4月中旬、6月上旬和10月中旬;蜘蛛有5个发生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和10月上旬。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一元回归法探讨了天敌与害虫之间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对每类害虫有控制作用的天敌种类。  相似文献   

4.
苜蓿田主要节肢动物种群数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甘肃省定西市九华沟苜蓿(Medicago sativa)田节肢动物主要种类的数量动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苜蓿田主要害虫是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豌豆蚜(Acyrthosip hon pisum)、蓟马(Thripidae)和盲蝽(Miridae)等,主要天敌是瓢虫(Coccinellidae)、草蛉(Chrysopidae)、食蚜蝇(Syrphidae)、寄生蜂、小花蝽(Orius minutes)和蜘蛛等;苜蓿斑蚜、豌豆蚜和蓟马在苜蓿上的消长动态呈单峰型,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下旬、7月上旬和7月上旬;建立了苜蓿斑蚜、豌豆蚜、蓟马和盲蝽的时序动态模型;蚜虫与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蜘蛛、蓟马与小花蝽,盲蝽与蜘蛛的相互作用表明主要天敌与害虫自然种群数量之间呈极显著的互作关系,天敌的发生出现明显的时间跟随现象,比害虫推迟10-20 d。  相似文献   

5.
橄榄星室木虱在莆田市橄榄产区普遍严重发生,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橄榄主要害虫。其为害频率和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一年发生7~9代。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新梢嫩叶,卵散产于嫩叶主脉及两侧附近,一片嫩叶上有卵100多粒。若虫密集为害,4~7月发生,5月盛发,春梢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栽培管理,使枝梢抽发整齐,摘除零星嫩梢,可减轻为害。二是营造防护林,果园有一定荫蔽度,木虱发生少。三是保护利用天敌,星室木虱天敌有瓢虫、草蛉、螳螂、郭公虫、步行虫、黑肩绿育蝽、捕食螨和跳小蜂等。四是喷药保梢,40%乐…  相似文献   

6.
山植叶螨是苹果园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螨在苹果树枝干裂缝隙中和树干基部土缝中越冬。成虫3月上旬开始出蛰,3月底、4月初出蛰量猛增,进入高峰。4月中旬为产卵高峰,5月初为若螨出现高峰,7月上中旬为成虫全年为害高峰。9月以后绝大多数进人越冬状态,在果园很难找到成螨。 山楂叶螨的主要天敌有10余种。其中主要的有捕食螨中的苹果巨须螨,具瘤神蕊螨,中华植绥螨,深点食螨瓢虫(俗称小黑瓢虫),六点蓟马,小花蛤,中华草蛉和异色瓢虫等。其中以捕食螨、深点食螨瓢虫、六点蓟马的数量较多,小花蝽次之,其他天敌数量较少。 防…  相似文献   

7.
桑树害虫诊治多媒体专家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志强  蔡平 《江苏蚕业》2006,28(2):14-18
利用雄风Visual XF6.1专家系统生成工具,将桑树害虫诊断和防治技术等有关知识及经验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规则,开发研制了桑树害虫诊治多媒体专家系统。该系统由数据库、知识库、图像库及用户接口组成,涉及桑树330多种害虫及天敌,具有害虫诊断、识别、咨询和提供防治建议等功能,并具有直观性、实用性、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将桑树食叶害虫控制在为害之前的防治方法。试验表明,柴油乳剂对桑树在枝干越冬的食叶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效,萌芽前使用5%柴油乳剂对野蚕越冬卵和桑尺蠖越冬幼虫防效分别达到98.5%和96%:脱苞后至展叶前使用0.5%~1%柴油乳剂对桑木虱卵防效达94.47%~96.30%,且对越冬成虫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够有效地将桑树枝干越冬食叶虫害控制在经济阚值之内。  相似文献   

9.
正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虫害和病菌的侵袭,轻则损害桑树生长器官,导致树势衰败,产叶量下降,叶质低下,重则危害桑树整体生长,甚至死亡,使蚕桑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必须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1桑树病虫害的种类虽然危害桑树的病虫害有数百种之多,但造成较大危害的只有40~50余种,其中危害较重的有10多种。1.1桑树虫害种类危害桑树的害虫,从危害的部位可分为桑芽  相似文献   

10.
章晔  许梅 《江苏蚕业》1997,(3):17-19
<正>为寻找桑树病虫害的防治策略,经几年努力,开展全方位的桑树病虫害调查,现已发现,如皋市有桑树病害17种,害虫39种,天敌11种,并已初步弄清了其种群分布情况.1 种群分布全市主要桑树病害有黄花型萎缩病、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桑褐斑病、桑漆斑病.萎  相似文献   

11.
蒙自地区桑园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及几种天敌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健  江秀均  储一宁  陈松 《中国蚕业》2009,30(4):36-38,47
通过对云南省蒙自地区桑园害虫天敌的调查得知,目前桑园中捕食性害虫天敌的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初步发现有9种天敌昆虫,它们分别属于大赤螨、植绥螨、小花蝽、食螨瓢虫和塔六点蓟马等,主要以大赤螨和植绥螨居多;同时,还观察了大赤螨、植绥螨等主要几种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特性和捕食性,这些天敌昆虫对桑园的一些小型害虫(如叶螨、蓟马和粉虱)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长春地区苜蓿田害虫和天敌种类及其田间消长规律,试验通过定期田间调查,初步鉴定了苜蓿害虫22种,主要包括半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天敌7种,主要包括鞘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等昆虫;分析了主要害虫(蚜虫、叶蝉、蝽)以及优势天敌(瓢虫类)的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即豆无网长管蚜的消长动态呈单峰型,牧草盲蝽、三点盲蝽和大青叶蝉的消长动态呈双峰型,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消长动态亦呈双峰型。  相似文献   

13.
桑树是叶用经济作物,在生长期中要多次采收养蚕,过去只注重农药防治,忽视生态防治。在化学防治过程中,不但影响养蚕,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增强了病虫害的抗药性,并大量杀伤了虫害有益天敌,破坏了生物自然平衡,为了减少"农药合并症",我们必须从保护生物与环境观点出发,本着"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防治原则,合理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的方法,以及其它有效的生态学手段,以达到控制病虫害、节制农药,改善环境,提高桑树产叶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漆传楷 《四川蚕业》2004,32(4):24-25
桑毛虫又称又桑毒蛾、毒毛虫,是一种咀食性桑叶害虫,在我县属于主要桑树虫害之一,对桑树为害较大。认真防治桑毛虫,对发展蚕桑生产具有积极意义。现将其发生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桑树从春季发芽起,经夏秋季旺盛生长到冬季休眠,在每个季节都会遭到各种害虫的侵袭,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为了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和蔓延,多年来我们把防虫工作摆在和水、肥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害虫生活习性、消长规律,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使虫害造成的损失逐年有所减少,保  相似文献   

16.
茶园瓢虫类群及其优势种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中瓢虫种类较多,成、幼虫食性相似且活动力较强,是粉虱、蚧类、蚜虫等难以控制的小型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类群。如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onicum)是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幼虫和蛹期的主要捕食性天敌(?)瓢虫(Chilocorus Kuwana)具有(?)长白蚧  相似文献   

17.
周绍仁 《江苏蚕业》2000,22(3):44-46
随着蚕桑业发展,我县桑园由高干乔木零散式结构,逐步演变成现在成林化低干密植群体式结构。桑树虫害发生也由种群数量少、发生量小、危害程度轻,发展到现在种群数量多、发生量大、危害重。60~70年代,我县蚕农基本上没有桑树虫害防治习惯和经验。80年代随着桑园面积扩大,桑树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蚕桑生产效益,到了非治不可程度,但当时大多是由蚕农自愿自由式防治。进入90年代,桑树害虫危害日趋猖蹶,给蚕桑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威胁到蚕桑生产发展,在政府和技术部门积极宣传组织推广下,桑树害虫统防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几类主要的桑树害虫为害特征和防治要点,为生产上桑园虫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王正义 《北方蚕业》2002,23(2):32-33
蚕桑产业在宁夏发展已10余年了,随着桑园规模的不断扩大,桑树各种病虫害也逐步现露,尤其是近两年,虫害防治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着蚕桑产业的发展.根据近几年报道及调查表明,宁夏桑树害虫大约有近30种,主要有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等;芽叶害虫叶螨、桑蓟马、桑瘿纹、大青叶蝉、桑螟等;枝干害虫桑白蚧、桑虱等.其中近几年为害最严重的是桑蓟马和叶螨.  相似文献   

20.
茶园覆盖纱网进行设施栽培 ,利用纱网隔虫 ,保护天敌 ,应用天敌和农艺措施控制茶树害虫 ,不用化学防治 ,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研究结果表明 ,纱网茶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天敌种群数量增加尤其是蜘蛛 ,全年没有使用农药防治害虫 ,而露天茶园全年用农药防治害虫 5 7次 ,鲜叶产量增加2 4 13% ;另外 ,纱网还有改善茶园小气候的效果 ,冬季保温防冻和夏季降温抗旱 ,提高茶叶品质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