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综述了单菌株和多菌株微生态制剂在提高奶牛产奶性能上的应用,分析探讨了两种微生态制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自然界腐朽的玉米秸秆中分离出黑曲霉、青霉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筛选出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谤变株黑曲霉M6.300和青霉B5.270,黑曲霉M6.300的滤纸酶(FPA)活力为3.79 IU/mL,比诱变前提高15.90%;β-葡萄糖苷酶(BG)活力为43.85 IU/mL,比诱变前提高11.98%.青霉B5.270的FPA酶活力为8.81 IU/mL,比诱变前提高5.26%;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活力为35.79 IU/mL,比诱变前提高7.93%.对里氏木霉、黑曲霉M6.300、青霉B5.270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的接菌量的优化,结果表明,在里氏木霉、黑曲霉M6.300、青霉B5.270以5:3:3联合接种的发酵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明显提高,FPA活力达13.85 IU/mL;CMCase活力达39.17 IU/mL;BG活力达46.79 IU/mL.  相似文献   

3.
噬菌体抗性菌株的产生是噬菌体治疗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研究噬菌体的抗性菌株与其敏感菌株之间的的差别,本研究将大肠杆菌短尾噬菌体Bp4与宿主大肠杆菌共培养,经双层平板法筛选,结果显示获得了对噬菌体具有抗性的大肠杆菌,且该抗性菌株不能被Bp4裂解.将该抗性菌株与其敏感菌株进行了形态及培养特性的比较,发现二者基本一致;基因组...  相似文献   

4.
以螺旋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iramyceticus)SPM-14078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紫外线(UV)诱变和亚硝基胍(NTG)诱变的方法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比较3种方法的诱变效果,通过诱变筛选出1株遗传稳定性好且具有Co~(2+)和豆油耐受性、噬菌体抗性的菌株SPMAR-1603,其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94.9%,此结果对螺旋霉素高效生产、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猪血红蛋白是猪血中的重要成分,占到了全血蛋白质总量的2/3和血细胞蛋白质总量的90%以上。本研究通过采集屠宰场的土样,接种分离培养基,从中分离出了90多株以猪血为唯一氮源的菌株,从中挑选43株生长旺盛的43株接种酪素平板培养基,培养30h、60h,从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以及DC综合比较,选定B60作为发酵猪血的主要菌株,B60经过鉴定初步判断为米曲霉。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屠宰场的土样,接种分离培养基,从中分离出了90多株以猪血为唯一氮源的菌株,从中挑选43株生长旺盛的菌株接种酪素平板培养基,分别培养30h、60h,从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以及DC综合比较,选定B60作为发酵猪血的主要菌株,B60经过鉴定初步判断为米曲霉。  相似文献   

9.
牛黄(Calculus bovis)系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牛科动物的胆囊、胆管或胆管中的结石,是多种中成药的材料,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但是,由于天然牛黄货源奇缺,价格昂贵,为此,在国内有很多人采用人工合成牛黄来代替天然牛黄。由于天然牛黄中含有多种微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包括酵母),不少是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工艺,虽然产品为纯菌丝体,但投资大、成本高,不易推广。为此,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采用粮油食品的副产品及其下脚料作载体,进行固体形态培养生产饲料酵母,结果表明,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特别适合于乡镇企业饲养场和个体养殖户小规模生产。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曾于1983年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8个菌株酵母,经过分离和筛选分别接种入麸皮中,48小时发酵后发现,各个菌株酵母在单一的基料中,  相似文献   

11.
蚕豆根瘤菌抗药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青海不同生态类型土壤分离到蚕豆根瘤菌,将其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用含结晶紫浓度较高的平板筛选,采用逐步提高抗药性的办法,顺利获得抗药性菌株,经室内试验观察,已筛选出具有抗药性和良好固氮能力的快生型菌株。  相似文献   

12.
对3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进行菌落培养、液体菌种培养和子实体栽培试验,比较不同菌株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菌株B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菌丝产量高,子实体产量高,且子实体粗长均匀,颜色桔黄,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作为生产用菌株。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取构树根际土壤、青贮池、腐败构树茎叶土壤、其他腐败树叶土壤等自然环境样品进行分离细菌,并通过纤维素酶筛选培养基、蛋白酶筛选培养基、单宁酶筛选培养基筛选构树青贮发酵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培养基筛选生产蛋白酶菌,产纤维酶菌和产单宁酶菌,可明显提高构树中蛋白质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和单字含量。  相似文献   

14.
15.
高效生物饲料菌株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35株饲料菌株选育出了氮素转化菌S4、纤维素分解菌A408-2、淀粉分解菌C-24、产酸菌XJ、生香菌R-3共5株高效生物饲料菌株,其最佳组合及比例为A408-2∶C-24∶R-3∶S4∶XJ=3∶4∶2∶2∶4,该菌株组合对原料适应性较强,可使高粱秆的纤维素含量降低11.93个百分点,玉米秆的蛋白质含量提高3.82个百分点;接种方式以先接种好氧微生物,再接种厌氧微生物较佳;发酵时间以1周为宜。  相似文献   

16.
猪气喘病弱毒菌株免疫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解放军农牧大学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室陈侠甫,王景林等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是植物性的纤维素类物质,每一年约生成1500~2000亿吨。其中除部分被作为造纸和植物纤维利用外,大部分被燃烧或废弃,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由于鸡大肠杆菌血清型(群)比较复杂 ,且变异性较强 ,很难用疫苗得到有效的预防 ,并且对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 ,在临床防治工作中 ,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就需要选择对大肠杆菌比较敏感的药物 ,来进行预防与治疗 ,才能达到控制该病的目的。本文针对这一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1材料1.1病料采自黄河三角洲部分县市。1.2试剂MR、V -P、靛基质、明胶液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尿素酶试验培养基及反应试剂由本所自制。1.3普通琼脂平板按照常规 ,由本所自制。1.4麦康凯琼脂、伊红美兰琼脂、三糖铁琼脂均购自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  相似文献   

19.
检验炭疽沉淀素血清特异性的两株类炭疽菌C41-1和C41-3,经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的鉴定与蜡状芽孢杆菌基本一致。这两个菌株应归为蜡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饲料菌株和成套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德录  韩宁  蒋安文 《饲料工业》2000,21(12):31-33
微生态学,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生态科学(何明清《动物微生态学》)。按照这个定义,微生态饲料学,应解释为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培养基及宿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生态科学。所谓微生态饲料,应是由多株最起码有两株以上能形成生态体系的有益微生物参与,对有关饲料原料进行发酵处理后制成的饲料,而且这种饲料中的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相关动物体内的自然微生态体系(正常微生物)相吻合和营养互补。运用微生态技术生产微生态饲料,对于开发饲料资源,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