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惠满丰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惠满丰UA-102液肥可增强玉米植株生长势,扩大穗位叶叶面积,减少秃尖,提早成熟2-4天。同时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和粒重,增产4.48%-17.27%。比播前土壤和八展叶期各喷施一次的处理产量最高,净增产值达108.38%元/为。八地期处理的产投比最高,为6.87,净增产值64.57元/亩。  相似文献   

2.
利用明恢76与Warg lowa配组选育而成的亚恢420,经测定为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珍讪97A,龙特甫A,1356S等配组的组合表现大穗多粒,结实率高,籽粒饱满,具有较强的营养优势和经济优势;经三年来多点试种示范平均产量481.48公斤/亩,比对照汕优63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3.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增产效果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冬小麦全耕层播种是针对回茬麦产量低及劳畜力紧张等问题而创立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高产栽培技术,80年代以来,在晋南北部麦区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常规条播比较,亩穗数增加9.6万,穗粒数多1.6粒,千粒重提高2.1g,平均亩增产12.25%。  相似文献   

4.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5.
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将小麦春管从传统的返青期推迟至起身拔节期增产效果明显。试验表明,推迟春管无效分蘖提前退化5—7d,穗粒数增加1.5~2.5个,亩穗数增加2万~2-3万,亩增产8%~10%,每667m^2节约标准氮肥5~10k,节本增收60~80元。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 据山东省13个市80个县市区300多个点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7.17万,穗粒数34.89个,平均亩产462.56公斤;较传统耕作亩增40.57公斤,增产幅度达9.61%。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总计增产1.25亿公斤。  相似文献   

7.
正甜615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小中心育成。2001、2002两年秋植参加省区试,亩(1亩=1/15公顷)产鲜苞比对照种分别增产9.09%和15.33%。2001年名列第4,2002年名列第5,增产达显著水平。生育期73~77天,比对照种迟熟1~2天。植株高195厘米左右,穗位高65厘米,穗长19-20厘米,穗粗5厘米,秃顶长2厘米,单穗鲜重300-350克,山籽率65%,一级  相似文献   

8.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1
宜香优1577经2001年和2002年浙江省两年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524.9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5%。全生育期139.8天,比对照汕优63长0.8天;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5千克,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9%。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每穗总粒数158.2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7.2克。据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精米率、碱消值达部颁食用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粒长、长宽比、透明度、胶稠度、  相似文献   

9.
小麦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基施生的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显示,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比施普通复合以,纯氮,不施肥对照高,亩产量分别增加6.00%,16.01%,56.72%,差异极显著。亩平均纯收入比施普通复合肥,纯氮提高20.04元和48.90元。  相似文献   

10.
催芽、覆膜对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皖麦38、内乡188和周麦12三个当地较为典型的半冬性品种,各设崔芽盖膜、催芽、盖膜和不催芽不盖膜(CK)四种方式进行种植。结果表明,催芽盖膜比对照不催芽膜种植的小麦生长发育明显加快,幼穗分化时间延长,亩穗数提高11.2-13.9%;穗粒数增加23.2%-39.4%,千粒重提高7.4-9.7%,增产幅度达50.9-73.7%,说明在连阴雨造成小麦晚播的情况下,催芽盖膜播种是较为理想的增产措施,但从投入和环境角度看,催芽不盖膜种植既简便易行,又能显著增产,是一种现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空育131为试验水稻品种在草甸黑钙土的水稻田内按照规定用量喷施金田磁能硅叶面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喷施200毫升/亩金田磁能硅叶面肥可使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分别提前2天、1天、3天,平均株高提高3%茎杆粗壮无倒伏,可使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分别增加5.2%、4.6%、1.2%、4.6%、2.7%、16.4%和13.8%增产效果显著,较对照区提高产量13.8%.亩增产83.5公斤。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于小麦拔节期、穗期叶面喷施FA旱地龙抗旱生长营养调节剂,结果表明,喷施FA旱地龙抗旱生长营养调节剂的春小麦产量及各种生长指标均好于对照,以孕穗期倾施1.05kg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3.5%。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笔者在华蓥市双阿镇廨院村7社采用低密度强化栽培水稻7.5亩(1亩=1/15公顷,下同)。平均单产604公斤/亩,比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该技术具有早栽早发,酐壮穗大,群体结构合理.单株生产力强,总体增产的优点。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强的纳米863助长器在玉米上应用有一定效果,从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构成上分析.处理较CK穗长平均长1.3cm,百粒重平均重1.7g,亩增产38.3kg,增产幅度7.5%。  相似文献   

15.
用ABT4号增产灵5种浓度,对杂交稻制种母本,于秧苗一叶一心期喷施,结果显示:喷施的秧苗白根多,对促进分蘖和增加总根长有明显的效果;移栽后早生快发,大田的亩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增加,使制种产量提高。施用浓度以15ppm为佳。  相似文献   

16.
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 ̄93.2%和8.2% ̄90.3%,其分蘖穗率与稻谷产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70%以上显著增产,其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亩有效穗数虽有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分蘖穗率与亩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分蘖穗率高低对稻谷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和垩白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劲驼掺混肥料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效益的影响,以劲驼掺混系列肥料为材料,采用大田示范种植的方式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劲驼掺混系列肥料配合施用,优化了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了亩有效穗、穗粒数,提高了结实率及千粒重。比习惯施肥区亩增产稻谷97.73 kg,增产16.0%。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利用效率比习惯施肥区提高了19.2%。比当地习惯施肥肥料成本增加了66.87元/亩,扣除其他成本,实际亩增值效益为169.61元/亩。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缓秧后对水稻进行茎叶处理,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的2,4-D,可增产497.1kg/hm^2,增产率为6.22%,同时加入NAA,成穗数则下降,会降低增产效果甚至减产。增产因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实粒数。本研究证实,水稻移栽后采用化控技术可控下位蘖,促中位蘖,成大穗,为大稻中位蘖优势利用栽培技术拓宽了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设末腐熟的鸡灰肥1000,1500,2000,2500kg/亩作小麦基肥,供试品种为扬麦158。试验结果显示,播量为8kg的亩施1500kg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6.91%,其增产是通过增穗增粒实现的。过量施用未腐熟鸡灰肥可导致贪青迟熟,株高及基部节间拉长而易倒伏。播种时为6kg的、鸡灰肥施量每亩亦不宜超过2000kg。  相似文献   

20.
大型水库自然水域水上种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在水面积82万亩的千岛湖水面上进行水稻无土栽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0.832亩水面实收亩产571.8kg。1992年进一步扩大试种水上水稻6.2955亩单季晚稻亩产达626.6kg,1.803亩连作晚稻亩产432.9kg。从试验结果表明,上水种稻更有利于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具有更好的稳产性,主要表现为:(1)结实率高,有效穗多,千粒重高;(2)不怕旱和涝;(3)病虫危害轻;(4)抗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