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苹果采收时期适当与否,对产量、品质和耐贮性有极大的影响。采收过早不仅果个小,而且颜色风味均差;采收过晚果肉容易发绵不耐贮藏。目前生产上早采是普遍现象,原因除了果农对何谓适期采收还不明白外,主要有三方面心态:①早采收、早获利。②减少丢失和采前落果的损失;③减少害烂果的损失、孰不知如果管理好苹果园,根据品种特性适期采收,不仅消费者能享受到优质果品,而且果品卖价高,果农实际获利要大得多。 不同苹果品种究竟什么时候采收,才算适期采收呢?因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样,最简便而可靠的判断方法是根据果实生长的天数(即盛花后天数)来确…  相似文献   

2.
苹果果实的品质与贮藏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采收时期的影响。适期采收的果实,不仅着色和风味好,而且贮藏后果实品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商品价值高。采收过早或过迟品质都会下降,贮藏障害增多。 根据贮藏需要决定采收时期,尽可能保持果实的贮藏力、品质,减少贮藏期间的障害发生,提高商品性,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常依据  相似文献   

3.
苹果果实适期采收的标准判定果实的适期采收标准,除必须把握果实的成熟度和熟悉各品种果实特点外,还要根据采后果实的走向来综合考虑,因此,采收的适期并非单指果实的完全成熟期。果实的成熟程度,主要从外观和内质两个方面来制定。外观包括底色和着色,内质包括糖、酸...  相似文献   

4.
不同摘袋时期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摘袋处理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摘袋对果实色泽、光洁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甜酸比均有影响,综合各项指标,鲁中地区红富士苹果适宜的摘袋时期为采收前25天即10月5日前后,适期采收,果实着色鲜艳,光洁度好,糖酸比高,耐贮运性好。  相似文献   

5.
早采和晚采均会给苹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但生产中.果农常不能做到适期采收。这一方面是由于果农不能确定某一品种的最佳采收期.另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早采或晚采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现将该问题介绍如下,以指导果农适期采收。  相似文献   

6.
枇杷的采收与贮运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时无伤采收,保证采收质量 枇杷果实在成熟前的15~20天膨大最快,糖分迅速提高,酸度下降并逐步着色,采后基本上没有后熟作用。采收适期应以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为准,需贮藏或外销的果实可在八九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着色后晚采则果肉变软,风味下降,落  相似文献   

7.
苹果采收适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苹果早上市卖高价,将未成熟的苹果过早提前采摘,会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苹果的贮藏性能.要增加果农的生产效益,必须适期采收苹果.适期采收是保证苹果优质高产,提高果品贮藏力的重要环节.要生产优质高档的苹果,特别是晚熟品种苹果,果实一定要达到适宜成熟度后采收,才能充分显示其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1适期采收意义苹果果实采收过早,一是果实尚未充分发育,果个小,糖分积累不足,外观色泽差,不能充分体现品种应有的风味,商品质量低;二是果皮角质层未发育好,采后容易失水萎蔫,贮藏期易皱皮;三是易出现苦痘病、虎皮病等,烂果率较高,果实不耐贮藏。适当晚采,可增加产量和果实含糖量,果实着色好。但采收过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实的食用品质,但是易发生果肉发绵、裂果、衰老褐变等生理病害。一是果实过分成熟,果肉松软发绵、硬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苹果采收是苹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采收的早晚直接影响产量、品质及贮藏性,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外观色泽差,含糖量低、品质差,早采收一个月,产量至少会减少20%左右。若采收过晚,果肉发绵快,不耐贮藏,抗病能力低,易诱发水心病和虎皮病等。适期采收,才能保证果实的品质佳,贮藏寿命长,经济收益较高。  相似文献   

10.
李岩 《山西果树》1997,(3):32-33
苹果树周年栽培管理李岩(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接上期33页)秋季是收获的季节,要做好中、晚熟品种的采收和入贮工作,并为明年继续丰收做好施基肥和采后管理。79月(白露、秋分)7.1中熟果品适期采收苹果果实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1.
苹果的贮藏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采收时期。适时采收的果实,能保持良好的品质和美好的风味。采收时期,要根据当年气候、地理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进行综合判断。同时,加上计算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天数,就能准确地确定果实的采收适期(表1)。  相似文献   

12.
<正>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关系着苹果的商品价值。采收过早,果实成熟度差,果个小,含糖量低,风味淡;采收过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虽有增加,但果肉发绵,抗病能力低,不耐贮运;只有适期采收,才能达到果实外观性状最好、内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最长,从而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苹果采收指标的测定,确定采收时期是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适期采收是提高果实耐贮性的一项重要措施。为确定红星苹果的最适采收期,1986~1988年对果实发育后期的形态和生物学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采收期的果实进行了贮藏试验,明确了红星苹果适于长、中、短期贮藏的最佳采收期及其生物学指标。材料和方法1.试材来源和贮藏方法供试的红星苹果采自本所和抚宁县小所庄果园。1987年度设两个采收期,1988年度设三个采收期,相邻两期间隔5~7天。果实采收后装入0.06毫米无毒聚氯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着苹果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关系着苹果的生产效益。若采收过早,果实发育不完全,果个小,果形差,含糖量低,风味淡;采收过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虽有增加,但果肉发绵,抗病力低,不耐贮运。只有适期采收,才能达到果实外观性状最好,内在品质最佳,贮藏寿命最长,从而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益。因此,通过对苹果采收指标的测定,确定采收时期是提高苹果产量、品质及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同钙处理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土壤施钙、幼果期喷钙、幼果期喷钙配合施用激素、采前喷钙及采后浸钙等试验,研究了不同钙处理对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果期喷钙处理可以提高果实品质,而采收前后钙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各钙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采收期果实硬度,以幼呆期喷钙处理硬度较大;各钙处理在预防苦痘病方面均有一定效果。各处理中以幼果喷、施CaCl2 N从提高苹果采收及贮藏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除袋对果实色泽、光洁度、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影响,但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综合各项指标,宝鸡地区红富士苹果适宜的除袋时期为10月6-10日,此期内除袋并适期采收,果实着色鲜艳,光洁度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硬度适中,耐贮运。  相似文献   

17.
采收期对黄金梨品质及黑心病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采收期(成熟度)直接影响黄金梨果实品质和贮藏期梨黑心病病情指数。果实发育期在134~164天内,随着采收期推迟,黄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高,单果重增加,但采后货架及贮藏期缩短,贮藏期黑心病病情指数增加,耐贮性明显下降。黄金梨采收原则:短期贮藏可以适当晚采,长期贮藏可适当早采。黄金梨果实发育期在143天左右,冷藏期不应超过6个月;果实发育期在149~157天左右,冷藏期在3个月左右;果实发育期在157天以上,只可作短期冷藏。  相似文献   

18.
秋季是果园的收获季节,也是果园后期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果树的营养生长已基本结束,果实正处于后期成长阶段,大多数果树的花芽继续形态分化,此时又是贮备营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采收前后,应加强护养,防治好病虫,充分发挥叶片功能。 一、苹果、梨适期采收 采收时期是否适宜,对苹果和梨的产量、品质以及贮藏性等都有直接影响,采收过早,着色不良、酸味重、风味淡、品质差、不耐贮运,但采收过晚,也会造成落果或果肉松软,降低贮藏性。 (一)采前准备工作 采收前1个月内,一般应禁止喷布农药;要选择运输方便、地势平坦而宽敞、容易看管的存果场地,同…  相似文献   

19.
浅谈果实采后化学处理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适期采收的、具备良好品质的果实在一定条件下得以较长时期的保存,减少损耗,完成果实的贮运、销售过程,常常进行采后化学处理,最终把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果实交付给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以盛果期的乔化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苹果品质的影响。分别于红富士苹果采收期9月16日至10月14日每隔7d测定1次果实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期采收,产量增加,果实品质大大提升,生产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