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肉种鸡是我国家禽养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肉种鸡养殖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对于肉鸡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肉种鸡养殖管理技术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合理控制养殖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养殖环境的光照条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肉种鸡养殖完善的设备设施等.本文将对肉种鸡规模化养殖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旨在为肉种鸡的健康养殖以...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育成期时间较长,从4~22周龄,在整个育成期内,管理重点在于体重控制和均匀度的管理,育成期体重和均匀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鸡产蛋性能,所以,为了提高种鸡生产性能,创造更多经济效益.育成期的管理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3.
在种鸡生产中,繁殖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鸡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管理条件下,种鸡都进行自然交配,其缺点是受精率低,浪费了大量外观看似合格的种蛋,同时也浪费大量的资源,相对提高了生产成本;而在现代养鸡业中,笼养种鸡快速发展可使种蛋的卫生比较容易控制并,且房舍的利用率可以提高20%-30%。  相似文献   

4.
肉种鸡承载着繁殖后代的责任,不但关系着雏鸡的品质,还关系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才能保证雏鸡的出雏率,受精率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一批种蛋或一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的好坏,但有时候也会出现肉种鸡种蛋孵化率较低的现象。因此本文从种蛋管理、出雏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列出了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的措施,为提高肉种鸡种蛋孵化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肉种鸡饲养过程中阶段划分明显,阶段性培育和管理的侧重点不同。唯有根据种鸡的生长发育阶段、生理特点和气候变化(春、夏、秋和冬)等情况进行阶段管理,预见性地依据生产性能、体重、料量和健康指数等指导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生产性能,获得最高健苗率,取得最大的效益。如何划分肉种鸡的阶段,及如何抓住阶段的培育重点。  相似文献   

6.
赵洁 《中国家禽》2006,28(8):25-27
肉种鸡的饲喂技术是根据肉种鸡生长发育特点和生产需要而决定的,结合肉种鸡的限饲,贯穿肉种鸡饲养的全程,对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肉种鸡死亡率和淘汰率,降低饲料消耗,全面提高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肉种鸡品种生产性能每提高一步,或者说品种每更新换代一次,其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就更新完善一次。现将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中有一定新意、技术变化较快较大、易被忽视的几项饲喂技术介绍如下,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肉种鸡生长发育的好坏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生产实际中应按照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为种鸡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按照逐渐增加料量的程序饲喂种鸡,正确管理好鸡舍环境,使鸡群获得均匀的生长发育,为种鸡群达到性成熟做好准备。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肉种鸡体重和体况的正确控制和监测,确保肉种鸡的生长发育对于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在采用地面平养和两高一低式饲养或笼养育雏时都离不开垫料(或垫纸),垫料质量的好坏以及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肉种鸡饲养的成败。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重视垫料的管理,包括垫料的种类和特点、选用垫料的原则、垫料的管理、垫料的储存及合理使用等。  相似文献   

9.
在家禽的饲养中,肉种鸡是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对其饲养管理的各个因素加强重视,特别是对关键技术的有效控制,对于保证其养殖效益有着极大作用。本文就现代肉种鸡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提高肉种鸡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0.
限制饲养通常是应用在种鸡和蛋鸡生产中,以期生产性能稳定且发挥充分。但是这种生产管理应用到肉仔鸡生产中又会如何呢? 我们知道,肉仔鸡的饲养生产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肉仔鸡腹水症发生率特别高;二是肉仔鸡的饲料成本特别高。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利用限饲以克服肉仔鸡生产中此两点关键技术问题。 一、限饲使肉仔鸡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增加。限饲使一次性采食量增加,而总饲料报入量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白羽肉种鸡养殖效益良好,一些其他行业的个体老板纷纷把经营方向转向肉种鸡饲养业,致使国内的父母代肉种鸡存栏量猛增。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饲养管理和指导,导致肉种鸡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疫病控制不力,特别是一些不被重视的疾病,给种鸡生产造成的损失更严重。支原体病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用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生产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已被国内外养鸡生产者所用。但有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还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就肉种鸡而言,目前饲养得最多的是父母代种鸡,数以亿计的肉用仔鸡靠其繁殖,养好父母代肉用种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代肉种鸡主要的管理措施不外乎鸡舍环境;限制饲养;公母分饲;饮水控制和通风等。到现在为止,肉种鸡的管理大多以母鸡为标准,而忽视了公鸡管理的必要性,其结果往往是公鸡变得过重而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公鸡的繁殖性能将下降,足…  相似文献   

13.
在种鸡生产管理中,受精率是影响种鸡企业效益的关键指标之一,它可以影响到种鸡生产性能的稳定和企业效益的高低。影响受精率的高低有多方因素,而较容易控制,也较重要的因素有3个方面:公鸡精液质量、母鸡健康和人工授精操作,3个环节中每个步骤都做到精细,才能不影响种鸡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正肉种鸡育成期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出体质健壮,体尺和体重均匀度高,能按时开产的后备鸡群。育成期的均匀度、体尺控制、体重控制、健康状况以及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程度,因此,搞好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是种鸡生产中的关键。1育雏、育成前期(0~10周龄)1.1体重均匀度所谓的均匀度是指达到标准体重的群体占整个鸡群的百分数,它包括体重均匀度和体尺均匀度。体尺和体重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整个产蛋期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肉种鸡的育成期一般是指种鸡7~24周龄,实际上随着种鸡遗传育种的发展及生产性能的不断改善,对种鸡体重的控制越来越早,育成配方日粮  相似文献   

16.
肉种鸡生产中的日常细节管理要落实到每个人、每项工作,有明确的计划,时时掌控实际情况,及时了解生产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做好每一个细节。肉种鸡生产中日常细节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人员、设备、生产过程、饲喂、饮水、体重、均匀度、光照、免疫、环境、人工授精、报表管理细节等。  相似文献   

17.
在艾维菌肉种鸡生产中,提高肉种鸡的均匀度是非常重要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吻合度和均匀度高低是保证种鸡的遗传性能及产蛋阶段能得到最大发挥的关键。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提高鸡群均匀度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肉种鸡具有肉鸡相似的遗传特性,胸肉比例高、生长速度快及饲料转化率高。肉鸡性状的改进对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如产蛋率、受精率、死淘率、抗应激能力、饲养环境条件和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根据肉种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饲养过程中尽量避免各种应激因素,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通过精确的料量控制和严格的限饲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正确管理好种鸡的各个饲养管理阶段,尽可能生产出最多、高质量的商品代肉鸡。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空舍期是指自鸡群淘汰之日起,到下批进鸡前,一般准备期为8周。空舍期的中心工作是清洗和消毒鸡舍以清除鸡舍及设备上以及周围环境、全部家禽和人类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尽最大可能消除上批种鸡遗留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昆虫,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链,减少对下批种鸡健康、福利和生产性能的风险。空舍期的管理要点主要有制定程序、淘汰种鸡并进行鸡舍清理、鸡舍的冲洗与消毒、监督检查和育雏准备等。  相似文献   

20.
<正>肉用种鸡的科学饲养,是实现肉鸡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充足的肉鸡种蛋供给,同样也是肉鸡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肉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鸡群的生产性能、种蛋质量以及肉种鸡的使用时间等等。在肉种鸡的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鸡群体重是最为关键的一项举措,利用合理限饲等方法,可对肉种鸡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1肉用种鸡的生理特征以及要求肉种鸡的育成阶段,通常是在种鸡的7~22周龄,也就是当肉种鸡从育雏舍转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