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性炉渣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盐酸改性的炉渣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分析溶液pH、改性炉渣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锅炉炉渣的除磷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当溶液pH为8,改性炉渣的投加量为2.0g,反应时间为60 min,温度为35℃时,磷的去除率最高,达96.59%.[结论]该研究为低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经良  刘刚  彭忠  王福浩  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82-14784
[目的]探究采用球形微电解填料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的效果。[方法]采用球形微电解填料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研究了pH、填料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测定了最佳条件下预处理前后水质变化,并对该技术的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在pH为3、填料投加量为1.0 kg/L废水、反应时间为3.0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6.3%;色度去除率为86.4%;TP去除率为95.6%;BOD5/COD比值由0.10升高到0.35,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明显提高;水处理成本为1.0元/t,与取得同等COD去除率的电解法相比成本较低。[结论]球形微电解填料预处理除草剂生产废水效果较好、成本较低、不板结,为后续生化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冯俊生  高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14-10215,10369
[目的]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排放浓度稳定达标。[方法]在自制反应装置中使用电凝聚技术并投加混凝剂Al2(SO4)3对含磷废水进行处理,并对极板间距、电流密度、pH值、通电时间和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磷去除率的影响及除磷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在最佳电流密度2.5mA/cm^2、极板间距1.5cm、pH值为7时,投加15mg/L混凝剂Al2(SO4)3,电解30min,磷的去除率达到90.1%。[结论]电凝聚-混凝技术除磷具有很好的效果。电极极化钝化是电凝聚有效运行的主要障碍,是后续研究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宋丹  杨肃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45-7648
[目的]分析污水处理系统中化学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在不同反应系统下,研究了投加石灰处理高、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效果及其限制因素的影响。[结果]石灰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既可以降低化学除磷的成本,又可以在合适的搅拌、沉淀条件下,通过控制碱度、pH等因素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化学污泥的含磷量可达到9%~12%,有较高的可回收利用价值。[结论]石灰法处理富磷污水比处理低磷污水经济,且对磷的回收利用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处理,在实验室配制了100mg·L-1的磷酸钠溶液模拟高磷废水,采用单因子考察法系统探讨了投加方式和pH对高磷废水处理效率的影响。运用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分析了处理后的高磷废水中磷酸根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钙法除磷中,氢氧化钙的最佳投加方式为先投加75%,取得上清液再投加25%,最佳pH为1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作为外加碳源下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方法]采用A2/O工艺处理模拟生活污水,以啤酒废水作为外加碳源,分析了投加啤酒废水对反应系统内总氮和PO43--P的去除率以及对COD、pH的影响。[结果]不同啤酒废水投加量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差异较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啤酒废水投加量的增大,总氮去除率增高,当啤酒废水投加量过大时,总氮去除率下降,而PO43--P的去除率随着啤酒废水投量的增大呈下降趋势。[结论]适当投加啤酒废水可以提高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且较佳投量为70 mg/L。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Fenton氧化法对高浓度有机杀菌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碱析预处理方法,考察了NaOH添加量、H2O2和Fe2+的摩尔浓度比和H2O2用量等因素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及脱色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了生产运行时各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为:pH=3.0,NaOH添加量为15 g/L,n[H2O2]:n[Fe2+]=4.20,反应时间t=30 min。[结论]该研究为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糠醛渣进行改性处理来吸附含磷废水中的磷,取得了良好的吸附效果。探讨了吸附时间、改性糠醛渣投加量、磷初始浓度、pH等因素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20 mg/L的含磷废水,在25℃、pH为2~12、投加量为1 g、反应时间为60 min时,改性糠醛渣对废水中磷的去除率为98.26%,净化后的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过程中,含磷元素的化工产品越来越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特别是水中磷的含量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我国水产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钙法化学混凝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含磷废水的处理效果。本文就钙法化学混凝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技术进行分析,提出钙法化学混凝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实例,以不断提高含磷废水的处理效率,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乳化废水的破乳-氧化-吸附深度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李菊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740-1742
[目的]寻求有效的高浓度乳化废液的深度处理方法。[方法]采用酸化盐析破乳-Fenton氧化-粉煤灰吸附3级工艺对实验室模拟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模拟的高浓度乳化含油废水在初始pH值为3、末期pH值为10、H2O2与Fe^2+的物质量投加浓度比为52:1、H2O2投加量50ml/L和Fenton试剂投加量500mg/L的条件下氧化2h后,COD去除率达85.0%;对氧化后的废水进行吸附实验表明,进水COD336mg/L,在粉煤灰投加量40g/L、pH值为10的条件下振荡吸附30min后,出水COD109mg/L,COD去除率达67.5%。[结论]使用这种工艺对实际的机械洗削废液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良好达国家排放标准(COD≤120mg/L,含油量≤10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有效去除养牛场牛尿废水中的磷,并将其回收利用,降低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方法]以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硅藻土对牛尿废水中总磷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对其吸附等温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磷静态吸附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50 ml总磷浓度为45.67 mg/L的牛尿废水,当吸附剂用量为3.0 g,牛尿废水pH为7.0,吸附时间为6 h,温度为30℃时,吸附后总磷浓度可降至9.86 mg/L,去除率可达78.41%。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比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磷在硅藻土上的吸附行为。[结论]硅藻土吸附牛尿废水中磷的研究为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提高了硅藻土作为农业化肥的应用潜力,在废物回收(用作肥料)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石晓明  杨勇  杨汉新  郑伟斌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632-4633,4832
[目的]研究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和应用。[方法]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制备聚合硫酸铝铁(PAFS),通过PAFS对含油废水浊度和色度的去除效果研究了PAFS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最佳处理条件,并通过与硫酸铁、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PAC)絮凝效果的比较,对PAFS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当Fe/Al摩尔比为3:5,pH值为3.5,熟化温度为65℃时,合成的产品性能最优,去浊率达94.55%,脱色率达96%,除油率达82.67%。当投加量为140mg/l,原水pH值为8时,PAFS处理效果最佳,去浊率达95.05%。相同条件下,PAFS的絮凝效果优于其他3种絮凝剂。[结论]为PAFS的合成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际生产和含油污水的处理有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马红霞  李耀仓  肖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151-12153
[目的]研究环保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与应用。[方法]以天然生物制品壳聚糖(CTS)、硫酸铁(Fe2(SO4)3)以及聚合氯化铝(PAC)为主要原料制备了4种环保型絮凝剂,并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活污水进行絮凝处理,以污水COD、浊度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复合絮凝剂配方、絮凝剂用量、水体pH变化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CTS/PAC和CTS/Fe2(SO4)3复合絮凝剂对污水COD和浊度去除率比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有较大提高;CTS/PAC最佳体积配比为1.0∶5.0,每500 ml水复合絮凝剂CTS/PAC最小投加量为4.0 ml,对水体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在pH=7.2时效果最佳,分别为78.5%、98.4%,比单独使用PAC对COD的去除率提高了36.5%,对于浊度的去除率提高21.5%。[结论]CTS/PAC是一种理想复合絮凝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有机物和有机磷浓度高、可生化性差,传统工艺难以达标的问题,进行催化铁还原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为现有处理工艺的改造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摇瓶试验和SBR持续试验,对催化铁还原技术和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处理现有草甘膦废水生物出水COD和磷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将催化铁还原技术与微生物处理过程耦合能够提高草甘膦农药废水的COD和TP去除效果;耦合的SBR系统在微氧条件下对原厌氧出水的COD和T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0%和50.0%以上,正磷酸盐浓度在20.00 mg/L以下。[结论]催化铁-生物耦合为草甘膦废水的处理和改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烧杯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二级出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混凝剂的经济性及选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AC、FeCl,及PPS除磷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6~9、7—9和7~9.对于较低浓度含磷的二级出水,宜采用PFS除磷,可以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除磷率.欲使初始总磷质量浓度为1.735mg/L的二级出水经混凝处理后,其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水质标准,PAC、FeCl3、PFS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20、25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钙浸种对植物耐低磷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小麦种子(京-9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氯化钙浸种后小麦幼苗在磷胁迫下其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不同变化情况。[结果]经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后,磷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SOD、POD、CAT活性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升高;其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相对同组对照均显著降低。[结论]20 mmol/L的氯化钙浸种可能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低磷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俊岳  曾建忠  罗剑钦  胡萃  周小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090-3091,3111
[目的]研究絮凝剂产生菌A-6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为絮凝剂的低成本生产提供材料和糯米淀粉的清洁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絮凝剂产生菌A-6为试验菌种,探索絮凝剂合成的最佳条件。[结果]A-6菌最佳培养条件为COD4 000 mg/L,NaNO31.0 g/L,培养48 h,培养温度38℃;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 L高岭土水中投加1~5 ml微生物絮凝剂,pH值为5时,絮凝率达95%;由A-6菌株合成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和糯米废水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93%和70%。[结论]利用糯米淀粉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大大降低了絮凝剂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制备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造纸废水进行混凝处理。[方法]以硫酸铝、硫酸铁、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高效无机高分子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与聚丙稀酰胺复配使用处理造纸废水。[结果]在试验条件下,造纸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6.2%,色度去除率可达87.6%,COD的去除率可达79.3%。与聚合氯化铝相比,具有去除率高、矾花密实、投加量少、pH值范围较宽等优点。[结论]用聚硅酸铝铁和聚丙烯酰胺共同处理造纸废水可以达到较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