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根据肌球蛋白重链(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MyHCⅠ、Ⅱa、Ⅱx和Ⅱb 4种类型。肌纤维类型在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会发生转化,进而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肌肉品质有着密切关系。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宰后肌肉感官品质不同,感官品质进一步决定肌肉的风味及口感。猪是重要产肉经济动物,深入了解影响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因素有助于人们对猪肌肉品质进行有效调控。文章综述了遗传、生长阶段、环境温度、营养、添加剂等因素对猪肌肉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猪肌纤维发育及其与肉质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特性直接影响猪肉品质。本文就猪肌纤维的类型、肌纤维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各种影响因素、肌纤维的基因定位、肌纤维对肉质的影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猪肌纤维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继英  王怀中  张印 《养猪》2004,(3):46-48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特性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现就猪肌纤维的组成、肌纤维的转化规律、肌纤维特性的各种影响因素、肌纤维与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间的关系及肌纤维的基因定位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纤维类型在机体发育过程中受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发生转化,而肌纤维特性与肉色、持水性能、pH和脂内脂肪含量等肉品质有关,直接决定畜禽肉品质的好坏。因此,近年来肌纤维的生长发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影响猪肌纤维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调控通路进行综述,以期为猪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猪肌纤维发育及其对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纤维是动物肌肉组织构成的基本单位,在动物出生时其数目已经稳定,但其类型在饲养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肌纤维数目及其发育类型是影响猪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认识肌纤维发育的调节机制是改善肉品质的重要前提。文章重点阐述了猪纤维发育的调节机制及肌纤维类型与猪肉品质的关系,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肌纤维特性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作者就猪肌纤维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肌纤维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猪肌纤维组织学性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类型及组成决定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类型受品种、营养、日龄等因素的影响并发生转化,本文就肌纤维的类型及其转化对肉品质的影响,以及肌纤维相关基因对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肌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肌纤维类型与猪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阐述了几个品种猪肌纤维类型的组织学染色测定差异,以及不同方法测定条件下肌纤维类型的代谢和收缩特性。采用组织学方法所得肌纤维亚型结果不同,致使不同试验报道的肌纤维类型与猪肉品质关系缺乏应有的联系。此外,MyoD家族基因的表达与猪肉不同肌纤维类型的关系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9.
肌纤维类型对肉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肌纤维的类型及组成决定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畜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纤维类型受品种、营养、日龄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类型间发生转化。本文就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因素以及肌纤维类型对肉质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对体外培养的猪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规律。以体外培养的原代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为材料,在卫星细胞向肌纤维转化时添加不同水平CLA(0、50、100、150、200μg.mL-1),处理后第4、8和12天,分别采用相对定量RT-PCR测定肌纤维中MyHCⅠ、MyHC 2a、MyHC 2b和MyHC 2x 4种MyHC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肌纤维类型的组成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变化,从第4到12天,MyHC2b型肌纤维比例显著上升,而其余3种类型的肌纤维比例均显著下降。添加50μg.mL-1CLA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无显著影响。添加100μg.mL-1CLA主要影响第12天的肌纤维类型组成,而添加150~200μg.ml-1CLA则可显著改变第4~12天的肌纤维类型组成,即显著提高MyHC I和MyHC 2a型肌纤维比例,显著降低MyHC2x和MyHC2b型肌纤维比例。以上结果提示,添加CLA可使肌纤维类型组成发生变化,且该作用与添加水平和处理时间密切相关。CLA对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MyHCI和MyHC2a型肌纤维比例,降低MyHC 2b和MyHC 2x型肌纤维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CLA提高猪肉品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根据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的不同,将肌纤维分为Ⅰ、Ⅱa、Ⅱx和Ⅱb型。骨骼肌中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可影响屠宰后肉质,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则受体内多种信号通路和调控因子的调节以及饲粮营养因素的调控。本文对肌纤维转化的分子信号通路及其营养调控进行初步总结,为今后研究通过营养策略调控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肌纤维是构成肌肉组织的基本单位。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组成与肉品质密切相关,并可在机体生长发育、营养和饲养环境等外界刺激下发生变化。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和育种学家对肉品质的关注,家禽肌纤维类型及其转换规律已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组学研究技术的发展,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禽肌纤维类型调控机理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的进展。充分了解目前有关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是后续开展相关肉品质与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背景下,作者介绍了肌纤维的结构组成及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简述了肌纤维类型与家禽肌肉品质特征相关性状如肉色、pH、系水力和嫩度之间的关系,并总结了生长、品种、环境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现有的分子调控研究进展,旨在为家禽肌纤维类型转换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对未来优质肉鸡的育种方向提出了展望,希望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技术能在肌纤维类型研究领域广泛运用,肌纤维类型转换的机制研究将不断完善,并建立家禽肉质性状的分子选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的特性是决定肉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在收缩特性、代谢特性等方面差异较大,因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组成的肌肉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肉品质的差异.肌纤维类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它受到品种、年龄、营养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骨骼肌是机体中最为丰富并高度特化的组织,约占全身重量的40%。大多数骨骼肌是由具有收缩、代谢、抗疲劳性以及病理生理情况下表现出不同易损性的各种肌纤维混合组成的。动物出生后肌纤维数目基本恒定,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依赖于肌纤维维度的增加与类型的转化,而转化的结果将导致肌肉中的主要肌纤维类型占比发生改变,并直接影响到肉色、肌内脂肪沉积和嫩度等肉质性状,使肉质具有差异性。该文总结了肌纤维的分类及其特性,以及影响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因素和机理,以期为骨骼肌肌纤维的分类及其转化以及家畜肉质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PPARβ(δ)]作为调节生物体内糖、脂代谢重要的核受体,不仅在调节体内糖脂平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增强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密切相关,PPARβ(δ)的过表达能够促进酵解型肌纤维向氧化型肌纤维转化,进而影响畜禽肉品质。本文主要对PPARβ(δ)的生物学功能、PPARβ(δ)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激活PPARβ(δ)的因素及其与肉品质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通过运动、营养等措施激活PPARβ(δ),促进肌纤维类型转化,进而改善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肌纤维的划分类型和影响纤维发育基因的多态性,从遗传学角度详细地分析了纤维特性与猪肉品质的相关程度,提出未来的育种可通过对肌纤维类型的选育提高肉质。  相似文献   

17.
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通过改变肌纤维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改善猪肌肉品质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对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寻求调控及改善猪肌肉品质的方法。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受基因、转录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复杂网络调控。猪肌纤维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eterminant,MyoD)基因家族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一正一负协同调控。能量感应网络AMPK/SIRT1/PGC-1α在猪肌纤维类型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脂肪沉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猪肌内脂肪沉积有密切关系。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与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相关基因已被鉴定出来,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猪肌纤维性状形成和肌内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猪肉品质与安全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猪肉品质主要受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数量和肌纤维直径及肌纤维类型等因素影响,其中,肌内脂肪含量与猪肉的感官品质和食用品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肉的风味、多汁性、嫩度、色泽。低含量的肌内脂肪严重影响了肉的风味和口感,且往往与猪的PSE(Pale,Soft,Exudative)肉发生率相关。一般认为猪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猪、牛、羊肉质构特性和肌纤维差异。采用剪切力仪和质构仪测定猪、牛、羊肉剪切力和各项质构参数,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三者肌纤维和肌原纤维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牛、羊肉剪切力均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高于羊肉,但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牛、羊肉位移应力显著高于猪肉(P0.01),牛肉则显著高于羊肉(P0.05);牛肉硬度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羊肉则显著高于猪肉(P0.01);羊肉黏着性显著高于猪肉和牛肉(P0.01),猪肉则显著高于牛肉(P0.01);猪、牛、羊肉弹性无显著差异(P0.05);牛肉咀嚼感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猪肉和羊肉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肉和羊肉恢复性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和羊肉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猪肌纤维排列结构松散,牛和羊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紧密;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碎片牛羊猪。肌纤维排列结构和直径大小是影响肉质构特性的主要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0.
提高猪肉品质是未来养猪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植物提取物含有多酚、类黄酮、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特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不仅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在改善肉品质和风味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提取物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改善猪肉品质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优质猪肉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