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富平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县,陕西省奶业强县,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和中心产区,属典型的农区畜牧业大县。2007年陕西省关中奶山羊良种繁育村建设项目在我县顺利实施,使全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到2008年年底,全县存栏奶牛1.46万头、奶山羊31.6万只,奶类总产9.8万t,其中羊奶6.8万t。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万只以上乡镇8个,其中3万只奶山羊养殖大镇2个,存栏10只以上奶山羊养殖户2540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养羊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肉山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9年统计资料[1],1999年我国绵、山羊存栏数量约为2.69亿只,其中山羊占1.42亿只,肉山羊占山羊总数的1/3以上.山羊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羊肉、山羊绒和羊奶业的发展.山羊肉产量106.8万t,约占世界山羊肉产量的1/4;山羊绒产量约1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山羊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热点,并成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奶山羊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奶山羊生产的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奶山羊饲养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有悠久的奶山羊养殖历史,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和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我国奶山羊生产发展经过几起几落,最近15年来的年末存栏数徘徊在400万只左右,年产奶量约85万吨.我国的奶山羊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且较为集中,南方各地分布数量较少,部份地区较为集中.2003年,山东、陕西、河北、河南、新疆、内蒙等省、区的羊奶产量分别占全国羊奶总产量的29.5%、28%、11.8%、6.5%、6.4%、4%,其他省、区的奶山羊饲养量很少,羊奶产量约为0.2~4万吨.2004年陕西省有奶山羊180万只,产奶量29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和34%.  相似文献   

4.
正1我国羊产业发展1.1我国羊产业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小反刍动物(绵羊、山羊)饲养量最多的国家,2017年全国羊存栏总数为29 903.7万只,出栏总数为31 218.4万只,羊肉产量为467.5万t。2017年全国绵羊存栏总数16 465.8万只。山羊13 437.9万只,其中奶山羊约1 500万只,奶产量大约109.9万t。细毛羊产量7.4  相似文献   

5.
据FAO 1979年资料,世界山羊总数为4.46亿头,发展中国家占95%,发达国家(包括苏联在内)只占5%。发展中国家,非洲占30%,印度和巴基斯坦占23%,中国占17%,拉丁美洲占7%,其余23%主要在亚洲。据估计羊奶占世界山羊产品总产值的60%,而奶山羊的头数只占世界山羊总头数的2%。  相似文献   

6.
2018年12月26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省新闻发布厅召开“培育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大力推进特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陕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生产基地,奶山羊良种规模、存栏和羊奶产量、羊奶加工能力、羊乳制品产量、羊乳产品品牌数量以及羊乳制品市场占有量等六项指标均稳居全国第一位。当前,羊奶产品市场消费需求旺盛,陕西羊奶产品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奶山羊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饲养奶山羊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建国前,奶山羊饲养量不多。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奶山羊发展迅速。据1987年统计,全国有奶山羊基地县64个,奶山羊存栏280多万只,年产羊奶5.1亿公斤,羔羊肉2000万公斤、羊皮200万张,上交国家利税2876.25万元,农民直接受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正"世界奶羊看中国,中国羊奶看陕西"是奶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中国奶山羊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约1 400万只,具有发展羊奶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实际上,中国羊奶产量偏低,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只占奶类产量的3%,位列世界第十位。在过去10年中,奶羊产业一直处于发展相对缓慢的状态,生鲜羊乳收购价格不稳定让很多养羊人积极性受挫,又受奶羊育种和养殖技术的瓶颈,没有培育出产量优良的本土奶羊品种,且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也较低,奶羊年单产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我国奶山羊产业在国家振兴奶业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发展成绩.据统计,2018年我国奶山羊存栏量达到518万只,羊乳年产量达到100多万t,约占全国鲜奶产量的3.3%,比2009—2018前十年负增长的数据有了不同幅度的稳步提升.但与世界奶山羊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山羊产业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尤其在奶山羊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 全省有草地面积3.38亿亩,其中可利用的2.12亿亩,草山草坡7000多万亩,并有丰富的农副稿秆,具有较好的发展山羊的物质基础和优势。我省山羊数量多,1990年山羊存栏约600万只,约占全国山羊总数的十分之一,出栏肉羊近300万只,生产羊肉3.5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山区畜牧经济的发展。我省山羊品种也较丰富,现有从国外引进的奶山羊品种3个,毛用品种1个,培育品种1个,地方品种6个。由  相似文献   

11.
奶绵羊产业是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奶业中的小众特色产业.全球奶绵羊产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地区、中东地区和非洲部分国家.2019年全球奶绵羊数量为2.5亿只,绵羊奶产量总计为1058.79万t,占总奶类产量的1.15%.全球的奶绵羊种质资源主要有东佛里生、拉考恩、阿瓦西等品种.中国发展奶绵羊产业,可形成我国羊产业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12.
奶业是非洲居民重要的收入和就业来源,是重要的农业产业。2018年,非洲奶业生产总值171.22 亿美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0%;奶牛存栏6 752.49 万头,主要集中在东非、北非和西非地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平均存栏仅3 头,部分品种仍以役用为主,牛奶生产仅是副产品,平均单产512.8 kg/头·年,年生鲜乳产量3 462.85 万t;埃及、肯尼亚和南非是主要的乳制品加工国家,加工量占非洲生鲜乳产量的近30%;2019年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5 468.21 万t,鲜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占60%以上,其次是奶粉和奶酪,分别占消费量(折合生鲜乳)的16%和15%,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年为41.74 kg/人·年;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趋势,2018年进口量198.72 万t,进口额48.57 亿美元,北非、西非和东非是主要进口地区。非洲奶牛养殖提升空间巨大,乳制品加工前景广阔,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奶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以及奶业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奶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奶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市场的推动和奶业振兴政策引导下,2021年,我国奶类产量、各类乳制品进口量、乳品工业总产量分别为3 777 万t、390 万t(不含酪蛋白,折合原料奶计约2 231 万t)、3 032 万t,同比分别增加7.0%、18.8%、9.4%,国内生产、加工、进口“三量齐增”,一致反映出国内奶类消费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奶类消费量保持增长,消费结构逐渐优化,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奶类有利于提高免疫力观点的认可度增强,预计2022年奶类消费仍将保持一定比例的刚性增长,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全年奶类消费量将增至6 311 万t,增幅约5.0%,人均奶类消费量44.7 kg。  相似文献   

14.
奶山羊作为乳用品种的山羊,因其具有奶质优良、产奶性能稳定、乳汁营养丰富等特点,逐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经过多年的选种选育,我国现已拥有了多个地方奶山羊品种。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对于奶山羊产奶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奶山羊产奶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奶山羊优秀基因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富平县是中国奶山羊之乡,羊乳之都,千亿级奶山羊产业链的主战场。全县奶山羊存栏 82 万只,全县 16 个镇(街道办)都有养殖,其中 主要集中在刘集镇、流曲镇、齐村镇、到贤镇、东华街道办、 留古镇等。全县乳品加工企业 6 家,为奶山羊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奶 山羊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升级,奶山羊存栏量不断上升。由于存栏的增加,奶山羊乳房炎发病数较多,对产业影响较大。为了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早处置、早预防”奶山羊乳房炎,笔者就奶山羊乳房炎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做了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1990-2009年中国与世界主要畜产品生产和贸易进行分析,近20年世界和中国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呈增加趋势。1990-2009年,世界和中国肉类产量由17.99和3.0千万t增到28.39和7.8千万t,中国占世界比重由16.9%增到27.5%;世界鸡蛋产量由3.52千万t增到6.28千万t,中国占世界比重从18.61%增到37.61%;中国牛奶产量近20年增加8倍;世界羊毛产量从3.35百万t降至2.04百万t,中国羊毛产量由23.94万t上升到36.40万t。牛肉净贸易逆差量从478 t增到1694 t;2009年羊肉贸易逆差量和逆差额为7.65万t和1.566亿美元(美元),比1990年增加745.6%和1102%。中国猪肉进出口除2000年和2006-2008年外,其他年份贸易量和贸易额都处顺差;中国禽肉进口远超出口,1990-2006年贸易额处顺差,2007-2009年贸易额处逆差。2000-2009年,鸡蛋出口量持续增至13.47万t,2009年鸡蛋进口量268 t。过去20年,中国牛奶贸易处顺差,2009年其进口量和进口额增至1.46万t和1.18千万美元,比2008年增加80.9%和64.05%;中国羊毛贸易处逆差,逆差量和逆差额由3.52万t和1.274亿美元增至26.92万t和1.368亿美元。因动物疫病、药物残留、动物福利等问题,中国畜产品国际贸易受到限制,需从饲草生产、养殖、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随着奶山羊养殖行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如何能更便捷地对奶山羊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进行有效评判,是提高奶山羊养殖效率的重要措施。[方法] 本试验通过测定奶山羊体内外温度、产奶量以及乳成分,分析乳房温度与体内外温度以及与泌乳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发现乳房温度与舍温、额温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但与眼温和肛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此外,乳脂、非乳脂固形物与乳房温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乳房温度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指标,可适宜地用于监测奶山羊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奶山羊养殖是一项投资小、设备及技术要求低、资金周转快、收益相对稳定的养殖产业项目,很适应农村发展。奶山羊以产奶为主,奶肉兼用,可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生鲜乳和鲜羊肉,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活羊出栏价相对稳定,在中小城市,羊肉价格保持在80元/kg左右,鲜羊奶市场价格在14元/kg左右。奶山羊体格健壮、活泼好动,适应性广、生存能力强,爱清洁、喜干燥,既适应放牧又适应圈养;体质较好,相对皮实,抗病能力强,对饲养管理要求不高,较适应农户养殖。本文分析了奶山羊养殖相对于奶牛、绵羊、生猪、肉牛及家禽养殖等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62±3)kg、1~2胎次、产奶量(1.90±0.15)kg/d、泌乳期相近(产后0~60 d)的健康奶山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奶山羊全混合日粮(TMR)中分别添加0(CK组)、10(A组)、20(B组)和30 g/d DM(C组)马齿苋青贮添加剂,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测定每组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的增加,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随之增加;添加马齿苋青贮的试验组奶山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羊乳的pH呈弱碱性(7.10~7.24),并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降低,其中CK组最高,C组最低;羊乳中乳糖、总多酚(TPC)、总黄酮(TFC)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着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增多;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则相反。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无不良影响,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及乳品质,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20.
Production objectives and breeding practices of smallholder households participating in dairy goat breeding projects were analy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ability to bring about sustainable genetic improvement in the dairy goat flocks in Kenya. A stratified survey involving 311 goat keepers in 4 project sites was used. This employe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get a holistic view of dairy goats,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full array of contributions of dairy goats to the smallholder households. Milk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breeding stock were high priority functions for the objective to create a financial buffer. The breeding objective traits that farmers perceived as being of primary importance were milk yield, growth rate, body size, fertility and disease tolerance. There were logical trade-offs in the choice of these traits by farmers. Female dairy goats were mainly culled due to old age, poor fertility, small body size and poor health. Farmers did not place a large significance on unsatisfactory milk performance when culling female goats, mainly due to the very small production size and the high demand existing for breeding animals. Factors affecting milk yield and flock size presented satisfied a P < 0.1 significance level. The performance levels of dairy goats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breeding strategies and the resource availability at the farm level. The optimisation of genotype x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remains the biggest challenge given the objectives set by the farm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