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若干定性PCR方法部颁标准对含有0.5%的4份不同转基因混合样品进行检测,先以通用元件标准中的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对混合样品进行初步定性PCR筛选。结果表明,4份样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Bt基因特异性标准检测表明,3#和4#样品含有转基因抗虫水稻成分。构建特异性标准PCR检测表明,2#、3#和4#样品含有转基因GTS-40-3-2大豆成分。以MON810、Bt176、NK603转化体事件标准进行品系特异性PCR检测,结果证实:1#和4#样品中含有Bt176转基因玉米成分;3#样品中含有Mon810转基因玉米成分;4份样品中均不含NK603转基因玉米成分。说明农业部颁布的定性PCR方法标准能满足于对多种转基因混合样品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已成为一个公共争论的焦点。中国每年都进口大量抗除草剂(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用于榨油,这些转基因大豆是否会脱离监管流入市场是人们担心的问题。为了对上海市市场流通的大豆和豆腐进行转基因初步筛查,我们在上海市各区采集不同品牌的大豆样品29份和豆腐样品12份,以三对外源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 35SP启动子、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和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及一对大豆内源基因(大豆凝集素,Lectin)引物对所有样品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扩增出内源基因(Lectin)片段,且都未检出外源基因(CaMV 35S-P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基因)片段。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场上销售的上述大豆和豆腐产品均不含有上述三种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成分,表明上海市场的大豆及豆制品目前受到良好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作为目前在最多国家和地区批准种植的转基因大豆,除榨取大豆油外,剩余的豆粕等副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周边11个动物养殖户的饲料进行转基因标识情况专项调查,采用定性和定量PCR技术对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含有的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及大豆内标Lectin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1份饲料全部含有转基因抗草甘膦除草剂大豆GTS 40-3-2成分,且其含量各不相同,其中蛋鸡饲料GTS 40-3-2转化体的含量最低,但所有饲料均无转基因标识。试验为我国转基因饲料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同时也对来源于转基因作物的原材料产品的合理应用以及通过转基因饲料喂养动物所产生的农畜产品的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作物筛查用阳性质粒分子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全球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分子特征,选取常用的调控元件启动子CaMV35S、FMV35S和nos,终止子NOS、T-35S、g73′和E93′,标记基因bar、NPTII、hptII、pmi作为筛查靶标序列,通过重组PCR技术将这些元件克隆到双元载体pBI121上,构建成包含11个转基因元件的通用阳性质粒分子pBI121-ELEMENTS。质粒序列信息已提交至GenBank并获得序列号HM047294。该质粒分子对目前国内外批准的5类主要转基因作物(大豆、油菜、玉米、棉花和水稻)理论筛查覆盖率达到91.5%,对我国批准进口的27种转基因作物的理论筛查覆盖率达100%。以pBI121-ELEMENTS为阳性对照,筛查7个转基因品系,结果显示该分子能够有效用于转基因作物定性筛查。  相似文献   

5.
应用多重荧光PCR快速筛查作物中转基因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批准进口的和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的序列分析发现,除DAS40278-9和BLVA430101外,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Ac基因和pat基因覆盖了21种玉米转基因转化体。通过引物组合筛选、反应体系优化、灵敏度测试、适用性测试等实验,建立了基于4个通用筛选元件及zSSIIb内源基因的五重荧光PCR和基于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的二重荧光PCR检测转基因成分方法体系。方法参数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度达到0.05%。同时,此方法体系不仅适用于转基因玉米成分筛查,对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进行转基因成分筛选鉴定也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对引进的美国大豆品种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和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从美国引进的4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实验过程中,首先通过喷洒草甘膦对待测材料进行表型鉴定,然后通过PCR分子检测分析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有无,初步判定引进材料是否为转基因大豆,最后对目的基因CP4-EPSPS进行检测,进一步确定所测材料是否为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大豆本身的凝集素基因作为PCR检测的内置检测标准,有效排除了由于DNA质量、实验操作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46个引进品种中,5个是抗草甘膦转基因品种,41个是非转基因品种,它们可作为我国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转基因玉米成分检测中阳性对照不易获得及不易长久保存的缺陷,通过分析公共数据库资源,建立了包含玉米内标准基因zSSIIb及遗传转化中常用的CaMV35S启动子、nos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终止子的的标准分子.灵敏度检测发现,在检测体系中含有1 000个分子时,可以非常清楚扩增到所有5个片段的目的条带.随机挑选我国批准进口的7种转基因玉米,对标准分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应的阳性样品和标准分子中都能扩增到特异的目的条带,构建的标准分子可以满足作为转基因玉米筛选检测中阳性对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用17种大豆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我国进口自美国、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四个国家的41批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41批进口大豆中仅17个品系中的7种批准大豆品系被检出,分别是MON89788、GTS40-3-2、MON87701、MON87708、A2704-12、A5547-127和FG72,检出率分别为90.24%、87.80%、43.90%、41.46%、36.59%、17.07%和2.44%;不同批次样品检出品系不同,其中6批样品检出1种品系,其余样品均能检出2~5种品系;各国大豆检出品系也不同,其中美国检出7种,而巴西、加拿大和阿根廷分别检出6、5和3种;尽管不同国家大豆检出品系和含量不同,但4大转基因大豆出口国均有GTS40-3-2和MON89788两种品系检出,且含量高。期待以上结果为我国进境转基因大豆检测提供参考,并作为进口转基因大豆安全监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多重PCR技术快速检测五个转基因大豆品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大豆305423、MON89788、CV127、GTS40-3-2、356043作为商品化应用最为广泛的大豆品系,种植面积占世界转基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根据大豆内标准基因Lectin和5种转基因大豆品系的边界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验证引物的适用性、特异性和灵敏度,优化多重PCR检测体系中不同引物的用量及反应退火温度,建立了能同时扩增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和5个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六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确定的大豆内源基因和5个转基因大豆品系的引物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引物之间无交叉扩增和非特异性扩增,多重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该方法可作为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的辅助手段,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中的相应品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从刺葡萄克隆获得的DFR基因为目的基因,同时从质粒pCAMBIA1302中扩增获得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并利用双酶切法构建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DFR基因且带有NOS终止子的表达载体,验证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CAMBIA1302-35S-DFR-NOS植物表达载体,并将该载体转化到农杆菌EHA105中。采用农杆菌注射渗透法转化烟草叶片进行瞬时表达,经鉴定,转化后的烟草叶片中能检测到GFP基因的表达。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该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受体茉莉花愈伤组织,经多轮抗性筛选获得了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经PCR鉴定,茉莉花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中检测到GFP、Hyg和DFR基因等的存在,初步证明目的基因DFR已成功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茉莉花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验证了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转化茉莉花愈伤组织的可行性,为今后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丰富茉莉花的花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农贸市场中转基因大豆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农贸市场中销售的大豆进行转基因大豆的初步筛查,以检测在广州市场是否有转基因大豆流通和销售,为相关标识和监管提供实验依据。根据转基因大豆内参凝集素Lectin基因及外源基因CaMV35S、NOS及EPSPS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对收集的大豆样品提取其基因组DNA后进行PCR检测。结果在所收集的14份大豆样品中检测出1份转基因大豆,表明在广州农贸市场中存在转基因大豆,并在市场流通,提醒相关部门需根据国家规定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大豆子房滴注转化方法的可重复性与遗传稳定性,将由报告基因GUS、表达调控序列(35S肩动子,NOS终止子)和T-DNA边界序列3部分组成的基因表达框转入大豆.对T0代转化材料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40个幼胚中有12个呈GUS阳性,且在180个转化植株中有6个呈PCR阳性同时其叶片也呈GUS阳性,转化率分别为3.53%和3.33%.Smthern杂交表明外源GUS基因表达框以低拷贝的形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对转基因后代叶片GUS染色、PCR分析及Nor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遗传给了后代,其中S2株系符合盂德尔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以转CP4-epsps基因玉米为研究对象,用玉米内标准基因z SSIIb及3种常见转基因成分(Ca 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P4-epsps基因)为检测靶标,建立基于直接PCR技术的玉米转基因成分筛查方法。此方法不用提取纯化DNA,只需取直径约为0.5 mm的叶片加到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与常规PCR方法相比,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点,适用于玉米叶片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advantage of digital PCR (dPCR) is that it facilitates absolute quantification of the target without reference to the standard/calibration curve. Crystal droplet dPCR has a three-color staining detection function, which enables multiplex PCR reaction. In this study, this technique was used to establish triple dPCR detection for the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 MON87708 ​× ​MON89788 with stacked traits. Specific absolut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was accomplished for the genomic DNA extracted from the homogenized seeds of GM stack MON87708 ​× ​MON89788 soybean. Our results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absolut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stacked even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技术检测CaMV 35S启动子,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 Ready Soybean(RRS)和Btl76 Maximaizer的特异性DNA片段,判断大豆和玉米加工产品中是否含相应转基因成分.在1份豆粕和豆腐样品中检测到了RoundUp Ready大豆特异性的498 bp片段,而在玉米粒样品中检测到了Btl76特异性转基因成分.PCR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1%,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灵敏和准确的,可以广泛地应用到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