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2.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3.
范道钦 《蜜蜂杂志》2004,(12):25-26
在蜜蜂病敌害中,蜂螨是对蜂群危害最为严重的敌害之一。养蜂人若不谨慎对待,一旦螨害发生,轻则群势受损,重则全群覆灭。我们在养蜂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摸索防治蜂螨的经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 了解蜂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大蜂螨主要寄生在蜂体及巢房中。蜂群春繁后有封盖子脾时蜂螨开始繁殖,随着子脾增多和群势的增强,蜂螨寄生率则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秋季,群势下降,子脾减少,但蜂螨仍处在繁殖期,并向少量子脾与蜂体集中寄生;秋末冬初,当蜂群内无子脾,大蜂螨也停止繁殖,并以成螨状态寄生于蜂体,以吸吮蜜蜂体液为食,随蜂越…  相似文献   

4.
封银 《中国蜂业》2005,56(5):15
我养蜂多年,现在是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我读了很多养蜂期刊上有关治螨的文章,联想到我地蜂友在治螨时蜂箱底不垫纸,结果吃了大亏.通常蜂友们看治螨效果的方法是观察箱底和巢门口有多少落螨.殊不知,别说是小蜂螨,就是大蜂螨,有时因接触的药剂量不够,落螨的40%还在爬行,一旦爬行螨接触到蜜蜂,又会重新危害蜂群.所以,年年在治螨,年年受螨害,就是不能将蜂螨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秋 ,小蜂螨危害蜂群较普遍 ,许多蜂场因治螨工作没跟上而垮了场。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药物不当 ,防治小蜂螨药物效果差 ;二是当时蜂王浆价格回升 ,养蜂员忙于产浆 ,无暇顾及防治小蜂螨 ;或是养蜂员虽知升华硫防治小蜂螨的效果好 ,但担心抹升华硫会影响王浆产量 ,就放弃了。近年来 ,笔者在摆脾时作了一些调整 ,这样一做 ,既控制了小蜂螨的危害又坚持王浆生产。大家知道 ,小蜂螨在冬季是很难在蜂箱内存活的。为了产浆需要 ,这一时期多半在浆框边放 1张蜜粉脾和 1张大幼虫脾或刚封盖的蛹脾。到了初秋 ,因为气温高 ,浆框…  相似文献   

6.
小蜂螨(Tropilaclaps clareae)最早发现於菲律宾,1960年前后在我国的广东发现并逐步传播蔓延至全国各地,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小蜂螨危害程度剧增,已成为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小蜂蜻主要寄生在蜜蜂的封盖子脾巢房内,直接危害蜜蜂幼虫及蛹,极少寄生在成蜂体上,而且它具有繁殖速度快,行动敏捷等特点,因此小蜂螨对蜂群的危害超过了大  相似文献   

7.
我在海南养蜂数年,经常看到很多蜂场因蜂螨危害而全场覆没,或是蜂群不能正常繁殖,错过流蜜期,取不到蜜.在海南,四季花期不断,蜂群没有自然断子过程,所以大蜂螨、小蜂螨的危害极为严重.常规的蜂螨防治是在越夏后期人为扣王,让蜂群于9月上旬断子,在蜂群断子前后各喷2次杀螨药,隔1天1次.这是一年中最彻底的一次治螨,很多蜂农按步就搬,他们没有考虑到蜂螨的抗药性和蜂药的药效,击落的蜂螨复苏,重新危害蜂群.经过多年观察以及3年的针对性实践,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8.
适时巧治螨     
张建国 《蜜蜂杂志》2006,26(5):29-29
当蜂螨危害严重时,蜂子发育受到危害,蜜蜂卷翅瘦弱甚至死亡,爬蜂满地,群势急剧下降,采集力降低,甚至绝产,封盖子顶部有孔,蜂子虫蛹死亡腐烂,全群覆没。由于蜂螨繁殖力强,在蜂盖子封盖前几个小时潜入蜂子巢房寄生,所以很难根治,十分棘手。但若治螨有方,抓住关键时机,会收到较好的治螨效果。养蜂能手张百让同志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他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治螨经验,很值得总结借鉴。1断子期治螨早春放王开始繁蜂前几天,选择晴朗无风温暖的中午,用灭螨2号或灭螨6号按说明书要求对水制成药液装入喷雾器内,每隔2日喷脾治螨1次,共喷药液2次。因越冬…  相似文献   

9.
单王多箱体治螨与常规蜂群治螨差别不大,但单王多箱体蜂群的群势大蜂数多,防治上更加严格,难度和工作量也更大。单王多箱体蜂螨的防治是和蜂群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早春和晚秋无蜂子期多采用水剂、粉剂治螨;在有子期多采取螨扑、烟熏剂进行控螨。秋繁期前为防治大、小螨为害采取甲酸刷脾进行防治。如果蜂群螨害严重,可采取人为断子的方法。在防治蜂螨的过程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和防治的细节,才能有效地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10.
剪象林 《蜜蜂杂志》2008,28(9):26-28
(上接2008年第3期) 4 巧治大小蜂螨 螨难治,难就难在大小蜂螨潜入与深藏在子脾,特别是封盖子脾中生活繁殖,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寄生为害.蜂螨吸吮蜂子和成蜂的血淋巴及营养物质,破坏子脾,损害蜜蜂健康,使蜂群不得安宁,严重者毁群垮场.  相似文献   

11.
周婷 《中国蜂业》2002,53(1):42-42
美国中北部地区大蜂螨寄生水平对越冬蜂群的影响1 987年美国首次发现大蜂螨。养蜂者面临用杀螨剂治螨或让蜂群垮掉。在美国中北部养蜂者没有一种可靠的科学依据来确定何时治螨。我们于 1 999年冬对内布拉斯加越冬蜂群检测大蜂螨寄生水平对其影响。 1 999年 2月对内布拉斯加州米德湖附近的 6 5群蜂分别取样 ,根据大蜂螨感染水平将这些蜂群分成 4个组 ;4月份 ,计算出每平方英寸的幼虫数、每框的成蜂数以及幼虫脾的数量。当每只蜂体的大蜂螨数量不超过 0 2只时 ,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 ;当每只蜂体的螨数超过 0 2只时 ,指标明显降低。这项工作是…  相似文献   

12.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13.
卢金波 《蜜蜂杂志》2005,25(12):26-27
在防治蜂螨问题上,以往多注重对大蜂螨的防治,而对小蜂螨的危害认识不多。近年来,大小蜂螨的寄生传播和危害都已经成为我地养蜂生产中经常性的问题,它不仅给渴望常年以强群促生产的养蜂人增加困难,也给一些对蜂螨的危害认识不足、疏于管理的养蜂人造成经济损失。对于日益突出的螨害问题,我地相当一部分养蜂人采取的对策是:常年常养常治,见螨就治;螨害严重时,一时也顾及不了许多,繁殖期治,生产期也治,治螨挂片、喷剂一齐来。精力投入不少,效果往往不满意。对治螨工作带有盲目性,而缺乏科学性。在这里,本人把在养蜂实践中控制螨害的方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自《蜜蜂杂志》 2 0 0 2年第 7期刊出本人拙作报道专业养蜂青年金士珍首次在越冬蜂蜂王颈部发现小蜂螨后 ,陆续收到廖大昆先生等蜂友来信 ,叙述了越冬期在工蜂身上寄生有小蜂螨的多起事实 ,我非常感激蜂友对我抛砖引玉之心给以满意的回报。今年 1月初 ,我又仔细观察了俞亚平之种蜂场春繁前的治螨效果 ,发现落螨中除大蜂螨外 ,还有很少的小蜂螨 ,为数虽甚少 ,但蜂群中普遍都见到 ,可见所见小蜂螨并非偶然 ,至少可以证明 ,绝对断子期超 19天小蜂螨 (亮热厉螨 )便无法存活的论断在蜂群自然越冬期是不能成立的 (俞亚平种蜂场这次治螨时 ,关王已…  相似文献   

15.
宋章辉 《蜜蜂杂志》2004,(10):23-23
养蜂场在防治病虫害上的花费多少,很大程度上与养蜂员的管理技术有关。要想做到蜂场经济管理,这就要求养蜂者勇破操作技能这一关。下面是笔者在蜂场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一些经济做法。1 治螨1.1早春开繁前用3个以上不同品种蜂药交替喷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在大面积使用蜂药前,一定要做治螨效果安全试验,以确保安全、最好治疗效果为准。淘汰效果差的品种,做到次次效果好。治完2次蜂螨后以最快的速度换入已消毒好的蜂脾、蜂箱。换脾换箱后,再补治一次蜂螨。1.2生产期按上述方法管理的蜂群,在不治螨的情况下,一般到7月后才出现蜂螨…  相似文献   

16.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1,52(3):21-21
蜂螨从 2 0世纪 60年代传入我省以来 ,对我省养蜂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至今虽然许多蜂场都采取了防治措施 ,但仍有部分蜂场深受其害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未掌握治疗最佳时期1 繁殖期治螨 :众所周知 ,蜂螨的繁衍是雌螨在工蜂或雄蜂幼虫快要封盖时潜入幼虫房内产卵危害 ,如果在繁殖期采用水剂进行喷治 ,只能杀死暴露在蜜蜂体上的蜂螨。尽管可采取麻烦的分巢治疗方法 ,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由于春末夏初蜂群繁殖比蜂螨繁殖速度快得多 ,螨害被掩盖住了。当蜂群发展到极限时 ,蜂螨繁殖也达到高峰 ,群内光见子脾 ,蜂数却不断下降 ,…  相似文献   

17.
王锡九 《中国蜂业》2006,57(4):24-24
目前,在养蜂生产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蜂螨。虽然经过广大养蜂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摸索出很多防治蜂螨的方法和药物,使蜂螨的危害得以控制,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大螨,还容易对付,每年越冬前能有效治螨,再结合割除雄蜂蛹可基本控制。但是对小螨来讲,就不那么容易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药物能够有效防治小螨而又不影响王浆生产。升华硫,虽说可以治小螨,但伤蜂,造成的损失是慢性的和隐性的,只是不易察觉而已。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1,52(4):20-20
近年来我地大小蜂场夏末秋初皆受小蜂螨的侵袭 ,来势凶猛 ,危害严重 ,蜂群的虫、蛹乃至幼蜂遭到严重的摧残。现在治蜂螨的药物很多 ,为什么还会泛滥成灾呢 ?一是小蜂螨发生隐蔽 ,不在脾上和蜂身上 ,而是在幼虫、蛹房及未出房的幼蜂身上寄生。即使在脾上一般不留心观察也不易发现 ,所以当发现残缺不全的幼蜂满地爬时 ,已经毁了一代蜂。二是小蜂螨发育周期短 ,繁殖快 ,一旦暴发小蜂螨危害 ,简直是防不胜防 ,眼睁睁地看着蜂场垮下去。三是现在治螨药物很多 ,药的说明书上都注明对大小蜂螨有效 ,实际上对小蜂螨没有什么效果 ,可能在试验时有杀灭…  相似文献   

19.
用人为断子法防治寄生螨的方法和实例颇多,不过,它们都以提出全部蜂子作为基础,藉此不让封盖子里的蜂螨连续传染蜂群。留在蜜蜂体上的螨,虽然继续发育成长,不过这一过程也因断子而受控制。蜂螨只好集中到捕螨框(雄蜂脾)上繁殖,完全处于养蜂员控制下。为了确定用捕螨框治螨是否有效,在养蜂季节里,用4群蜂作试验。试验侧重操作顺序和统计结果,以便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大小蜂螨都喜欢在封盖子脾里进行繁殖,不断子治螨不可能收到相当彻底的效果。越冬期断子治螨对越冬不利;在繁殖期和生产期断子治螨,损失更大。自从蜂群进行分区规范管理后,我摸索到以下几种治螨方法,取得较好效果。今提供如下和大家一起探讨。1不断子的断子治螨法换王工作开始时(用原群交尾)将原群中的虫卵脾带蜂带王提出,随提随喷药治螨,暂时另组双老王繁殖群,第二天再喷治一次。原群待处女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的第五天,亦即新王产下的卵即将进入大虫期时,将没有出尽的封盖子脾提出另行集中,待出尽后喷药治螨,一天一次,连治2次。原群提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