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20年贵州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摆脱千百年来的人口绝对贫困问题。紧接着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工作,走有贵州特色的脱贫致富道路。对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贵州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性成果,如,贫困发生率降低,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对二者衔接机制认知不足、产业发展进程缓慢、基层人才短板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保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更好衔接,提出要增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识;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驱动乡村振兴;实行科学有效的人才培育和储备机制,激活农村内生动力;提升衔接进程中的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紧密相连,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研究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有利于提升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互惠共赢。赣州市为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产业发展、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人才建设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监管、生态保护、人才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健全精准脱贫制度,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赣州市精准脱贫长效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4.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已脱贫地区可能会发生返贫现象、城乡统筹融合程度不高、农村人才振兴发展面临困境等问题,需要构建防止农民返贫保障体系、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互馈机制,积极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山东省"三农"工作重心转入乡村振兴阶段.做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的衔接工作,有利于加快山东省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此,课题组提出了政府部门应尽快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系,继续强化政策财政支持;同时,完善人才发展体系,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加速四川藏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通过近年脱贫攻坚的大力扶持,丹巴县的180多个乡村在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丹巴县嘉绒藏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丹巴县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建议可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弘扬藏区民族文化,推进乡村全域旅游。  相似文献   

7.
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是国家减贫事业和脱贫巩固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需要。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贯通的有效途径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立场,通过乡村产业和人才培育,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能力、动力和竞争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已经脱贫摘帽地区和人群"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政策支持,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实现共富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发展产业是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基础。脱贫攻坚期,产业扶贫通过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产业资源,组织贫困人口参与并受益,从而促进脱贫。为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脱贫模式的效果,选取海南省临高县脱贫攻坚期的产业脱贫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生态和技术五个层面综合评价其效果。研究发现,三种产业脱贫模式效果总分值分别为6.217、6.439、6.506,该区域脱贫产业模式效果差距不大,但每个模式中各项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脱贫模式效果最好的是企业+银行+贫困户模式。建议采取探索脱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提升脱贫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拓宽融资和销售渠道等措施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9.
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之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遏制返贫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民生主题之一,它将会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对脱贫攻坚战略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方法论基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略实践中应解决好扶贫对象的“所需”与扶贫主体的“所能”之间不能实现精准契合的问题,在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智力与技术支持、校企合作引导地方产业发展等为突破口,建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18年,衡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全面强化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衡阳市2018年度脱贫攻坚在湖南省全省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成绩。基于此,文章对衡阳市脱贫攻坚工作经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消除贫困的矛头,这就需要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但是从实际层面上看,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中还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困难、农民内生动力不足及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困境。因此,深入分析二者有效衔接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正山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省之一,全省117个县(市、区),一半是贫困县。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山西省提高站位、主动入位,充分发挥农机装备和行业优势,努力推动贫困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机械化力量。一、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省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贫困地区农机化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意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为主体的农机合作社,实施农机购置累加补贴、优化农机贴息贷款等特惠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农机项目  相似文献   

13.
闫晓茹  樊慧玲 《南方农机》2023,(2):100-102+122
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胜利之后持续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纲领,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道路。基于此,为了促进乡村数字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组梳理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并从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做强人才链、精准防返贫、文化资源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数字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为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4.
刘玉瑾 《南方农机》2022,(7):100-102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圆满收官,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调查赣南L村的基本概况,分析了2016—2020年L村的贫困村治理方式,充分挖掘乡村实践的经验,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一条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1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强化统筹、精准发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明确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涉及推进农村电网现代化、推进农村能源高效清洁化、推进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16.
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不仅是农民增收、实现脱贫的现实基础,而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的长效措施,可有效助力乡村振兴,让广大农民深度融入现代产业链、价值链,实现利益联结。本文基于毕节试验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和实效,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并从政府层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存在问题可以采取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毕节试验区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两大重要战略举措,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构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科学路径,对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原则和范围内容存在耦合性,自身特点和实现目标存在差异性,需要从做好乡村的产业衔接、利益衔接和治理链接三个方面,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增产增收与生态宜居。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果,分析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仍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提出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质量衔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主编漫谈     
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既是阻击战,更是总体战。2020年,中国大地上的每位公民、每个民族、每个行业都在为脱贫攻坚做出各自的贡献。乡村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农业机械化理应为消除贫困、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机械动力"。转型升级既是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外部需要,也是农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赏秘芳 《南方农机》2023,(12):128-130
没有乡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在全面摆脱贫困、建成小康社会后,如何接续推动已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是“十四五”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基于此,笔者以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为例,概述了宕昌县乡村振兴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分析总结了宕昌县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成功经验。结果表明,结合宕昌实际,积极做好“三农”工作,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