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加工番茄和瓜列当种子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方法模拟大田环境,研究不同药剂和不同浓度梯度对瓜列当、加工番茄发芽率的影响和对瓜列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 mg·L~(-1)氟乐灵处理的番茄发芽率为79%,瓜列当的发芽率为0.90%;40mg·L~(-1)氟乐灵处理的番茄发芽率为67%,瓜列当的发芽率为0.81%;40mg·L~(-1)施田补处理的番茄发芽率为96%,瓜列当的发芽率为0.63%。氟乐灵20、40mg·L~(-1)和施田补40mg·L~(-1)在发芽过程中可抑制瓜列当发芽,且对番茄发芽无不良影响。在加工番茄生产中,有效防除瓜列当需在瓜列当发芽之前进行,结合滴灌施药控制药剂浓度来抑制瓜列当发芽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恶霉灵与其它杀菌剂混用处理土壤对豇豆根腐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9%恶霉灵与25%咪鲜胺乳油、45%敌磺钠可溶性粉剂不同浓度组合混用,并对长豇豆连作田进行土壤处理,调查各处理对长豇豆根腐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都有一定的防效,尤以恶霉灵和咪鲜胺混用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的长豇豆根腐病的发病率最低,相对防效最好;防治成本以恶霉灵和敌磺钠混用最低,综合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畸形瓜一直是新疆晚熟甜瓜生产上没有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畸形瓜的形成,使晚熟甜瓜商品瓜只有70%左右,制约了新疆晚熟甜瓜的发展.我们根据南疆晚熟甜瓜产区的具体情况,对该问题作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现将新疆晚熟甜瓜畸形瓜的形成及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以瓜列当种子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磷素溶液(1×10~(-4)、3×10~(-4)、5×10~(-4)、7×10~(-4)、9×10~(-4)、1×10~(-5)、3×10~(-5)、5×10~(-5)、7×10~(-5)、9×10~(-5)、1×10~(-6)、3×10~(-6)、5×10~(-6)、7×10~(-6)、9×10~(-6)、1×10~(-7)、3×10~(-7)、5×10~(-7)、7×10~(-7)、9×10~(-7))对预培养的瓜列当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磷素对瓜列当种子发芽率及瓜列当与加工番茄寄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磷素溶液为1×10~(-4)、9×10~(-4)、1×10~(-5)、3×10~(-5)、1×10~(-6)浓度下瓜列当发芽率较高,对瓜列当发芽有促进作用,在磷素溶液为7×10~(-6)、9×10~(-5)、9×10~(-6)、9×10~(-7)浓度下瓜列当发芽率较低;在1×10~(-5)和9×10~(-5)级别浓度下瓜列当寄生率最低,且差异不显著,能较好的抑制瓜列当的寄生。因此,10~(-5)浓度的磷在促进瓜列当诱杀发芽和减少寄生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青花菜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花球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分析了生长在2006—2008年3个不同栽培年度和2008年内3个不同栽培地点共5种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11个基因型青花菜花球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基因型、栽培年份、栽培地点等环境因素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及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中,各参试材料间的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均存在差异。同年份不同地点硫苷含量的稳定性普遍较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稳定性高。在3年内5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地点、年份、基因型与地点互作、基因型与年份互作效应的变异来源分别占总变异的67.3%、0.8%、0.2%、3.8%和1.4%。基因型对青花菜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栽培地点的影响及与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而栽培年份的影响及其相关互作效应均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筛选稳定性好的高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材料来培育具保健功能的优质青花菜新品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是新疆甜瓜生产中为害十分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新疆各主要瓜区普遍发生(吐鲁番地区除外)。每年6~8月这两种病害几乎都流行发生,分别造成30%-60%和10%-40%的减产。当前新疆甜瓜生产中防治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主要使用霜脲氰和烯唑酮这两类药剂,尚没有兼治这两种病害的药剂可选择。  相似文献   

7.
甜瓜霜霉病和白粉病是新疆甜瓜生产中为害十分严重的流行性病害,在新疆各主要瓜区普遍发生(吐鲁番地区除外).每年6~8月这两种病害几乎都流行发生,分别造成30%~60%和10%~40%的减产.  相似文献   

8.
4%朵麦可水乳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朵麦可水乳剂为试材,70%甲基硫菌灵和清水为对照,进行防治甜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朵麦可4%水乳剂对甜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连续施药2次,防治效果高达80%以上,且对甜瓜生长安全。朵麦可各个浓度处理均比对照药剂的防效好,尤其以4%水乳剂800倍和600倍的防效较高,防效分别为74.94%和81.63%。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3种生物农药对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大黄素甲醚水剂(卫保)、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农抗120)、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对甜瓜白粉病菌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以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翠泽)防治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试验表明生物农药对防治甜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产地鱼腥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干燥方式、甲醇浓度、pH值、超声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鱼腥草浸提液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鱼腥草对列当发芽率影响不同,产自广西的鱼腥草发芽率较高;不同干燥方式对鱼腥草刺激列当发芽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甲醇浸提液刺激列当发芽较高,且发芽率随甲醇浓度的增加而升高,100%甲醇浸提效果最好;弱碱性与中性溶剂下浸提液不能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而在pH 4.0溶剂浸提下可以刺激瓜列当种子发芽;瓜列当种子发芽率随着浸提液超声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设施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在不同处理阶段负载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为45穗时,果实的产量最高,为2768.90 kg/667 m^2;含糖量也较高,为18.09%;但着色情况也较好。负载量少,产量低;负载量过多,导致果实穗重、含糖量等下降,果实着色不佳,从而影响葡萄的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2.
渗灌是继喷灌、滴灌之后又一节水灌溉技术,起源于地下浸润灌溉,是当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方法之一。研究对比传统的滴灌和不同渗灌方式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索出最适合甜瓜的灌溉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甜瓜株高、径粗、果实品质等都有影响,最适合甜瓜栽培的渗灌管布设条件为埋深35 cm的内镶式渗灌管处理,解决了水分蒸发量大,作物根系吸收不到充足水分的问题,不仅节约用水,还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势和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蚜虫对北疆露地甜瓜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林 《北方园艺》2011,(24):173-174
概述了新疆北部地区蚜虫对露地种植甜瓜的危害、分布、发生规律及特点,采用防虫网及相应推迟甜瓜播期的方法能有效防治蚜虫,提出了今后北疆露地种植甜瓜中蚜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研究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对设施火焰无核葡萄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分别用秸秆、麦草、麦草+羊粪、秸秆+羊粪、羊粪五种材料来制作生物反应堆,设计得出可以满足温室葡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求的使用规程,使葡萄提前上市,葡萄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采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的火焰无核葡萄品质较好;麦草+羊粪生物反应堆能促进植株的萌芽和结果;秸秆+羊粪生物反应堆能促进葡萄果穗和果粒的增加,使果实更饱满;对于火焰无核葡萄的内在品质,麦草+羊粪组的表现最为优异,能使葡萄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15.
优质哈密瓜新品种西州密25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州密25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以05-89为母本、02-1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15~125d(新疆鄯善露地直播75~80d、春季日光温室77~80d、秋季日光温室80d),秋茬95~105d,果实发育期53~58d(新疆鄯善露地直播40~45d、春季日光温室40~45d、秋季日光温室50d);果实椭圆形,麻绿底,网纹细密全,果形指数约为1.22,平均单果质量2.0kg;果肉橘红色,肉质细、松脆,蜜甜、风味好,肉厚3.1~4.8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18%,品质稳定;抗蚜虫,抗病性较强。适合我国南北方保护地或西北露地栽培。2012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优质甜瓜新品种西州密1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州密17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以05-91为母本、06-67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甜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在新疆鄯善露地直播栽培88~91d、春季日光温室栽培91~93d、秋季日光温室栽培93~95d,果实发育期50~57d;果实椭圆形,黑麻绿底,网纹中密全,果形指数约为1.39,平均单果质量在鄯善县日光温室栽培2.0~2.5kg,露地栽培3.0~4.0kg;果肉橘红,肉质细、脆,蜜甜、风味好,肉厚3.2~4.7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17.0%,品质稳定;抗蚜虫,抗病性较强,较耐贮运。适合我国南北方保护地或西北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新疆栽培杏群体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11对SSR引物对喀什、和田和库车3个新疆栽培杏( Prunus armeniaca L. ) 品种亚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 各位点平均期望杂合度(He = 0.2364) 显示新疆栽培杏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根据基因分化系数(Gst = 0.1508) 值, 新疆杏各品种亚群的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亚群(84.9%) 内。基于Gst测得的基因流Nm 为2.3666, 人为通过种子引种可能是其基因交流的主要方式。根据果实形态和地理起源对新疆杏进行传统分类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新疆杏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东  杜姗姗  李冠 《园艺学报》2016,43(5):991-997
从新疆哈密瓜(Cucumis melo L.)主产区之一的鄯善县采集表现病毒病症状的哈密瓜嫩叶,经昆诺藜连续3次单斑分离纯化后,采用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将该分离物鉴定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利用该分离物,采用汁液摩擦接种法对12个常见的甜瓜商业品种和13个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鉴别寄主进行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表现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10和3个,其中表现抗病的为Iran H。  相似文献   

19.
"新垦沙棘2号"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选育出来的优良沙棘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为长椭圆型、早果、丰产、萌蘖力强、性状稳定等特点;果实棕色,果柄长度0.25~0.30cm,果实横径为0.8~1.0cm,果实纵径为1.1~1.2cm,含糖量6.84%,含酸量0.95%,维生素C含量497.4mg/100g;在北疆8月上旬成熟。2010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20.
刘洪  唐军  卢伟 《长江蔬菜》2011,(16):46-49
从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引进莲藕、茭白、荸荠等水生蔬菜及睡莲、花菖蒲等水生花卉15类30个品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进行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15大类30个品种均在新疆(北疆)引种成功,30个品种平均成活率在92%以上,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并提出了试验中有待观察和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