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多年养蜂实践中发现,工蜂产卵最多的时候,是处女王交尾失败或分蜂后的原群。依据这一特点,我每年在繁殖季节,对这类蜂群特别注意,及时检查。若发现交尾群有了急造王台,就可断定失王,这时应立即并入临近蜂群。分蜂后的原群,群势仍然很强,为了再分蜂,也会出现王台,应加以区别。确认无王后再介入产卵王,如无新王,亦可用老王暂代,以稳定工蜂情绪,俟  相似文献   

2.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3.
中蜂蜂产品单一,只有蜂蜜与蜂蜡。实践证明,合理组织利用处女王群采蜜,蜂蜜产量会大幅度提高,原因如下:1)不会产生“分蜂热”,工蜂工作积极;2)新蜂大量出房而无产卵王产卵,将腾出大量空房供蜂群贮蜜,蜜成熟快;3)内勤蜂负担轻,将加强外勤采集力;4)短期内因无哺育任务,工蜂死亡率低,群势不易衰退;5)为培育新王创造条件。在组织处女王采蜜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处女王采蜜群数量不宜超出蜂场蜂群数的一半:中蜂处女王上午11:00左右开始出巢交尾,处女王群过多将会使摇蜜工作难度加大,并且造成一旦蜂群失王而处理不…  相似文献   

4.
中蜂交尾失王后,如未及早发觉处理,工蜂会很快产卵,群内工蜂产卵后,与有王群合并就麻烦了。因此,交尾群失王后,应及早介入产卵王或成熟王台,也可从优良种群中抖蜂提一虫卵脾插入失王群中,让工蜂再筑台育王,并同时把有工蜂产的虫卵脾抖蜂换出来。如上述处理方法不成功,那只能与有产卵王的群合并。笔者以前饲养意蜂,现改养中蜂,经过几年饲养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中对中蜂交尾失王工蜂产卵后巢脾的处理,用过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自然分蜂时 ,带领工蜂飞出的多数是老王 (但也有处女王 ) ,老蜂王飞出时 ,能带走本群 1 2工蜂甚至还多 ,留下 1 2的幼蜂和成熟王台 (或处女王 ) ,等处女王交尾产卵 ,工蜂出勤非常积极。老王分出群 ,收回后 ,老蜂王会马上放肚产卵 ,工蜂出勤也特别积极。如刺槐花期自然分出群有 5框蜂 ,加 5张空脾 ,2 4小时后 ,这 5张空脾就成了 5张蜜脾。从自然分蜂蜂群采蜜特别积极的现象 ,我得到启示 ,改提王台分群为提老王分群。具体做法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前 12天左右 ,着手培育王台 ,在处女王出房前 5天 ,将群势强大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中的老蜂王带 5框…  相似文献   

6.
<正>中蜂多王群,子脾增长快、蜂数多,工蜂出勤积极,蜂群复壮快,能养成大群或继箱群,可夺高产,抗病、抗盗、抗巢虫能力强,是养蜂人最理想的采蜜群。中蜂多王群,几乎在所有养蜂场都有新老交替的双王群,也有二个老王同巢产卵的双王群,但是二只新王同巢产卵的蜂群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7.
中蜂发展到4~6框蜂,开始建造大量雄蜂房,随后出现多个王台,意味着要分蜂了。这时要注意2点:(1)若是2年以上的老王王台封盖,甚至王台新王出来之后还能和老王相处很好,交尾成功,还能同巢产卵,这种自然交替不会造成飞逃。(2)若是1年以内的新王,发展迅速,蜜蜂达8~9框时开始建造大批雄蜂房,待第一批雄蜂出房时,工蜂建造的王台可能即将封盖,这时可要注意了,它马上要分蜂飞走了,一般要带走一半工蜂远飞去建立新家园。为避免自然分蜂带来的损失,正确的做法是:当王台快封盖时,马上提取老王组成1个群让其繁殖,原群保留王台,待王台成熟后组成交尾群,这样可避免老王带蜂飞逃。  相似文献   

8.
剪翅王群的检查和用雄蜂生产蜂王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6):12-12
<正>1剪翅王群检查中注意事项蜂王剪翅有2个好处:一是蜂群分蜂时老王要带走群内一半工蜂外出建立新家庭。如果场主  相似文献   

9.
中蜂失王是常见的事,但若处理不当,则会使群势削弱、工蜂产卵,给蜂群饲养管理带来许多麻烦。我总结了一下,认为中蜂失王的原因如下:a. 与群势有关人们的主观愿望是强群分蜂,加速蜂群壮大,但中蜂则有所不同,有时新分群越强,蜂数越多,介入的王台越好或新王越大,则会适得其反。按广东蜂友的经验,分蜂群2~3框最为恰当,新王也容易交尾,交尾成功率高,产卵快;最好的做法是在新王产卵时不断抽调老熟蛹脾补入新群。b. 与子脾有关给中蜂分蜂,必须带子脾,因为无子必逃。分蜂时巢内只有蛹,没有幼虫和卵,显示着蜂群分蜂意念很强,雄蜂多,这种情况是新王易…  相似文献   

10.
中蜂人工分蜂或换王,采用人为交替的方法,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在人工王台成熟之前,将产卵力衰退的老王,剪去一边的翅膀或者一条足,然后将王台介入剪去翅或足的老王群中。处女王出房后,会新老王同巢;如天气晴好,6~8天即可交尾产卵。采用人为交替的方法进行换王或分蜂有几个好处:①不会造成失王后工蜂  相似文献   

11.
正1.蜂群在做分蜂准备,工蜂不爱出巢蜂群起分蜂热会导致工蜂不出巢,蜂王减少产卵或停产,群内哺育负担减轻,工蜂等待分家。此时要检查巢脾下部有无王台,若王台封盖,说明很快会发生自然分蜂。一般新王群三四个月内不会发生分蜂。  相似文献   

12.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工蜂围王原因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c.原有蜂王衰老或残废;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g…  相似文献   

13.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4,34(10):18-18
<正>在分蜂季节里,蜂群若出现新王,老王就要带走一半工蜂飞出,去另立新群。一般情况下,1群蜂里只能容许1只蜂王存在,若出现了2只蜂王,二者会相互残杀。互斗的结果,弱者被刺死,强者生存下来,故一般蜂群只有1只蜂王。但特殊情况下,新老王交替,则会和谐相处,生活在蜂群里。要组成多王群,必须解决蜂王相遇后互相残杀的问题。在实践中发现,蜂王互斗时,常用腹部针互刺,接着用嘴互咬,因此要成功组成多王同群,使蜂王互不相斗,必须捣毁蜂王的这2种"武器"。我在  相似文献   

14.
把成熟王台,放于蜂箱内最外一块脾上,脾上工蜂不能太多,处女王出台后,即可与老王同居。新王交尾产卵,和老王能相安无事,可一直同居到1至4个月。这个方法,既可免去另组织交尾群,又能有双王产卵,可加快繁殖。进行蜂王的人工交替,应在气温高的大流蜜期,以强群及老而残的蜂王容易成功。最好是没有分蜂热的蜂群,以免发生分蜂逃跑。王台最好是能在一天内出房,否则要用王台保护圈,或用纸条锡纸等把王台包卷,  相似文献   

15.
刘风伟 《中国蜂业》2001,52(2):26-26
自然分蜂是蜜蜂种族繁衍的一种本能。在南方春季中蜂第一个主要蜜源期(紫云英 )一般都会发生自然分蜂 ,而且都有连续分蜂现象 ,这就是自然分蜂热。中蜂产生自然分蜂热有以下主要特征 :工蜂建造王台前 ,先建造较多的雄蜂房 ,工蜂建造王台后 ,不喜欢造脾 ,特别是工蜂房。蜂王产卵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蜂王在王台产卵变成幼虫后 ,工蜂的采集积极性开始降低 ,而且日趋严重。在发生自然分蜂前 ,有大量的雄蜂和工蜂出房 ,蜂数大增 ,但外出采集工作却显得冷冷清清。只有分蜂、新王交尾成功产卵后 ,才会极大地调动工蜂的采集积极性。但此时流蜜期已过 …  相似文献   

16.
自然分蜂 ,是蜜蜂增加在自然界生存单位的本能 ,从中不难看出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在通化地区 ,正常年份 ,中蜂的春季自然分蜂发生在 5月中旬 (小满 ,距停止产卵期 110天 ) ,第 1分蜂群占原群蜜蜂数量的 1/ 2左右 ,约 5框(西蜂标准框 )。这时气温适宜 ,桃李花盛开 ,梨花、海棠花也争相绽放 ,还有蒲公英等蜜粉源 ,且十分丰富。晴朗天气 ,分蜂群一般在上午 10点左右飞出 ,在空中盘旋 10多分钟后 ,便在树杈或房檐等处结团。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 ,虽然处女王在空中交尾 ,不受蜂巢之间隔离限制 ,但处女王群的雄蜂数量还是要比老王群多。分蜂群…  相似文献   

17.
黄世俊  黄革 《蜜蜂杂志》2005,25(7):26-26
饲养中蜂,每年都要换王。换王,不管用什么方法,在新、老王交替之间,都会有十余天的停卵期。如果新王交尾不成功,停卵的时间还会更长,甚至导致工蜂产卵。这不仅影响蜂群的繁殖,而且还会使工蜂暴躁螫人,情绪不安,产蜜量几乎为零。我们想:要是能摸索出像母女同巢自然交替那样的换王法,对于中蜂的发展和生产都将有很大的意义。不料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想法得到了实现。1无意获得的成功2004年3月底,一个强群快要分蜂。按传统的做法,用隔王板把蜂箱分为两室,一室3脾蜂带老王,另一室留一个老熟王台加3脾蜂,朝另一方向开巢门组成交尾群。新王交尾成功后…  相似文献   

18.
孙群 《中国蜂业》2019,(4):35-35
春季,中蜂三四月开始出现分蜂热,在出现分蜂热前十天移虫育王,移虫第九天,把需要换王群的老王用王笼关住,挂在巢脾中间,检查巢脾,有王台的去掉。第十天准备好空蜂箱,提出王台框割下王台逐一在换王群挂台,挑有咬台口的王台,用卫生纸包住,不让处女王钻出,优先介台。本身有分蜂热的蜂群,即将有处女王出台,工蜂得到信息,立即躁动不安,快的十分钟左右出现分蜂,工蜂潮涌般而出。  相似文献   

19.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8,(10):16-18
1自然分蜂的形成及表现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幼虫只是使蜂群中的蜜蜂数量增多,但是蜂群数的增殖是以分蜂的途径来实现的。蜂王和一部分工蜂飞离原群,到新的地方组建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已经羽化或即将羽化出房的新蜂王和一部分工蜂;一群蜂有时分出一群,有时一群会分出两...  相似文献   

20.
七、自然分蜂利用与预防中蜂爱分蜂,大多在大流蜜时发生,不但影响本群的采集,而且影响周边蜂群的采集,要尽量预防和控制大流蜜时自然分蜂发生。大流蜜之前起台的蜂群,利用自然分蜂的成熟王台逼迫其分蜂。例如,5框足蜂及以上的蜂群直接放成熟王台,第二、三天,工蜂逼迫蜂王飞出,收捕后的分蜂群除放1张子脾,其余加空脾或巢础,工蜂采集积极,原群采集效果也会很好。在大流蜜初期,已有进蜜的蜂群,将群内蜂蜜全部取出,有王台的全部清除,消除分蜂意念,防止分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