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全国大样本城镇居民调研,对居民的兔肉消费特点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城镇居民兔肉消费有如下特点:偶发性消费、消费数量和种类少、消费行为和消费意愿地区差异明显、在外消费主要在熟食店和特色餐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居民对兔肉消费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对营养和健康特性认知程度较低、购买不方便、无兔肉消费习惯和不会烹饪、推广与营销活动不足。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兔肉市场扩展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2011-2014年全国范围内大样本调研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居民兔肉及兔产品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为扩大消费市场提供了合理建议。目前兔肉消费不仅消费数量少,而且消费的频率较低,种类也很少;兔肉消费行为和未来消费意愿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大多数居民对兔肉的营养和健康特性认识不足,半数以上的居民没有消费兔肉的习惯;烹饪技术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对兔肉的消费;其他产品如兔皮和兔毛产品单一,接受程度不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兔肉的推广提出以下建议:通过现代媒体加强对兔肉营养特性的宣传,并大力推广兔肉烹饪技术;加强兔肉及其产品的品牌建设,开发兔肉产品时,要与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相结合;解决副产品质量问题,提高兔毛及兔皮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11-2015年全国范围内大样本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居民兔肉及产品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扩大兔肉消费市场提出了建议。目前兔肉消费不仅消费数量少,而且消费的频率较低,种类也很少;兔肉消费行为和未来消费意愿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大多数居民对兔肉的营养和健康特性认识不足,半数以上的居民没有消费兔肉的习惯;烹饪技术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对兔肉的消费;其他产品如兔皮和兔毛产品单一,接受程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媒体对兔肉营养特性的宣传,并大力推广兔肉烹饪技术。另外,加强兔肉及其产品的品牌建设,解决副产品质量问题,也是促进兔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笔者利用2016年5—6月份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农产品消费调研数据,以消费品牌鸡蛋的家庭为样本,运用二元Logit回归法对城镇居民鸡蛋品牌转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转换鸡蛋品牌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品牌鸡蛋属性的认知及消费者的鸡蛋消费习惯等,而除了年龄外消费者自身及家庭的特征并不能显著影响品牌转换的概率;注重食品安全以及追求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对鸡蛋品牌的转换概率较低,而对品牌鸡蛋满意度较低以及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往往更偏好于转换鸡蛋品牌;此外,品牌鸡蛋的购买频率以及品牌鸡蛋消费占鸡蛋消费比例对品牌转换决策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四川地区兔肉市场和兔肉消费情况,为生产者提供依据和指导,笔者调查研究了四川地区居民对兔肉的消费习惯,兔肉批发价格变化,各州市兔肉类餐馆和外卖店的数量差异和成都城区不同兔肉制品的价格。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兔肉消费区域性明显,消费者收入水平不同对兔肉的消费频率也有区别,但是大部分消费者对兔肉安全性保持乐观态度。另外,消费者对兔肉的品牌并不敏感,也不清楚兔肉的种类来源。兔肉从生鲜到熟制价格上升明显,可见兔肉产品深加工是兔肉附加值增加的极佳渠道。  相似文献   

6.
运用11个城市1 084个城镇家庭样本调研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对兔肉健康营养特性的认知以及消费行为,并计量检验了认知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兔肉中氨基酸、脂肪、热量和胆固醇等成分的认知会显著影响到家庭兔肉的消费行为,城镇居民更加注重消费中的营养和健康,提高消费者对兔肉营养和健康特性的认知有助于增加城镇居民对兔肉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及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的数据,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兔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西北兔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对兔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研究表明,西北5省兔业发展面临许多问题,但发展前景良好。西北地区兔业发展总体上水平较低,兔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兔存栏量、出栏量、兔肉产量、种兔场数量在全国的排名位次均靠后。首先,兔肉及兔产品需求疲软,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其次,市场上消费者对兔肉和兔产品的认知不清,兔产业知识和品牌宣传不够,制约了产业发展;最后,兔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管理粗放、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以及环保约束等问题。尽管当前西北地区的兔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的条件下,兔产业在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集聚竞争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兔肉精深加工技术是当前制约我国兔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兔肉生产的持续增长,熟制兔肉产品面临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我国熟制兔肉产品加工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兔业发展趋势,对熟制兔肉产品加工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酱卤兔肉制品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一大类兔肉制品,其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成品为熟肉制品,可直接食用。其外观光亮油润,肉质细嫩,芳香可口,多汁化渣,独具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酱卤兔肉制品由于各地消费习惯和所配用的原料及操作方法各异,形成了许多类型酱卤兔肉制品,这里只介绍有代表性的甜皮兔的制作方法。1.产品特点:甜皮免外观枣红油润,肉质细嫩,口感密爽,多汁化渣。2.原料选择:选用3.5~4千克的,膘肥。体况丰满、背宽臀圆,符合卫生标准的成年肉兔。3.原料准备:(1)宰杀放血。宰杀前将原料兔停食8~10小时。宰…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1999年我国全年兔肉生产总量为40.9万吨,到2003年接近50万吨.兔肉系我国重要的肉类出口产品之一,远销欧、美、日等十几个国家.兔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且消化率高、低脂肪、低胆固醇,是高血压、肥胖症、冠心病等病人的理想食品.目前市场上兔肉制品还不多见,兔肉消费以活兔为主.香肠是人们喜欢的熟肉制品,消费方便,即买即食.把兔单纯作为原料兔出售,经济价值较低,将兔肉加工成香肠出售,既方便了兔肉的消费,又提高了兔的经济价值,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行为分析——基于新疆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的奶制品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消费者选购奶制品有明显的消费倾向,奶制品消费的区域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特征十分明显;城镇居民以液态奶的消费为主,尚无固态奶的消费习惯,奶类消费水平还不高;不同性别、民族、职业和文化程度消费者的奶制品消费行为存在一定差异;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知识还不够了解,营养知识和保健意识还不强;同时表明,居民收入、消费偏好、乳品价格、乳品质量、品牌宣传、购买的便利性以及消费观念和保健意识等都是影响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消费者自身、乳制品生产企业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提出了增加城镇居民奶制品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行业协会创新并推广“兔肉节”“兔文化节”等行业公益性活动,科学引导兔产品消费,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在国际市场,中国是大的兔肉出口国。尤其是欧盟对中国冻兔肉出口解禁以来,兔肉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的养兔大国,家兔年饲养量5亿多只2000年为5.23亿只,年产兔肉46万吨,年产兔毛2万吨,年产獭兔皮100万张,年出口兔毛和兔肉不含兔皮及加工产品就为国家创汇1亿多美元2000年为10757.1万美元。养兔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国家创收外汇作出了贡献。随着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兔产品出口量的增加,我国兔业市场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兔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还不稳定,仍然摆脱不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掌握最终市场这个结,所谓“最终市场”就是消费,就是把兔肉摆到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对2007年中国兔业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通过行业协会创新并推广“兔肉节”、“兔文化节”等行业公益性活动,科学引导兔产品消费,国内外市场对兔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兔产业保持理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目前。兔产品价格处于相对较高的利润区间。结合我国兔业发展现状,对2007年兔业发展趋势分析判断如下。供业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兔业主要有肉兔、长毛兔、獭兔、实验用兔和观赏兔五大类,如何促进这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就是抓两头带中间.抓两头就是种和兔产品市场,其中的两个关键点就是种公兔和市场消费.在种的选育上主要是通过种兔的质量评估,促进群选群育和商业化;在市场消费引导方面主要是通过兔肉节和兔文化节活动,促进兔产品消费.  相似文献   

16.
<正> 兔肉的食用价值,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我国是养兔大国,过去生产的兔肉,主要是外销。如今国内市场已在不断发展,四川、河北、江苏、陕西和黑龙江等省区,先后已开发出多种兔肉加工产品,如熏兔肉、红板兔、腊板兔、缠丝兔、为斯烤香兔、兔肉脯、兔肉干、兔肉丸、兔肉松、兔肉香肠、午餐兔肉、兔肉火腿、兔排骨等,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产品已销往海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兔肉生产和消费大国.2004年,我国出栏商品兔3.3亿只,生产兔肉46.68万吨.近几年来在全国兔业界同仁的大力宣传下,兔肉的营养特性已被人们所熟知,兔肉的消费人群在逐步扩大,尤以四川为甚.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2中国兔业发展前景2.1对兔产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2.1.1兔肉市场我国肉类总产量6000多万吨,而兔肉产量只有40多万吨,相当于肉类总产量的一个零头,增长的潜力巨大。我国拥有12.5亿人口的大市场,若每人每年多吃1只兔,就能增加12.5亿只兔的市场需求。此外,无论是从消费领域,还是在生产领域,都要求大量增加兔肉的市场供应。在消费领域,猪肉、牛肉、禽肉消费受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的困扰,兔肉可作为替代品;在生产领域,由于有粮食供应的压力,迫使我们调整畜牧业结构,给加快发展草食型的肉兔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兔肉产量、需求波动及与价格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91年以来我国兔肉产量、肉兔屠宰量和兔肉价格波动,对产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建立消费函数对兔肉需求量的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兔肉产量、肉兔屠宰量稳步增长,增长率变化较大;兔肉价格波动相对明显;兔肉产量与价格之间相关性较低,屠宰量与肉兔活重价格相关性明显;兔肉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缺乏,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兔肉消费较富有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食品消费的发展趋向、肉食品结构发生的变化、肥胖人口数量、食品安全等方面,说明兔肉市场空间极大;从营养、食用价值、吃兔肉的习惯和兔肉的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兔肉的特点;用婴儿开荤兔肉、月子兔、儿童益智肉、健身保健肉、老年人的滋补肉等事例,以及兔肉的正确定位,介绍了兔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思路;以肉兔的皮、粪、尿、血、脑、胃、耳、眼、肝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说明肉兔生产扩大利润空间的途径。认为,现代兔肉市场的开发,需要全方位出击,才能开创全国各地肉兔养殖和兔肉消费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