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塞罕坝以乡土树种华北落叶松为主要造林树种。60年代引进了落叶松(亦称兴安落叶松)和黄花落叶松(亦称长白落叶松),通过造林、培育和物候期观察证明,其生态  相似文献   

2.
采用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土壤含水率超过了水平梯田整地常规植苗造林的林地;造林2a后落叶松保存率达95.6%,常规造林仅为52.4%,对提高干旱地区落叶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落叶松幼树高度和当年生长量均比常规植苗造林的高。  相似文献   

3.
<正> 落叶松是速生树种,在河北山地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上,生长速度比油松快。据调查,20年生时平均高落叶松为油松的178.8%,平均胸径为油松的117.1%,蓄积为油松的161.2%。多年的造林实践证明,落叶松在河北山地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 为总结河北山地落叶松造林经验,给发展落叶松造林提供科学依据。几年来对人工林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共设标准地245块,  相似文献   

4.
<正> 落叶松是我局主要优良速生造林树种,30多年来造林保存面积41万亩,占人工林总面积的79%,立木蓄积占80%。目前每年荒山造林和更新造林落叶松2万亩。几十年来,落叶松造林一直沿用裸根植苗沾泥浆的传统造林技术,这项技术需要经过起苗、苗根蘸泥浆、临时假植、草帘包装、苗木调运、造林地假植和植苗桶浸水蘸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是河北省中高海拔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给冀北山地落叶松苗木管理及造林提供技术支撑,在孟滦林管局四合永林场和孟滦林场,对落叶松早期生长进行了监测,并对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及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1 a生苗在6月中旬前生长缓慢,7月中旬后进入生长旺盛期;日本落叶松耐寒性较差,但生长期较长;2 a生苗,华北落叶松Ⅰ、Ⅱ级造林合格苗成苗率较高,日本落叶松侧枝较多,株高、基径均比华北落叶松高。9 a生日本落叶松的生长量明显高于华北落叶松。因此,对日本落叶松有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落叶松作为华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所用苗木多采用秋季起苗第2年春季用于造林,这为苗木冬季存储增加了难度。根据落叶松苗木的特点,结合多年苗木存贮管理经验,本着有利于人为控制苗木春天的萌动期,使之与造林时间吻合的原则,在冬季落叶松苗木贮存上采用立窖贮存与平窖贮存2种方式,为提高造林成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在湖北省引种有5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我省亚高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栽培,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现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造林地选择高山地区栽植日本落叶松对坡向要求不严,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10 a的营造纯林、与枫香混交造林、与鹅掌楸混交造林的对照试验研究表明:日本落叶松与枫香、鹅掌楸等阔叶树混交造林,既能改善林地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落叶松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少病虫和风雪危害,增强落叶松林的抗灾能力。日本落叶松适宜和喜光、深根性的中山速生阔叶树种(常绿阔叶树或常绿落叶阔叶树)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人工林的造林成活率受若干因素制约,苗木质量、苗木假植以及造林时间和技术措施都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各种因素,为指导落叶松生产造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落叶松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造林面积也逐年扩大,严格掌握生产建设中的技术环节,提高一次性造林成活率,减少补植数量,对提高林木质量,降低造林成本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如何提高落叶松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兴安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作为重要用材林树种,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为了满足2种落叶松速生丰产的需求,本文主要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方法、造林苗木选择、造林方法等方面对2种落叶松的造林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新的研究技术进行剖析,旨在探讨出科学、合理、适用的2种落叶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使其更加科学地指导林业生产,促进林分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裸根苗、轻基质容器苗和黑塑料杯容器苗的苗木质量及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轻基质容器育苗能够显著提高落叶松的苗高、地径及一级侧根数量,苗木质量较高;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采用轻基质容器苗造林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苗的新梢生长量,是适宜在冀北山区推广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二代林生长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Larix. spp.)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造林面积约占现有人工林总面积的50%以上,在东北的造林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落叶松的采伐与更新,一定面积的第二代人工林业已成林。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落叶松人工林重茬更新是否会导致生长下降、地力减退等问题众说不一:有人认为落叶松林恶化土壤,如重茬会造成生长逐代下降;有人认为森林都有自肥作用,落叶松连栽生长不会降低。因此,调查研究第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状况,不仅对正确评价落叶松连栽的效果,探讨落叶松林分与其生境因子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Larixspp.)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是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满足造林需要并使苗木良种化,辽宁省先后建立了落叶松母树林800hm2,落叶松种子园200hm2。但近些年来,各种子园、母树林因发生种实害虫危害,使种子质量低劣,产量连年下降,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落叶松苗木的繁育及造林绿化事业。为此,对落叶松球果害虫的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设在辽宁省清原县大孤家林场的落叶松种子园及其种子林中。地处东经124°47′,北纬42°16′,海拔…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落叶松是华北北部,特别是木兰林管局和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它具有材质细腻、纹理通直、硬度适中和生长快速等特点。落叶松木材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近年来,落叶松木材价格不断上升,而且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不整地造林效果的研究,发现不整地的土壤含水量略高于整地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不整地与整地没有明显变化;不整地与整地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总体没有明显差异。为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迹地造林找到了一条捷径,节省了大笔整地费用。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落叶松的造林历史不长。在德川末期(约在公元1800年以后)有小面积成功的造林地。1950年以后才开始在各地开展大规模造林。在新的扩大了的造林地区,虽然尚存在病虫害问题,由于落叶松能在寒冷地带生长,而且初期生长良好,木材利用价值大,所以仍是值得提倡的造林树种。鉴于落叶松的造林地大部处于严寒环境,在生产量和材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生产力,提高造林效果,已成为落叶松造林技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甘肃康南林区近十年日本落叶松植苗造林后,幼林生长状况连续调查对比分析显示:本区整体对日本落叶松造林适宜、树种适生,但不同立地要素对日本落叶松幼林生长影响显著。选择最佳地域造林,其丰产性能得到极大发挥,生长迅速,林木生长势强,林地生物量积累快,生产力高,极丰产,树种抗逆性明显增强;选择次生区造林,其丰产性能不同程度受阻,制约了本树种速生、丰产特性,林分生长状况差于优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