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单核体菌株Dan3和双核体菌株G1的菌丝碎片以及原生质体分别为转化受体,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为侵染菌株,潮霉素为筛选标记,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egfp)为外源基因,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金针菇。结果显示:金针菇双核体菌株G1的菌丝碎片作为受体时转化效率最高,为40.31%;单核体菌株Dan3的原生质体作为受体时转化效率最低,为21.87%。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 gpd 启动子驱动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双元表达载体,研究了受体材料、农杆菌浓度、侵染时间、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浓度和共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的转化效率有较大的差异;以直径2~4 cm 的菌丝球为受体,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2,侵染...  相似文献   

3.
不同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对木霉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报道了不同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对木霉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3种根癌农杆菌中,AGL-1和GV3101介导的木霉菌转化获得成功,转化效率分别为60~180个转化子/107个孢子和40~120个转化子/107个孢子,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转化没有获得成功.该研究为探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在其它丝状真菌遗传转化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桃幼胚转化实验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桃幼胚作为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受体,通过对GUS基因瞬时表达率的分析,研究此转化体系的最佳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预培养时间、感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根癌农杆菌诱导物AS等对转化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预培养1d、感染15min、共培养42h和不添加AS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芥蓝品种小香菇为试材,分别采用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Bt抗虫基因Cry2Aa2转化到芥蓝中,并对两种转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比较。结果表明:基因枪法在轰击距离为6cm、轰击次数为1次时转化效率最高,为0.43%;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以带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预培养2d、侵染10min、共培养2d、抑菌培养5d后转入筛选培养基为最佳参数,转化效率为0.37%。经PCR和PCR-Southern鉴定,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均成功将目的基因导入芥蓝基因组中。经抗虫性表型鉴定,T_0代转基因芥蓝植株对甘蓝夜蛾幼虫的抗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6.
根癌农杆菌介导蓝猪耳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蓝猪耳转化效果各种因素的研究, 建立了蓝猪耳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农杆菌侵染叶片外植体效率最高; 外植体预培养不利于农杆菌的侵染; 乙酰丁香酮能大大提高根癌农杆菌转化蓝猪耳的效率。另外, 菌液浓度、侵染和共培养的时间及再生的途径等均对转化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叶片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后, 经过抗性芽的诱导、根的再生, 70 d左右就可以获得抗性苗。抗性植株经GUS染色、PCR分析和Southern blot检测, 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蓝猪耳基因组中, 转化频率为7%~8%。  相似文献   

7.
以不完全酶解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碎片作为转化受体,通过电击转化法将载体pYN6981导入金针菇单核体Dan3基因组中。结果显示:在复筛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转化子,其基因组中可扩增出潮霉素基因片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绿色荧光,GUS组织染色显示为蓝色,说明目的载体已经成功插入金针菇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转化效率达16个转化子每10~6个菌丝碎片。有丝分裂稳定性分析显示80%的转化子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对分析多种导致真菌内源萎锈灵抗性的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SdhB)氨基酸序列的突变位点,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SdhB氨基酸序列第243位的组氨酸替换为亮氨酸,构建了香菇萎锈灵抗性同源筛选标记载体,以农杆菌介导转化小米粒培养的香菇菌丝。转化子经5次传代后,PCR扩增验证插入片段,并观察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香菇单核体和双核体菌株经转化后,均能筛选到具有萎锈灵抗性的转化子,单核体菌株的转化率为34%,显著高于双核体菌株(4%);单核体转化子中的同源筛选标记及报告基因稳定性较好。本研究构建的萎锈灵抗性同源筛选标记可有效地在香菇遗传转化体系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萱草‘香宝’愈伤组织为外植体,以10 d为继代周期,将携有PSN1301-CHS的农杆菌EHA105菌株侵染受体材料,使CHS基因导入到萱草‘香宝’中。建立萱草遗传转化的适宜条件:抑菌剂以浓度为350 mg/L的羧苄青霉素为宜;潮霉素为转化子的筛选剂,25 mg/L为适宜的作用浓度;转化中宜选择预培养时间为2 d;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在0.6左右,选用重悬液为MS+3%糖;侵染时间为15 min;在菌液和共培养基中同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基时间为2 d。  相似文献   

10.
李建永 《北方园艺》2016,(20):85-91
以矮牵牛为试材,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ACC脱氨酶基因(ACDS)(分别由CaMV35S、SAG12和CHSA启动子驱动)转化矮牵牛叶盘,探讨了预培养时间、农杆菌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AS)浓度等因素对转化的影响,比较了ACDS基因在不同启动子驱动下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效率及转基因植株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预培养5d的矮牵牛叶盘在含AS 200μmol·L-1、OD600值为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染8min后,共培养4d时遗传转化效果最优;不同启动子驱动的ACDS基因转化效率以CHSA启动子效率最高(3%),SAG12启动子效率最低(1.25%)。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入矮牵牛基因组中。转ACDS基因矮牵牛植株的获得,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衰老矮牵牛新品种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马齿苋的叶片诱导出愈伤组织,再以愈伤组织为受体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转化体系得到抗性愈伤组织后,对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扩增鉴定,证实为转化子,表明根癌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转化马齿苋的愈伤组织是完全可行的,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马齿苋的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岷山红三叶草为试材,以其子叶和叶柄的愈伤组织为受体,采用根癌农村菌介导法,研究其遗传转化的条件,以期建立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异黄酮合酶IFS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转化体系,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通过提取其基因组进行PCR扩增鉴定,证实为转化子。提示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岷山红三叶愈伤组织是完全可行的,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红三叶的品种并获得高产异黄酮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木本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栋鑫  彭棣  张爽 《北方园艺》2018,(2):181-185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转基因技术。该研究对农杆菌介导木本植物遗传转化的发展状况、转化方法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在木本植物中,外植体类型、农杆菌浸染时间、共培养条件和筛选转化等主要因素对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木本植物的转化效率和转基因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15.
以百合品种‘罗宾娜’(Robina)鳞片、花丝和花梗分化的不定芽为试材,诱导愈伤组织,并通过固体、液体和经过液体预培养后在固体上培养的方式继代增殖.结果表明:分化的不定芽在萘乙酸(NAA)0.5 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从芽基部形成的愈伤组织以经过液体预培养后在固体上培养的方式继代,繁殖速率最大,再生率为100%.使用农杆菌介导转化pCAMBIAl301质粒后,3种不同方式培养的愈伤组织的GUS瞬时表达效率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紫外线诱变松茸孢子获得的菌株0288其生长速度和生物积累量为指标, 选择优良适于液态发酵松茸菌株为目的,生长速度快平均菌丝生长量为0.575 mm/d;在0.5、1和2 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56%、8.14%和8.46%;100 g菌丝的干重为10.56 g.液体培养基以G培养基提供的氮源较适合松茸生长:在0.5、1和2 h下提取到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9%、8.59%和8.73%;100 g菌丝的干重为7.34 g.液体培养基比母种培养基更适合0288松茸菌丝的生长,发酵罐的批量培养是对液体培养的优化,与其它供试株比较差异极显著,经人工培养获得了松茸子实体.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遗传转化,比较了不同的农杆菌种类、农杆菌侵染时间、外植体种类及番茄品种对农杆菌侵染效率的影响.转化后得到的再生植株,利用PCR、Southern杂交检测GUS基因是否整和进入基因组.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法成功介导了GUS基因导入番茄.农杆菌EHA105侵染番茄的效率明显高于LBA4404,侵染时间3 min较好.子叶外植体的转化明显优于下胚轴,黄色串珠樱桃番茄的遗传转化效率高于中蔬5号;优化的转化条件可以使番茄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力  刘红  邹正 《食用菌》2011,33(2):13-14
以常用的金针菇杂交19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液体菌种摇瓶培养条件,熟料袋栽法确定用于子实体栽培的液体菌种的最佳种龄。研究结果为在摇床转速170r/min、装瓶量60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条件下培养的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最好,菌丝生物量1.34g/100mL,培养5d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所获得的生物学效率最大为118%。  相似文献   

19.
抗艳红  季静  吴东  王罡 《中国蔬菜》2006,1(5):11-13
以4个番茄品种的子叶为受体,以LycB为目的基因,应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番茄进行了遗传转化,经愈伤诱导、芽诱导、生根培养和潮霉素选择培养,获得的抗性植株经PCR和PCR-Southern分析鉴定,初步证明外源基因LycB已整合到番茄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果树》2012,32(4)
宁麦13是目前生产中应用面积较大的弱筋小麦品种,以此品种建立农杆菌介导的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对该品种的个别性状进行针对性改良。本研究利用分别携带不同质粒pCXK1301和pAt-MYB12u的农杆菌株系GV3101对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通过对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和干燥处理等参数的研究,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宁麦13成熟胚遗传转化体系。宁麦13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条件为:利用预培养6d的宁麦13成熟胚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使用含pAtMYB12u质粒的农杆菌株系GV3101,侵染菌液浓度OD600=0.6,侵染时间60min,采用干燥共培养4~5d(23℃,暗培养),诱导恢复培养10d,分化培养每4week继代一次,分化培养8week(12h光周期,25℃,2 000lx)。试验侵染2 600个宁麦13愈伤组织,获得127株再生植株,经分子检测,其中9株证实为阳性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