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徐志祥  李刚 《食用菌》2000,22(3):6-8
本文以摇瓶培养的灵芝菌丝体为样品,对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时的多糖提取和测定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研究,最终得到了一个多糖提取和测定的最佳条件,使得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多糖含量的结果更加准确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大棚蔬菜连作对土壤多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棚蔬菜作物连作条件下对土壤多糖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蔬菜连作土壤的多糖含量,并对土壤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对土壤样品进行6 h沸水浴处理,H2SO4浓度为2.0 mol/L条件下,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蔬菜连作土壤多糖含量的测定表明,连作4~5 a的大棚土壤多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种植叶菜类土壤的多糖含量高于种植果菜类土壤的含量,并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耳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胞外多糖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金耳胞外多糖能显著地抑制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降低肝细胞的自氧化与诱导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DA),并能抑制氧化引起的肝线粒体肿胀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灵芝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比浸泡、微波、气流精细粉碎等预处理方式对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灵芝多糖的影响,并比较最佳预处理方式结合热水提取、醇提取、碱提取、超声波结合酶提取、微波提取等提取方式在灵芝多糖提取方面的效果,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后提取所得灵芝多糖的性质。结果:最佳预处理方法为气流精细粉碎,对比传统方法直接提取(粗粉碎结合热水提取),粗收率变化较小,而多糖含量提高114%,多糖得率提高104%。最佳结合方式为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结合碱提取,相对传统方法提取,粗收率提高76%,多糖含量提高78%,多糖得率提高21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分析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后提取所得灵芝多糖的性质,发现该处理方法对灵芝多糖性质的影响较小。结论和讨论:气流精细粉碎预处理能大幅提高灵芝多糖的提取效果,主要是提高提取物中灵芝多糖的含量,使多糖得率提高,提取更加完全,且对所提取多糖性质的影响较小,推测气流粉碎预处理主要是破坏了灵芝精粉颗粒的机械支撑壁膜结构,使细胞内功效物质的溶出更加完全,这方面内容将在后续开展实验中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粘柄丝膜菌(Cortinarius collinitus)子实体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进行多糖样品分子量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并检测多糖样品体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0∶1,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2.6h,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粘柄丝膜菌多糖得率为5.97%,较常规水提(4.73%)提高了26%;粘柄丝膜菌多糖中糖含量为72.35%,该多糖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6种单糖构成的杂多糖;800μg/mL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1%,4mg/mL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63%。  相似文献   

6.
对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发酵产多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CBS为玉米粉3%、黄豆粉1%、白糖0.5%、KH2PO40.1%、MgSO40.05%、pH自然,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生物量最大,在此条件下发酵产多糖,得率为14.3g·L-1,多糖含量为77.1%.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菌丝体粗多糖,超声辅助法提取粗多糖的得率最低,但多糖含量最高。复合酶法的粗多糖得率最高,但多糖含量低。单糖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粗多糖的单糖组成不同;复合酶法得到的粗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组成;超声辅助法得到的样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热水法得到的样品由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比其它两种粗多糖样品高。红外和电镜扫描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法得到的桑黄粗多糖结构和形态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粗多糖提取和重金属去除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粉碎粒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粗多糖得率和样品中总糖含量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不同种类和不同使用量的絮凝剂对灰树花粗多糖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考察因素中,原料粉碎粒度对两个考察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优化的水提工艺条件为超细粉(150目,2.8125μm),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h,提取2次,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的粗多糖得率和样品中总糖含量均较高;絮凝剂M(添加量为0.05%)对灰树花粗多糖中Pb,As,Hg,Cd的去除率分别为76.6%,93.6%,99.9%和97.9%,处理后的灰树花多糖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出口要求。本试验优化的提取工艺已用于灰树花粗多糖生产,0.05%使用量的絮凝剂M可有效去除粗多糖产品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9.
应用低能N~+离子注入金耳酵母状分生孢子菌株进行诱变,以获得一株多糖产量更高的金耳诱变菌株。试验确定了低能N~+离子注入的适宜参数:注入剂量为60×10~(14)ions/cm~2,注入能量20 KeV,靶室真空度10~(-3)Pa。以5 s脉冲式注入,间隔时间为15 s。离子注入后,分别以液体发酵生物量(孢子量)及多糖产量为初筛和复筛标准,经遗传稳定性试验验证,筛选到了一株金耳多糖高产菌株,其产量较对照菌株提高了12.3%,液体发酵多糖产量(包括菌体多糖与发酵液多糖)达2.7 g/L。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注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金耳诱变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初步确定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含量,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水仙鳞茎中的粗多糖。同时以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温度(℃)、液固比(mL/g)、乙醇体积比(无水乙醇mL/提取液mL)、提取时间(h)为因素优化热水浸提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5h,提取温度100℃,液固比10mL/g,乙醇加量比5(醇沉时加入无水乙醇量mL/样品溶液量mL)。其中提取温度是影响水仙鳞茎粗多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最优条件下提取粗多糖得率6.51445%,水仙鳞茎粗多糖含量为3.813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8种不同食用菌子实体的水溶性粗多糖,测定了样品中多糖、葡聚糖和β-葡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桑黄(Phellinus baumii)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较高,香菇和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中葡聚糖含量较高;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香菇和姬松茸粗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较高。采用截留分子量8000~12000透析袋纯化8种食用菌粗多糖,将纯化产物用于体外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实验和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8种样品均能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其中香菇、刺芹侧耳和毛头鬼伞粗多糖在低浓度(20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量即可达到40μmol/L以上,高浓度(500μg/mL)时高于阳性对照;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8种供试样品均能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以香菇、刺芹侧耳和猴头菌粗多糖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证明这8种食用菌粗多糖均具有体外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来源的24份(T1~T24)铁皮石斛及其混淆品为试材,比较了其一年生成熟茎的多糖含量差异,以筛选高品质的铁皮石斛。结果表明:4份铁皮石斛混淆品的多糖含量均低于18.0%,而20份铁皮石斛样品中有17份的多糖含量高于药典规定的(25.0%)标准,其中2份铁皮石斛(T4和T2)显著高于其它样品,多糖含量分别高达47.0%和44.1%。从来源地看,云南来源的铁皮石斛平均多糖含量最高(40.4%),其次为浙江来源样品(29.0%)、广东企业送检样品(28.9%)和杂交铁皮样品(26.9%),广西来源的样品含量最低(25.7%)。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9,(6)
为优化金耳液体发酵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方法,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单位发酵体积的多糖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金耳多糖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18W、超声时间16 min和超声温度50℃,此条件下金耳多糖单位体积提取量预测值为2.88 g/L,实测值为2.85 g/L,两者相对误差为1.05%,说明优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4.
以杭白菊干品为原料,选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为考察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并用药典方法对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菊花多糖的超声波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菊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40,提取功率40W;提取温度是影响菊花多糖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红汁乳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红汁乳菇多糖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h,pH8.0,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在醇析浓度为70%,V(氯仿):V(正丁醇)=1:0.2,V(氯仿 正丁醇):V(样品)=1:l时,纯化含量为58%。同时用超声波法对红汁乳菇多糖的提取作了研究,其得率为6.99%,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金耳多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属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该菌食味鲜美,营养丰富。药理和临床初步研究证明,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保护肝脏提高造血机能等作用。近年来,真菌多糖在临床上受到重视,我们对金耳多糖也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报道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松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松乳菇子实体预处理方式、乙醇沉淀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对松乳菇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时间、料水比、温度)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松乳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较好的条件是:干燥子实体粉碎后过40目筛,乙醇沉淀浓度为80%;提取2次可得到7.42%的粗多糖;正交试验表明,提取时间2.5h,料水比1∶25(w/v),温度85℃为松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用纸层析法分析松乳菇多糖,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单糖。  相似文献   

18.
灵武长枣多糖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武长枣样品经脱脂,脱小分子糖后,用蒸馏水沸水浴浸提、醇沉、洗涤得灵武长枣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用精制多糖测得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测定灵武长枣多糖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简便可行,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7.11%,所测全红灵武长枣样品中多糖含量为13.30%。  相似文献   

19.
吴学谦  付立忠 《食用菌》2005,27(4):34-34
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在杭州通过省级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项成果研究总结出的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野生和人工栽培云芝多糖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苯酚-硫酸法对云芝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以云芝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考察指标,测定了野生和人工栽培云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供试人工栽培云芝的多糖含量高于野生云芝的多糖含量,且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野生云芝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均要高于人工栽培云芝的清除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