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苗抛播可以提早浸种催芽,可以避开低温不利天气播种,选择晴好温暖天气抛播,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能使早稻稳产、高产。笔者通过直播早稻乳苗抛播与常规直播对比试验,为生产上推广应用乳苗抛播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乳苗抛栽和直播相比,生育期有一定提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势;同时也可以避开低温不利天气,选择晴好温暖天气抛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容易控制基本苗数。乳苗抛栽能使早稻稳产、高产,也便于后茬作物的搭配,缓解晚稻生产的季节,有利于双季稻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耐低温早籼稻新品系播期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个早籼稻耐低温新品系进行了直播播期试验 ,结果表明 :直早 0 3 8和直早 2 5 4具有芽苗期耐 (抗 )低温性好 ,分蘖力强 ,在少苗条件下群体分蘖和穗粒补偿能力强 ,丰产性好等特性。其中以直早 0 3 8的增产潜力大 ,可早播 ,耐迟播 ,综合优势相对较大。直早 0 3 8适宜于庐江地区早稻直播生产 ,正常年份播期可提前至 4月初。  相似文献   

4.
早稻直播栽培适宜品种筛选和适宜播期组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早稻直播面积的扩大,对早稻早熟品种的需求迫切。同时,对早熟的追求存在盲目早播而造成烂秧情况。为筛选适宜直播的早稻品种及适宜的播种期,特进行5个早稻品种直播栽培播期试验。结果表明,余姚地区可在4月5—10日,选择日平均气温10 ℃以上、最低气温高于5 ℃、播后有3~5个晴天的日子播种。在品种选择上,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为甬籼15。  相似文献   

5.
直播技术是水稻生产中一项简便、高产、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是便于推广的优势所在.但直播稻的播期受前茬作物腾茬时间的限制,过迟播种既影响产量,后期又易遭低温的影响,难以确保安全齐穗.为探索直播稻的最佳播期,笔者于2006年进行了直播稻播期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早稻种植技术若干研究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省开展早稻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仍有积极意义。根据早稻生产提高单产、省工节本和提早成熟的技术目标,提出了开展直播早稻适期早播和乳苗抛播、移栽早稻短龄早栽、保温育苗无纺布覆盖、机插栽培标准壮秧培育等早稻技术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与示范内容。  相似文献   

7.
高温是现在引起重视的极端天气之一,对广西贵港市早稻生长过程中受到的高温影响进行特征分析,找出其天气过程发生的基本规律,对合理安排早稻生产和防御高温热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贵港市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点(贵港、桂平、平南)1960—2019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农业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贵港市早稻种植期内高温热害发生的年际规律。结果表明,贵港市早稻受高温热害影响的程度总体呈自西向东逐渐加强的空间分布趋势。高温热害年际变化呈V形趋势,且V形趋势的高点在逐步抬高,趋于严重的态势,年际发生占66.7%,年平均发生1.1次,年平均发生5 d。研究区内极端高温天气出现了21 d和42 d的周期振荡,经历2个明显的阶段变化,其中2018年的高温过程在整个早稻种植期中出现的频率大且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以来,江南华南地区正处于早稻收获、晚稻移栽的"双抢"大忙时节。受前期阶段性低温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早稻收获推迟5~7天,导致晚稻栽插期普遍推迟,超秧龄现象较为突出,移栽后分蘖能力减弱,增加了后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加之今年长时间、大范围洪涝灾害,病虫害可能加重发生。针对当前晚稻生产形势,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了南方双季晚稻田  相似文献   

9.
<正>一、2014年天然橡胶生产和市场情况(一)天然橡胶生产属正常年份2014年全国植胶区气候条件基本正常,"两病"(白粉病、炭疽病)较轻,云南、海南开割时间正常,广东稍有推迟。全年雨水均匀至偏多,年中海南、广东植胶区受超级台风"威马逊"和强台风"海鸥"影响,但台风路径在主产区之外,对全国天然橡胶生产影响较小。受12月低温阴雨天气影响,海南省部分胶园提前5~7天停割。总体上,2014年全国天然橡胶生产属于正常年份。  相似文献   

10.
正甜、糯玉米尤其是甜玉米种子不耐低温潮湿,为免烂种,春季播种必须地温通过10℃以上才能直播。一般在清明前后比较适宜。如早播一定要地膜覆盖或利用环棚和大棚设施栽培,但要采用育苗移栽技术,一般3月上中旬可育苗。为免花期高温和台风危害,5、6月份不宜播种。秋季栽培,7月下旬—8月5日播种较适宜,既可避免台风影响又可延长采收期。甜、糯玉米种子价格高,直播成苗率不高,尤其是超甜水果玉米种子含淀粉少,籽粒皱缩干瘪,顶土能力弱,出苗  相似文献   

11.
直播的方法就是不经育秧和移植,把种谷直接播到本田去,湘乡农民称为“点谷”。这个办法在湘乡很受群众欢迎。1955年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9,000多亩早稻中,有750亩是在烂秧後进行直播补种的。虽然直播季节较晚,但结果这些直播的早稻也都提前收割,没有错过晚稻的插秧季节。现在,将早稻直播的作用和方法介绍如後: 一、早稻直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籼金早47直播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籼金早47分期直播表明:在金华地区金早47适期早播,其穗总粒数与实粒数比迟播多,有利于发挥穗大粒多、着粒密的特点。金早47在4月5日左右趁天气冷尾暖头直播,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最能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劳力的转移,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备受农民青睐。经过几年的推广表明,应用该项技术比翻耕后直播667m2节约成本达80~100元,而单产与翻耕直播相比略增或持平。同时,免耕防止了水土和肥料的流失,提高了土壤保墒能力。免耕直播既可缓解人力、畜力、机械紧张的矛盾,又不误农时,争取了季节。现将直播油菜生育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直播油菜生育特性1.1前期出叶快油菜直播避免了移栽油菜拔秧碰伤枝叶和栽后落黄返青慢,因此,前期出叶速度快,营养生长快,弥补了迟播的不足,虽然比移栽油菜迟播20~25d,…  相似文献   

14.
对2018年洪泽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前期水稻腾茬推迟和2017年10月连阴雨天气影响,小麦播期偏晚,播期拉长,导致苗情差异不一。越冬期遇低温天气,叶龄进程悬殊较大。返青拔节期,随着气温回升,加之科学施肥,迟播弱小苗小田块生育进程加快,分蘖两级分化快。但高温少雨使成穗不足,穗分化时间短,导致穗型小。科学防控,赤霉病病情较轻。灌浆乳熟期,灌浆速度加快,降水和高温使小麦根系早衰,导致后期灌浆不足,千粒重下降。为此,小麦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15.
早稻翻秋是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筛选江汉平原适宜翻秋的早稻品种,探索品种翻秋播种期的下限,为今后指导晚稻直播、抗灾补救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特以嘉育948、中嘉早17、两优9168、两优287、金优402、株两优819等6个早稻品种为材料,开展了早稻品种翻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汉平原进行早稻翻秋种植,宜选用生育期短的嘉育948,在生产上更安全,且最迟播期应定在7月28日以前。  相似文献   

16.
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灾害是影响早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以长沙地区(2012~2014年)为例,结合田间试验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探讨气象灾害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时段发生的气象灾害有春季返青拔节时的阴雨寡照天气;夏季抽穗—成熟阶段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受返青拔节期阴雨寡照影响,早稻植株密度和叶面积指数都降低。抽穗—成熟期的高温热害和干热风减缓了作物灌浆速度,降低了千粒重,但这些气象灾害对植株高度没有显著影响。长沙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营养阶段的阴雨寡照和生殖阶段的高温热害,尤其是前者对最终产量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直播水稻的2种不同催芽程度——破胸和芽谷,模拟早稻直播后5 d内遭遇不同时段长低温,研究了不同强度及时长的低温胁迫对早稻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幼苗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水稻的成苗率、苗高、第一叶长、茎叶干重显著降低,且随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成苗率的下降程度加剧;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存在强度与时间的互作效应;破胸谷苗在12℃以上温度处理5 d后恢复生长,成苗率可达87%以上,破胸谷种的耐低温能力强于芽谷。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直播水稻的2种不同催芽程度——破胸和芽谷,模拟早稻直播后5 d内遭遇不同时段长低温,研究了不同强度及时长的低温胁迫对早稻成苗率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下,幼苗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水稻的成苗率、苗高、第一叶长、茎叶干重显著降低,且随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成苗率的下降程度加剧;低温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存在强度与时间的互作效应;破胸谷苗在12℃以上温度处理5 d后恢复生长,成苗率可达87%以上,破胸谷种的耐低温能力强于芽谷。  相似文献   

19.
油菜浙油50在温州直播的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植株经济性状、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呈下降趋势;产量以11月中旬播种的最高;超过11月份播种易受极端低温天气影响,产量损失大;过早播种不能提前收获,且生长过旺,倒伏风险加大.浙油50在温州适宜直播播期可定为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一、两段育秧的增产作用和适用范围 两段育秧是从连作晚稻开始试验的。长江下游双季稻区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的季节很紧。几年来扩大三熟制和早、晚稻迟熟高产品种,显著增加了早稻与春粮的产量;但带来了晚稻栽插季节延迟,产量不稳不高的新问题。要使晚稻迟栽高产,必须首先抓住培育长秧龄的壮秧。浙江省历来有较丰富的培育稀播大秧经验,它比较粗壮,较耐迟栽,但每栽种4-6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