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杂交稻的发展受到杂交制种生产的限制,而种子生产受到劳动力紧张和劳动力成本高的制约。为促进杂交稻的推广种植,特进行了母本机条播、父本小苗机插及机械拉花授粉的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水平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杂交制种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以母本机条播(每667m2用种量2.5kg)、父本小苗插秧、机械拉花的表现为最优。  相似文献   

2.
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插秧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措施的成功推广,基本摆脱了杂交稻母本移栽完全依赖人工栽秧的困境,实现了省工、节本、增效的基本目标,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杂交稻Ⅱ优30制种母本机插秧技术,为杂交稻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杂交稻制种母本各种栽培方式与生产成本投入的效益回报率,提出制种母本栽培方式必须顺应经济规律,由传统栽培走向轻型(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栽培,提升杂交稻制种生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新混优6号"可以将父母本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按照商品水稻生产的方法,育秧移栽、机械插秧或机械直播等方法进行种植。开花时,割叶、喷施"920",并赶粉,在母本授粉后,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的苯达松杀死父本,并机械化收割。入库前通过色选技术去除少量残留的父本,从而达到杂交水稻制种的全程机械化。该文从机械直播、育秧移栽、机械插秧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新混优6号"机械化混播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逐年增多,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械化制种与常规制种生产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技术,总结了母本机插秧育秧、机械插秧、无人机辅助授粉、种子收割和烘干等关键环节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机插秧制种繁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杂交稻种子的机械化生产技术,2008年在清溪种业繁育基地,安排两个粳稻杂交组合进行单季晚稻盘式育秧、不同秧龄机械化插秧和收割试验。经过产前产后的田间调查和不同处理的测产比较,认为“粳粳交”类型生育期差异较小的杂交稻组合,采用机械化制种繁种是可行的,提出适合粳稻杂交种子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适时移栽、彻底解决用工矛盾及有效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开展了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2个试验示范点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生育期、抗逆性、产量等差异不明显,但成本差异较大,分别较人工插秧节省成本1 590、1 773元/hm2。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母本机械化插秧对杂交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博优225的父母本为材料,采用母本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两种移栽方式,开展两年三地的制种试验,调查和比较了机械化插秧和人工手插方式下母本群体的苗情动态以及产量构成差异,分析了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机械化插秧方式下母本群体的基本苗数、最高苗数、冠层厚度、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高于人工手插群体;在所调查的苗情指标和产量构成因素中,与制种产量相关程度最大的分别是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母本机械化插秧有利于增加群体最高苗数和每穗实粒数,从而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内容:为保证适时移栽、彻底解决用工矛盾及有效降低种子生产成本,进行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械化插秧试验示范。两个试验示范点机插秧与人工秧相比生育期、抗逆性、产量等差异不明显,每667㎡成本差异较大分别节省106元、118.2元。  相似文献   

10.
杂交稻“汕优63”在信阳制种的花期阴雨危害问题特别突出,避开阴雨的最佳花期是7月底至8月初;为了提早制种花期,必须设法克服父本播种期温度条件的限制,采取保护性育秧措施;母本秧苗期正逢梅雨季,不利于培育壮秧、搭好苗架,也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是母本秧机插技术的落实,关键环节是母本秧育苗技术的突破。通过对母本秧育苗基质的筛选,获得了无土秸秆基质是水稻制种母本秧育苗的最佳材料,通过无土秸秆基质育苗,可以达到秧苗壮苗的标准,表现出秧苗壮、基质轻、盘根好的特点,解决了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育苗的瓶颈问题。水稻母本机械插秧技术与传统人工栽秧技术相比,机械插秧优势特别明显,增产达到了显著水平,该项技术的研究为传统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雄性不育两用系,就是将两用系的种子播种之后,在花期出现符合统计的50%不育株做母本,再以组合较强的品种或自交系做父本进行杂交并制种即可。因为母本为雄性不育株,所以授粉之前就不需要进行人工去雄,在授粉之后的花柄上也不用拴标记,从而节省人工和降低制种成本。1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期利用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配置一代杂交种,必须使两个亲本的开花时期遇到一起,即"花期相遇"才能进行杂交制种。为达到花期相遇的目的,就要根据父  相似文献   

13.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以“培矮64S”作母本,“9311”作父本配制育成的集高产、优质、高抗性于一体的中籼组合。目前随大田水稻生产肥床旱育技术推广和普及,“两优培九”制种父本两段育秧和母本泥踏头育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种子生产发展需要。为此,我们在2001年实行父母本采用旱育技术育苗,经两年试验示范已形成完整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洪亮 《农家顾问》2010,(7):34-34
玉米杂交制种是将母本雄穗去掉.使其完全接受父本的花粉.才能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玉米杂交种子。因此.母本去雄是杂交制种的中心工作.也是保证种子质量最关键的环节。玉米杂交制种人工去雄要达到及时、干净、彻底。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杂交稻种子产量、质量和效益.建立在人工操作上的制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速度慢,容易造成父母本花期错位,延误最佳栽插期,影响父母本生长发育和花期相遇,造成产量下降;特别是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容易导致母本穗分化期遭遇低温干扰而育性波动,降低种子纯度,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杂交水稻制种依靠人工操作的矛盾更显突出.其解决的途径,势必开拓规模化机械制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可以同时栽插2行父本钵体苗和10行母本毯状苗。该机器在2ZT 9358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农艺要求,确定了关键结构参数,并设计了父母本秧苗分插机构和移箱机构螺旋轴等关键零部件。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生产率为0.35 hm2·h-1,父本秧苗和母本秧苗的伤秧率分别为2.7%,2.4%,漂秧率分别为2.2%,2.0%,漏插率分别为3.1%,3.2%,翻倒率分别为2.5%,2.1%,插秧深度合格率均为9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90.5%,91.8%,符合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GB/T 20864-2007),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要根据父本和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在正常年份,一般调整播期可以使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但在气候异常年份,则要注意花期预测,以便早了解花期相遇情况。父本和母本花期能否良好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在生产玉米杂交种时,如果母本抽丝过早或者比父本散粉晚,就必须实行错期播种,以保证花期相遇。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 d,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制种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要做好种子的错期播种和花期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混播制种是指将杂交水稻的父、母本亲本种子混合播种,扬花授粉后再通过化学方法去除父本,收获杂交种的一种机械化制种方式,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从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插秧等3个方面阐述了杂交水稻混播制种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多年来,廊坊市科龙种子有限公司在甜瓜杂交制种生产实践中,改变以往传统技术,不断创新,在借鉴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发新技术,提高甜瓜杂交制种质量和产量,使种子销售量逐年提高,公司甜瓜制种面积由几年前的十几亩扩大到近百亩,由单一瑞红品种发展到绿蜜、银香系列,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甜瓜杂交制种新技术总结如下:1改父本早播为母本早播甜瓜杂交制种,需分别种植母本和父本。在过去  相似文献   

20.
早熟耐冷杂交稻黔优107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的制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在海拔1140m的贵阳市郊,对三系杂交稻黔优107进行制种技术研究。父本黔恢107于5月2日播种,母本中9A分别于5月10日、16日和22日分三期播种。试验结果:父本黔恢107于8月5日始穗,母本中9A第2期于5月16日播种,8月6日始穗,花期与父本相遇较好,制种产量3.21t/hm2。父本、母本的叶差为2.5左右。父本主茎总叶数13叶,母本不同播期主茎总叶数12叶。讨论了黔优107在高海拔地区制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