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液压悬挂系统不能正常提升农具。操纵手柄扳至提升位置后,农具不能提升;有时提升缓慢,而且有抖动现象;提升过程中产生噪声,有时出现发热现象。检查方法:操纵机构失灵,可用手感法判断。如果提升时油泵伴有噪声和发热现象,可能是吸不上油或吸油不足。如油箱内产生大量气泡,则表明油泵吸油管路有漏气之处。  相似文献   

2.
装载机变速泵是装载机变矩器及变速箱液压系统中的专用液压泵,变速泵及吸油系统的吸油能力和通常的液压系统一样是取决于吸油油路的阻力大小及泵的吸上性能,变速泵的工作油箱就是装载机的齿轮变速箱,因此它不可能采用加压油箱.泵吸油是依靠变速泵工作时在泵的吸油区形成真空负压,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流经滤油器及油管路而吸入泵内.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为避免泵产生气蚀现象,确保变速泵正常工作,变速泵吸油腔的压力,必须满足以下不等式.……  相似文献   

3.
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中,液压系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无论液压系统简单还是复杂,都设有过滤装置。对液压系统进行过滤是为了滤除系统中的各种污染物,保持液压油的清洁,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延长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液压系统的过滤方式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种,在农业机械中常按滤油器在液压系统中的安装位置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五种:1.吸油过滤方式:滤油器安装在液压油泵的吸油管路上;2.压油过滤方式:滤油器安装在液压油泵的出油管路上(即系统的高压油路);3.回油过滤方式:滤油器安装在…  相似文献   

4.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推土机分置式液压系中的油箱和滤清器虽然是液压系统的辅助装置,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出现液压故障或元件早期磨损,大多与它们有关,主要是液压油不清洁所致。在液压油路系统里油垢、磨屑、尘土等随使用时间增长而增加,因此,按期进行清洗、保养液压油箱、液压滤清器是确保液压油清洁的重要途径,是延长油液乃至液压系的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液压系统的特点是回油滤清,正常工作时,回油经过滤芯滤清流回油箱。滤清器上装有安全阀、磁铁,当滤芯堵塞时,回油便不经过滤清而通过安全阀直接流回油箱,从而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如果不清洗滤芯,长时间用不经过滤的油液,系统各元件就会加剧磨损,以致造成系统部分功能丧失,故障频繁。  相似文献   

5.
E514型谷物联合收割机液压油箱有两个特点:一是油箱壳体为扁长方形,上端盖上设有通气滤清器;二是该油箱内的滤清器安装在吸油管口,吸油管位置是从油箱上端盖引出的。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油箱得不到正确的保养和维护,就会经常引起液压系统各种故障的发生。现介绍两个故障实例。(1)有一台E514型谷物联合收割机在麦收作业期间,发生收割台油缸不能升起的故障。技术员发现机车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油箱壳体有产生向内变形的现象。当技术人员将油箱上端盖上的通气滤清器拧开之后,液压系统立即恢复了正常工作。原来是通气滤清器被脏物堵塞,油泵吸油时油…  相似文献   

6.
1.液压系统机构分析法(1)分部法。上海—50型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可分为四大部分:液压油泵与吸油滤网;控制阀;液压油缸;力调节与位调节机构。分部是便于机手分析时逐步缩小范围,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产生故障的部位。(2)分段法。从吸油滤网到控制阀为第1段,从控制阀到液压油泵为第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液压悬挂系统常常发生故障,下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液压悬挂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1.齿轮泵不吸油或吸油不足现象:在提升农具过程中系统压力不稳定,产生抖动或产生噪音;油箱或管路中有气泡;泵体温度升高等。原因:油面过低或无油;油液粘度大;滤油器或吸油管路堵塞;吸油接口未拧紧,或密封圈损坏、漏装,使吸油管路进入空气;由于齿轮泵前盖内的自紧油封损坏而吸入空气。  相似文献   

8.
根据2BDH-20型水稻精量旱穴播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整机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系统方案、参数计算及系统动力元件选型等关键部分设计;液压系统参数计算及工作元件选型完成后,在AMESim仿真软件下创建了仿真模型,对液压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系统设计及元件选型的合理性。设定液压元件参数后,输入谐波信号,分析显示:系统流量保持恒定,马达转速可控制在目标值附近,从而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液压设备在工作时由于负载突然增大,液压系统受到阶跃响应引起液压冲击,强烈的液压冲击会导致液压元器件损坏,降低工作效率。从液压系统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以及辅助元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动力元件主要采用信号反馈的手段使泵在系统进行换向工作时降低转速,减少输出流量以达到抑制液压冲击的目的;对执行元件中的液压缸通常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用来减缓冲击,而对液压马达转速波动的研究主要是用来解决脉动问题,客观上对冲击抑制也有效果;对控制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种阀类零件相互配合作用以及通过提高阀类零件响应速度减缓液压冲击;对辅助元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蓄能器结构的优化和设计,同时介绍仿生管道和阻尼器吸收液压冲击的应用特点。最后提出在应对高压、大流量等极端工况下,可以通过利用多学科创新对液压传统元件进行分析与改进用来抑制液压冲击。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中,在一些较重物品的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升降机。液压升降机是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整个机器工作的设备。在对液压升降机的设计过程中,其主要的设计部分为主机和液压系统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是升降机的关键设计部分,而在对主机部分进行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大致的估算。完整的液压系统应包含液压泵等动力元件、控制阀等辅助元件、液压缸等执行元件和油箱等辅助元件。本次设计的液压升降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在整个系统中以标准件为主,方便机器的维修和零部件的更换。  相似文献   

11.
气动真空发生器系统背压与抽吸性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动系统中常用的真空发生器样机,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背压不同时内部压力分布和吸入流速改变情况。以此为基础,测量系统背压升高时吸入流量变化量,绘制了背压与吸入流量关系曲线,提出了通过判断系统背压防止逆流现象的方法。在真空发生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需要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根据试验得出系统正常工作的背压范围,防止逆流现象,保证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水下自激吸气脉冲射流冲击特性较优的喷嘴结构参数配比,以自行研制的自激吸气脉冲射流喷嘴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就水下自激吸气脉冲射流冲击脉动压力试验数据的均方差、脉动压力峰值和时均压力随上下喷嘴面积比、腔长下喷嘴比和腔径腔长比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检验了水下自激吸气脉冲射流冲击脉动压力试验数据的平稳性和正态分布.由试验结果可知,当围压小于0.4 MPa时,上下喷嘴面积比范围为1.96~4.84,最优范围1.96~4.00;当围压≤0.2 MPa时,腔长下喷嘴比范围2.8~4.4,最优值3.4,腔径腔长比范围为1.50~1.65或2.20~2.30,最优范围应为1.50~1.65.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播种动力消耗,提高播种质量,适应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气吸双层滚筒式排种器。阐述该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及参数设计,通过对排种过程的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播种质量与滚筒转速以及吸孔负压的关系。选取合格率和重播率为试验指标,振动频率、滚筒转速以及滚筒负压参数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复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振动频率为51.8 Hz、滚筒转速为8 r/min及滚筒负压参数3.4 kW时,平均合格率为93.21%,平均重播率为3.97%,该排种器能够满足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4.
带诱导轮的离心泵空化条件下的效率下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研究空化对离心泵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从流道内空泡分布和叶片载荷分布两方面探讨了离心泵效率下降的规律.基于RNG k-ε湍流方程和Rayleigh-Plesset空化模型对带诱导轮的离心泵的空化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空化条件下影响离心泵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扬程、功率及装置净正吸头等,并重点讨论了功率的变化对效率的影响.通过绘制叶片静压分布曲线分析离心泵效率及功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化对叶片进口和叶片吸力面的压力影响很大;空化发展的过程中,功率的变化可分为3个过程,即功率下降段、功率上升段及迅速下降段;由于功率的下降没有扬程下降剧烈,泵总效率呈下降趋势;根据静压分布曲线及空泡分布图可以发现,叶片靠近后盖板的区域比靠近前盖板区域的空化严重,这也是叶片上不同位置处载荷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棉花小区播种机排种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仿真试验技术研究组合气吸式排种器排种过程,在排种器的吸气口截面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包括压强和气流速度),在开放条件下分析导向槽盘上导向槽的速度场和压力场。结果表明,距导向槽盘中心越远的位置,其气流速度和压强越小。设置排种器吸气口界面的边界条件相同,针对气吸盘和导向槽盘组合后形成的气吸孔开展气流场仿真分析。入口处气流压强300 Pa、速度21.97 m/s,此时气吸孔气流场压强2 481.8 Pa、气流速度61.67 m/s,该仿真结果与试验所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试验验证并确定排种器几何参数、动力参数对气流场的变化和影响规律,可为设计试制播种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泵进口预旋及涡流强度测试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设计不良的泵站进水建筑物 ,在不带泵运行的情况下 ,也会引起水泵进口水流预旋和吸水管内涡流 ,改变水泵的进水条件 ,恶化水泵的能量特性和汽蚀特性。提出了观测泵进口水流预旋和测量泵进口涡流强度的新技术。通过丝线流场显示技术 ,观察喇叭口进口水流的预旋 ;采用旋度计测定水泵吸水管内涡角的大小 ,可定性和定量地评判水泵进水设计 ,优化进水设计方案 ,确保水泵有良好的进水条件 ,提高水泵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吸式播种机常出现的漏播和重播现象,在ZigBee技术和单片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吸式免耕播种机的质量监控系统,并对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排种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制造了试验样机。播种质量监测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和ZigBee无线模块为主要部件,结合红外线传感器和涡流位移传感器对漏播和重播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了振动台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报警功能,以及LCD12864液晶对监测参数的实时显示。通过对播种机的大量测试,得到了不同播种机行进速度的排种质量曲线,由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排种质量监测系统可以成功地对漏播率和重播率进行监测,且遗漏监测的次数很少,排种和漏播播种率的精度较高,达到了精密播种机的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8.
嵌入旋转气腔式水稻穴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吸式排种器气压利用不充分、种盘旋转与橡胶垫存在摩擦、穴播均匀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嵌入旋转气腔式水稻穴直播排种器。基于ANSYS软件对腔体内部流场进行模拟仿真,以吸孔孔径和吸孔位置分布为影响因素、以气腔压力平均值和吸孔处的平均流速为评价指标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气腔流场分布比较稳定,可为吸种提供稳定的负压环境。应用JPS-12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以气腔转速、负压和填种高度为影响因素,以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运用Design-Expert 8.0.6对数据完成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到回归方程和响应曲面图,通过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确定了最佳参数组合:当气腔转速为21.61r/min、气腔负压为4.4kPa、填种高度为15.7cm时,作业性能最好,此时播种合格率93.6%,漏播率3.47%,重播率2.93%。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相符,满足粳稻穴直播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如番茄、油菜、花卉等小颗粒作物种子外形不规整、流动性差、难于实现精量播种的难题,提出基于气流悬浮理论供种的设计方案,研制了一种气吹供种滚筒式排种器。针对研制的排种器,以番茄种子为试验对象,以种箱气室正压力及滚筒吸孔孔径、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极方差分析,确定影响排种性能指标的因素优水平、主次顺序及优化组合,合理配置适于取种性能指标的结构参数、工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气室正压力及滚筒吸孔孔径为影响排种性能指标的主要因素,在滚筒吸孔孔径1.4mm、气室正压力2k Pa、滚筒转速12r/min条件下,排种器的单粒指数可高达92.3%,漏播指数为2.5%,满足穴盘播种的精度与工作效率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某型号双吸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半螺旋形吸水室几何参数对离心泵内部不稳定流场压力脉动的影响。在保证吸水室基本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吸水室断面形状与隔舌位置而设计了2种计算方案。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 双方程紊流模型,采用贴体坐标、非结构化四面体网格和SIMPLEC算法,分别对不同设计方案的双吸离心泵进行全流道非稳态数值计算,得到各设计方案下离心泵监测点的压力脉动特性,并对其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方案Ⅱ随着吸水室断面形状的改变,以及隔舌位置由与水平线成90o变为45o,吸水室内监测点的压力变化时域曲线趋于均匀、平缓;在压水室中,由于隔舌处监测点主要受隔舌与叶轮的动静干涉的影响,两种方案的压力脉动情况几乎一致,而其他监测点的压力变化均匀性方案Ⅱ明显优于方案Ⅰ,从而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双吸离心泵吸水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