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79年1月由于春节将近,鸡群饲养量过多,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和维生素缺乏及饲养管理不当,致使鸡体抵抗力降低,并有寄生虫感染,促使诱发本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春节。1.流行情况:本病传播迅速,发病快,发病率高达50~70%,主要感染于幼鸡和青年鸡,25~90日龄鸡最易感染,而成年鸡和雏鸡(2周龄以下)感染率和发病率很低,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引起淘汰鸡数量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发病情况 2014年12月安阳市某养鸡专业户共饲养两批罗曼商品蛋鸡6000只,150日龄和240日龄各3 000只,在两个鸡舍饲养,两批鸡均没有防过鼻炎疫苗,其中240日龄的鸡先发病,主要表现有呼吸道症状、张口呼吸、伴有甩头动作.相隔3d后150日龄的鸡也发生相同的症状伴有肿脸,鸡群的采食量明显减少,产蛋率下降30%,用中草药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3.
王庆 《中国家禽》1989,(2):48-48
我市郊区种禽场种鸡群,于87年11月2日起,发现有零星死亡现象,死鸡为5个多月将要开产的青年种母鸡。经笔者剖检,病理切片诊断为鸡腺病毒感染(CAVI),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鸡群与病鸡情况鸡群有海星鸡1千余只,是87年6月5日从外地引进的刚出壳的苗鸡,在育雏室内育雏,后转入小鸡舍。三月龄移入3、4号种鸡舍饲喂,均散养,进行过一次新城疫Ⅱ系疫苗二次新城疫Ⅰ系苗和禽霍乱疫苗预防注射,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92%。该鸡群11月1日转入6、7号鸡舍饲养,已有个别鸡开  相似文献   

4.
1加强饲养管理对各种日龄的鸡要分开饲养,雏鸡尽可能在网上饲育,新购入的雏鸡要隔离饲养观察,不要立即混入大群饲养,饲养的密度要适中,不可过于拥挤。要保持室内外卫生,鸡舍和用具要定期消毒,清扫的粪便要运到远离鸡舍的地方发酵处理。要注意光照,鸡舍内要干燥、空气要新鲜。2用全价饲料喂养保证鸡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增强体质,提高对鸡白痢和其他疾病的抵抗能力。3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的鸡要焚烧或深埋,被病鸡粪便污6染的垫草要烧掉,各种饲养工具要用2%的火碱水消毒,污染的地面要铲除表土,墙…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鸡群常在气温突然变化、鸡舍潮湿拥挤、疫苗免疫接种、饲养管理不当等不利因素诱导下发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上的鸡,尤其是体况较好的鸡更容易发生,2月龄以下的雏鸡较少发生。笔者以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发病情况为例,介绍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措施及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0~30日龄的肉鸡和16~35日龄817杂交鸡易感性高。鸡舍环境差、潮湿、饲养密度大、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合理等,易导致该病的发生;鸡群中发生小肠球虫、盲肠球虫时,发病几率升高;在易感日龄期间,雨后易发生;突然之间猛增料后也容易发生该病。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流行于秋末、冬春季节,以5~8月龄青年鸡最易感染,雏鸡发生较少。感染途径是上呼吸道,主要通过带毒的鸡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羽毛和垫草传播,感染率可达90%以上。在鸡舍通风不良、潮湿污秽,鸡群密度过大,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情况下,常可诱发本病。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曹庄乡张某饲养的4000只蛋鸡,分两栋鸡舍饲养,每舍2000只,常规饲养,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各种疫苗的免疫,125日龄开产,180日龄产蛋率达到90%以上。225日龄时,一栋鸡舍的鸡群开始发病并死亡,在当地兽医的指导下,及时用药,治疗了5天后,鸡群仍然出现病鸡,死亡增多。为避免传染给另一栋鸡舍,只好淘汰。淘汰后第7天,另一栋鸡舍的鸡也开始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一)发病原因1.环境。鸡舍环境状况、舍内悬浮物密度、饲养密度等因素都能引起鸡支原体感染。2.水源。水源污染,细菌超标也可以诱发支原体感染。3.应激。因为支原体是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所以鸡群在受到强烈应激(疫苗刺种、温度变化、疾病等)也可以诱发感染。4.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本身就会给鸡群造成一个不稳定的环境应激状态,同时空气中悬浮颗粒增多成了细菌、病毒的良好载体,从而  相似文献   

10.
1997年夏,新疆某养禽场2000只7日龄和10日龄肉雏鸡爆发以运动障碍、头颈扭曲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达10%以上,给养禽场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经石河于大学农学院动科系确诊为脑炎型雏白痢杆菌感染。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新疆某养禽场饲养肉雏鸡两批,每批10co只,分别于6日龄和9日龄时突然发病,病程持续1周多,发病率、死亡率高达!0%以上.病死率几乎100%。了解到鸡舍内通风不良.鸡群密度大,拥挤。2.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鸡主要表现头颈扭曲,运动障碍等神经症状。头颈扭曲的雏鸡以颈为…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一般冬、春季节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涕、面部水肿和结膜炎。鸡舍环境和鸡体内往往存在支原体病原菌,一旦外界环境突然变化或鸡感染其他疾病,鸡体抵抗力下降,鸡败血支原体就会趁虚而入,引起混合感染,加重鸡群病情。1病例及临床症状2019年3月,莒南县坊前镇杜某饲养10000只肉鸡,第28天时,鸡群发病初期,个别鸡只流泪,鼻孔先流出清液。  相似文献   

12.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症状明显,传染性强的疾病,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营造一个卫生干净的鸡舍环境,不轻易去影响鸡的正常生存环境,保持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定期地进行消毒杀菌,抑制大肠杆菌在水、饲料、粪便、空气中大量繁殖。实时监控鸡舍的情况,一旦发现鸡出现了不健康的症状,迅速寻找兽医,快速确诊,科学给药。切不可自己胡乱使用抗生素,造成鸡群的耐药性,以免出现更严重的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13.
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霉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是在秋冬两季为该病的高发期死亡率较高。肉鸡鸡舍的设置不当,卫生较差,饲养管理不当,通风不畅,饲养的密度较大,幼鸡和成鸡混养等都是本病的诱因。鸡群一旦发生支原体病,就会长期蔓延,很难扑灭,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肇州县榆树乡养鸡户王某,饲养的海兰褐壳蛋鸡2300只,于125日龄时,由于注射油佐剂疫苗,发生过敏性肿头病。1发病情况该群鸡按免疫程序,于125日龄注射鸡新城疫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三联油佐剂疫苗,注射剂量为每羽0.5毫升,颈部皮下注射。3天后,鸡群中出现头部、眼睑轻度肿胀的鸡只,发病率达13%,当地兽医认为感染了葡萄球菌,经过5天治疗,没有效果,来我站就诊,此时发病率已达42%。病鸡经我站诊断为过敏性肿头病。2临床症状鸡群生长发育正常,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注射疫苗3天后头、颈部出现肿胀,尤其是眼眶周围特别显著。初期不…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多发生于成年鸡。病鸡和康复鸡是主要传染源 ,经上呼吸道及眼内感染。易感鸡群与接种了疫苗的鸡较长时间的接触 ,也可感染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季多见。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维生素A缺乏、寄生虫感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对于因疫苗免疫引起鸡发生传染病的报道尚不多见。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4月 1 9日 ,我市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海兰蛋鸡 50 0只 ,饲养密度 1 4只 /平方米 ,1 1 6日龄开始发病 ,4天后波及全群 ,发病率达 1 0 0 % ,但没有…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 0月衡阳市郊某养鸡专业户的育成鸡群发生了一起以呼吸困难、甩头、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呼吸道黏膜肿胀、出血等症状的疾病 ,通过综合诊断 ,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1 发病情况 该专业户养有 3月龄土杂鸡 2 5 0 0余只 ,白天放入鸡舍后的一座松山林中进行放牧饲养 ,晚上随机关在 3个相邻的鸡舍里。接种过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新 -支二联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 ,鸡群生长发育良好。 1 0月 6日 ,鸡群中 3 0 0多只鸡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 ,伸颈张口呼吸 ,伴有湿罗音 ,眼睑肿胀、流泪 ,眼结膜发红 ,第 3天 ,几乎波及全群 ,使用青…  相似文献   

17.
本地某饲养户于2003年3月引进1500只1日龄AA鸡雏。按免疫程序先后接种了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大肠杆菌等疫苗。当饲养至7周龄时鸡开始发病。鸡饲养在比较小的鸡舍内,鸡群拥挤,鸡舍内氨浓度高,人入内刺鼻难闻。病鸡初期表现为甩头,流稀鼻涕,后期出现眼睑和脸部水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多流行于秋末、冬春季节,以5~8月龄的青年鸡最易感,雏鸡较少发生。感染途径是上呼吸道,主要通过带毒的鸡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羽毛和垫草而传播,感染率可达90%以上。在鸡舍通风不良、潮湿污秽、鸡群密度过大、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情况下,常可诱发该病。病状:该病潜伏期为4~12d。最明显的症状是病鸡突然发生咳嗽和气喘。产蛋率明显下降或停止,并发出喘鸣声。鼻孔有分泌物,呼吸极度困难,并可咳出带血黏液。口腔深部见有淡黄色豆腐样附着物常因黏液窒息而死。治疗:病鸡立即隔离,鸡舍用2%热烧碱溶液消毒。治疗可选用…  相似文献   

19.
带鸡消毒是养鸡生产中预防疾病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有些养殖户只重视进鸡前的消毒工作,而忽视了饲养过程中的卫生和消毒。随着日龄的增长,鸡舍内污染不断加重,环境逐渐恶化,疾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治疗,导致鸡群生产性能的下降或死亡。为了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进行带鸡消毒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鸡的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性疾病,该病是一种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的鸡都能感染,幼鸡易感性较高,20~45日龄的肉鸡最易感。鸡的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养鸡业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鸡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卫生不好,氨味大,饲料质量不佳或人工授精操作不当时均易诱发,一旦发病不好控制,病鸡无特异症状.多见腹泻、腹膜炎、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下降,脐炎时见腹下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