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多、分布广、传播快及危害损失严重,烟草大田和苗床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多病害的危害。我国烟草病害约有6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或较重的有10多种。如按病原物可分4大类,即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根黑腐病、赤星病、白粉病;细菌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病毒病害,主要有普通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线虫病害,主要有烟草根线虫病及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气候斑病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病害的种类也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生理性病害呈上升趋势。据估计,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量占到整个生育期病害发生量的50%以上,成为蔬菜生产上的重要障碍。现就近几年来在黄瓜上新发生的几种生理性病害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西宁地区草坪常发病害及其药物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叙述了锈病,白粉病,叶斑病,黑粉病,猝倒病和幼苗凋萎病等草坪病害的发生因子,侵染对象,发病症状及其药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葡萄生理性病害是指因栽培或生理因素造成的非侵染性病害。在葡萄生产中生理性病害往往难以识别,且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了解哈密垦区葡萄生理性病害的种类、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茄子生理性病害是指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在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特别是拱棚茄子育苗早、苗龄长,整个苗期正值冬季严寒季节,定植后早春气温不稳定,因此经常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如畸形花、裂果、茄子着色不良等,影响了早春拱棚茄子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成为制约菜农种植效益提高的瓶颈.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茄子生理性病害,是促进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茄子生理性病害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柞蚕病害种类多、病因复杂,根据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由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根据致病病原物的种类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和原虫病,如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柞蚕空胴病、柞蚕白僵病和柞蚕微粒子病等。非传染性病害指生理性病害和由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症等。柞蚕病害是影响柞蚕茧  相似文献   

7.
西瓜疫病 ,又叫疫霉病 ,近年已成为危及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 ,此病由真菌德氏疫霉和辣椒疫霉侵染所致。除为害西瓜外 ,甜瓜、黄瓜、南瓜、西葫芦和冬瓜等也能感病。常年一般发病减产二至三成 ,严重的可达五成以上 ,甚至绝收。1 症状西瓜疫病从苗期到结果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 ,子叶上出现圆形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后中部变成红褐色 ,幼苗近地面处缢缩、倒伏至枯死。成株期感病 ,叶面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湿度大时软腐似水煮 ,干燥时易破碎。茎基部发病初期呈暗绿色水渍状纺锤形凹陷病斑 ,然后腐烂 ,病部以上枯死。果实发病则…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蔓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疫病、白粉病、褐斑病、菌核病、黑星病、根结线虫病、花叶病毒病等.随着保护地黄瓜面积的逐年增大,病害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其科学防控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1.芹菜叶斑病此病造成芹菜叶、梗成斑块溃烂。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2.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和梗,多从叶尖开始发病,初为苍白色小圆点、扩大为灰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全叶枯死,每667m2用50%多菌灵100~150g加磷酸二氢钾100~150g对水60kg均匀喷雾,每隔7~10d喷1次。3.黄瓜霜霉病此病可使黄瓜呈白霜状溃烂而减产,发病初期要及时用40%乙磷铝300~700倍液喷雾,7d喷施1次,连续2~3次即可。4.黄瓜猝倒病在苗期胚茎露出地面时基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斑处变成褐色而干瘪收缩,成为线状,在子叶尚…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花腐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早、蔓延快、难防治等特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阻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猕猴桃花腐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其分布与危害、病原种类、发生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病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猕猴桃花腐病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前言桑萎缩病江浙农民叫做“癃桑”,是为害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关于萎缩病发病原因,有很多争论,有的认为桑萎缩病是生理性病害,主要认为是采伐过度,生理机能遭受某种程度影响的关系;但近年来,有更多的人认为桑萎缩病是病毒病,是由一种病毒的寄生而发病的,可以通过嫁接而传染,但从发病的情况及发病率来看,萎缩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仅对桑园肥培管理与萎缩病之关系,进行初步的探索。下面是我们试验的经过和对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盛期,该病属生理性病害,各地均有发生。轻则影响品质和产量,重则可造成毁园。因此,要抓住春季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减少病害发生。1 主要症状 桃树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分杈处,果实和枝条也有发生。枝干发病时,树皮裂口处流出淡黄色柔软透明的树脂。树脂凝结后,变成红褐色。病部稍肿大,皮层和木质部变为褐色,严重时,枝干枯死。病株树势衰弱,叶色黄而薄,叶片细而小。果实发病,由核内分泌并溢出黄色胶汁,病部硬化或破裂,不能食用。2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有:一是果园管理粗放。土壤板结,排水不良,…  相似文献   

13.
《山东饲料》2006,(3):22-22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由于连年连作,土壤中菌量逐年积累增多,发病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4.
病害是造成牧草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些病害侵蚀的牧草饲喂家畜时还可能引起家畜的疾病 ,因此必须做好牧草栽培时病害的防治工作。苜蓿主要的真菌性病害有褐斑病、锈病、霜霉病、白粉病、黄萎病、黄斑病、菌核病及丝菌核病等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1 苜蓿褐斑病苜蓿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 ,初次种植当年苗期发病较少。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点状浅色褪绿斑 ,后逐渐扩大 ,多呈圆形 ,常在叶片正面的病斑中部有一深色突起 ,即病原菌的子座和子囊盘。病斑大小为 0 5~ 5毫米 ,病斑一般自植株下部叶片发生 ,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从…  相似文献   

15.
吴福安 《中国蚕业》2010,31(3):84-85
桑树真菌病是桑树病害中种类较多的一类病害。常常危害桑树的叶部(如桑褐斑病、桑赤锈病、桑卷叶枯病和桑里白粉病等)、枝干(如桑断梢病、桑树芽枯病、桑干枯病、桑拟干枯病和桑树膏药病等)、根部(桑紫纹羽病等)和桑椹(桑椹菌核病等)。现将在蚕桑生产中容易发生的主要几种桑树真菌病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土传病害是指土壤病原体在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土传病害有:辣椒、茄子、黄瓜的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根腐病、枯(黄)萎病,番茄、辣椒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油菜、莴苣的菌核病,小麦全蚀病、棉花立枯病、红腐病、黄萎病及线虫等。在一般情况下,土壤病菌能产生大量菌体,只要条件对病菌生长发育有利,病菌就可以大量繁殖并侵染寄主,同时随着感病作物的存在和连作大量  相似文献   

17.
刘吉平 《蚕学通讯》2019,39(1):54-54
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作为全国最主要的蚕桑生产地区,其桑树病害具有典型性、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探明桑树病害种类及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建立桑树主要病原的分子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桑病防控技术提供依据,在上述地区的主要蚕区开展调研和病样收集,并对病样材料进行了显微观察、PCR检测鉴定及病原的分离纯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1.黄瓜霜霉病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生后对黄瓜造成的损失很大,能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在温度16℃~24℃,湿度80%以上时,较适宜霜霉病的发生。低于10℃或高于28℃,较难发病;低于5℃或高于30℃,基本不发病。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多在开花结果后发生,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出现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病斑颜色变化为绿色、黄色,最后变为褐色,潮湿情况下叶片背面病斑上长  相似文献   

19.
柑橘裂果是生产上的重要生理性病害,根据开裂方式的不同可将柑橘裂果分为外裂和内裂两大类。本文主要从裂果种类、特点、影响因素和克服措施等方面介绍裂果,以系统了解柑橘裂果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贵阳地区枇杷病害种类通过田间系统调查,采集病害标本,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初步明确了枇杷生产中常见的病害14种,其中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灰斑病、斑点病、炭疽病、疫病、轮纹病、污叶病、枝干褐腐病、花腐病,细菌性病害2种,分别为癌肿病、细菌性褐斑病,病因未明确的病害2种,分别为皱果病、叶尖焦枯病,生理性病害1种,为裂果病,其它1种,为地衣,其中灰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污叶病、花腐病、叶尖焦枯病、裂果病、地衣8种病害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