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3 毫秒
1.
为了防止临产前母猪消化不良和难产,防止产后母猪过早地大量产奶和仔猪消化不良,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分娩前后母猪的饲料喂量,并应注意投喂容易消化的饲料。1做好母猪产前准备产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是母猪安全产仔,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的保证。产前1周清扫、冲洗、消毒产房,检修产房设备。采取措施确保产房温度,使产仔栏温度控制在22~32℃之间,3日龄前不低于30℃。备齐各种药品及物品,如消毒药、消炎药、催产药、强心药品、剪刀、毛巾和记录本等。  相似文献   

2.
1 做好母猪产前准备 产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是母猪安全产仔,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的保证。产前1周清扫、冲洗、消毒产房,检修产房设备。采取措施确保产房温度,使产仔栏温度控制在22—32℃之间,3日龄前不低于30℃。备齐各种药品及物品,如消毒药、消炎药、催产药、强心药品、剪刀、毛巾和记录本等。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母猪日粮中添加中链三酰甘油对母猪产程和产后恢复的影响。选取体质量相近、妊娠约105天的美系母猪4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头,单栏饲养。对照组饲喂哺乳日粮,试验组在哺乳日粮中添加优速能L(中链三酰甘油)。从母猪产前5天开始,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组每天饲喂20 g/头优速能L,产仔当天饲喂40 g/头,产后第2天和第3天分别每天饲喂20 g/头,共饲喂8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6胎次母猪平均破羊水至产第1头时间、产第1头至产最后1头时间、产最后1头至胎衣排净和整体产程时间,分别缩短29%、35%、51%和39%;试验组6胎次以上母猪的4个产程时间分别缩短18%、28%、69%(P0.05)和50%。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6胎次母猪产后7天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3%,6胎次以上母猪采食量改善效果更明显,提高17%。3)产后4天至7天,试验组1~6胎次母猪出现严重和轻微炎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和7%;试验组6胎次以上母猪出现轻微炎症较少,比对照组降低12%。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6胎次母猪产活仔率提高2%,6胎次以上母猪产活仔率提高1%。  相似文献   

4.
1母猪的产后护理 哺乳母猪产前3天开始减料,渐减至日常量的1/2-1/3,每天喂2-3次。产后3天恢复正常,自由采食直至断奶前3天。喂料时如果母猪不站立吃料,应帮助其站立起来。产前产后日粮中加0.75%-1.50%的碳酸氢钠或芒硝,预防产后便秘。夏季日粮中添加1.2%的碳酸氢钠可提高采食量。  相似文献   

5.
1提高仔猪初生重主要是增加妊娠后期母猪的饲料量;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如单圈饲养,饲料要保质,注意防暑防寒,保证饮水充足。2做好母猪产仔准备产前3-4天每天要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临产母猪的乳房、外阴部用0.10%高锰酸钾水擦拭消毒,并挤掉水量初乳。做好助产工作。  相似文献   

6.
问 我家原来养本地母猪。自从改养瘦肉型二元杂种母猪后 ,仔猪死亡较多 ,主要是被压死、饿死和拉稀死亡等。有人说 ,瘦肉型母猪产仔时必须接产才能降低死亡率。如何给母猪接产 ,盼予指导。( 韦 新  南宁市 )答 给瘦肉型母猪接产具体做法如下 :1 产前准备临产母猪调入产栏前 1周 ,将产栏清扫、洗净 ,并选择两种不同的消毒药分别消毒两次后空置待用。临产母猪调入产栏后 ,产栏温度须控制在 2 0~ 2 3℃ ,湿度为 65 %~ 75 %。临产母猪的乳头可挤出乳汁时 ,用合适的消毒药连猪带栏全面喷雾消毒 1次 ,并用药液将母猪臀部、腹部洗净、擦干 …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下仔猪后不愿意给仔猪哺乳的情况时有发生,约占产仔母猪的3%左右。下面结合多年生产实践,谈谈母猪产后拒哺的原因及防治方法。l母猪产后患病有些母猪产仔后食欲减退或废绝,或者生殖道感染、体温升高,或产后瘫痪等导致母猪乳汁减少。这时母猪对仔猪吮乳会产生厌恶感,不愿让仔猪吮乳。预防方法是改善饲养管理,如产前产后几天适当减少饲料喂量,供应充足饮水,分娩前后对产仔栏、猪身及用具彻底消毒等。也可在母猪产后8小时内肌肉注射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母猪产后感染。对产后患病的母猪要及时治疗,尽快使其康复,母猪康复后自然不会拒…  相似文献   

8.
1)供给怀孕母猪充分的营养,平日母猪饲养的日粮组成应多样化,适当增加饼类物质,多喂青绿多汁饲料,满足母猪对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的需要。2)认真做好接产工作,及时处理掉胎衣和死胎,做好母猪产后护理工作,不让母猪吞食,如若要补充营养,应煮熟胎衣切碎拌入饲料中喂给。3)不喂有生骨或肉的泔水。4)不让仔猪串圈,做好仔猪饲养工作。5)若产仔过多,可给多余仔猪找“后娘”,给初生仔猪剪牙,防止仔猪争奶吃。6)产前让母猪喝足水,若产仔时间长,中间可给适量温水喝,产后饮足水,水内可加麸皮与食盐,能促其多喝。7)有咬仔恶癖的母猪,可戴上嘴笼,喂食时取下,吃完食再戴上。8)肌注盐酸氯丙嗪10 mL,治疗产仔母猪咬吃仔猪。9)淘汰连续几胎咬仔的母猪。  相似文献   

9.
<正>一、产仔准备为了确保初生仔猪和母猪健康,应在产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待产母猪在预产前一周进入产仔舍时,产仔舍应清洁、卫生、干燥而且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此应搞好以下工作。1.设施、设备和其他用具的检修和消毒。预产10天前严格检修产仔舍墙壁、房顶、门窗、通风口等并通过相应的方式严格清扫、清洗、消毒,以做到既保持产仔舍内清洁卫生又防止贼风入侵,同时也为以后温度和湿度调控打下坚实基础。2.妊娠母猪进入产仔舍。待产母猪应在预产期前一周进入产仔舍,为此应在预产前8~9天通过增温  相似文献   

10.
Schneider 等人试验证实猪日粮中如果麦角菌浓度超过0.3%,对其繁殖性能就有全面的不良影响。试验共分3组,每组6头妊娠母猪,分别饲喂含麦角菌0、0.3和1.0%的日粮共30天,喂到产仔后的第21天。产前每猪每日大约采食4磅饲料,产后不限制采食。试验所用的是受麦角菌污染的黑麦,经过浮选分离再掺入试验日粮中。妊娠母猪购自无特异病农场,均用超声波,阴道活检等方法确定已怀孕35天。试验结果,0.3%麦角菌组有1头母猪流  相似文献   

11.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9,36(9):26-30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临时(产前5 d进入限位栏,产后3 d解除限位栏限制)限位栏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评估的两个时间点分别是临时限位栏移除时和哺乳25 d后)。母猪产前5 d进入限位栏,一组至断奶时限位栏移除(称为长期限位栏组,即PC组;N=14);一组至产后第3天(83.0±1.3 h)限位栏移除(称为临时限位栏组,即TC组;N=13)。在产后第4天和产后第25天分别观察母猪体位变化、活动情况、检测皮质醇浓度和IgA浓度以及仔猪增重和行为的变化,确定整个哺乳期间仔猪的死亡率。数据用SAS软件的PROC GLM和PROC GENMOD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产仔后第4天,TC组母猪较PC组母猪表现显著更为活跃(10.9%±0.8%对7.1%±0.8%),翻身频率也显著更高(21.3%±1.6%对14.4%±1.6%)以及显著更低的IgA浓度趋势(75.2±20.3μg/mL对139.7±20.3μg/mL)。圈舍条件(临时或长期限位栏)对站立-躺卧活动或皮质醇浓度方面均无显著影响。从出生后第4天一直到第25天,TC组和PC组出生的仔猪在死亡率、体重和吮吸母乳及在猪圈里的活动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该研究表明,产后第4天临时限位栏的移除可能仅对母猪行为和应激水平(由IgA测定)有短期的积极影响,并不会影响哺乳期内仔猪的行为和生长性能。因此,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改善动物福利的一种可行方法是选择临时限位栏。  相似文献   

12.
母猪产后由于生产时体力的损失,子宫的体积和质量急剧变化,导致母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患一些产后疾病。一旦母猪患病,仔猪成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加强母猪的产后饲养管理。1产后管理1.1饲料方面母猪分娩前5~7天,应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量,至产前1~2天减至日粮的一半,同时停止喂青绿多汁饲料,防止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产后减食可能是由于产前母猪营养不均衡,产后饲喂精料过多而青绿多汁饲料及粗纤维不足,加之产后过度疲劳,体力衰竭,从而引起食欲紊乱。另外,母猪产后吞食了胎衣、死胎等,也会引起食欲下降。1预防怀孕母猪应给予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饲料,但不宜喂得过肥。精粗饲料搭配合理,饲料中保持一定粗纤维含量(8%~12%)。产前30天调整日粮配方,保证有足够的青绿多汁饲料,尤其要注意日粮的可消化性及钙磷比例及食盐、维生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1 做好分娩工作 1.1 产前准备 在预产期前一周将母猪赶入产栏.进栏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消毒,需对产栏侧面、底面及用具,用消毒液浸泡刷洗消毒,干燥后使用;检查室内照明灯、仔猪保温箱及取暖用具是否正常;进猪时将母猪体表刷拭干净并消毒.在预产期前一天,准备好脸盆、干净毛巾、锯末(稻壳)、5%的碘酒、剪牙钳、催产素、青霉素等接产用具和药品等.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妊娠期一般为112~116 d,平均为114 d,做好母猪的产前准备和接产护理是保证初生仔猪全产、全活、全壮的基础。1产前准备体况良好的妊娠母猪,产前5~7 d应适当减少日粮喂量,至产前1~2 d减至原日粮的50%左右,同时停喂青绿多汁饲料,以防引发乳房炎。母猪产仔时多呈躺卧状态,仔猪产出后,应用布片或软草擦净口、鼻及全身粘液。自然断脐时间较  相似文献   

16.
母猪瘫痪,是以产前或产后四肢运动丧失或减弱为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或产后10~30天.发病原因,一是母猪生产力高,产仔多,泌乳力强,母猪体内的钙质被大量消耗后,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二是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严重不足,或者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钙磷的吸收利用;三是缺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仔猪死亡率较高的时间是3日龄内,因此做好仔猪3日龄内的死亡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措施如下:1 产前准备:母猪产前要注意乳头和阴户附近的清洁和消毒,并对产床和保育箱清洁消毒。分娩当天,对母猪饲喂少量或不喂饲料,以免母猪吃得过饱而影响胎仔娩出。在母猪开始产仔前,保育箱就应达到要求温度30~35℃。2 接产:母猪产仔时饲养员必须在场,尤其是在环境温度不够高,仔猪易受凉的产房内。饲养员应将仔猪口中的粘液擦去,使其能正常呼吸,并擦干仔猪,放入保育箱内,待产仔结束后帮助仔猪吃奶。除此外,饲养员还可帮助难产和产仔时间过长的…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围产期是指产前7d~产后7d这段时间,此期管理目标是使母猪安全分娩,顺利产仔,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科学的管理母猪分娩是养猪场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围产期管理的好坏,对猪场效益具有重大意义。1做好产前准备工作1.1产房的清扫、消毒分娩前对产房彻底清扫,消毒。产房应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应该在70%左右。产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冬季一定要保障产仔舍温度,产房适宜的温度在17~25℃;冬季由于取暖,猪舍密闭,产房饲养密度大,粪便滞留多,需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减少冲洗地面次数,降低猪舍湿度。母猪分娩前的饲养管理:在产前3~7天调入产房时,先给母猪洗澡、消毒后再进产房,进产房的母猪产前2~3天要减料30%左右。若产前母猪处于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月,江西高安某规模化养猪场有3头经产母猪产仔不正常,3窝仔猪3日龄内全部死亡。 1流行性调查 该猪场经产母猪产前产后注射2次蓝耳病疫苗,产后21天注射猪瘟疫苗,每年3、8月份普免乙脑和细小病毒疫苗,每年普免2次伪狂犬基因缺失疫苗,且该猪场附近无疫病流行。母猪产仔当天有流产现象,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