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夏盐碱胁迫下油用向日葵吸肥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向日葵种植发展现状、营养、需肥特性以及宁夏盐碱地向日葵合理施肥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油用向日葵是一种耐盐碱、耐瘠、耐旱、适应性广的油料植物,并对开展宁夏不同类型盐碱地油用向日葵养分吸收、运转、分布规律等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磷配比对旱作土壤养分和油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分析、田间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旱作土壤条件下油用向日葵氮磷肥的吸肥特性和对氮磷肥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厚度(0~20cm)和(20~40cm)的土壤对养分的吸收呈现动态的变化特点,施氮270.0kg/hm2时吸收氮素分别为47.5和35.7mg/kg,相差24.8%;油葵产量为2 604.0kg/hm2,施磷100.05kg/hm2时吸收磷素分别为28.4和21.5mg/kg,相差24.2%,油葵产量为3 199.5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9个澳洲坚果品种花粉对Kau进行授粉,观察不同品种花粉对Kau着果率、果实大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粉对Kau的着果率、壳果纵横径、出仁率、一级果仁率,果仁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蛋白质、灰分、水分等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Kau的壳果果形指数、单果仁质量、脂肪酸组分含量、粗脂肪、总糖等指标影响不显著。就着果率和果仁的经济性状而言,O.C、918适宜做Kau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
海柽1号是由中华柽柳变异单株选育而成的柽柳新品种。耐盐能力强、枝叶生物量大,是滨海盐碱地植被建设的优良材料,能否利用海柽1号的高耐盐性和枝叶生物量大的特点进行重盐碱地饲草生产尚不得知。为此,对比分析了海柽1号与普通中华柽柳枝叶的饲用价值,以期为滨海重盐碱地饲草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营养价值方面,海柽1号的粗脂肪含量较中华柽柳高40.85%;海柽1号的微量元素锌、铁含量较中华柽柳高15.39%、25.17%;海柽1号较中华柽柳的总黄酮含量低26.27%。海柽1号在单糖含量中以葡萄糖为主,中华柽柳以鼠李糖为主。在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含量组成方面,海柽1号的氨基酸总量低于中华柽柳26.43%;有机酸中海柽1号中丁二酸含量最多,高于中华柽柳1.97%;柽柳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是亚油酸,海柽1号的亚油酸含量较中华柽柳低11.87%。由此可见,海柽1号的饲用价值较高,是滨海重度盐碱地理想的木本饲草。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与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宁夏固原、盐池等地设置了食用葵和油用葵干物质测定试验,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点。结果表明:食用葵和油用葵在施肥与不施肥情况下,向日葵干物质积累量随生长发育均呈"S"型趋势,这一趋势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且油用葵和食用葵的干物质累积比例在苗期均为叶片茎秆根,现蕾期为茎秆叶片根花盘,开花期为茎秆叶片花盘根,成熟期为茎秆籽实花盘叶片根,且干物质含量随生育期延长呈增加态势;合理施肥能明显增加向日葵干物质积累量,食用葵施肥处理干物质总累积量较不施肥处理增加53.70%,油用葵施肥处理干物质总累积量较不施肥处理增加59.18%;食用葵干物质总累积量与油用葵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刘文贺  苏玲  王琦 《北方园艺》2020,(5):121-128
以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湖北、新疆、浙江、江西、西藏9个不同产地的黑木耳为试材,采用国标规定方法分析黑木耳中常规营养物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黑木耳中氨基酸含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矿物质含量,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脂肪酸含量。以期为研究不同产地黑木耳中营养成分的差异、调节饮食结构、开发黑木耳新产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黑木耳常规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江西黑木耳灰分、粗脂肪,吉林黑木耳膳食纤维,浙江黑木耳粗蛋白、总糖,辽宁黑木耳粗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P<0.05)。辽宁和浙江的黑木耳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达到41.89、39.20 g·kg-1,占总氨基酸数的45.52%、38.02%;浙江黑木耳中味觉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江西黑木耳中铁、钙、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8个地区(P<0.05);共检测23种脂肪酸,其中9种饱和脂肪酸和14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营养成分进行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发现,灰分、膳食纤维、粗脂肪、粗蛋白、总糖、粗多糖为主要的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发现西藏、湖北、吉林黑木耳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7.
以青海省不同核桃分布区的地方核桃坚果为试材,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112份核桃仁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和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及含量,分析了不同地区核桃内含物的多样性和含量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地方核桃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97%,粗脂肪平均含量为64.26%,主要脂肪酸及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55.49%、油酸24.70%、亚麻酸11.66%、棕榈酸6.05%、硬脂酸1.9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1.85%;除此之外,地方核桃脂肪酸组成成分相同,但含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葵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耐盐性强的优点。种子萌发期是油葵发育的第一个时期,在其整个生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其耐盐性的研究目前还较少。该研究通过对‘DW2177’、‘DW667’、‘高油1号’和‘新葵10号’等国内外4个油葵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的评价,发现了耐盐性最高的油葵品种‘新葵10号’;利用HPLC技术对其不同盐浓度下的萌发期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内源激素调控油葵耐盐性上,GA3在低盐浓度时发挥作用而ABA在高盐浓度时发挥作用;IAA在调节油葵耐盐性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菜用豌豆营养品质,明确菜用豌豆最佳采收时期,选取10个菜用豌豆品种,在鲜食期测定籽粒食用品质主要组分含量及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再选择其中3个不同熟期品种,研究不同籽粒形成期食用品质组分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菜用豌豆食用品质评分与籽粒中粗脂肪、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菜用豌豆籽粒中粗脂肪和总淀粉积累规律类似,均随籽粒形成呈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蔗糖含量随籽粒形成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而粗蛋白积累动态在不同菜用豌豆品种间表现不同。菜用豌豆鲜荚适宜采收期一般在开花25 d以后,鲜食期可维持5 d左右,此期间蔗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具有较高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地区7株薄壳山核桃单株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果实大小、出仁率、粗蛋白质、可溶性糖、水分、灰分、粗脂肪和淀粉含量等指标,研究其果实品质并进行发芽试验比较发芽特性,以期为薄壳山核桃的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及良种推广提供基础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单株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出仁率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指标;淀粉与幼苗长势呈显著正相关;分析选育出5号单株为培育砧木苗的最优单株,适宜作为南京地区优良单株进行培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同光周期红光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欢  章丽丽  李薇  邢泽南  张丹  崔瑾 《园艺学报》2012,39(2):297-30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红光(630 ± 20)nm的光强及光周期,研究不同光周期LED红光对油葵芽苗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从0延长至12 h · d-1,油葵芽苗菜下胚轴长显著降低,子叶面积显著增加;而随着光周期从0延长至16 h · d-1时,芽苗菜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提高;全株鲜质量和淀粉含量在光周期为16 h · d-1时均有显著提高;维生素C的含量随光周期延长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现降低趋势。总体而言,红光光周期设置在16 h · d-1时有利于促进油葵芽苗菜生长和部分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材,记录了蓇葖果和籽仁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及质量,并利用GC-MS测定脂肪酸含量,分析了后熟对脂肪酸含量和成分的影响,以期为牡丹籽粒收获和脂肪酸生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籽仁发育过程可分为籽仁发育初期、籽仁快速生长期、籽仁发育定型期和籽仁成熟期4个时期。未经后熟处理的情况下,授粉后120 d时含油量最高,之后下降。后熟处理显著提高了籽仁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及总脂肪酸含量,其中100 d,后熟30 d的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因此100 d采收后熟30 d是较佳的采收组合方式。研究结果对油用牡丹高产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研究后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澳洲坚果品种‘Keauhou’为试材,采用9个澳洲坚果品种的花粉授粉,研究了花粉源对澳洲坚果品种‘Keauhou’的坐果率、果实大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促进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推广。结果表明:不同授粉品种对‘Keauhou’的坐果率、壳果纵横径、单个果仁质量、出仁率及果仁中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总量、6种氨基酸含量、油酸、7种矿质元素含量、蛋白质、总糖、粗脂肪、水分及灰分等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品种‘Keauhou’壳果的果形指数、一级果仁率及除油酸外的其它脂肪酸组分含量等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品种‘951’‘O.C’和‘Pahala’的花粉授粉效果表现良好,初步推荐可以作为‘Keauhou’的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14.
石榴籽油富含多不饱和共轭脂肪酸,具有极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对石榴籽油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对石榴籽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石榴籽油的主要脂肪酸是石榴酸,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减缓癌变进程等作用。此外,石榴籽油及其提取物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防治乳腺癌、降血糖、抗腹泻等作用。本文为石榴籽资源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从德国引进的观赏向日葵品种“佛罗伦萨”、“情人”、“金雀金黄黑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海藻素对向日葵生长量、花径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浓度海藻素对于向日葵生长及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殷琳毅 《蔬菜》2022,(11):15-18
摘要:为优化富硒油葵芽苗菜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以氨基酸硒水溶制剂为处理试剂,以富硒油 葵芽苗菜产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分析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浓度、浸种时间、播种密 度、喷淋浓度、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油葵芽苗菜产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生产条件。结果表 明:富硒油葵芽苗菜产量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浸种浓度>播种密度>温度>喷淋浓度>浸种时间。当 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浓度为400倍液(75 mg/L)、浸种时间为14 h、播种密度为110 g/盘、喷淋浓度 为4 000倍液(7.5 mg/L)、温度为26 ℃时,富硒油葵芽苗菜产量达945.2 g/盘,且符合富硒农产品的规 定。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牡丹部分野生居群种子脂肪酸组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牡丹(Paeonia decomposita Hand.-Mazz.)结实量大,专性种子繁殖,具油用开发潜力。对7个不同野生居群的四川牡丹种子千粒质量、种仁出油率、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牡丹不同居群种子千粒质量平均为(311.65 ± 46.45)g,平均种仁出油率32.23% ± 1.96%,居群间差异显著(P < 0.05);籽油中共检测到7种主要脂肪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1.94% ~ 93.70%,亚麻酸相对含量高达40.45% ~ 47.68%,不同居群籽油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有效钾含量与种子出油率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其他脂肪酸组分与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选出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地方辣椒品种,以贵州的10个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对6种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份辣椒果实的干物质、维生素C、粗纤维、粗脂肪、辣椒素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20.63%、178.46 mg·100 g-1、17.49%、14.57%、1.07 mg·100 g-1和3.72 g·100 g~(-1)。各个品质性状在不同材料间的差异较大,其中以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78.99%,最小的为粗脂肪,只有14.37%。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可知,综合品质最优的品种为‘福泉线椒’,为地方辣椒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油葵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不同NaC1浓度(0.05、0.1、0.15、0.2、0.25、0.3、0.35 mol/L)处理下,测算8个品种油葵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相对胚芽长度.用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进行耐盐性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在盐胁迫下,总体趋势是随盐浓度的增加,各品种油葵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结果表明:油葵具有较强的耐盐性,8个品种的油葵耐盐性强弱的排列顺序:567DW>658>瑞特姆>新葵杂4号>欧洲油葵>F53油葵>F57油葵>条山.研究8个油葵品种种子萌芽期耐盐性,为选育优良抗盐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矿化度的咸水与淡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灌溉,分析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矿化度的微咸水滴灌,可以提高枣果实单果重,同时也可以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改善了枣果实品质;通过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单果重、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4个指标可作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滴灌对枣果实品质影响评价的综合指标,且单果重、纵径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正向标,可滴定酸含量为负向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表明,枣果实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咸淡1∶4、咸淡1∶3、全淡水(对照)、咸淡1∶2、咸淡1∶1处理,可见,用咸水和淡水按1∶4、1∶3的比例配制的微咸水进行滴灌,有利于提高枣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